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证券频道 > 个股风云_证券频道 > 操盘必读

关注:今日上市新股中国人寿定位分析

  银河证券:如果我们将投资回报率假设提高10%,基于乐观假设的估值测算结果为2007年预计中国人寿价值为每股30.66元,2008年价值可达到每股39.85元。

  分析师:张曦投资要点:中国人寿作为中国最大的寿险市场参与者,拥有遍布全国的营业网点,和除北京、上海以外的垄断经营市场。

明晰的战略定位是中国人寿能够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在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在中国寿险市场的广阔天地中大有作为。

  ..中国人寿的成长面临三大机会:(1)中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均收入水平提高;(2)经济市场化进程加快;(3)消费者对寿险产品认识度的提高。

  ..业务正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中国人寿主要产品是传统的保障性产品。个人业务增长速度较快,保费收入以期缴保费为主占比达到97%以上。首期保费收入高速增长,显示了公司强劲的发展后劲。

  ..资金运用效率提高。公司配置在股权投资方面的资金,受益于资本市场的好转获利颇丰。

  ..我们预计中国人寿2006年按中国会计准则计算将实现净利润93.74亿元,折合发行后股本每股0.33元,按香港会计准则计算将实现净利润158.01亿元,折合发行后股本为每股0.56元,与2005年相比,两种会计制度的净利润增长分别达到70.4%和52.7%。

  ..精算价值法估值结果显示:中国人寿的公司价值为5715亿元至6534亿元,按发行后股本282.64亿股计算,每股价值为20.22至23.12元。如果我们将投资回报率假设提高10%,基于乐观假设的估值测算结果为2007年预计中国人寿价值为每股30.66元,2008年价值可达到每股39.85元。

  盈利预测寿险公司与实业公司最大的不同是其所经营的是基于对未来预期的保险合同,由于保险合同的持续期较长,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对未来估计假设的不同将导致会计估计和计量的不同;采用会计制度的不同将产生不同的经营业绩。中国人寿对外披露财务数据的核算口径是香港会计准则下的核算结果,数据量相对完整、丰富,因此我们的研究是以香港会计准则下的数据为基础进行的。在盈利预测中我们将就两种会计准则的差异进行调整并予以列示。

  中国寿险市场正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外资寿险公司的进入在提高了整个行业竞争度的同时,也让国人对寿险产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其他国家寿险业发展的过程来看,寿险业的成长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寿险保费收入的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弹性关系在0.7倍至2倍之间。我国目前寿险市场正处于发展初期,经济的市场化推进进程加快,寿险保费收入的增长弹性系数应在2左右,中国人寿依赖其已经形成的营销网络优势、享有较高品牌认知度和规模经营效益,其保费收入的增长应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我们对中国人寿各类产品的分析确定中国人寿的净保费收入的增长应保持在30%左右。

  基于我们对中国人寿保费收入增长状况的预期,按照中国人寿目前的经营状况和精算假设,我们的盈利预测结果如表1所示。(银河证券)

  招商证券:中国人寿量一年目标价35元 三年目标价90元

  投资要点:

  (1)保险公司的实质其实就是放大杠杆的投资公司,在承诺的回报基础上,赚取属于自己的利差,而未来决定保险公司胜负的核心,实际上就是其投资能力,如果投资能力优秀,1%的投资回报率的提高,可以带来收益的几何级增长,这也是投资大师偏好保险的原因。

  (2)投资寿险公司必须要有大气魄与大智慧,不能仅看当前的利润,因为这样的利润是建立在各种假设的基础上,而假设的不合理也使得利润无法真实反映出来,同时利润也受到不同会计准则的影响,例如根据香港与中国大陆的GAAP所预测的盈利,差距可以达到73%,所以账面盈利对于寿险公司来说,并不重要。以盈利为基础的估值方法也都缺乏依据,例如市盈率(PE),股利折现模型(DDM)等。

  (3)我们认为对于寿险的估值方法依然是国际通用的精算价值法最为可靠,其核心的理论基础实质上就是寿险公司未来所能得到盈利的贴现值,其中包含众多假设,例如投资回报率,税率,贴现率等。但是众多外资同业分析师应用精算价值法的基础,却往往是报表公布的假设。而报表中的低回报率假设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所以不合理的基础,必然导致不合理的估值。这就是很多外资投行一直看反国寿走势的原因。

  (4)我们通过自建模型来测算投资回报率假设对于精算价值的影响,通过测算,如果人寿的投资回报率在2013年提高到8%,每股的精算价值(也就是合理估值)即为34.07元。如果乐观一点,投资回报率在2013年提高到10%,每股的精算价值就为90元。美国在1975年-1992年,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为14.44%,英国为13.29%,法国为13.01%,日本为8.48%。而我们目前的经济在高速增长,年均9%以上,企业利润在20%以上,而保险资金的投资回报率仅为3%-4%,显然是无法想象的,这就跟05年的股市一样,实体经济的崛起必将反映到资本市场的繁荣,从而提高保险的资金投资回报率。巴非特投资的盖可保险(GEICO)在85-95年的投资收益率为22.8%,所以成就了巴非特股神的地位,如果人寿的投资回报率可以达到20%,那合理价值将高不见顶(8%是35元,10%是90元,20%会是多少?)

  (5)那么如何让人寿取得高回报?主要通过经济的发展,投资渠道的拓展,资本市场的繁荣,利率的逐步提高(详细参考回报率篇的分析),人寿的资源与背景(竞争篇与核心竞争力章)。

  投资渠道对比发达国家,限制仍然过于苛刻。而国内资本市场如今正在步向繁荣,加息周期的确定当前已成共识,而人寿的资源与背景,相信中国人都知道,更不用提中信,广发,中行,工行的股权。

  (6)那么保单收入能否维持高速增长,给中国人寿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主要分为空间章与增速章,空间章主要是通过对比世界范围寿险穿透率与人均GDP,同时在保险密度,深度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有最新的十一五规划,表明保险收入的增长空间。而在增速章,主要是通过经济增速与保费收入增速的国际对比,消费升级与人口二波浪理论来论证寿险收入已经步入高速增长期。

  (7)竞争会否使得人寿的份额下降过快?核心观点是寿险行业的特点决定了行业的高度集中,同时对比亚洲国家的集中度来说明这点。同时,从经营理念,经营特点,来说明人寿的市场份额在今后很长的时间内不会受到威胁,而06年中的份额上升,也很好的说明这点。

  (8)盈利预测与估值:估值是我们整篇文章的重中之重,因为我们通过自建模型来测算投资回报率假设的提高对于其精算价值的影响,也因此说明很多分析师低估了人寿的真实价值,通过分析,当投资回报率在2013年达到8%,合理估值为35,如果达到10%,合理估值在90。而在回报率篇已经充分证明了2013年达到8%-10%回报率的合理性。所以给予一年目标价35,而随着市场对于人寿战略价值的逐步认可,投资者会提高人寿的回报率预期,因此给予三年目标价90。

  (9)人寿的A股上市,在定价权的争夺上,将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在此之前,A股的走势往往跟随H股,例如早期的银行股走势,同时,外资投行报告的影响力往往要强于本土券商,但是人寿上,他们集体遭遇了滑铁卢,一篇篇看空的报告无法阻挡人寿上涨的步伐,同时近期人寿H股的凌厉走势,恰恰说明H股在跟随A股,同时也不得不说明,A股市场行情的火爆,基金规模急速扩张,资金的迅速扩大,实际上正在为我们本土赢得定价权,也为本土券商赢得定价权。人寿的上市,将是定价权的焦点之战,因为在此之后,大批H股的回归,必然延续H股跟随A股势头,而对人寿定价上的分歧,将会决出未来一年内,本土与外资投行之间的赢家,大战刚刚拉开序幕。

  风险提示:人寿的投资回报率无法达到我们的要求,从而使得合理价值无法达到我们的目标价。(招商证券 罗毅)

  中国人寿:朝阳产业中的龙头

  投资要点:

  我国寿险行业发展潜力巨大。截至2005年底,我国保险行业的深度、广度分别为2.703%、为376.83元/人,寿险行业深度、广度分别为1.78%、271.05元/人。

  2006年1-10月,我国寿险行业保费收入为3380.12亿元,同比增长11.29%,占总保费收入的71.91%。

  宏观经济增长稳健;金融市场发展迅速;保险政策趋于规范化;死亡率不断下降,老龄人口增加;社会保障从政府转向私人等五大因素驱动我国保险行业快速发展。

  2006年上半年国寿股份实现净利润58.17亿元,同比增长61.67%,每股收益0.22元,主要得益于保费收入快速增长,保险业务支出增速减缓,投资收益大幅增加,实际所得税率有所减少等四大因素。

  国寿股份优势明显:拥有寿险业务最大的市场份额,营销渠道广,品牌价值高,多元化投资可以分享各行业收益,充分享受行业适度垄断带来的垄断利润。

  预测国寿未来5年公司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35.6%;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将进入快速上升阶段;实际偿付能力额度不断上升,但偿付能力充足率将逐步下降。

  运用内含价值法、DDM模型对国寿估值的结果分别为每股评估价值30.69元、每股股利贴现价值28.55元,综合起来我们给予国寿的估值为30.69元。按每股30.69元计算,国寿股份2007年的动态PE、PB已达64.86倍、7.03倍。上市首日国寿股份的交易价将达到32元。

  市场溢价助推国寿股价再上新台阶。考虑到国寿乃我国朝阳产业中的龙头;具有垄断的定价能力;无可匹敌的投资优势;我国内地第一家上市保险股具有的稀缺性;三差益的最大享受者,这五大因素将有可能为国寿带来30-50%的市场溢价。因此,2007年国寿的目标市场价将上冲45元。

  1.预测与估值模型

  1.1.预测模型基本假定

  1.1.1.保费收入增速假设:未来5年内保持在18-22

  %2006年上半年,中国人寿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2.3%,远高于我国寿险行业同期12.3%的同比增速;也远高于该公司2005年全年7.31%的增速。

  根据我国寿险行业的现状以及中国人寿的行业地位、发展战略,我们预计中国人寿未来5年内保费收入增速保持在18-22%之间,之后增速逐渐下降。整体上看,国寿的保费收入增速略低于整个行业的保费收入增速,市场份额略有下降。

  1.1.2.给付率上升,赔付率、退保率趋于下降

  2004年、2005年、2006年上半年,国寿的赔付率分别为66.35%、60.54%、55.45%;随着我国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身体素质的改善、国寿管理水平的改进,国寿的赔付率将继续保持下降的趋势。假定未来5年国寿的赔付率维持在55-60%之间,未来25年国寿的赔付率维持55%的平均水平。

  2006年上半年,国寿的退保率为2.86%,较2004年的4.06%、2005的5.59%呈下降之势;我们预计国寿的退保率在未来5年将趋于下降,平均水平为3.8%左右;未来15年进一步下降到3%左右。

  国寿的给付率则呈上升趋势,2004年、2005年国寿的给付率分别为2.49%、2.63%,2006年上半年的给付率分别为1.46%。我们预计国寿未来5年的给付率将继续上升至3.5%,接下来的10年保持在3-3.5%之间。

  1.1.3.费用收入比假定:略趋下降

  2004年、2005年国寿的费用收入比分别为6.633%、6.616%,呈下降之势;2006年上半年的费用收入比为4.92%,较2005年上半年的5.25%也有所下降。未来随着国寿管理水平的提高,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进一步显现,国寿的费用收入比有望继续下降。我们假定未来国寿的费用收入比逐步下降到5.5%左右。

  1.1.4.资产配置及收益率假定

  2005年,国寿的生息资产占总资产的93.58%,其中银行存款、债权投资、股权投资占生息资产的比重分别为39.5%、52.28%、8.22%。未来5-10年,我们假定国寿的生息资产占比缓步上升,由2005年的93.58%上升到2011年的94.1%,其中股权投资占生息资产比重由05年的8.22%逐渐上升到14.92%。

  2006年,我们预计国寿的银行存款、债权投资、股权投资的收益率分别为3.98%、4.23%、15.5%;总投资收益率、总投资净收益率分别为5.169%、4.174%。未来5-10年,假定国寿的银行存款收益率逐步稳定在4.3%;债券投资收益率逐步稳定在4.6%;股权投资收益率逐步稳定在10%;从而国寿的总投资收益率将逐步稳定在5.3%;总投资净收益率大约在4.28%左右(参下表)。

  1.1.5.新业务价值相关假定

  根据前面关于保费收入、退保率、赔付率、费用率、投资收益率等相关假定,并考虑到我国寿险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有关参数的变化,我们假定国寿的年度化首年保费收入增速近5年保持在19-23%,然后逐步下降到15年以后的12%;与此同时,国寿年度化首年保费的利润率也将由32%逐步下降到15年以后的22%。

  1.1.6.税负水平

  2005年,国寿的有效税率为4.27%;2006年上半年有效税率为11.25%。我们假定国寿未来5年的有效税率逐步上升到15%,然后基本稳定下来。

  1.1.7.分红率

  2006年6月16日召开的股东大会批准,公司向股东派发2005年度红利,每股0.05元,共计13.38亿元,分红率为24.52%。我们假定未来国寿每年向股东派发股利,分红率为35%。

  1.2.主要预测结果

  根据以上基本假设,我们对国寿未来的盈利能力、资产负债表及其他主要经营指标进行预测。

  1.2.1.总资产增速与资产负债率变化趋势

  2005年,国寿总资产增速为27.98%,保费收入增速为7.31%、资产负债率为87.86%。2006年,国寿总资产增速上升至32.23%,资产负债率为85.56%,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将发行A股募集的资金在2006年底计入了公司的股本所至。

  从2007年开始,我们未再考虑股本融资,因此公司的总资产增速与保费收入增速一起趋于下降,而资产负债率转而上升,但稳定在90%的水平。2007年,公司总资产增速为24.4%,资产负债率为87.2%,对应的保费收入增速为20%。至2015年时,总资产增速大约为20.3%了;对应的保费收入增速为18%;资产负债率为89.9%。

  1.2.2.预计未来5年公司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35.6%

   由于保费收入的快速增长,资本市场的走升,费用收入比的下降,近两年国寿的净利润将获取高速增长,然后逐步放缓。

  预计2006年公司净利润增长68.34%;每股净收益为0.325元,每股净资产为3.507元;2007年公司净利润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增速为45.62%,对应的每股净收益为0.473元,每股净资产为3.866元。而从2007-2011年的5年时间内,公司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35.6%。

  1.2.3.保费利润率逐步上升

  2005年,国寿股份的保费收入利润率为3.39%,保费收入为1609亿元;2006年预计公司保费收入为1915亿元,对应的保费收入利润率将上升到4.8%;2007年,公司的保费收入利润率将进一步上升到5.82%,至2015年,预计公司的保费收入利润率将上升到约10.22%。

  公司利润率的持续上升主要得益于投资回报率提高、公司费用率下降。

  1.2.4.承保亏损率短期上升后逐渐下降

  2005年,国寿的赔付率、给付率、退保率分别为60.68%、2.627%、5.59%,对应的承保亏损率为5.058%;2006年国寿的赔付率、给付率、退保率预计分别为59.2%、3.05%、4.28%,对应的承保亏损率上升到7.285%,这主要是因为给付率上升所致。

  2007年以后,尽管给付率继续上升,但由于退保率的较快下降,加之提转差增速趋缓,使得公司承保亏损率持续下降,2007、2008年的承保亏损率相继下降到7.049%、5.975%。

  大约至2015年后,公司的承保亏损率将逐渐向退保率、给付率之间3.5%靠拢。

  1.2.5.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将进入快速上升阶段

  2005年,国寿的净资产收益率为8.67%,2006年净资产收益率大幅上升,即便摊薄后仍达9.27%(假设发行A股募集资金在2006年底计入权益)。随着公司管理水平的提高,投资收益率的上升,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将快速上升,2007年将上升到12.24%,2008年达15.28%。与此同时,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也随之上升,2006年、2007年、2008年公司总资产收益率分别上升到1.33%、1.56%、1.78%。

  1.2.6.实际偿付能力额度不断上升,偿付能力充足率将逐步下降

  2005年,国寿的实际偿付能力额度为595.61亿元,最低偿付能力额度为217.82亿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73%,较2004年315%明显下降。2006年国寿的实际偿付能力额度大幅上升到946.52亿元(发行A股),对应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上升到344.2%。

  从2007年开始,在假设不再进行股权融资的条件下,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将逐步下降,由2007年的306.19%下降到2015年的248.58%。

  1.2.7.准备金提转差与承保亏损增速趋势预测

  2005年,公司准备金提转差减少,减幅为-4.67%,对应的承保亏损增加17%。

  2006年,由于保费收入增速的突然提高,公司准备金提转差将由降转升,较上年快速增长25.98%,而对应的承保亏损则将大幅增长71.39%。

  从2007年开始,公司准备金提转差增速将与保费收入增速的变动保持基本一致;而承保亏损增速将大幅回落,并保持低位振荡。

  以下是关于国寿股份的利润表、资产负债表、成长驱动因素、主要比率指标等的预测结果,详细的预测结果参看本报告的后面的有关表格。

  1.3.公司估值

  对国寿,我们先运用内含价值法进行估值;然后作为比较,我们再分别运用DDM股利贴现模型和相对估值法对国寿进行估值。

  1.3.1.内含价值法:2007年底国寿每股评估价值30.69元

  内含价值(ddedValue)是在一组关于未来经验假设的基础上,以精算方法估算的保险公司的经济价值。它等于经调整的净资产价值与扣除偿付能力额度成本后的有效业务价值之和。

  在内含价值的基础上加上未来新业务价值就可以得到我们需要的评估价值(Appraisal Value)。

  需要强调的是,计算内含价值的精算标准仍在演变中,迄今并没有全球统一采用的标准来定义一家保险公司的内含价值的形式、计算方法或报告格式,内含价值的估算结果会随着关键假设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有关内含价值和1年新业务价值的信息只应当被视为有用的信息补充,而不应被当作其他财务信息和估值方法的完全替代。

  有效业务的价值和一年新业务价值是指,分别把在评估日现有的有效业务和截至评估日前一年的新业务预期产生的未来可分配税后利润贴现的计算价值。可分配利润是指那些反映了法定准备金基础的保单准备金和以法定最低标准计算的偿付能力额度之后产生的价值。

  我们可以分以下三个步骤进行预测:

  第一步:估算未来各年度的1年新业务价值。

  首先需要补充假定未来各年度的新增保费收入中期缴保费收入的比例。对此,我们假定,从2007年开始,国寿股份的新增保费收入中期缴比例由27.5%开始逐步提高,直至2030年达49.5%。

  其次,根据前面已经预测的各年度保费收入,即可预测出各年度的首年保费收入和年度化首年保费收入。

  随后,利用各年度保费收入利润率计算1年新业务在未来各年度产生的扣除偿付能力额度成本的价值,然后将它们依次贴现回各相应的年份,即可得到未来各年度的1年新业务价值。

  第二步:计算全部新业务价值贴现值总额。

  将未来各年度的1年新业务价值全部贴现至指定时点(如2007年底),可计算出该时点的全部新业务价值的贴现值总额。

  第三步:测算总的评估价值。

  利用现有精算出的内含价值,推算未来各年度的内含价值,从而计算出总的评估价值。

  从以上预测方法可知,内含价值、评估价值的测算几乎涉猎所有市场价值因素,同时它也是公司的退保率、赔付率、费用率、期缴比例、投资收益率,以及被保险对象的发病率、死亡率等因素的函数。

  利用以上方法,我们预测出,国寿股份于2007年底每股内含价值和评估价值分别为7.63元、30.69元。

  从国寿评估价值敏感度分析看,公司的内含价值和评估价值对永续成长率并不敏感,但对贴现率却较为敏感(参评估价值敏感度分析表)。

  1.3.2. DDM模型:2007年底国寿每股价值28.55元

  由于我国的保险行业(包括寿险行业在内)属于朝阳产业,目前正处于成长初期。因此,我们在应用DDM估值时采用4阶段模型,将未来预测期分为四个阶段:(1)最近快速增长的5年;(2)稳定成长的10年;(3)增速逐步下滑的10年;(4)永续成长期。前3个阶段公司的保费收入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0.6%、17.6%、11.15%;而永续成长率暂取为3%。

  目前我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致为3.05%左右,考虑到未来加息的可能,长期无风险收益率有可能上升,故我们在模型中将无风险收益率暂取为3.5%。

  同时参考香港和其他境外资本市场的BETA值,我们将国寿的BETA值取为1.00;市场风险溢价为8.0%,由此可计算出股权成本为11.5%。

  在以上参数假设下,并根据本章第一节的基本假定,我们运用DDM模型对国寿估值的结果为,2007年底每股价值28.55元。

  DDM估值的敏感性分析参下表。

  1.3.3.国寿的市场溢价

  以上我们从运用内含价值法、DDM股利贴现法对国寿进行了估值,不过国寿的市场价值应该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一定的溢价。

  事实上,以下五大因素决定了国寿股份在内地A股上市后将享受较为可观的市场溢价。

  (1)国寿股份为我国朝阳产业中的龙头

  我国寿险行业目前无论是深度、广度都远低于成熟市场,而且我国经济和人均收入均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因此我国寿险行业未来发展潜力无可限量。

  同时国寿股份在寿险行业中占据了高达49%的市场份额,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龙头。

  由此决定了国寿股份的新业务价值将存在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

  国寿高企的市场份额是其他国家寿险公司难以比拚的。如美国保险行业由于竞争比较激烈,市场份额最高者不超过10%;英国、德国的保险公司市场份额最高者不超过20%。高市场份额的垄断格局可为公司带来规模经济、定价优势、品牌优势等一系列收益,此外垄断的市场份额将使公司最充分享受到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的收益。

  (2)垄断的定价能力

  我国的寿险行业在定价方面尚未全面放开,目前在寿险精算时的预定利率不能超过2.5%,这就为国寿这样的龙头企业避开了低价竞争的后顾之忧,使之能充分享受行业的垄断优势带来的垄断利润。

  (3)无可匹敌的投资优势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正迎来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资本市场投资收益率较高且不断上升。而我国包括国寿险在内的保险公司投资渠道正不断扩大,投资比例有望不断提升,由此给国寿带来了不断上升的投资回报率。

  不仅如此,国寿还比一般的保险公司享有更优厚的投资便利。不仅能参与建行、中行、工行的IPO认购,还成功参与了广发行的竞标;独吞了中信证券的增发;大举参股南方电网等,这种投资便利非一般金融企业能比。

  (4)内地第一家上市的保险股,享受希缺资源的溢价

  目前美国上市的大型寿险公司有20家以上,总市值超过1500亿美元;在英国上市的大型寿险公司总市值也有1400亿美元以上。

  而国寿股份是我国内地上市的第一家保险公司,而且是寿险公司,其较长的成长周期与当前的唯一性,必将给其带来可观的稀缺资源溢价。

  (5)充分享受三差益

  加息周期将使具有垄断定价权的国寿享受更大的利差益;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行业龙头地位将为其带来可观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益,使其获取费差益;而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上升、医疗水平提高、保障体系的健全将使我国的发病率、死亡率降低,使其坐享死差益。

  相对较高的成长率将使动态的PE、PB快速下降

  按照我们给出的估值水平30.69元,国寿股份2007年的动态PE、PB已达64.86倍、7.03倍,比世界上其他国家人寿公司的PE、PB高很多。不过考虑到国寿股份的总资产、净利润增长率也很高,因此从动态的角度看,国寿股份相对较高的PB、PE仍是比较合理的。

  小结:2007年国寿估值:每股30.69元+30至50%的市场溢价。

  我们运用内含价值法、DDM模型分别对国寿进行了估值,得到国寿的每股评估价值为30.69元;股利贴现每股价值为28.55元。由于DDM模型结果较为保守,故我们更倾向于每股30.69元的评估价值。

  预计上市首日,国寿市场交易价格位于区间(28.69,32.69)元。

  而且考虑到国寿乃我国朝阳产业中的龙头;具有垄断的定价能力;无可匹敌的投资优势;我国内地第一家上市保险股具有的稀缺性;三差益的最大享受者,这五大因素将有可能为国寿带来30-50%的市场溢价。因此,2007年国寿的目标市场价有可能上冲45元。

  2.我国保险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2.1.我国保险行业现状

  2.1.1.保费收入增速波动较大

  2006年1-10月,我国保险行业总保费收入达到4700.25亿元,同比增长14.01%,2005年全年我国保费收入为4927.34亿元,同比2004年增长了14.11%,从增长速率上看,01年到03年增长速度最快,这段时间保费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分红保险、投资连结险等一些新的人身险的保费收入增长很快。

  2006年1-10月,我国寿险行业保费收入为3380.12亿元,占总保费用收入的71.91%,同比增长了11.29%,财险行业保费收入为1320.13亿元,占28.09%。

  2.1.2.广度与深度提升空间巨大

  截至到2005年底,我国的保险深度为2.703%,寿险深度为1.78%,财险深度0.92%。04,05年我国保险深度的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1)我国在04年修正了GDP的数据,调高了GDP的水平;(2)04、05年我国的保费收入增长速度也较01-03年慢很多(参见图2)。我国的保险深度相比较其他发达国家7-10%的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寿险1.78%的深度水平也是相当低的,因此,随着我国保险业的新品种的不断推出,保费收入的加快增长,保险深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截至到2005年底,我国保险广度为376.83元/人,寿险广度为271.05元/人,财险广度为105.78元/人,保险广度从00年以后一直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远慢于我国保费的增长速度。由于未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仍然将受到控制,因此保险广度的水平将不断提高。

  2.1.3.资金运用开始多元化

  根据《保险公司管理规定》,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方式限于: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买卖金融债券;买卖企业债券;买卖证券投资基金;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方式,2004年底的《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批准了保险资金直接入市。

  在实际的资金运用中,我国保险业有两个特点:银行存款比例越来越小,投资比例越来越大;债券投资仍然是最大的部分,证券投资基金比例有所反复(最近下降是因为保监会批准保险资金可以直接入市后分流了一部分资金)。

  2.1.4.行业垄断格局未变,竞争逐步加剧

  在财险公司中,1-10月人保财险的保费收入达到610亿元,其所占财险市场份额为46.2%。排名前四家保险公司(人保,太保,平安,中华联合)总共占据了财产保险收入的77.72%,行业的荷芬达尔指数(各公司市场份额平方和)为0.2520,高度垄断的格局非常明显。

  近年来市场主体的快速增加,使市场的竞争程度日趋激烈,市场的集中度有下降的趋势,人保财险从04年中期62.61%的市场份额下降到现在46.21%的份额,下降了16.4个百分点,而平安财险的市场份额从04年中期的9.12%上升到现在的10.70%,上升了1.58个百分点,而且这种上升趋势一直在延续。

  截至到2006年10月份,在寿险公司中,国寿股份、平安人寿、太平洋人寿仍然稳坐前三大交椅,尤其是国寿股份,寿险费用收入占据了整个行业的半壁江山,占到47.37%,前三大寿险公司的收入占整个行业的73.02%。行业的荷芬达尔指数为0.2715,属于高度垄断型的行业。

  同财险市场一样,寿险市场竞争也呈加剧之势,国寿股份的市场份额从04年中期51.05%下降到现在47.37%,下降了3.68个百分点,前三大保险公司04年中期市场份额是78.45%,而现在是73.03%,下降了5.42个百分点,随着外资保险公司保险业务发展,在部分城市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2.1.5.外资发展迅速,市场份额仍然偏低

  2005年全年,外资财险(既有合资也有独资)保费收入达到16.8亿元,同比增长24.49%,占我国全部财险保费收入的1.131%,份额同比上升了0.11个百分点;外资寿险(全是合资)保费收入达到324.45亿元,占全部寿险保费收入的8.89%,份额同比提高了6.25个百分点,保费同比增长了284.32%(没有扣除中意人寿的大单)。

  我们预计未来5年外资保险凭借其管理与研发的优势将在中国部分发达城市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中资保险凭借其渠道网络方面的优势将继续保持市场主导地位。

  2.2.行业发展主要驱动因素分析

  2.2.1.宏观经济增长稳健,人均收入不断提高

  近几年我国宏观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人均收入也得到了迅速的提高,良好的宏观经济表现为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客观环境。一方面从需求上来说,保险产品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种消费品,人均收入的提高使人们对保险产品的购买力有所增加;另一方面从供给上来说,保险业务尤其是寿险业务的开展必须需要一些经济参数在某种程度上是可控的,宏观经济的稳健增长为保险业务的供给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2.2.金融市场发展迅速

  保险行业的发展不可能离开其他金融市场而单独存在,我国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货币与信贷市场等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为保险行业的发展打开了空间:①建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有助于保险公司进行资产负债匹配的管理;②金融产品的增加有助于保险公司有选择性的分散投资,从而控制风险;③金融市场的容量不断增加有助于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流动性加强。

  2.2.3.保险政策趋于规范化

  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保险法》,这是我国保险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的最高纲领,其他均不得与《保险法》相违背,我国现有的其他法律法规或文件可以大致被分为四个方面:对保险参与人的规定;对保险产品的规定;对保险财务监管的规定;对保险业资金运用的规定。这些法律法规文件有助于引导我国保险行业快速、规范、有效的发展。

  2.2.4.死亡率不断下降,老龄人口增长迅速

  截至到2005年,中国总人口数达到130756万人,其中65岁以上人口达到10055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7%,已经成为老龄化的国家,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2004年的22年间,中国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02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85%,高于1.17%的总人口增长速度。

  截至2003年底,我国人口死亡率为6.40%,比1993年的6.64%下降了0.24个百分点,随着未来我国医疗条件的全面改善,预计人口死亡率会进一步下降。

  我国老龄人口的快速增加为我国寿险公司补充社会养老保险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人口死亡率的不断下降有助于我国寿险业务收益不断提高(死差异增加)。

  2.2.5.社会保障从政府到私人

  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体制基本上仍然以社会保险、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四个部分组成,而其中大部分的职能都是政府来完成的,商业保险在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方面作为政府的补充。在国务院2006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快保险业改革发展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保障需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到: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发展养老、医疗保险,发挥商业保险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保险公司有可能成为提供商业化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产品与服务的重要主体;其次,未来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将会增加公众对个人人寿保险,健康保险等产品的需求;再次,企业未来为了提供自身的竞争力,越来越多的考虑购买团体保险产品。

  因此可以说,政府将社会保障职能向私有体制的转变趋势,为我国商业保险打开了未来的发展空间。

  2.3.行业发展主要问题和风险

  2.3.1.市场化竞争将削弱垄断优势

  目前寿险行业还享有相当的垄断定价等优势,随着市场化竞争日趋激烈;对外开放不断深化,我国寿险行业目前固有的垄断优势将逐渐被削弱。

  2.3.2.金融市场波动较大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尚处于发展完善之中,股票和债券市场时常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比如05年的债券市场和06年的股票市场都出现过大涨的行情。而作为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之一,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直接影响到了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进而影响到保险公司的利润水平,甚至会可能影响到相关险种开发和销售(比如:投资连结险)。

  2.3.3.巨大灾害、战争与疾病突发

  虽然保险行业的发展一直就是伴随着灾害,战争和疾病的发生的,但是如果突然出现重大的事故,仍然有可能使一些偿付能力较差的保险公司破产。事实上9.11事件以后,世界保险行业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巨额的亏损使世界保险行业至今仍心有余悸。

  2.3.4.保险人才匮乏

  保险行业的利润来源于费差、利差与死差,精算师利用保险事故的发生率、概率以及数理统计手法计算保费及验证责任准备金,可以说精算师是保险公司的最重要的职位之一。现在全国保险公司一共从事精算的人数没有超过800个,而全国的需求可能是几千名。

  中国保险代理人有150万,曾经涉足过保险业的总人数不少于1000万,但是其中真正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却少之又少。保险代理人员过低的素质使保险在许多个人消费者心中留下了很大的负面印象。

  2.3.5.投资资金渠道仍有待放宽

  随着我国保险公司的业务快速发展,投资资产累积较快,现有的投资渠道仍然显得比较狭窄,截至到2006年10月份,我国保险资产中仍然有30%左右投资在银行存款当中,而截至到2005年末,美国保险业中非投资性的资产仅占总资产的3%。

  2.3.6.中资保险公司税负较重

  目前国内保险公司中外资保险所得税负不同,中资保险公司适用33%的税率,外资保险公司适用15%的税率,如果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将其从该企业取得的利润在提取前直接用于增加注册资本,或者在提取后直接用于投资举办其他外商投资企业,则这部分可以减税。

  我国保险企业现在的营业税为5%,不仅在国内的服务行业中仍然处于较高水平,也在世界范围内也算比较高的,英国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对保险业免征营业税,美国各个州不同,一般为2%左右。

  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只适用于中资保险公司,外资保险公司免税。

  2.4.中国保险行业未来预测

  2.4.1.按保险广度预测

  根据2005年底全国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我国人口为130756万人,中国保险业的广度为376.86元/人。假设未来5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维持在0.59%的水平,再考虑十一五规划的保险密度达到750元的目标,2010年我国保险业的保费收入将达到10099.43亿元人民币,是2005年保险业保费收入的2.05倍,相比2005年年均增速为15.43%。

  2.4.2.按保险深度预测

  以2005我国GDP值183084.8亿元为基础,假设2006年GDP增长速度按10.5%计算,未来5年我国GDP保持9%以上的增长率,则2010年我国GDP总值将达289517亿元人民币。

  截至2005年底,中国保险业深度为2.7%,按照十一五规划的保险深度达到4%的假设,2010年全年我国保险业的保费收入将达到11480.67亿元人民币,是2005年的2.33倍,相比2005年年均增速为18.43%。

  2.4.3.按保费与GDP弹性预测

  过去几年我国保费收入增长并不平稳,2000年到2005年我国保费收入平均每年增长25.29%,而我国GDP平均每年增长9.54%,保费对GDP弹性系数为2.65,预测出未来2010年我国保费收入达到15298亿元人民币,是2005年的3.10倍,相比2005年年均增速为25.43%。

  综上所述,假设我国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为0.59%,GDP年均增速9%,保费收入弹性为2.65,我们预测到2010年,我国全年的保费收入为10099.43-15142.59亿元,经过多方面的考虑和判断,我们认为保费收入可能为11000亿元左右。

  2.4.4.按保险行业资产/金融行业总资产

  截至2005年底,我国保险业总资产为1.523万亿元,金融业总资产为47.43万亿,保险行业占金融业资产的比重为3.21%。在过去15年内,我国金融总资产由1990年的1.66万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47.43万亿元;年均增长25.04%,假设未来5年我国金融业总资产年均增长20%,则到2010年我国金融行业总资产将达到118.03万亿元,如果保险行业占金融行业比重不变的话,保险行业总资产将达到3.79万亿元。

  3.国寿股份公司财务分析

  3.1.总量分析-仍然保持快速增长

  2006年上半年国寿股份实现净利润58.17亿元,每股收益0.22元,同比增长61.67%,增速比前两年略有回落,但是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

  截至到2006年6月底,国寿股份总资产达到6169.26亿元、负债规模达到5490.41亿元,每股净资产为2.52元,总资产占整个保险行业总资产的35.58%,国寿近三年的总资产增长速度略快于行业资产增长速度,因此国寿总资产在行业中占比是逐渐提高的。

  3.2.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保险公司的资产按照运用方式一般可以被分为三类:银行存款,投资,其他资产。在国寿的资产结构中银行存款和投资占据了总资产的93.45%,其他资产仅仅占了6.55%。

  长期投资不仅是现在总资产中占比最大的部分,也是2006年以来增长最迅速的部分。

  3.2.1.银行存款

  截至2006年6月底,国寿股份银行存款余额为2136.19亿元,占总资产的34.63%,而在2003年底银行存款占总资产的比重为58.58%,比现在高出了23.95个百分点。银行存款比例下降有以下几个因素:银行存款相比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较低,吸引力较小;公司出于资产负债匹配的考虑增加了债券类资产的比例;投资渠道的逐渐放宽以后,公司能够参与的投资品种增加,分流了银行存款的资金。

  截至2006年6月底,行业银行存款占比32.68%,略低于国寿中的银行存款比例。行业存款比例从03年49.78%调低下来,下降幅度是17.1个百分点,说明保险行业调低银行存款比例是整体趋势,而国寿股份下降的幅度更大一些。

  从银行存款的期限上来说,截至2006年6月底,活期及三个月以内的定期存款占了银行存款余额为428.79亿元,占银行存款的20.07%,相比05年底14.52%的比例大幅上升了5.5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2006年股票市场行情好转,新股发行重新开闸,而且申购没有设置资金上限,因此国寿股份增加短期存款以满足申购新股的资金需求。

  3.2.2.短期投资

  截至2006年6月底,国寿股份短期投资净值为242.88亿,占总资产的3.94%,占比比05年底6.81%的水平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2006年国寿股份主动调节资产久期,大幅度增加了长期投资的比例,因此分流了短期投资的资金额度。

  从产品结构上看有三点值得注意:①国债投资比例下降,企业债券投资比例上升,主要是考虑企业债比国债有更高的收益率;②股票投资比例上升,基金投资比例下降,2006年股市走好以后,保险公司利用自己的投研能力买卖股票获得了不错的收益,而基金投资应该是长期持有,因此主动调整两者比例符合正确的投资理念;③债券与股票整体结构更加趋于平衡,2006年6月底,债券占比为46.32%,股票与基金占比53.68%,而05年底债券占比38.16%,股票与基金占比61.84%,整体结构06年更加平衡。

  3.2.3.长期投资

  截至2006年6月底,国寿股份长期投资余额为3385.99亿元,占公司中资产的54.88%,延续了03年以来比例一直上升的趋势。从具体投资产品来说有三个特点:第一,长期债券投资占据绝对比例,国寿股份近两年90%以上的投资都是在长期债权投资上;第二,长期股权投资比例快速增加,从05年底到06年6月,国寿股份明显加大了在长期股权上的投资,投资金额从10.09亿增长到62.97亿,占比也从05年底的0.39%增加到了1.86%;第三,长期基金投资在投资中的比例下降,但是在总资产中的比例却从05年底的3.289%上升到06年中的3.537%。

  3.2.3.1.长期股权投资

  国寿股份2003、2004年没有长期股权投资,2005年10月公司参与了中国建设银行的H股配售,然后在2006年6月份,先后参与了中信证券和中国银行的发行,截至到2006年6月最后一个交易日,股票市值总额达到人民币88.58亿元。在2006年下半年,国寿股份参与了中国工商银行的发行,作为财务投资者参股了南方电网公司。

  3.2.3.2.长期债权投资

  截至到2006年6月底,国寿股份长期债权投资净值为3104.8亿元人民币,主要是国债和金融债券占据了主要部分,净值分别为1531.61亿元,1355.86亿元,占比为49.24%和43.59%。

  3.2.3.3.长期基金投资

  国寿股份持有的长期基金投资对象既有封闭式基金也有开放式基金,截至2006年6月底,国寿股份持有基金净值为218.22亿元人民币,其中,封闭式基金62.01亿元,开放式基金156.21亿元,分别占比28.42%和71.58%,我国开放式基金从2003年以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因此在国寿股份中的比例也是逐渐上升,从2003年底51.35%上升到2006年中的71.58%的水平,两年半的时间上升了20.23个百分点。长期基金投资在长期投资中的比重下降主要原因是国寿股份为了改善资产匹配状况,重点加大了长期债权和长期股权投资的比例。

  3.2.4.投资品种结构

  截至2006年6月底,国寿股份投资金额为3628.87亿元人民币,投资品种有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股票以及证券投资基金五个部分。

  截至2006年6月底,国寿股份银行存款与投资的总额为5765.06亿元,银行存款占比已经从03年的68.61%下降到现在的37.05%,下降了31.56个百分点。

  3.2.5.负债结构分析

  截至2006年6月底,国寿股份总负债为5490.41亿元人民币,寿险责任准备金为5040.81亿元,占总负债的91.81%。从总体准备金的结构上来看,个人业务尤其是个人寿险业务是保险准备金最大的部分,占准备金的89.9%。保险公司责任准备金的增加是由于业务增长引起的,是公司为履行将来的保险责任而做的准备。

  3.3.收入结构分析

  3.3.1.总量分析-投资收益快速增长是驱动利润重要因素

  2006年1-6月份,国寿股份实现净利润58.17亿,同比增长61.67%,利润高速增长主要来自以下几个驱动因素:

  ①保费收入快速增长,2006年1-6月,国寿股份实现保费收入1113.64亿元,同比增长了22.30%,考虑分保费收入与分出保费以后,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22.74%,这部分的快速增长为国寿股份利润高速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②保险业务支出增速减缓,2006年1-6月,国寿股份保险业务支出为391.35亿元,同比仅增长了9.29%,其中赔款支出下降8.48%,退保金增长仅2.94%,长期险给付增长12.63%,长期险给付增速比05年全年减缓了24.42个百分点;③投资收益大幅增加,2006年1-6月,国寿股份实现投资收益99.51亿元,同比增长了176.57%,数额增加了63.53亿元,投资收益如此大幅度的增长是国寿2006年利润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④实际所得税率有所减少,2006年1-6月,国寿股份缴纳所得税为7.43亿元,同比增长24.25%,但是增幅远小于利润总额56.11%的增幅。1-6月份,国寿股份实际税率为11.25%,比05年同期14.13%的水平下降了2.88个百分点。

  3.3.2.保险业务收入-个人险贡献较大,发达地区贡献较大

  2006年1-6月份国寿股份保费收入为1113.64亿元,同比增长了22.3%,占寿险行业保费收入的49.4%,而2005年全年保费收入同比增长7.31%,提高了14.99个百分点。

  从主要的业务类别上来看,个人业务实现保费收入900.6亿元,同比增长了29.88%,占到总保费收入的80.86%,团体业务实现保费收入157.54亿元,同比下降了3.08%,短期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55.5亿元,同比增加了1.57%,因此个人业务保费的快速增加为公司保费增长做出了最大的贡献。

  从地区上看,江苏地区与广东地区是公司保费收入最高的两个地区,分别实现保费收入133.11亿元和85.73亿元,合计占比为19.65%,前十大地区保费收入近三年占公司总保费收入分别为57.8%,57.99%和59.63%,前十大地区保费收入近年来占比一直比较稳定。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保费收入前十大地区中没有北京和上海,而上海和北京在全行业的保费收入排名中分别排第三位和第四位,说明国寿在这两个大城市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够(也有可能国寿股份业务收入的确认地区里没有这两个地方)。

  3.3.3.保险业务支出

  2006年1-6月份国寿股份保险业务支出391.35亿元,同比仅仅增加了9.29%,是04年以来增长最低的速度,保险公司保险业务支出主要包括四个部分:赔款及长期险给付,退保金,佣金及手续费支出和营业费用。

  3.3.3.1.赔款支出及长期险给付

  2006年1-6月,国寿股份个人业务赔款支出25.17亿元,比05年同期下降35.43%,下降幅度超过了05年全年下降12.44%的幅度;团体险业务赔款支出48.69亿元,同比增加83.05%,而05年全年同比增长了414.96%。短期险业务赔款支出33.25亿元,同比下降了8.48%。2006年1-6月份国寿股份长期险给付率为1.46%,,是04年以来的最低点,这是由于当期长期人身险满期较少及保险人出险情况较少引起的。2006年1-6月份短期险赔付率为55.45%,也创出了04年以来的新低,主要是期间公司调整了短期险产品结构,提高了承保质量。

  3.3.3.2.退保金

  2006年1-6月份,国寿股份退保金额为153.48亿元,同比增长2.94%,05年全年同比增长了81.1%;2006年1-6月份,国寿股份退保率为2.86%,05年全年为5.59%;2006年上半年退保金增长率和退保率都比05年全年的水平有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05年诸多客观因素造成退保金增幅过快,基数较大,因此06年比率下降得很快。

  3.3.3.3.佣金及手续费支出

  2006年1-6月份,国寿股份佣金及手续费支出为78.16亿元,同比增长了26.66%,增速与保费收入基本相当。其中,由于公司主要的保费收入都是个人业务,因此佣金及手续费支出中个人业务也是占比最高的部分,2006年上半年占比为93.29%。

  3.3.3.4.营业费用

  2006年1-6月份,国寿股份营业费用为54.74亿元,同比增长了14.44%,增幅小于保费收入,因此费用收入比下降到4.92%,比04年6.63%的水平下降了1.71个百分点。

  3.3.4.保险资金投资收益-三足鼎立格局初现

  2006年1-6月份,国寿股份投资收益为140.41亿元(包含了银行存款带来的利息收入),已经占到05年全年投资收益的81.77%,其中银行存款类投资收益为40.65亿元,占总投资收益28.95%;债权类投资收益为56.91亿元,占总投资收益40.53%,股权类投资收益为42.6亿元,占总投资收益30.34%。

  从投资收益率上看,2006年以来的银行存款收益率和债权投资收益率都比05年的水平略微有所下降,而股票投资收益的大幅上涨是2006年投资收益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2006年半年股票投资收益率为10.48%,而05年全年收益率仅1.94%,可以说股权投资收益的大幅上涨是2006年投资收益增加的最重要的因素。

  3.4.盈利能力与偿付比率

  截至到2006年6月底,国寿股份实际偿付能力额度为652.35亿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53%,尽管偿付能力从03年的395%下降到现在的253%,但是这个比例仍然非常安全。

  2006年1-6月份,国寿股份净资产收益率为8.63%,总资产收益率为1.02%,年化(收益率乘以2)以后比05年要高8.79%个百分点和0.87个百分点,收益率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是2006年以来,资产规模变化相对不大,而净利润却大幅增加。

  4. Swot分析

  4.1.国寿股份竞争优势分析

  4.1.1.营销渠道广

  国寿股份拥有完善的分销网络,个人代理、直销人员,和以银行邮政储蓄机构为主的中介机构构成分销网络的三大支柱。公司拥有全国规模最大、分布最广的销售队伍,个险销售人员达到64.8万人,团险直销人员约1.2万人,公司建立的中介网点也达到了9万多个,公司的分销网络几乎遍及中国大陆的所有县级行政区域。

  此外,公司还拥有8400多名组训人员以及1100多名专职讲师,可对自己的销售人员进行培训、训练和辅导,有效的克服了销售人员素质低下的问题。

  在未来发展方面,公司开始尝试电话营销与网络营销等新的营销方式,争取开辟新的营销渠道以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4.1.2.品牌价值高

  国寿股份是中国国内经营寿险业务历史最为悠久的公司,在我国大众中具有良好的品牌认知度;国寿股份于2003年12月17日及18日分别在美国纽约和香港两地上市,这次上市大大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也打响了公司在国际上的品牌。

  2003年在国务院发展经济研究中心进行的中国50城市保险市场调研活动中,国寿股份拥有高达92.3%品牌认知度,是中国消费者中认知度最高的人寿保险品牌。

  2006年由世界品牌实验室和世界经济论坛共同举办的第二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评选中,国寿股份品牌价值从2004年的人民币427.67亿元上升至2006年人民币486.67亿元,是我国保险行业的第一品牌,并名列我国最具价值品牌前十位。

  良好的市场形象以及优异品牌认知度是国寿股份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4.1.3.最庞大的客户群体

  国寿股份是中国拥有最大客户群的人寿保险公司,截至2006年6月30日,国寿股份拥有超过7000万份有效保单,并代理了集团公司5991万份有效保单。

  对内,国寿股份客户包括了国内各行各业最知名企业、机构,其中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电信巨头,也有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大型国有及股份制银行,还有中海油、中国石化、五矿集团等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对外,国寿股份的客户覆盖了80%的《财富》500强在华企业,其中包括微软、高盛、戴尔、辉瑞制药、富士施乐等世界级的巨头。

  庞大的客户群体为国寿股份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1.4.多元化投资分享各行业收益

  截至2006年底,国寿股份已经频频大笔出手,向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信证券,广东发展银行,南方电网等行业巨头进行大额投资,其目的有二:第一,国寿股份已经是中国保险行业龙头,其不断参股银行、证券公司可以打造一个金融混业经营的平台;第二,这几个公司无一不是利润率高,且具有行业垄断特性的公司,国寿股份参股这些公司,可以分享这些公司稳定的利润增长。

  此外,国寿股份还在筹建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国寿股份将认购养老保险公司中6亿元注册资本的55%,以及财产保险公司10亿元注册资本的40%。

  4.1.5.充分享受二、三线城市的成长收益

  在我国的一线城市(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由于当地经济较为发达,人均GDP较高,这些城市是几乎所有保险公司兵家必争之地,因此这些城市的竞争相当激烈,国寿股份在北京寿险市场份额为10.45%,在上海寿险市场份额为28.34%,然而,国内的一些小型保险公司以及外资的保险公司在我国的布局尚未完成,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没有开设相关的业务,因此,在我国二、三线城市中,国寿股份的市场垄断性要比一线城市高很多,随着中国二、三线城市的快速发展,国寿股份凭借在当地的垄断性能享受这些市场更多的成长收益。

  4.1.6.坐拥行业垄断优势

  中国在加入WTO时为了保护我国保险行业曾经做出了以下的保护措施:1、逐步放宽对外资保险机构的地域限制,主要城市的保险业将在三年内全面开放(两年内开放部分城市);2、逐步放宽对外资保险机构的险种限制,加入WTO时,外资寿险只可以经营个人寿险业务,三年以后业务范围才可扩大至健康险、团体险和养老金/年金险服务;3、在股权限制方面,外资寿险公司只能以合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并且外资在合资企业中的股权比例不得超过50%。

  以上三条措施对我国保险行业主要影响是:1、主要城市的延迟开放给了国内保险公司尤其是象国寿股份这样的大保险公司充分布局全国的时间,使他们有了足够的时间在全国各地抢占市场份额;2、部分险种的延迟开放给出了国寿股份业务拓展的空间,使国寿股份能够率先拉拢大量优质客户,也便于塑造自己的品牌价值;3、外资寿险公司50%的股权比例限制了外资寿险在中国的可能投资的规模,也就注定了外资寿险在中国要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还需要漫长的时间。

  我国保监会规定:我国短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费率可以由保险公司自由设立,短期个人健康险费率可以调节30%,除此以外其他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均不能超过2.5%,利率上限的管制减小了我国保险公司打价格战的可能性,也减弱了我国寿险市场的竞争程度,为国寿股份这样的大公司稳定自己的市场份额起到了隐性的保护,而国寿股份则可以充分利用自己规模经济的优势为客户提供更快、更好、更全面的优质服务。

  4.2.风险因素分析:

  4.2.1.汇率风险

  2005年汇改以后,人民币不断升值,国寿股份主要的经营业务都是在国内,但是,国寿股份在香港和美国都有上市,如果以后再融资融入美元或者港币,则人民币带来的汇率风险值得关注。

  在公司现在银行存款中,美元与港币共212.93亿元,占银行存款比例为9.97%,如果未来1年内人民币升值4%,国寿将有可能形成8.52亿元的汇兑损失。

  4.2.2.金融市场波动

  对保险公司来说,利差是重要的收入来源,2006年以来,国寿股权投资收益达到42.6亿元,增幅巨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股票指数涨幅巨大,是中国股市历史上少有的情况,未来一旦市场波动,国寿股份的投资收益率就有可能大幅下降。债券市场上,利率的波动也可能给公司的当期损益、权益或经调整的资产净值带来负面影响。

  4.2.3.发达城市市场竞争加剧

  国寿股份现在占有我国寿险市场中49%的份额,是当之无愧的行业老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国寿股份的市场份额是从04年中期51.05%下降到现在47.37%,下降了3.68个百分点。近年来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长很快,随着加入WTO以后,外资保险公司保险业务发展必定会更加加快,外资保险保费虽然在整体上的规模还难以与中资抗衡,但是部分发达城市将是外资争夺的重点,因此这些发达城市的竞争必将会更加激烈。

  5.国寿股份概况

  5.1.发行前后股权结构

  国寿股份本次发行以前总股本267.65亿股,其中集团公司持股72.2%,H股27.8%,本次发行15亿A股,发行以后集团公司持股比例下降到68.4%,H股比例下降到26.3%,增加了5.3%的A股比例。

  5.2.股票增值权激励

  国寿的股票增值权是指当公司股价超过行权价的时候,在满足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下,持有人员可以得到现金支付的权力。国寿股份股票增值权计划暂时都是以H股为标的激励计划,有效期为5年。此外国寿股份规定,一个财政年度以内股票增值权数目不能超过公司已发行股本的0.2%,已发行累计增值权总数不超过0.5%。

  2006年1月5日国寿股份董事会做出了两项股权激励的重要决定:第一,董事会通过了首批向符合条件的员工授予共400万份股票增值权计划,行权比例是1:

  1,约占已发行股本的0.02%,这批增值权是以05年7月1日为起始日的,行权价为5.33港元;第二,董事会批准了第二批股票增值权计划,这次共授予约5300万股,约占已发行股本的0.2%,行权价为6.83港元。由于这两次发行以后累计发行数量已经占到H股的0.22%,而且考虑到主要高层管理员工以及部分优秀员工都已经获得了激励计划,因此在短期内国寿不太可能再发行股票增值权。

  假设国寿股份H股2006年底股价为22港元,所有增值权都行使的话,国寿将为之付出约8.72亿元现金。

  5.3.历史沿革

  1949年10月20日,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财经委员会批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人保公司是新中国第一家全国性的大型综合国有保险公司,建立不久,人民保险公司迅速就开展了各种保险业务。

  1959年鉴于当时认识的局限性,认为用保险手段解决灾害经济补偿已无必要了,决定停办国内保险业务,1978年,国内的保险业务开始复业。到1980年人民保险公司已经在除西藏以外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恢复分支机构,各级机构总数达311个,保险干部也有3000多人,是国内唯一经营保险的机构。

  1995年10月份,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始机构体制改革,成立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下设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和中保再保险公司。

  1999年1月中保集团撤销,原中保人寿改制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2003年6月30日为提升中国人寿的整体竞争能力,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重组为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北京。

  2003年12月17、18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纽约和香港两地同时成功上市,成为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内地寿险企业。可以说,国寿股份至今已有50多年的经营历史,是目前国内经营历史最长的保险公司。

  5.4.改制重组安排

  2003年6月,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经过重组后以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成立。改制重组中主要涉及到保单转移和资产转移等事项。

  5.4.1.保单转移

  集团公司向国寿股份公司转移1999年6月10日及以后经中国保监会批准或备案的保险条款订立的并在1999年6月10日及以后签订的一年期以上的长期保险合同,以及1999年6月10日或以后签发的独立的短期保险合同。

  之所以选择1999年6月10日作为分割转移保单与非转移保单的日期,原因是中国保监会于1999年6月10日发出紧急通知,令集团公司将支付的新保单的最高预定利率降至每年2.50%,而之前集团公司所售保单的预定利率均为5.00%,当时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2.25%。因此可以认为在此时间点以前人寿集团的保单是利差损而之后则是利差益。

  集团公司同意未来不会直接或间接参与人寿保险、意外险和健康险等可能与国寿股份构成竞争的业务。

  5.4.2.资产转移

  投资资产中由于分红型保单都已经转移给股份公司,分红型保单相关的所有投资资产也转让给股份公司,其余的投资资产包括定期存款,债权型投资,股权型投资,回购协议和现金及等现金价物等,按照我国评估方法,以确保国寿股份截至2003年6月30日账面净值为人民币296.08亿元,按香港会计准则计算,确保账面净值为人民币361.82亿元。

  5.4.3.未转移保单处理

  集团公司与财政部共同建立了一个特殊目的的基金,专门用于支付非转移保单下的给付,基金资金主要来源于集团公司所保留的投资资产,非转移保单续期的保费收入,基金投资所得等项目。

  同时,财政部同意,只要该基金仍然存在以任何支付非转移保单下的所有付款,如果基金出现亏损,则财政部将以注资的方式来提供支援,保证非转移保单持有人获得应有的给付与偿付。(国泰君安伍永刚)

  瑞银、野村有话要说:国寿高定位后的尴尬

  结合近年来股市、基金、债券、存款和其他投资比例与收益上看,中国人寿整体投资平均回报率与全国保险资金运用平均投资收益率水平基本相当。

  目前欧洲市场保险公司的市价内涵价值一般在1至2倍,而现在中国人寿H股和A股价格,市场给予5倍以上,明显高估于欧洲保险市场3倍以上,虽然中国保险市场潜力较大和新增业务较多,中国人寿在中国寿险市场占49.4%,但保险市场开放程度日益加大,中外资保险公司竞争格局日渐激烈,令国内保险公司生存环境日趋严峻,而且国内保险公司在新增业务和理财等方面明显劣于外资保险公司。

  因此,瑞士银行和野村证券在去年11月报告中指出,中国人寿股价已经反映所有利好消息和今年增长预期,给出目标价分别为17.2港元和17.59港元。但是A股发行价18.88元,昨日H股价格26.10港元高于目标价每股8港元以上。与此同时,德意志证券认为,中国人寿股本回报率相比其他保险公司来说偏低,不足以支持当前高股价和高市盈率,所以中国人寿H股被炒作的氛围太浓,对A股价格的参考意义不大。

  中国人寿H股在市场上的飙升,意在逼迫A股发行定价处于尴尬的地步,其市场询价区间选择为最高价,A股以18.88元发行,是去年年初3.5倍的价格,那么其资产负债表对账面及隐含价值均有正面影响作用,H股股东因此受益多多,A股股东与H股股东投资收益与风险系数差距非常大。

  今后仍有大量H股即将回归A股市场,另外还有红筹股也要回归A股市场,如果都像中国人寿H股那样,获得回归A股市场发行上市消息时,即在香港股票市场通过大幅度拉升股价,逼迫A股发行价接近H股或红筹股价,像中国人寿A股发行市盈率高于A股市场平均市盈率,这种可能性较大。因为H股和红筹股基本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骨干优质企业,加之A股市场已经转变投资观念,开始接受大盘蓝筹股,所以高市盈率发行的格局还要延续,预示着大批高市盈率股回归A股市场,导致A股市场投资风险系数远远大于H股和红筹股,同时投资收益空间也将大大小于H股和红筹股,一旦境外市场出现风吹草动,H股和红筹股在香港发生波动,那么A股市场震荡幅度必然大于香港股票市场的H股和红筹股。(新闻晨报刊刘勘)

  中原证券:中国人寿寿险蓝海里的航母 买入评级

  投资要点:

  寿险行业在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起始阶段。经济持续增长、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将从不同角度带动中国寿险行业在未来几年内迅速发展。

  中国人寿是中国寿险市场的航母,将直接受益于中国寿险市场的扩张。而作为中国最大的保险资产管理者,中国人寿将成为保险资金运用范围扩大的最直接受益者..中国人寿的竞争优势在于:市场份额遥遥领先、独一无二的全国性多层次营销网络、雄厚的客户基础以及较强的成长性及盈利能力。

  尽管存在诸多竞争优势,中国人寿也有一些消极因素有待改进,这主要体现在它的保费收入结构及保险品种上面,包括对个人业务过度依赖、投资型保险比重大等问题。

  本次发行所募集的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充实中国人寿的资本金或用于监管部门批准的其它用途。通过此次A股IPO,中国人寿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有望大幅增加,为未来业务的高速发展奠定基础。

  未来3-5年内,中国人寿的业绩将保持35%-50%的年复合增长率。未来十二个月内,中国人寿的合理价值为23.7元-30.3元。

  外资进入以及国内其它寿险公司崛起导致的竞争加剧、汇率风险、利率风险等是中国人寿面临的主要风险。

  1.寿险中国保险行业的蓝海

  1.1寿险行业正处于行业发展的初期,前景非常广阔

  中国的金融格局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四大支柱。但由于历史的原因,银行在中国的金融版图中一直是一枝独秀。据统计,截至2005年9月,银行业资产总额达到36万亿。而到2005年底,我国保险业资产总额为1.52万亿;保险业资产占金融业总资产的规模约为3%。有关部门也认识到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正努力创造条件以促进金融各子行业的均衡发展。根据中国保监会的规划,到十一五结束,保险业管理的资产规模在金融行业总资产规模的比例将达到9%。这意味着在未来几年,中国的保险行业将处于一个很有利的发展环境之中。

  在保险行业所属的寿险、财险和再保险三个细分市场中,又以寿险的发展最快。我国自1982年恢复人身保险业务以来,人寿保险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数据显示,1990-2000年的十年间,寿险保费收入以每年35.15%复合增长率高速发展。1997年,寿险保费收入首次超过财险。此后,寿险业就一直占据超过半数的市场份额,寿险已成为保险的重要部分。2005年,寿险业保费收入占当年中国保险业总保费收入的75.11%。

  中国的寿险行业虽然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发展,但却仍处于行业发展的初期。不管是从横向比较,还是从纵向进行比较,体现保险行业发展程度的两个指标--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GDP比率)和保险密度(人均保费收入)--在当前的中国仍然很低。这意味中国的寿险在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2庞大的人口基数及人口结构的变化是未来寿险高速发展的基础

  人口因素将从两个方面影响寿险市场的发展。首先,人口总量是形成寿险需求的基础,众多的人口数量标志着潜在的保险市场巨大。其次,人口结构决定了寿险的有效需求及差异。现代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家庭结构趋小及多样化的趋势,将带给商业寿险较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联合国人口署的预测,中国的人口总量将于2032年达到顶峰14.5亿人,此后开始下降。不断增长的人口基数意味着中国可能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寿险市场。而人口结构中的老龄化趋势也将增加对寿险的需求。因为,在社会保险和企业年金保险一定的相对比例时,随着老年人口所占比例上升,对寿险产品的需求也将上升。另外,寿命延长所造成的人口结构老龄化也是一种风险,寿命的延长意味着一个人年老退休后生存的时间更长了,需要更多的养老费用,那么,老年人不得不更多地依靠自己年轻时的个人储蓄性商业养老保险以对付活得太久的风险。

  1.3经济增长有效带动寿险需求

  寿险需求作为一种经济意义上的需求,是建立在一定支付能力基础之上的寿险购买欲望。因此,收入对寿险需求有着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经济强劲增长带来居民收入的快速积累,有效刺激了居民对寿险产品的需求。国内外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3000美元这一区间内寿险需求的收入弹性最大,大约在3.0左右;人均GDP小于1000美元时寿险需求的收入弹性次之,大约在2.5-3.0之间;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之后,寿险需求仍会保持高速增长,在整个3000-10000美元之间,寿险需求的收入弹性在1.0附近,即寿险需求基本上与GDP保持同步增长。目前,中国的人均GDP正处于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过渡的阶段。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中国GDP年均增长7.5%,这预示着寿险需求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仍会保持20%左右的快速增加势头。

  1.4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孕育商业寿险的巨大机会

  从保障功能角度看,社会保险和商业寿险存在相互替代关系。社会保险所提供的保障,可以减少人们对个人风险的担忧,从而减小在商业寿险方面的需求。另外,在社会总资源一定,用于社会保险增多,用于商业寿险的资源就必然减少。但对于像我国这样一个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国家,原先由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提供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正逐步过渡到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的社会保障方式。中国将逐步建立并完善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商业保险组成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寿险公司将成为提供商业化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产品与服务的重要主体。

  2.中国人寿寿险蓝海里的航母

  2.1公司概况

  中国人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是中国保险行业的龙头企业,也是中国人寿(集团)公司核心成员。2003年6月30日,集团公司作为独家发起人设立了现在的中国人寿。2003年12月,中国人寿首次公开发行H股,并分别于2003年12月17日和18日分别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中国人寿目前提供个人和团体人寿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等产品与服务。同时,公司还控股国内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按照集团公司的规划,公司还将控股筹划中的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参股筹划中的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2公司主营业务分析

  2.2.1保险业务分析-个人业务优势地位明显

  中国人寿的保险业务经营分为个人业务、团体业务和短期业务三个部分。个人业务主要指对个人销售的长期保险合同和分入的个人保险业务,包括个人定期和终身、两全、年金保险。团体业务主要指对团体实体销售的长期保险合同,包括团体定期和终身、年金保险。短期险业务主要是指短期意外险和短期健康险。从目前的情况看,个人业务是中国人寿总保费收入的最主要来源。2005年和2006年上半年,中国人寿个人业务的保费收入分别为1256.86亿元和900.6亿元,分别占到同期公司总保费收入的78.09%和80.87%。另外,在个人业务中,个人两全保险是中国人寿个人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

  2.2.2投资业务分析-保险资金运用范围扩大的最大受益者

  中国人寿是中国目前最大的保险资产管理者和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中国人寿拥有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60%的股权。该资产管理公司通过与中国人寿及其集团公司分别订立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协议,分别管理中国人寿及其母公司的绝大部分投资资产。另外,通过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人寿还可以为其它保险公司提供资产管理服务。

  截至2006年6月30日,中国人寿的总资产规模达6169.26亿元,投资资产规模达5840.42亿元。近年以来,监管部门正逐步放宽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使得保险机构能灵活运用其保险资金,获取更高的投资收益。作为中国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中国人寿将受益于保险资金投资范围的扩大。其投资收益率也不断上升:2004年、2005年和2006年上半年,中国人寿的投资收益率分别为3.26%、3.93%和2.64%(半年)。另外,随着证券市场的好转,中国人寿年初在股票市场的一些大手笔投资均获得相当好的投资收益。

  保险公司的利润来源主要有两部分:承保利润和投资收益.对于像中国人寿这样有着庞大资产的公司而言,投资收益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保险资金运用范围的逐步扩大,中国人寿能更加灵活地运用其资金,改善投资资产的配置状况,提高投资收益水平.

  2.3公司主要竞争优势分析

  优势一:寿险航母,市场份额遥遥领先由于历史的原因及特殊的背景,中国人寿目前在中国的寿险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不管是个人业务、团体业务,还是短期业务,中国人寿都在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而且这种地位还呈现出不断强化的趋势。

  优势二:独一无二的全国性多渠道多层次营销网络及客户服务网络中国人寿拥有遍布城乡的营销网络。目前,中国人寿的营销网络扩展到中国除西藏以外的每个县级行政区域及部分乡镇。截至2006年6月30日,中国人寿在全国拥有约648000名保险营销员、12000个营销网点、3600个分支机构。另外,中国人寿还有12000名团体险销售人员和9000多家分布在商业银行、邮政储蓄和信用社的营销网点。

  优势三:客户基础雄厚中国人寿是中国拥有最大客户群的人寿保险公司。截至2006年6月30日,中国人寿拥有超过7000万份有效的个人和团体人寿保单、年金合同及长期健康险保单。同时,公司还代理集团公司5991万份有效保单。成立以来,中国人寿为所有长期和短期保单客户提供过共计6亿人次的服务。这庞大的客户群将是中国人寿后续高速发展的有效保证。

  优势四:成长性高、盈利能力强得益于公司庞大的营销网络、广泛的客户基础以及中国寿险业的巨大市场,中国人寿自成立以来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不管是总资产还是保费收入都呈现迅速增长的态势。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人寿的规模效应正逐步显现,其营业费用率在行业中处于最低水平。成本的降低,加上投资收益的提高,使得中国人寿的净利润增长幅度远远超过保费收入的增长幅度:2005年公司的保费收入增长了22.3%,净利润则增长了29.8%;2006年上半年,公司保费收入增长了28.1%,而净利润则大幅增长了72.2%。

  2.4公司目前存在的消极因素-保费结构、产品结构有待改善

  尽管存在诸多竞争优势,中国人寿也有一些消极因素有待改进,这主要体现在它的保费收入结构及保险品种上面。

  首先,对个人业务过度依赖。2006年上半年,中国人寿的总保费收入的80.87%来自个人业务。同时,个人业务贡献的利润占总利润的73.3%。由于个人业务主要通过保险经纪人、代理人来操作,保险公司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手续费及佣金。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中国人寿的佣金及手续费收入呈快速上升的趋势。

  其次,投资型保费收入快速增长,占比超过风险型保费收入。投资型的保费收入具有集资的性质,与保险的同质风险分散性原理相悖。过高投资型保费收入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似有本末倒置之嫌。过高的投资型保单不利于保险公司经营的稳定。因为,一旦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或投资渠道改善,投资者往往会退保。所幸的是,中国人寿正逐步调整其保单结构,逐步提高风险型保单的比重(见图10左图)

  最后,首年保费收入中趸缴型收入过高。人寿保单可以使用趸缴(一次交清)保险费方式购买,也可以使用分期缴付均衡保险费方式购买。期缴的方式可以形成在一定期限内现金流的持续均衡,从而有利于经营的稳定。而过高的趸缴比例则不利于经营的稳定。

  3.募集资金用途

  本次发行所募集的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充实中国人寿的资本金或用于监管部门批准的其它用途。以发行价区间的上限计算,中国人寿预计能募集约280亿元。这将大大提高中国人寿的实际偿付能力额度。

  随着保险行业的规范发展,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水平成了保险监管部门的监督重点之一。充足的偿付能力是保险公司业务快速发展的基础。目前,监管部门用于衡量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主要指标有实际偿付能力额度、最低偿付能力额度和偿付能力充足率。尽管中国人寿在这三个指标上都远远超过监管部门的最低要求,但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人寿这三个指标值呈下降趋势。通过此次A股IPO,中国人寿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有望大幅增加,为未来业务的高速发展奠定基础。

  4.盈利预测与估值

  4.1盈利预测目前,中国的寿险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作为中国寿险行业的航母,中国人寿将直接受益于寿险市场的迅速扩展。而随着保险资金运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掌管着中国最大保险资金的中国人寿也将直接从中受益,不断地提高其投资收益水平。保守预计,未来3-5年内,中国人寿的业绩将保持35%-50%的年复合增长率。

  盈利预测假设:

  适用中国目前会计准则

  2007年、2008年没有再融资

  本次A股发行量以上限计

  未考虑所得税调整

  4.2估值

  由于目前A股市场尚无保险股,再加上中国人寿的特殊地位,很难用相对估值法对中国人寿进行合理估值。我们采用国际惯用的评估价值法这一绝对估值法对中国人寿进行估值。在这一估值法下,人寿保险公司的市场价值等于公司评估价值和其它价值(一般情况下可忽略)之和;而公司的评估价值又等于公司内含价值加上公司一年新业务的价值,即:

  市场价值=评估价值+其他价值

  评估价值=内含价值+新业务价值

  内含价值=经调整的净资产价值+有效业务价值

  新业务价值=一年新业务价值*新业务乘数

  其中,内含价值代表了公司预期未来产生的可分配利润总额的贴现值,而一年新业务价值则提供了对于由新业务活动为投资者所创造价值的一个指标。因此,评估价值基本上能反映出一家保险公司的合理价值。中国保监会要求人寿保险公司从2006年起提供由精算师出具的内含价值报告,作为在香港上市的中国人寿已经率先向投资者提供内含价值报告。我们在公司2005年价值报告的基础上对中国人寿的合理价值进行评估。

  通过计算,我们得出中国人寿在2006年和2007年的评估价值分别为20.0元和25.22元。但是,中国人寿是A股市场的保险第一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具有一定的资源稀缺性。另外,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完善以及保险资金运用范围的扩大,保险公司的投资回报率会有所上升,我们认为公司在内含价值报告中对长期险的投资回报率的假设偏于保守。综合考虑上述因素,中国人寿应该享受10%-20%左右的市场溢价。因此,未来十二个月内,中国人寿的合理价值为23.7元-30.3元。另外,此估值是基于5%的永续增长率(2013年以后)和11.5%的风险调整折算率的假设。如果假设有所改变,公司的估值也将发生相应变化(参见表8新业务系数敏分析)。

  5.风险提示

  尽管保险行业是金融业中对外资开放比较早的子行业,但是,全面开放的时间并不长,因此,外资保险公司的竞争优势尚未完全显现。随着外资保险公司的大规模进入以及国内寿险公司的异军突起,中国人寿的龙头地位会受一定的影响。另外,随着加息周期的到来,目前处于快速增长的投资型保险会受到一定挑战,使得公司的业绩增长不如预期的快。而资本市场能否持续完善也关系到公司的投资回报率是否改善。(中原证券苏小波)

  中国人寿:荣归故里身价倍增

  我国寿险也发展水平有限但增长迅速潜力巨大:相对于我国现有的经济规模和居民收入而言,我国的人寿保险的发展程度仍然处于滞后状态,随着我国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居民风险规避意识的提高以及对多元化配置金融资产以提高收益率的需求,我国保险市场尤其是寿险市场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极佳的历史时期,预计2006-2006年我国保险业务的年均增长将保持15%左右。

  中国寿险行业的发展轨迹确定公司绝对领先市场地位:2006年1到10月中国人寿保费市场份额为47.37%,遥遥领先于仅随其后的平安、太平洋等竞争对手。中国人寿的市场地位是由我国保险行业行政主导的改革发展路径所决定的,理性分析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认为可达10年以上)中国人寿在国内寿险市场上超强的市场地位仍将得以延续。

  公司保持优异的业务指标,偿付能力十分充足:中国人寿的营销触角延伸到国内几乎每个角落,在保持在大中城市市场地位巩固的同时,公司渗透程度极高的分销体系令公司在拓展农村地区业务方面处于无可比拟的优势地位,拥有国内最大的人寿保险客户群。06年6月末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53%,远远领先于同在香港上市的主要竞争对手平安保险。

  投资渠道拓宽打开盈利增长之门:作为中国最大的保险资产管理者和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投资渠道的拓宽对于中国人寿未来盈利水平的提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随着股权投资比重的逐步提高以及基础设施项目等投资的开展,中国人寿收益率将呈现稳步提高的局面,寿险公司的杠杆效应将渐渐体现,公司的内含价值有望逐年大幅提高。

  A股的合理价格在25--33元之间:中国人寿是A股市场第一只保险股,具有相当的稀缺性,加之作为机构投资者必配的行业龙头,其上市后将受到机构的追捧且被长期持有的可能性很大,我们认为其合理股价应为在理论股价基础上在有10%左右的溢价,在25-33元之间。

  我国寿险业发展迅速但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的功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历史原因,建国以来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保险业起步较晚,尽管1949年就成立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但1959年部分国内保险业务暂停,1979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恢复了国内财产保险,1982年,人保公司又恢复了人身保险业务,迄今为止我国人寿保险发展仅经历了24个年头,近年来我国保险业总资产呈现快速增长,截止2006年11月,我国保险业总资产已经达到18782亿元,占我国金融机构总资产约4.6%。

  2005年全球保险费总收入达到34260亿美元,其中人寿保险收入为19740亿美元,我国2005年保险费收入为4927亿元,约占当年全球保费收入的1.76%,其中寿险保费收入3244亿元。2006年1到11月我国保费总收入5177亿元,其中寿险保费收入3311亿元。

  伴随经济的增长,人口结构调整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我国居民对保险产品特别是人寿保险产品认知程度的近年来有了很大提高。目前我国寿险产品已经覆盖了普通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年金产品,产品种类日益丰富。

  但相对于我国现有的经济规模和居民收入而言,我国的人寿保险的发展程度仍然处于滞后状态,2004年人寿保险在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中的比重仅为4.2%,远低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水平,2005我国保费收入总额仅列世界第十一位,低于欧洲的荷兰、西班牙以及亚洲的韩国等中小国家,而同期我国GDP总量在已经跃居世界第四位。2005年我国寿险深度约2%,远远低于亚洲5.2%的平均水平以及世界4.3%的平均水平,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现状不仅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不相适应,且不利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金融结构的合理化。

  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经济发展预期良好,消费结构升级、保险意识增强,为人寿保险产品的需求增长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我国居民很高的储蓄倾向也为保险资产的迅速扩张提供了资金的保障,中国社会保障体制的急剧变化,导致社会福利由单纯的政府提供转向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更推动了养老保障需求的日益膨胀,随着我国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居民风险规避意识的提高以及对多元化配置金融资产以提高收益率的需求,我国保险市场尤其是寿险市场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极佳的历史时期。

  根据中国保监会《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10年全国保险业务收入有望较2005年翻一番,突破1万亿元。保险深度达到4%,保险密度达到750元,考虑到市场主体增加、产品创新和政策突破等因素,保险业管理的总资产预计将达到5万亿元以上,2006-2006年我国保险业务的年均增长将保持15%左右。

  行业的发展轨迹确定公司绝对领先市场地位

  中国人寿绝对领先的市场地位源自于中国保险行业独特的发展轨迹,1959年以后,政府暂停大部分国内保险业务,直到80年代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才恢复了国内人寿保险业务,整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在中国的大部分经济部门循着市场经济的方向不断摸索前进时,我国的金融部门的重组以特有的方式曲折进行,专业化成为最有助于政府金融政策的贯彻以及防止金融机构之间不必要竞争的最简单的手段,在商业银行领域四大国有专业银行分别被赋予了不同的政策职能,保险业也不例外,90年代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改组为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下设中保人寿保险、中保财产保险和中保再保险三家专业性保险公司,当时中国的保险市场不大,而原先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又几乎是唯一的业务网络可以覆盖全国的寿险产品提供者,因此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诞生之初就已经拥有了超过一半的国内寿险市场份额。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由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于2003年6月30日发起设立,集团公司根据《重组协议》将转移保单业务投入公司,使得股份公司彻底摆脱了困扰中国寿险业的利差损的问题,成立之初就得以轻装上阵,是其他主要竞争者所无法想象的。

  站在今天回顾前20年来中国金融部门的改革,尽管政府主导自始至终强势主导着行业的重组不可避免带来一定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偏低以及市场结构方面的效率的缺失,但其中的核心金融企业得以在政府的一路护航下安然渡过不确定性最大的时期,利用这一宝贵的过渡时期,在政府的大力帮助下核心公司如四大国有银行、中国人寿的资产质量、治理和风控水平获得质的提高,在这一基础上金融改革终于正式向市场主导的方向进一步推进,而这时以工商银行(5.58,-0.47,-7.77%)和中国人寿为代表的中国金融业的中坚力量早已经不是昨日那般公司治理薄弱、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不佳的旧摸样,俨然成为治理结构规范,规模优势彰显,资产质量优良、盈利能力突出的金融巨头。

  2006年6月末中国人寿的资产总额达到6169.26亿元,占全国保险业总资产的,占寿险业总资产的,投资资产规模达到5840.42亿元,2006年1到10月中国人寿保费收入1601.04亿元,市场份额为47.37%,遥遥领先于仅随其后的平安、太平洋等寿险公司。

  近年来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作为寿险行业主体的人寿保险公司的数量也逐年增加,仅2005年我国就新增寿险公司15家,到2005年末,寿险公司总数达到42家。随着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扩大,开放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表4列示了目前我国保险业对外资开放的具体范围),对外开放给保险业带来的积极作用也逐步得到发挥,目前外资保险主体的数量已经超过中资保险。外资保险公司不断进入中国市场,在给国内保险同业带来一定的挑战和竞争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经营理念、营销方式和管理经验,激发了中资保险公司的竞争意识。

  既然中国人寿目前的市场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代表了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那么未来随着内资外资竞争主体数量和实力的继续提升,中国人寿会不会逐渐丧失其在国内寿险市场的绝对领先优势,市场份额与其他竞争对手相对接近呢?虽然从中国保险业市场化程度加深和居民对保险产品的多样化选择的角度来说,我们寄希望于其他保险公司能迎头赶上,形成效率更高的寿险市场机构,但理性分析我们却认为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认为可达10年以上)中国人寿在国内寿险市场上超强的市场地位仍将得以延续,我们的理由主要基于以下因素:

  为了在寿险市场尚不成熟的环境下避免寿险公司恶性竞争最终导致偿付能力不足,1999年6月10日保监会将新保单的最高利率限定在2.5%以下,在产品定价受到严格管制的条件下,寿险产品的创新受到很大制约,外资以及其他中资保险公司无法通过价格竞争方式短时间内对中国人寿的客户群进行蚕食,而在价格竞争缺失的环境下中国人寿的品牌、网络等优势则得以充分发挥。

  自从90年代美国友邦率先将以保险代理人制度为核心的现代保险营销模式引进中国并迅速为国内寿险公司所成功仿效以来,国内寿险业的基本营销模式已经基本稳定,寿险公司对网络的布局以及对代理人展业上的培训引导等也都没有大的差别,在模式即定的情况下,寿险公司能在争夺客户方面拼的主要还是网络、代理人团队等数量指标,而中国人寿的营销网络和代理人数量方面的巨大优势是其他寿险公司难以望其项背的,

  优异的业务指标,充足的偿付能力

  64.8万名营销人员、12000个营销网点、3600个分支机构以及在9万多家分布在银行邮政机构的销售渠道使得中国人寿的营销触角延伸到国内几乎每个角落,在保持在大中城市市场地位巩固的同时,公司渗透程度极高的分销体系令公司在拓展农村地区业务方面处于无可比拟的优势地位,近年来公司两乡(乡村和乡镇)保险市场迅速成长。

  中国人寿拥有国内最大的人寿保险客户群,2006年6月末公司拥有超过7000万份有效的个人和团体人寿保单、年金合同和长期健康保险保单,近年来公司的期缴保费比重不断提高,将为公司带来稳定的续期保费,增强公司持续发展的能力。

  中国人寿在个人保险、团体保险以及短期险领域均处于市场领先地位,目前公司在售的保险产品有185个,基本形成了保障型、储蓄型、分红型及万能型为一体的完善的产品体系。

  个人保险业务是公司收入的最大来源,2005年贡献了近81%的保费收入,个人保险中个人两全保险一直保持较高比重,06年上半年接近80%,此类保险的期限一般从5年到20年,保费在保险期内通常保持不变,为公司带来稳定的期缴保费收入。

  2005年公司取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的企业年金帐户管理人资格,资产管理公司也同时取得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资格,为公司团体险业务的加速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中国人寿近年来始终保持十分充足的偿付能力水平,2006年6月末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53%,明显领先于同在香港上市的主要竞争对手平安保险,A股市场的发行将进一步扩大公司的偿付能力上的绝对优势。

  在保费收入分布上,公司在江苏、广东、浙江、山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及河南、河北等人口大省的保费收入一直占据较大份额,06年上半年,保费收入前十位的省份占公司全部保费收入的比重接近60%,但在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公司似乎面临更大程度的竞争。

  2005年在财政部、监察部对某些特定团体购买商业保险进行规范清理、企业年金制度的逐步成型、央行上调存贷款利率以及证券市场转暖等因素作用下,公司团体业务和个人业务的退保的增长率都有明显上升,06年上半年这种趋势得到了相当的扭转,个人业务退保金额较05年同期下降了1.22%,团体业务退保金额的增长也大幅度下降。

  投资渠道拓宽打开盈利增长之门

  中国人寿通过控股的资产管理公司管理公司以及集团公司绝大部分投资资产,中国人寿2004、2005和2006年上半年的投资收益率分别是3.26%、3.93%和2.64%(半年),从寿险公司资产需要匹配较长期的负债这一角度看,中国人寿的历史上的投资收益率是比较低的,但我们认为这一偏低的投资收益率不能归因于公司的资金运营水平,而是与我国资本市场历史上的整体缺陷有直接关系,我国保险行业发展之初,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主要局限于银行存款和国债投资,可投资于权益市场的比重很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保险公司资金的运用,加之过去中国资本市场在股权分置的背景下存在不同类别股东以及企业管理层利益不一致,严重制约了股票市场对国民经济快速成长做出充分反映,因此尽管中国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但证券市场的收益水平一直处于十分低下的局面。因此尽管保险公司作为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具备很强的研究与投资能力,但投资范围的限制以及市场结构的缺陷大大制约了其收益水平的提高。

  目前这种情况正得到可喜的改变,2006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券商综合治理等根本性变革的成功推进使得多年来困扰中国证券市场的积弊正在逐步得到根治,06年A股市场的上涨幅度超过130%,在世界主要市场中涨幅居前,权证、股指期货等创新产品陆续被引入市场,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正日益明朗的展现出来。

  《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十条)对保险资金运用打开了巨大的政策空间,包括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鼓励保险资金直接或间接投资资本市场,逐步提高投资比例;稳步扩大保险资金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规模和品种;开展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和创业投资企业试点;支持保险资金参股商业银行;支持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等。

  人寿保险公司负债结构的长期性决定了其对可长期投资资产需求的持续性,与重视短期业绩考核的其他一些机构投资者相对,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可望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因此未来保险资金进入证券市场的比例将进一步提高。

  我们预计未来几年保险资金将稳妥、有序地进入基础设施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股权投资、房地产物业、住房抵押贷款、信用卡等领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配置资产,通过保险资金运用的多样化和分散化,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投资组合,以分散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水平。

  近年来中国人寿对投资资产的结构进行了很大的调整,通过增加债券投资等期限较长的固定收益投资比重,减少协议存款投资比重,延长了资产久期,不断优化资产结构和资产负债匹配,同时提升了投资收益。银行存款的比重从03年末的65.51%下降到06年6月末的37.51%,而同期债权投资的比重则从25.68%提高到55.18%,银行存款的收益率较低,且目前商业银行也都已经对大额协议存款采取较为消极的态度,预计未来银行存款在投资组合中的比重仍将保持逐年下降的趋势。

  6月末,公司的企业债券和金融债券投资的净值分别为279.83亿元和1405.85亿元,股权投资的净值为411.57亿元,占投资资产的比重为7.05%,较投资基金与股票合计不超过20%的上限还有很大距离,06年在股票市场持续火爆的局面下,中国人寿的股权投资收益率大幅度攀升。

  作为中国最大的保险资产管理者和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投资渠道的拓宽对于中国人寿未来盈利水平的提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随着股权投资比重的逐步提高以及基础设施项目等投资的开展,中国人寿收益率将呈现稳步提高的局面,根据我们的模拟(见表7),如果2007年到2010年间股权投资比重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则2010年中国人寿的投资资产收益率可以由07年的4.66%提高到4.90%,寿险公司的杠杆效应将渐渐体现,公司的内含价值有望逐年大幅提高。

  出于证券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考虑,近年来中国证券市场的管理当局意图培养一批实力雄厚,财务稳健的长期投资者,大型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或者定向增发时也倾向于引进此类股东,而事实上我国市场上具备条件的投资者为数极其有限,中国人寿即是其中较为突出的典型,加之中国人寿深厚的政府背景,为其进行战略性投资,抢占证券市场价值链上的高端部分奠定了极为优越的条件。近年来接连获得工行、中行、建行的IPO配售,与集团公司一道通吃中信证券的定向增发,联手花旗重组广发银行并获20%的股权,这些交易不仅令中国人寿获得了不菲的资产增值回报,更确定了中国人寿最优先分享代表中国经济步伐的核心企业丰厚收益的无人可比的独特地位。这一地位将反作用于中国人寿的承保业务,大大加强公众对其产品保障和收益能力的信心和认可程度,从而进一步巩固其在人寿保险市场的地位。

  突出主业基础上稳步推进综合经营

  在政策面不断放开和竞争加剧的局面下,国内主要保险集团都在致力于产业布局,中国人寿集团公司在坚持主业特强的基础上,适度向财产保险、银行、证券等其他金融领域拓展,逐步发展为以保险业务为核心的综合经营的金融控股集团。中国人寿股份有限公司在集团公司的金融控股战略中处于核心地位,公司控股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以及筹建中的中国人寿养老保险公司。

  国十条明确支持具备条件的保险公司通过重组、并购等方式,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保险控股(集团)公司。稳步推进保险公司综合经营试点,探索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的合作,提供多元化和综合性的金融保险服务。支持具备条件的境内保险公司在境外设立营业机构,为走出去战略提供保险服务。

  如果说对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的入股还属于财务性投资,我们认为中国人寿(连同集团公司)对中信证券以及广发银行等金融企业的高比例参股,已经不能简单理解为追求投资升值带来的资本利得,而是其向证券和银行领域进军的最初尝试。特别是公司在保险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平安集团早已高调介入证券、银行等金融子行业的情况下,中国人寿的金融控股蓝图也将渐渐清晰。

  风险因素

  尽管中国人寿目前的市场份额保持巨大优势,但也应看到这是建立在目前我国对人寿保险产品的定价实行严格管制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阶段意义,未来随着我国寿险行业成熟度提高,寿险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保单定价市场化毕竟是大势所驱,保险定价市场化环境下中国人寿的市场份额毫无疑问将面临一定程度的下降。

  商业银行已经成为保险产品最重要的分销渠道之一,而目前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脚步正在加快,银行即将设立保险公司,未来银行直接经营保险业务的情况下,对于中国人寿等现有保险公司其渠道的可利用性可能有所下降。由于商业银行的产品交叉销售的潜力更大,也将日益对人寿保险公司的市场地位形成实质挑战,中国人寿作为行业内的领头羊,这种挑战将首当其冲。

  上市后合理股价25-33元之间

  我们采用国际上应用较为普遍的寿险公司内含价值为基础对公司估值,内含价值是基于一组关于未来经验的假设,以精算方法估算的一家保险公司的价值,它不包括未来新业务价值的贡献,一年新业务价值提供了对于由新业务活动为投资者所创造价值的一个指标,亦是反映未来业务发展潜能的一项指标。

  中国寿险市场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的初期,未来成长空间巨大,但短期内出于谨慎,我们给予公司40倍-60倍的新业务价值乘数,据此测算中国人寿07年的理论股价在22-30元之间,鉴于中国人寿是A股市场第一只保险股,具有相当的稀缺性,加之作为机构投资者必配的行业龙头,其上市后将受到机构的追捧且被长期持有的可能性很大,我们认为其合理股价应为在理论股价基础上在有10%左右的溢价,在25-33元之间。(中信建投何媛媛)

  聚焦国寿首开价:机构普遍预期30-40元

  中国人寿的股价,尤其是上市第一天的价格如何变化,成为市场最为关注的焦点。

  中金公司的保险研究员周光这几天很着急,作为保险行业分析师头号选手,按照往常应该在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特区等地进行定期的市场推荐,但现在延期了。

  还有两个交易日中国人寿就要上市,但机构还在络绎不绝地打来电话,询问和咨询中国人寿的投资价值以及对首日上市价格预测的合理性。

  而近期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股的不断上扬,更使投资者对第一只保险股充满了憧憬。

  12月25日-26日,中国人寿申购冻结资金8325亿元,超过工行(7810亿元)刚创出的A股市场单只股票资金申购冻结资金新高。

  而据其公告显示,在为期两天的网下发行中,131家配售机构全部以此次A股发行价格区间上限18.88元申购。按市盈率计算超80倍的内地首只保险股的投资价值已经获得了众多机构的充分认可。

  中国人寿董事长杨超12月25日路演时解释,18.16元-18.88元这一区间的确定,是在中国人寿H股12月22日前30日均价19.51港元的基础上,按照现行汇率折扣7.4%-3.7%做出的,综合考虑了询价结果、公司基本面、H股股价、可比公司估值水平及市场情况。

  进入2007年,中资保险股表现盖过港指风头。新年前两个交易日,中国人寿上涨5.80%至28.25港元。而4日尽管受整个市场的影响,但仍然报收在27.15港元,全天最高上摸28.75港元。

  中国人寿股价开在30-40元具有基本面支持。否则,就缺乏基本面的支持了!这是记者在问寻了多家基金、证券公司后得出的综合判断。

  尽管如此,一位基金公司负责投资的专家仍告诉记者,40元以上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要了,不进行配置了!

  而目前,对于中国人寿的估值,国内机构投资者的研究报告具体观点不同,但预期雷同。

  招商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中国人寿一直在被低估。他们给予其一年35元,三年90元的目标价。

  申银万国则表示,中国人寿2005年公布的内涵价值所使用的11.5%贴现率偏高。

  东方证券、联合证券、华泰证券、湘财证券等机构亦纷纷发表报告,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中国人寿占了几个第一:第一只保险股票、第一只回归蓝筹股、中国最大的保险公司。因此,没有一家机构说不需要配置中国人寿。当然,配置的多少主要看开在什么价位上。一家证券公司负责投资的专业人士对记者说出了大白话。

  他认为,作为国内竞争实力最强的保险公司,中国人寿理应获得适当的龙头溢价。

  不过也有担心国寿上市后股价过高的,他们认为,已经有战略配售和网下认购的机构会暂时按兵不动。(上海证券报 谢晓冬 卢晓平 )

  中国人寿:开盘看到34元

  8325亿元资金蜂拥打中国人寿!这一冻结资金总额不仅创下了历史以来单只新股冻结资金的新纪录,更加使得中国人寿上市后的表现扑朔迷离。

  昨日,中国人寿H股股价虽然微跌0.74%,但仍报收于27港元。而中国人寿A股的发行价最终定为询价区间上限18.88元,其A股上市首日将会有怎样的表现一直是市场争议的热点。

  据了解,在中国人寿询价期间,已有基金报出了29元的高价。而一位基金朋友向早报记者透露,他在申报价格时申报了24元。

  很显然,18.88元的发行价为上市后留出了很大的上升空间。

  目前,大部分市场人士普遍认同,中国人寿上市后高开到30元并不是件很难的事。

  而更乐观者亦有之,德邦证券分析师古敬东昨日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据其预测,上市首日可能一开盘就高开到34元,不过其后可能会呈现低走的态势。

  他还表示,投资者来征询时,他就建议他们上市首日就立即获利走人,打新股的收益率也能达到40%以上。对于如价高位的判断,他认为,是因为国寿有着A股第一只保险股的称誉,更是基于基金等机构询价期间的热情,以及超过8000亿元的申购资金。可能一些机构没有申购或申购数量少的话,在上市后也会继续买进作为必须的组合配置之一。古敬东说。

  在A股市场一路单边上扬,逐渐走出引领H股的彪悍态势之时,国寿A股的首日表演也许再如何凌厉也是正常。不过,国寿首演之谜只有等到其上市那一天才能真正解开。(东方早报孙立云)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中国人寿上市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