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关于商品房均价的“数字游戏”令广州市民无所适从。据报道,广州市房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广州3月份新建商品住房“均价”下降了700元/平方米。而数日之后,国家发改委的调查结果却显示:广州3月份一手房价同比上涨8.6%,环比上涨1.2%。
据报道,有关人士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发改委数据主要是通过抽样取得楼盘样本数据,并进行数据加权处理,从而获得统计意义上的房价信息;而广州市房管局则是按“平均算法”统计计算,也就是直接用成交金额除以成交面积得出的“均价”。数据来源和计算方式的差异最终导致了公布数据的巨大反差。
事实上,据媒体实地走访多家楼盘和房地产中介得到的消息是,广州现有楼盘的房价呈现了岿然不动甚至有所上升的态势。导致广州房管局得出商品房均价下跌的真正原因在于“结构性的问题”,即计算对象中非中心城区楼盘的成交比重有所加大所致。
显然,当房价的涨跌方向都出现了争议,就足以意味着数据的计量方法必须进行一定的检讨与修正,给公众以明确的说法。在这场统计数据之争中,广大民众是直接的受害群体。在涨势依旧的房市中,由于统计数据的科学性与准确程度大打折扣,将误导公众的购房愿望。更遗憾的是,广大民众在被不科学、不严谨的统计数据“忽悠”之后,却被专家批评为“无知”。专家称,民众并不能将“均价”与“房价”直接等同,所谓的“均价”下降并不等于房价下降。统计术语的解读,本应是信息发布者的义务。而且,将商品房“均价”作为“房价”涨跌的指示器已经被广泛使用。否则,广州市房管局此次统计又有何用途呢?难道这些统计数据只是给那些熟悉统计学理论的专业人士看的吗?
更为重要的是,在房价高低涨跌为国家民众高度关注的背景下,数据的变动与争议就更应当被高度重视,决不能轻率地以技术差异为由而轻易推卸责任。就以广州为例,由于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广州市市长张广宁曾公开宣称:“控制房价,我决心很大……中低收入者如果想买房,不用着急,我认为房价肯定会降下来。”市长的表态声音未落,广州市房地部门旋即出台3月份大幅下跌的房价数据,许多公众因此而认为,广州市房管局的统计数据,是对市政府控制房价绩效的肯定和印证。但是仅隔3日后,国家版本统计数据的“大变脸”,又难免会让民众转而认为政府为了实现诺言而可能在人为地操纵房价统计,因此对于政府的调控能力和现实意义产生质疑。
统计数据不仅仅意味着经济现象的描述,它更代表着公众对政府公信力的信任程度。方向截然相反的结论不仅令统计工作的严肃性大打折扣,而且统计工作的指导性作用也因此而失去意义。如此的房价数据“打架”,肯定不利于房产调控政策的进一步出台与落实。
时报讯 (记者 李杉 通讯员 王媛媛) 记者昨日从广州市地税局获悉,省财政、地税部门日前联合转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单位低价向员工售房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13号)...
2007-04-24 06:30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