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左右间财经评论 > 大势前沿

林伯强:能源威胁论源于高需求预期

  1月18日,纽约市场原油期货 价格一度跌破50美元大关。影响短期油价 的因素很多,对油价的预测更是见仁见智。

高价论有华尔街著名投资家吉姆·罗杰斯,声称“油价破百”, 高盛预测2007年美国原油均价将至73美元/桶,低价论有预测油价将跌破30美元/桶。油价大起大落,预测区间如此之大,油价究竟向何处去?

  以往每一轮油价跳跃性大涨,都有特殊的政治因素背景。1973年和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主要原因是欧佩克联合限产和伊朗大幅度减产,导致石油供应中断。1990年石油危机的根本原因,也是海湾战争前伊拉克停止出口石油。因此,三次危机和油价跳跃性大涨基本上都是非市场因素。然而,最近的一次油价暴涨(纽约商业期货交易所原油期货从2004年底每桶44美元到2006年8月每桶80美元,上扬了84%),则与以往几轮油价跳跃性上涨不同,市场需求增长过快是主要原因。

  2004年以来全球经济强劲复苏导致石油需求量大增。从1999至2002年,世界石油需求年平均只增长1.1%,2003年也才增长了1.8%,至2004年需求增长则迅速提高到3.4%,比前10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快了三倍,为近30年最大。其中美国增长了2.8%,中国和印度分别增长了13.7%和5.5%。许多人将这轮油价跳跃性上升归结为短期供需失衡,事实上我们并没有看到石油短缺。有人估计,即使在2004年,世界市场每天的石油供应仍比需求多出100万桶,可见市场不存在供应短缺。我们看到油价下降时欧佩克还在做减产计划。

  真正导致油价跳跃性上升和高居不下的是石油的高需求增长预期。例如“中国能源威胁论”就是对中国和印度等“后来”石油消费国的需求持续高增长预期。预期是基于经济高速发展、人口多、人均消费量非常低,而石油消费还刚刚开始,需求处于上升期。于是就有人预测,到2010年,亚洲日进口石油将达到2000万桶,将是美国目前的两倍。由于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这种高需求预期很自然地转为中长期石油稀缺预期。并且在投机的推动下,就有了这一轮跳跃性的油价上升。

  一般来说,影响石油价格的要素包括,国际石油生产和消费的基本供求关系、政治及突发事件、投机因素、美元汇率 走势等几个方面。目前有近7000个对冲基金活跃在石油期货市场,其交易量相当于总交易量的60%,控制的资金可能达1万亿美元。投机可以使石油价格大幅度波动,极大地影响短期油价走势。人们普遍将高油价的罪魁祸首归为投机,这没有错,但投机利用的正是稀缺预期。

  物以稀为贵,石油不可再生。对于不可再生能源,定价依据是需求增长速度而不是消费量。在需求绝对量的增长和相应的储备减少都很快的情况下,期望石油价格会因产能大幅增加而下降是一厢情愿,除非能解决石油替代品的产量和成本问题。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未来几十年里石油价格会短期波动,但长期上涨趋势不会改变。

  我们近期常常听到各种否认石油稀缺性的说法。譬如认为世界有足够的石油和天然气,不存在稀缺。这样的预测大多源于大石油公司。但他们都无法说明如果不存在稀缺性,为什么现在原油价格能远远超过开采成本(据Jayanta Sen的估计,2004年每桶原油平均成本为14美元)。事实上,石油公司不希望高石油价格出现。虽然高油价可能有一些短期的好处,但它带来的中长期开采困难将超过短期好处。因为高油价会使获得石油开采权更难,与开采相关的成本更高。在高油价的驱使下,有些国家正千方百计地以各种借口(如环境保护)想把已经给出去的开采权收回。与其它产业不同,石油行业目前正日益被国有垄断,政府更多地干预石油生产和消费的各个方面。因此,高油价的好处最终都会归产油国政府,而不是石油公司。因此,我们不能完全相信石油公司的无稀缺预测。

  近期全球范围获取石油资源的竞争加剧使石油稀缺预期持续加强。上世纪大部分时间里,对世界石油供应的争夺主要是在美国、日本和欧洲之间进行。现在,像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也加入对世界范围内石油储量的争夺,而且什么地方都去,动作很大,很有时不我待的样子,被收购者常常很吃惊于收购者的争夺。这不仅比任何东西都更能说明石油的稀缺预期,也会极大地增加石油资源成本。

  考虑到地质学、科技(石油替代品)以及国际政治的真实情况,石油供给要满足高需求增长和维持油价稳定,确实困难很大。因此,所有降低石油价格的举措都应当围绕减弱稀缺预期,主要包括减低石油需求增长速度和减少需求的不确定性。一般来说,需求增长速度越快,需求的不确定性就越大。因此,降低石油需求增长速度是关键。

  事实也说明了这一点,石油需求趋稳是去年9月油价持续下跌的根本原因(2006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率仅为1.1%)。因此,如果能将石油需求控制在合理水平,如1.5%以下,则油价可维持在50-60美元的目前水平;如果需求增长强劲如2004年,“油价破百”并非危言耸听;如果世界石油需求只增长1%或更少,油价下行到每桶30美元也不是没有可能。

  我的看法是,由于石油需求的“刚”性,发展中国家(“后来”石油消费国)的需求会增长较快,在全球石油需求中所占的权重将日益增大,如果各国政府能源政策不当,油价不一定破百,但上行的可能性比较大。

  (作者系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崔宇)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