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公司新闻 > 要闻快报

“上南配”能否修成正果?两车企仍在心理博弈

  政策看点:鼓励异地重组

  今年元旦前,国家发改委酝酿了两年的《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简称《通知》)终于公布了。《通知》明确指出将控制新建整车项目,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当前发展和调整的主线,同时,车企的退出机制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至此,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的详细方案终于浮出水面。《通知》中明确指出将大力推进汽车生产企业联合重组,鼓励汽车生产企业之间的跨地区、跨部门联合重组,以此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为了支持汽车企业,尤其是行业龙头企业的兼并重组,《通知》指出,汽车生产企业兼并其他汽车整车生产企业为分厂的,不受建设分厂有关条件的限制。但是现有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异地建设分厂,除需满足产业政策要求外,上一年汽车销售量必须达到批准产能的80%以上。

  业内观点:重组阻力来自地方保护

  仅仅有鼓励政策并不能使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顺利开展起来,在鼓励企业重组的大环境下有大动作的企业不多,也证明了这一点。而在很大程度上,障碍来自地方政府和企业自身两方面。

  “政府的"政绩工程"绝对是阻碍企业兼并重组的一大障碍。”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企业人士表示。由于汽车行业的投资对地方GDP增长的贡献率非常高,且产值大、税收高,地方政府往往希望通过本地汽车产业的发展,带动产值、税收和就业增长,从而在政府绩效考核上取得更好的成绩。而由于地方征税是征收生产型增值税,这意味着汽车生产企业能否留在本地对于税收来说至关重要。地方政府因此通过各种手段设置汽车产业跨区域重组障碍。同时当地企业如果被外地企业收购,就存在资产的重新梳理问题。这样,即使被收购企业留在当地生产,也意味着税收的流失。

  “一般来说,大部分省市都对本地的汽车企业有着或多或少的保护措施。在企业生存遇到威胁时,政府宁愿自己掏钱将其养起来,也不愿意将本地汽车企业卖给外地的大企业。如果本省的汽车企业在哪一届政府上被卖掉,那届政府是要被骂的。”这位企业人士表示。正是由于各地汽车企业与地方利益无法分割,造成了汽车企业兼并重组的困难重重。

  地方政府的保护实际上也让当地企业慢慢失去了重组的动力。“与其被收购之后前途未卜,还不如让地方政府养着,这就是很多小企业的想法。”这位人士表示。

  摘自《中国汽车报》

  一度停摆的上汽与南汽合作之事,似乎有了新的进展。近日有消息说,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开始协调上汽和南汽的合并问题,上海市委也过问了此事,而南汽董事长王浩良也对媒体表示,南汽不排除与包括上汽在内的企业合作。于是一时之间,上南联姻的传闻甚嚣尘上。

  相对于媒体的热情,两家企业保持足够的冷静。尽管记者一再追问,两家企业相关负责人均用“一定确定以及肯定”的语气否认上汽与南汽合作的不实传言,但都非常冷静地表示不排除可能性。

  上汽与南汽的心理博弈

  “在政府的撮合下,上汽和南汽都有合作的愿望,但是目前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说,上汽与南汽都希望能够在合作中占据主动,为自己增添筹码。

  上汽董事长胡茂元的讲话似乎证实了这个说法。6月22日,上海汽车(600104)的股东大会上,胡茂元明确表示,“目前为止,这仅仅是双方的合作意愿,并没有达成意向性的协议,因此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同时,胡茂元还强调,这件事得到了上海市、南京市和国家政府的支持。

  南汽董事长王浩良似乎在打“太极拳”,他在表示愿意合作的同时,也开出了自己的价码:“南汽希望在集团层面而不是项目层面引入战略合作者,可以通过减持国有股的方式进行。”这就是说,南汽的态度是上汽要想合并,就整体与南汽合并,而不是仅仅收购南汽的一部分。

  在董事长们忙着在战略层面“咬文嚼字”地放出气球的同时,两家汽车集团同时有所行动,为自己争取主动。

  上周二,上海汽车对外发布消息:为荣威750配套的第一万台KV6发动机已经从位于上海宝山的发动机厂下线,并宣布自2006年3月下线以来,已经过了300万公里路试和1万小时台架试验,年产能达80000台。显然,上汽是在用实际行动澄清自己“发动机质量不行、合格率低”的传闻。而在此前,有人认为,发动机是上汽的硬伤,也是上汽最想从南汽获得的。

  南汽也没有闲着。上周三,南汽一改以往低调方式开始大规模邀请全国各地的媒体参观名爵的动力总成生产线和整车生产线,英国籍质量总监保罗透露,为名爵配套的发动机生产线今年将生产1万台发动机,该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可达到年产25万台。同时,在南汽的技术人员的话语之中,无不流露出对于南汽设备的自豪。

  高层热衷、中低层冷漠

  两家董事长的高调态度似乎也没有能够在企业内部达成共识。在具体的执行层面,记者在这两家公司都看到了一丝情绪化的抵触。一位南汽的中层就对上汽的做法充满了敌意,他认为南汽人厚道,以前总是被上汽欺负。现在,上汽看南汽有了点成绩,就想据为己有。

  另外一位南汽的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若没有意外,南汽在三年内都不会与上汽合作。因此,上汽拥有的,南汽都有。相反,上汽缺乏国际化品牌、技术、设备等等,恰恰是南汽的优势。另外,在获得中国进出口银行30亿元的贷款承诺后,南汽的资金困境也有望打破。

  根据南汽的计划,下月名爵车进入经销商展厅,消费者可试驾试乘。记者在生产线上所看到的名爵车,车标与它在英国老家时的一样———MG。根据南汽的收购清单,它现在建成了一个中国最大的动力总成的厂房,接近10万平方米。里面有汽油、柴油,四缸和六缸发动机共存的生产线,可生产1.1升到2.5升的汽油发动机和2.2升的柴油机,并有一个变速箱生产线。同时,焊装基地实现了85%的自动化,有接近400个机器人,光是机器生产,就有276个机器人,在中国是首屈一指的焊装自动化的工厂。品牌加上制造技术和后续车型,使得南汽人对名爵项目信心百倍。这种信心甚至都变得有些自负。

  同样,上汽的内部也有不同的意见。甚至有传闻说,胡茂元的言论在公司高层中都无法达成共识。以至在4月19日,上汽第一次向南汽摇动橄榄枝的时候,胡茂元会特别强调,其是“以法人代表的名义”,郑重宣布希望与南汽合作的。

  “能够与南汽合作更好,如果合作不成功,凭借着上汽人的资金和经验,自己完全能够做好。”一位上汽内部人士说,目前上汽内部工作正常运转,和没有合作这件事情一样。

  业内人士认为,上汽在短短两年时间内打造出一个新的汽车品牌,荣威至今已实现了5000多辆的销售。显示出上汽拥有成熟的生产供应系统、整车设计生产能力和强大的市场营销手段。一位多年在汽车市场打拼的汽车销售企业区域市场经理告诉记者:若论造车和卖车,不得不佩服上海人!

  价码决定合作前景

  从表面上来看,似乎两家都需要对方,但又不完全依靠对方。那么,上汽和南汽会不会真的步入婚姻的殿堂呢?!业内人士认为,这要牵扯诸多的因素,特别是政府层面的。

  如果按照南汽董事长王浩良的说法,南汽寻找的是全面的合作伙伴。那样,上汽就需要出资收购许多其不喜欢的资产。在2006年,南汽勉强实现扭亏,而这个扭亏还有其在地产等其他领域的业绩。整车项目中,除了南京依维柯外,其他没有太多值得拿得出手的。

  而上汽瞄准的主要是南京名爵项目,这主要是发动机技术和国际化的品牌。这就要看上汽愿不愿意为了名爵而付出那么大的价钱了。

  另外一个会促进上汽和南汽合并的是,南汽的合资方菲亚特集团。如今,南京菲亚特项目濒于破产,缺乏资金和信心的南汽集团无力在合资厂中投入更多的资源。据说,南汽东拼西凑了4个亿才勉强维持住了在名爵项目中的大股东地位,这足以说明南汽无力改变南京菲亚特的现状。相反,上汽却似乎与菲亚特越走越近,并且与依维柯达成了合作意向。

  在合作形式上,有媒体称,上汽提出了三个原则,即将南汽整体划入上汽的规划管理,将南汽产生的GDP和税收都留到南京当地,同时,合作以自主品牌为基础。据说,这种做法在当初上海通用吞并烟台东岳汽车时也采用过.这样,上汽就解决了南京地方政府的后顾之忧.同时,由于南汽在商用车领域比较强,上汽又可以补上自己短板。

  上汽若想做到这点,付出的代价也不会小。因此,有消息说,上汽准备通过国有资产划拨等做法来达到控制南汽的目的。不过,也有人认为,无偿划分的想法太过理想,最终,上汽很可能还会付出真金白银

  不过,横亘在南汽和上汽之间的除了讨价还价之外,还有更为复杂的人事。从目前干劲甚高的南汽情况来看,其骨干层在心理上是很难接受上海人的领导的。因此,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即便将来能够合作,也未必会是件好事。

  政府导向力量有多强

  “合作是早晚的事情”,一位曾经在南汽做过主要领导的业内人士这样说。在他看来,单就两家企业重复生产具有同一技术特征的整车产品而言,合作对双方都有利,也顺应中国汽车产业重组的大趋势。

  这种意见代表很多局外人的想法。据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汽车整车生产企业数量超过100家,而企业集团约80家。从2003年到2005年,前三家企业集团的生产集中度由49.3%下降为46.1%。而且主要企业集团自主品牌产品市场竞争乏力,尚未形成规模优势,轿车市场的竞争主要依靠合资企业产品。同时数据显示,我国汽车行业产能过剩已达200万辆,而目前在建能力220万辆,正酝酿和筹划的新增能力800万辆,总计超过1000万辆的产能,远超过实际市场扩张的需求。

  根据专家的预测,去年,我国汽车销量突破720万辆,同比增长25%,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专家预测,2007年我国汽车总销量可望突破800万辆。在供求如此悬殊的背景下,国家发改委于去年12月26日发布了《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指出按照主要汽车生产企业的“十一五”投资计划,2010年规划产能将大大超过预期的市场需求,如不加以引导,潜在的产能过剩将会变成现实。

  一方面产能过剩,一方面自主品牌缺乏竞争力。上汽与南汽尽管都是国内很有实力的汽车集团,但不管上汽生产的荣威还是南汽所造的名爵,两个都是自主品牌,面临的生存环境同样严峻,生存是第一难题,而照目前两家行动所表现出的架势,荣威与名爵似乎是双胞胎,早在娘胎里就已经开打,根本谈不上与市场已有对手的竞争了。如此自相残杀,即使不互相重组,恐怕也难逃“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尴尬吧。(张耀东王澈)

  
(责任编辑:铭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王浩良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投 资 创 业 健 康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