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痛下决心买下宝来1.8L的张先生这几天郁闷不已,因为他那款舒适型宝来6月中旬刚刚宣布降价1.2万元,近期经销商又把厂商指导价下拉了3000元。新车没开几天就贬值大约十二分之一,不甘心的张先生打电话问有没有相应补偿,经销商却表示:“厂家没有规定,就是昨天买车今天降价,也没办法补偿。”近来,车市频繁的降价潮以及惨淡的销售,使得“降价补偿”这个尘封已久的话题再度成为业内的焦点。
频繁降价让人受伤
其实,对于厂家来说,“降价补偿”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如今,降价已经成为厂家的必修课,在伤害消费者的同时,也形成了消费者持币待购的恶性循环。刚买的新车就掉价,而且一降动辄就是上万元,大多数消费者已经从最初的愤慨转变为现在的习以为常。然而,即使再豁达的消费者,面对自己的新车掉价,心里也会感觉有点不舒服。
据统计,从今年1月至6月底,共有近百个车型调整价格,其车型之多、范围之广、幅度之大,创几年来之新高。记者粗略测算了一下,以购买群体最大的12万元以下的轿车为例,降价周期已经从一年一次调整为一年至少两次,降价幅度也普遍在5000元到10000元。
降价过于频繁,对于老顾客来说,是所购车的价值“缩水”;对于即将购车的消费者来说,也增加了选购车型的难度,使得众多消费者购车时举棋不定,惟恐自己刚买的车也会降价。
如此发展下去,厂商们似乎将陷入一个怪圈:市场销量下降,就要降价;可降价了,车不见得就卖得好。随着市场发展日益变得理性,汽车业将像国内其他产业一样遇到严峻的挑战。当人们不再把汽车当作一种奢侈品而是当作一个普通的代步工具时,人们的眼光将越来越挑剔,持币待购的现象也将越来越普遍。某热销品牌在南京的4S店原来每月能卖100多辆车,现在每月卖不出10辆车。
消费者、经销商各执一词
张先生认为,汽车作为仅次于房产的大宗消费品,频繁降价是不正常的,也损害消费者对该品牌的忠诚度,汽车厂商应该对降价前不久刚买车的消费者有所补偿。
“降价的决定都是汽车生产厂家作出的,所以补偿不补偿还是他们说了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经销商这样说,“我们卖的这个品牌也刚刚降价,最高降了4万,厂家也没有说要补偿谁什么东西。但你也要承认,这种方式确实给这个品牌的知名度造了势。对于商家来讲,也能够更好地向消费者推荐这个品牌,因为他们作出了承诺,白纸黑字。”据这位经销商介绍,在调整价格后,他们就已经被各种电话折磨得焦头烂额了,打电话要求退钱甚至吵架要求退车的占了很大比重。“我们就是想补也补不起啊!一辆就好几万,我们卖一辆才能赚多少钱啊!”
实际上,轻易不肯挤压利润空间的汽车厂商绝大部分都不认可“降价补偿”一说。虽然一些经销商也对车主采取了定期免费检测、汽车零配件优惠等手段修补与客户的关系,但与动辄上万元的降价幅度相比,上述补偿手段只能算是一种心理安慰。
真正意义的降价补偿是奢望
某汽车厂家公关部负责人表示,既然手机、家电价格跳水早已是老百姓习以为常的市场现象,而且降价幅度也是动辄20%、30%,凭什么汽车降价就该补偿?即使补偿,又如何操作?如果对降价前一周内购车的消费者给予补偿,那前一个月、前三个月购车的消费者心理又怎么平衡?降了价,先行买车的人会要求补偿,但如果提了价,谁会掏钱补贴制造商?
业内人士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汽车降价补偿”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只能是一种奢望。不过,对汽车厂商来说,频繁降价并不是抢占市场的上策,相反却暴露出厂家不忍放弃汽车生产高额利润的贪婪,品牌形象也会大受损害。与其在新车上市之际抬高销售价,卖不动了再降价,不如一下子打出切合消费者心理的合理价位。相信随着国内车市走向成熟,新车频繁降价的现象会慢慢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