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左右间财经评论 > 民生杂谈

培养中国的中产阶层

  最近有报道说,中国社科院公布了2007年全国主要城市白领收入标准,包括各城市物价水平、居住成本、交通成本、城市现代化等诸多方面因素,共分七档,其中,以人民币为计算单位,在香港月入18500元、北京5000元、广州4750元才算白领。

旋即中国社科院又公开辟谣,否认这个标准是自己做的。显然,这不是个轻松的话题。

  社会学家孙立平说,在中国的改革过程中,不时有人对中产阶层的发育寄予厚望。最近几年政府的政策上,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取向也日益明确。党的十七大就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但客观地说,中国的中产阶层发育得还相当缓慢。

  从根本上说,中产阶层的发育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但同时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原因是,社会上层过多地占有资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产阶层发展的空间。所谓“资源”,从社会学角度理解主要有三种,即财富、权力和社会声望。当资源主要聚向于中产阶层,并且这个阶层获得了社会主体地位成为大多数时,是一种相对合理的资源配置。在笔者看来,这也正是“全面小康”的主要指标。相反,如果一个社会只对少数人的成功给予肯定,那么必然会伴随着大多数人的挫折感。而这种挫折感严重到一定程度,将会形成对社会生活秩序的威胁。

  目前,以白领为主体的中产阶层仍然存在“空心化”的可能。造成这种窘境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社会保障体系不能及时跟上,再加上医疗、教育、住房等关系民生的改革问题重重,越改负担越重,包括所谓的中产者在内的普通民众就像玻璃窗一样,随时都有“碎片化”的危险。所以,只给出一个白领收入标准为指针,显然是欠缺说服力的。问题的根本是要合理调整好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以此为中产阶层创造成长和乐业的足够空间。(广州读者 叶扩)

  

(责任编辑:李瑞)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