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除夕夜,不少市民都会到寺庙等地去敲钟祈福。这种传统习俗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本周六除夕将至,不少市民开始盘算要去哪儿敲钟。据了解,今年京城的钟鼓楼、大钟寺等敲钟地点不但都将如约响起洪亮的钟声,而且去年拍卖敲钟权的状况也未再现。 民俗专家表示,由百姓自己敲响的新年钟声才是普祝吉祥的原味钟声。
“变味”钟声传不远
去年元旦,千年古刹戒台寺的第一声新年钟声不但成为北京有史以来最贵的一声-----5万元,也首次将敲钟“拍卖权”引入京城。这一“响”就引起了千层浪,有人认为,拍卖“敲钟权”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但不少民俗专家都表示,这种金钱买来的钟声已失去了原有祈福吉祥的含义。
北京民协民俗委员会副主任王作楫表示,虽然名寺古刹也是需要资金来修缮和维持开销,而且民俗文化势必要融入市场才会发扬壮大。但是文化的名牌不能乱用,敲钟是百姓喜闻乐见的活动,象征着喜庆祝福,并不是金钱可以买来的。“这种变了味的钟声是传不远的。”他风趣地说。
敲钟不是商业活动
大钟寺的永乐大钟每年元旦、春节都会敲响,而敲钟仪式上通常会邀请劳动模范、来京务工人员等为北京建设作出贡献的代表免费敲钟。钟鼓楼的钟声也早成为除夕夜里北城的特色风景。“每年来敲钟的多是普通百姓和外国友人,今年除夕我们还将邀请‘奥运工程建设’代表来敲钟,为市民送去祝福。”钟鼓楼的工作人员说。
钟鼓楼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年敲钟决不是商业活动,而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具有较强的公益色彩。它是一件没有贫富差别、人人平等的节庆活动。所以只有让新年的钟声在百姓手中响起,这样的钟声才会透出诚挚的祝福味道。
百姓敲钟意义更深
一位已经年过半百的老北京表示:“只有老百姓自己敲出的钟声才更有意义。”在采访中几乎所有市民都表示,新年撞钟应由德高望重的人或有代表性的人来敲,而不能以出钱的多少作为衡量的标准。
一位私企老板表示,企业利用这种机会做宣传无可厚非,但企业应承担好自身的社会责任。炒作只是热一时,而只有将企业的文化事业开展好,承担起应尽的社会义务,才能在强调和谐发展的社会中立足。
“新鲜的事物出现时,总会出现头脑不冷静的。”一位从事文博行业的人士表示,经过一年的思考,大家都已经冷静下来,钟声“拍卖权”自然无人问津,市场也就冷淡下来了。据媒体报道,滕王阁钟声就曾出现流拍,苏州盘门钟声也只卖出一半等。民俗专家表示,虽然外地的敲钟权仍在继续拍卖,但今年春节这种现象在北京已消失。 (责任编辑:毕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