中国减贫努力在过去20多年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中国在减贫问题上面临着六个新的挑战。
第一,展望未来要减少贫困人口会越来越难。从1978年到1990年这12年间,贫困人口从2.5亿降到8500万,平均每年减少1000万;但是从1990年到2000年,即使政府投入很大力量,市场化的改革也在向前推进,中国的贫困人口只从8500降低到3200万,平均每年减少贫困人口500万,为前面十年的一半;2001年,贫困人口只减少270万;2002年贫困人口只减少110万,总数为2820万;2003年贫困人口则又增加了80万。中国现在还有2900万的贫困人口,按照目前这样的速度,完全消除贫困将会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第二,现在贫困人口非常分散,按总人口计算,中国的贫困人口不到3%;可是,这些人并不集中,即使在中国政府所认定的所谓的贫困县,贫困人口也过就是全县人口的9%。这2900万贫困人口分散在全国各地,给政府采取强有效措施增加了难度。
第三,虽然已经有两亿两千万的人口脱贫,但是他们的收入水平还相当低,只要发生疾病或是自然灾害,就会有大量的人口回复到贫困的状态。第四,中国在过去减贫的努力以解决温饱为主要目的,定的标准较低,如果按照世界银行提出的每天每人一美元的标准,那么现在中国的贫困人口大约在1亿左右,这是相当大的数字。
第五,固然每个人与过去相比,尤其是和改革开放之前相比,其收入、生活、健康状况都有所改善,但是城市和农村的收入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
1978年,城乡收入的差距是2.4比1;现在是3.1比,可见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没有达到“贫困,增长,平等”中的“平等”这个目标。
第六,贫困人口过去主要集中在农村,现在的贫困人口不仅限于农村,城市里面也出现了一群新的贫困人口。按照中国政府的统计,目前在城市领取政府最低的生活保障的人口有2180万,占城市人口的4.5%。
专家认为要想真正扶贫,就要处理好“救急”和“救贫”的关系。“救急”属于社会救济的范畴,“救贫”则属于最低生活保障的范畴。
在新的城市反贫困,社会工作体系的建立里,要以“救急”为主,“救贫”为辅。救贫的工作只能把最低生活保障线订得很低,而且,以特定的失掉工作能力的人群为保障对象。对于有工作能力的人群,只能以救急为主,在他们因病、因为企业破产、或减员而失业时给与短期的救济。【全文阅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