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洋“二次上市”方案终于出炉。昨日上午,中国远洋在北京远洋大厦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公司拟定向增发不超过12.97亿股,购买大股东的干散货运资产,总作价346.10亿元。不过,对于该公司6月下旬刚刚上市、1个月后就宣布大规模增发,市场人士多有不解。
346亿收购集团干散货 昨日,中国远洋执行董事、总经理陈洪生向早报记者介绍,此次发行对象为包括公司控股股东中远集团以及其他不超过九家的特定投资者。“发行在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后,将分两次发行,第一次向中远集团发行,第二次向特定投资者发行。”
据他介绍,在第一次发行中,中远集团所认购的股票数量为8.64亿股,发行价格为每股18.49元。在向特定投资者的第二次发行中,公司将根据发行对象申购报价的情况并遵照价格优先原则确定具体发行价格和发行对象,发行价格不低于每股18.49元。
此次,中远集团将以所持有的中远散运100%的股权、青岛远洋100%的股权、深圳远洋41.52%的股份或部分现金认购,其余特定投资者则以现金认购。而除此以外,增发所募资金还将用于收购中远香港持有的Gold-enView100%的股权和广州远洋持有的深圳远洋6.35%的股份。而整个目标资产的总交易对价为346亿元。
本次发行结束后,中国远洋将直接或间接持有中远散运、青岛远洋、GoldenView100%的股权和深圳远洋100%的股份。
分段上市遭质疑 中国远洋6月26日登陆上证所,刚刚上市22个交易日就表示要定向增发,公司股票在上海、香港两地同时停牌,创下上市后启动定向增发的最快纪录。
昨日,有不愿透露姓名的证券分析师认为,中国远洋刚刚上市就资产注入,有连续推高股价的嫌疑。“中国远洋上市刚刚一个月,就要注资,这完全可以在刚上市时同时进行,香港联交所就对此有明确的限制规定。”
据了解,据香港联交所的规定,上市的企业半年之内不能增发新股;而内地市场则没有这一规定。早报记者昨天在发布会后向陈洪生提出了这个问题,但他并未就此发表看法。中国远洋定向增发一事,其高管在IPO路演时就曾透露,“考虑逐步将母公司其他资产(包括散货船队)注入中国远洋”,兴业证券研究员夏福陆告诉早报记者,中国远洋选择分段上市可能和当初证监会督促其"回归"A股,而当时其大股东干散货运资产注入方案还尚未成熟有一定关系。夏福陆同时表示,由于增发价格为18.49元,远高于8.48元的发行价格,此次定向增发对于中国远洋的现有股东而言无疑是利好。
券商评级
“2008年目标价可看高至71元”
早报记者汪蕊吴玉蓉早报见习记者杜琴庆昨日,国泰君安和华泰证券分别给予中国远洋“增持”和“买入”的评级。国泰君安分析师认为,此次中国远洋的增发方案好于预期。“公司拟收购资产的评估价值为346亿元,低于先前判断的数值,另外,公司实际上采取了股权加现金方式收购,有效地降低了股本发行数量减少了增发的股本,因此提高了收购后的EPS。公司收购完成后净利润在140亿元左右,乐观判断2007年EPS为1.37元,目标价位为35元,给予“增持”评级。”
而华泰证券认为,2008年若中国及世界经济保持平稳,干散货市场仍将维持较高的景气程度,预计中国远洋2007、2008、2009年EPS将分别对应2.04元、2.39元和2.86元。结合08年EPS的预期2.39元,给予30倍市盈率,2008年目标价格为71.7元,有230%的上升空间,给与“买入”投资评级。
中国远洋昨日A股涨10%,收报23.87元;H股涨5.05%,报19.98港元。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张雪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