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万,这是国内外车企管理者预期明年中国市场的汽车销售量。过去的两年时间,中国已坐稳了全球汽车产销第一的宝座,中国企业收购名牌外企更是给中国的汽车业的前景描上了金边。
而12月底北京治堵新方案出台,即刻将人们对中国汽车业的美好幻想从酷暑拉回寒冬,雪上加霜的是,近两年力撑车市爆发的小排量汽车购置税、汽车下乡补贴等优惠政策将于明年退出,缺少政策扶持的汽车业未来打上了大大的问号。而在治堵方案的背后,我们担心的不仅是汽车业所受到的冲击,更是中国经济有可能出现的硬着陆与经济衰退。
转发至:
中国汽车业连续两年全球产销第一,汽车飞速增加考验着中国的交通基础设施与管理疏导水平。北京被认为是全球堵车最严重的城市之一,2009年共有24万辆新车挂牌上路,其中88%的新车是私家车,而这一数据只是2010年挂牌新车的1/3,一场不算大的雨、一场没有下的雪,甚至一个不算隆重的节日都会让这座城市陷入瘫痪。
年尾北京治堵推出的一系列措施让车市爆发,有经销商说这一天时间就卖了半年的车。但红火的背后却是对明年车市惨淡的预期,之后等待北京车市的将是彻彻底底的寒冬。想想明年北京车展上那上千款车型,迎接各位车迷的现实是:这些车看得到,是否买得到还要另说。
北京尽管只是中国汽车销售市场的一个点,但因为北京作为首都,政策具有极为明显的示范效应。比如在结束不久的广州亚运会期间就曾经借鉴北京的措施进行单双号限行。各个以建设国内或国际知名城市为目标的城市又多以北京的城市规划为蓝本,中国经济的崛起可以说复制了东亚模式,而这样的模式又开始引领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2010年,央企地王频出曾让中央推出史上最严格的调控措施,而新国十条、国五条在执行得半年多时间里,鲜有成效,被要求退出房地产的央企也迟迟未动,年底地王再现江湖,这样的房地产调控甚至深深伤了总理的心。
在中国经济一枝独秀的今天,声称中国经济可能会硬着陆,甚至发生衰退实在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而我们做出这样判断的时候并不是在危言耸听。日前,前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余永定先生就曾经撰文指出,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污染、公共服务的缺失,以及对出口和投资(尤其是房地产)的过度依赖,都在威胁中国经济的前景。中国已到紧要关头,经济增长势头或戛然而止。
中国经济需要转变之前三十年所仰仗的发展模式,这正在学界和政界达成共识,在经济仍保持高速增长的时刻选择转型,必将是个痛苦的过程,但如果不从政治高度做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决定,中国经济必将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 |
搜狐财经出品 2010.12 策划、制作:韩巍 |
| 财经首页 | 查看更多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