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左右间财经评论 > 大势前沿

宏观调控方向的选择:紧缩与结构性改革

  宏观调控方向的选择:紧缩与结构性改革

  毫无疑问,2007年是中国经济备受通货膨胀和流动性过剩困扰的一年。

  一言蔽之,当下中国最核心的经济问题就是投资消费关系的内部失衡所引致的国际收支顺差。

中国的居民消费支出从20世纪90年代早期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7%下降到2006年的36%,而储蓄率2006年却攀升到接近50%,储蓄使用的方向只有两个:一是投资,二是出口。故此,根据国民经济恒等式,如果消费率不能够得到有效提振的情况下,压低投资和减少出口都显得非常困难。

  中国在投资(或者通货膨胀)和贸易顺差两者之间往往是顾此失彼,即使其通过种种手段按下投资和通胀,最后是国内需求减少,从而导致更多的贸易顺差;如果其加大国内投资需求,顺差问题可以缓解,但是通胀势必失控。如是乎,当下以抑制投资规模和通胀为主线的宏观调控,便越来越陷于一个迷局:当投资尤其是有效率的配套公共投资受到限制后,消费及进口的增速就受影响,而出口并不会受宏观调控的影响。这样,进口也就赶不上出口,最后导致巨额的贸易顺差,随后带来的是流动性泛滥和加剧本币升值的压力,房地产、股票等资产泡沫急剧膨胀。

  很显然,问题的症结在于消费率下降,而储蓄率上升太快。这么些年谁在做储蓄?仔细分析发现,居民部门的储蓄率并没有太大的变化(25%左右),而政府和企业的储蓄率上升很快。在整个国民收入分配体系中,政府财政收入和国有垄断部门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而居民部门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

  当然这其中有禀赋的因素。长期以来,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基本因素还是劳动力转移??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改革的推动下,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由农村向城市、由低效率的国有部门向高效率的非国有部门的大规模迁移。至今,这一过程并没有完成。劳动力市场的这个充分自由的特征没有改变,中国的工资水平就很难有显著的、过快的增长,居民部门在收入分配结构中存在禀赋的弱势。加之继续保留计划经济时代的户籍制度和尚未普遍实行的社会保障体系,也进一步压低了劳动力的成本。

  但核心问题还是体制的因素??政府对经济的主导,客观上讲,近年来无论中央还是地方,政府对于经济的主导性明显上升,大量的经济资源要素配置权还集中在中央各职能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手中,资本要素、土地和自然资源要素,市场化程度很低,此外还有税收、市场准入等各种花样翻新的优惠政策所制造行政垄断,导致整个资源要素价格被系统性扭曲。简单核算一下吧,2006年国家预算内财政收入3.9万亿(07年已经突破了5.1万亿),预算外财政收入5000个亿,加上国有部门企业当年税后利润近1.1万亿和各级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6000亿,政府可支配的财力高达6万亿,接近占到GDP的30%。这是非常惊人的比例。我们现在常讲的中国的“高储蓄”问题,实际上主要是政府以及与政府相关的垄断企业部门的储蓄在大幅增长,按照2003年资金流量表测算,在高达44%的储蓄率当中,政府部门的占比高达21%,也就是,有9个百分点的储蓄率是政府形成的,政府部门的高储蓄导致政府及政府主导投资趋势近些年明显上升,按照2003年资金流量表测算,政府直接进行和通过企业间接发生的投资目前已经占到整个经济中总投资份额的1/4左右。可以预知的是,这一比例在近三年可能以更为惊人的速度在上升。

  而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必然导致要素分配偏向于资本、偏向于企业、偏向政府(因为政府通常是资源要素的最终所有者),而劳动要素的比重低下(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是吸收不了太多劳动力的),劳动收入部分和资本收入部分的相对比重降低。过高的投资率使得分配结构发生扭曲,宏观上表现为地区差距拉大、城乡差别拉大、收入差别拉大,全社会整体边际消费倾向的降低。此外,政府主导经济模式使得经济建设型职能替代公共服务型职能,政府必然将资源更多地用于竞争性领域,而保障整个市场经济体系正常运行的基础设施和制度基础(如法治环境、诚信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居住等一系列公共服务产品)由于得不到的政府财力支持而建设严重滞后。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社会保障缺失导致居民出现大量预防性储蓄,金融体系进一步深化改革困难重重(由于金融生态的缺陷),一方面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民营资本融资困窘,而另一方面金融资源越来越向着大企业、大客户和垄断部门集中,信贷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国内储蓄难以通过市场机制转化为有效的投资等等,故此,消费增长始终低于投资增长,由此陷入一个“高投资、高储蓄”恶性循环,难以自拔。

  只要上述的中国政府、企业、居民的部门收入分配结构没有根本改变,高储蓄、高投资、贸易顺差、消费需求不足等等都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改观,无论是人民币汇率的调整,还是货币政策的变化,最后都是治标不治本,即便是通过行政手段强行经济低头,最终也将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或许值得庆幸的是外部环境在变化,次按问题如果使得美国经济出现一个较为明显的调整,某种程度上是为饱受流动性过剩和通胀压力之苦的中国提供了一个调整结构失衡的宽松氛围。美国消费需求的减弱,直接拉动着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下滑,减少中国制造业成本推动通胀的压力;同时随着出口需求的减弱,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得以改善,本币升值压力也会减少,有利于改善中国流动性泛滥的局面。

  现阶段倒没有必要过分担心出口效应的减弱会导致中国经济的急剧减速,投资短期还可以顶上去。为了鼓励消费,中国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意味着中国要修建更多的配套公路、地铁、学校、住房,而所有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这些配套基础设施投资大幅增长,不同于无效率的重复建设,反而可以缓解目前经济发展的“瓶颈”,改善投资和消费关系,促进中国家庭的消费,并扫除对未来不测的不安全感。居高不下的中国政府的储蓄率正好应该在这个时候发挥作用。

  值得斟酌的是,当下宏观部门强攻投资和通胀的调控思路:加快名义汇率升值的步伐,同时政府频繁动用紧缩的货币手段,加息、提升准备金率、定向票据、特别存款乃至行政的窗口指导迅速地抽干银行的流动性,一刀切地把投资压下来,通过减少货币总额与资金量强行挤去资产和价格泡沫。在美国经济衰退加大的情况,这种外科手术式的调控很可能把经济从过热一下子推向通货紧缩的边缘,如同2004年的宏观调控一样。

  很显然,信贷投资扩张、内需不足、流动性过剩、贸易顺差激增等等所有这些矛盾的因果乃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独立存在。着眼于治本之策,旨在改善投资消费失衡的结构性改革到了非闯关不可的时候了。短期来看,在目前CPI比较高的情况下,推出资源要素价格改革以及工资收入的大幅提高的确都可能会增强通胀压力。但是从长远来看,随着经济失衡的改善则会减少经济走向全面通胀的风险。因为中国所进行的结构性变革,如资源要素价格、收入分配体系必然也能够改变世界经济格局,使之向着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方向发展。中国要素资源理顺以及制成品价格上涨由此可能导致美国贸易赤字恶化和通胀压力上升,中国通胀压力的逐步释放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封杀了美联储降息、转移调整成本的政策空间,必将倒逼着美联储做出紧缩调整,全球的需求以及中国外部的流动性都会自然减少,中国出口需求也将减弱,国际收支失衡得以改善,本币升值压力也会减少,有利于改变中国流动性泛滥的局面,资产泡沫也有望实现软着陆。

  具体就未来结构性改革而言,我以为以下五各方面最为关键:

  一是国家资源收益必须公有化。

  现在这些资源名义上是国有,而实际上收益大多掌控在垄断部门的手中。垄断部门的高额利润主要来自于近乎免费地使用自然资源(中海油收购优尼科需要支付185亿美元;李泽楷竞价英国3G牌照650亿港币,越南350亿港币,而中国的三大电信公司和三大石化公司却都是在免费使用国家的自然资源)。

  故此,资源税(包括特许经营的牌照价值)和环境税必须大幅上调;使用税收机制根据其稀缺程度和社会选择对能源和资源的使用进行调控,严格管理资源行业包括交重税,利润上交国家,限制资金利润使用,服务于国家战略,优化竞争,履行环保义务等,可以使其从名义上和事实上成为社会福利的重要来源回馈社会,抵消生态环境与福利欠缺。这些配套的监管措施是资源要素价格市场化的基础。

  二是必须加大垄断部门的改革力度,形成竞争机制。垄断不打破,国有企业上缴红利变得毫无实质意义,因为垄断部门完全可以向下游企业和消费者转嫁成本(包括资源税和环境税),如此,资源要素的市场化改革很可能遭遇到利益集团以全面物价上涨为借口的阻挠。

  三是通过财税体制改革(增值税和流转税制的改革)来改变政府激励,从保证经济增长的投资财政体制彻底转型,尽快实现向公共财政的转换。也就是要把实现二次分配的公平性、保障低收入居民和家庭的基本福利作为财政开支的首要追求。为此要将过高的政府储蓄率降下来,减少财政对竞争性行业的转移支付;加强政府在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的作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加大劳动力收入在要素分配中的比重等等。

  四是要大幅提高个人收入,大幅降低个人所得税;

  五是必须通过阻止并扭转房价暴涨来控制通胀预期。房价暴涨必将产生强烈的货币贬值信号,并使消费者对通货膨胀有所准备。如果通胀预期失控,硬着陆或许就不可避免。我以为当下限制开发商圈地融资、取消期房预售以及物业税哪一条都是征对当前已经失控的房地产市场锋利的剑。

  

(责任编辑:何建烨)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