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央视首次运用“超女”“海选”的模式评选2005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无疑是此次评选活动的一大进步,不过与其将“海选”作为评委团评选的参照条件之一,倒不如“改革”的步子再大一些,依托“海选”的资源借机推出两个版本——一个是由专家评委团评选出的“官选”年度经济人物;另一个是由网民、公众推选出的“民选”年度经济人物。
这就如同在电影界的两个重要的奖项,大众百花奖和金鸡奖。大众百花奖完全来自民间广大影迷的投票评选,以观众直观的感受和投票多少论输赢,体现出的是“群众性”、“娱乐性”和“市场性”;而金鸡奖则完全来自于专家、评委们的综合分析、理性研判及投票确认,体现出的是“专业性”、“严肃性”和“权威性”。两奖的差异就在于,荣膺金鸡奖的未必受到影迷的喜爱,而获得百花奖的也未必能被专家所认可。
这样的评选才能使年度经济人物的评选丰满起来,活跃起来,多彩起来,并通过纵比横看,评选出最能够担当重大经济责任并成为当代中国最受市场和大众欢迎的年度经济人物。[详细]
[同意][反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