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分析员 李昌鸿
6月23日,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瓦格纳宣布的两件事足以让业界产生巨大的震动,一是将其亚太区总部从新加坡迁至上海,这显示其将中国视为本土之外全球最重要的市场,并就近支援日本、韩国市场;另一个就是投入21亿元巨资加强泛亚建设,将其打造成中国汽车业当中技术最先进、设施最完善的汽车设计和研发基地。通用汽车这一系列举措颇值得玩味,作为全球最大汽车生产商,它更要在全球增长最快潜力最大的中国市场上争夺第一名的宝座。中国汽车市场上将出现以实力、技术与品牌来论英雄。无疑,中国市场第一名的保卫与争夺战几年内将在大众和通用之间进行,其它如丰田、本田、日产和福特等在陪着玩时自然力抢市场份额,而真正本土车如奇瑞、中华和红旗等将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早在近一年前,大众为了保持中国市场第一的竞争优势,宣布在中国投资60亿欧元,其中,有60%将用于新车型开发。这与早前传闻中的30亿欧元足足多了一倍,并将中国的产能将由2003年的80万辆提高到2008年的160万辆,其保持中国市场第一的雄心可见一斑。但作为姗姗来迟的通用汽车,自1999年在中国投产以来,在短短的5年内产量达53万辆,增速十分迅猛。在几年当中,上海通用很快以上海为中心,将触角伸至位居华南毗邻西南的广西,并购柳州五菱,从而进入巨大的微型车市场;尔后进入位于华东邻近华北的山东,兼并山东大宇拓展产能,盯住华北市场;并于今年2月底上海通用闯入扼守东北门户的辽宁,收编金杯,虎视东北。从上海通用全国布局来看,其意图不言自明。另一方面,相对其它竞争对后而言,通用汽车在中国具备完善的产品线,覆盖从高中低档、微型和商务及豪华车系列。在2003年上海通用汽车别克旗下产品君威、凯越、赛欧、GL8在中高档车、中级车、经济型轿车、MPV四大细分市场均处于领导地位,并且还即将引进生产的高档车――凯迪拉克。此外,在营销上,上海通用注重创新、品牌、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市场切分。在营销网络方面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在2002年的180家基础上,目前通用在全国签约销售服务中心达到252家,遍布除港、澳、台以外的全国各省市。从中看出通用在中国追赶大众的步伐何等迅猛。在去年上海通用夺得中国汽车市场第三名,市场份额达9.8%,仅次于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其增速高达81.6%,远高于上海大众的32%,而且其利润却超过排第一名上海大众的6.44亿元,通过利润的比较,更能说明其经营优势。在今年,这种趋势更为明显,1-5月上海通用共销售约12.06万辆,同比增长99.2%,市场份额上升到11.7%,连续两个月超过一汽-大众,成为国内车市的第二名。
为了加速追赶大众和争夺中国市场的第一名,通用汽车中国公司在6月7日公布了庞大的市场扩张计划,它将携手合作伙伴上汽集团在未来3年将投资30亿美元,以新建汽车研发设施、新产品规划、汽车金融服务等多项业务,并扩充上海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的产能,计划到2007年将整车总产能将由目前的年产53万辆提升至130万辆。此次大手笔投资将确定通用汽车在中国的布局,今后3年通用还将陆续推出近20款全新及升级的汽车产品,通用与大众在中国本土上演的激烈竞争自然引发整个车市的震荡和格局的演变。
进入四五月份,以往两年车市井喷的现象转为相对地低迷,同时,随着产能的扩充和销量相对减弱,今年前5个月,全国轿车库存6.32万辆。为了扩大销量和抢占市场份额,上海通用在5月17日祭起了降价屠刀,从而引发了车市降价的潘多拉盒子,5月底长安铃木公司的奥拓系列大幅降价;6月初东风日产阳光和蓝鸟都下降万元以上,蓝鸟旗舰由25.38万元降至23.38万元。紧接着在6月16日,一汽大众、上海大众20年来首次联手全面降价。大众旗下9个品牌44款车型价格全线下降,一汽大众宝来和新捷达降幅最大,达1.2万元,超过车价的10%。就在南北大众降价的第二天,东风雪铁龙的爱丽舍系列车型从6月18日起全面降价,降价幅度高达1.2万元。其实,爱丽舍的降价只是又一轮降价狂潮的第一波,紧接着还将会有更多车型继续跳水,如丰田威驰、花冠,还有北京现代的索纳塔、长安福特的嘉年华等。在此次降价风波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德国大众集团联手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打造全新应对通用汽车“中国攻略”的规划已基本浮现。
而国产车,如奇瑞、中华和红旗等,由于从品牌、资金、技术和实力方面难以与跨国汽车巨头的中国合资公司相竞争,它们面临相当大的竞争压力,其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业内人士认为,而整个中国轿车市场的价格体系也将重新构建,跨国汽车商凭着巨大实力、品牌和技术为筹码会以价格战拖跨本土厂商和其它相对较弱的公司,从而加速扩大其市场份额和国内汽车市场的重新洗牌,对那些在竞争中因逐步萎缩、资金链供应紧张和实力不济的公司达到兼并的目的,这是他们扩张的谋略和意图。
2003年汽车行业利润前8名:
排名 公司名称 利润额(亿元)
1 上海通用汽车 79.85163
2 上海大众汽车 73.4171
3 一汽-大众汽车 61.5893
4 广州本田汽车 40.12128
5 中国一汽集团 25.57694(不含一汽-大众)
6 广州风神汽车 23.9436
7 北京现代汽车 21.04011
8 东风本田发动机公司 17.3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