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国内财经 > 伟大的博弈 > 相关新闻

韩敬远:不懂资本的资本高手

  本报记者 王冰凝 北京报道

  中国东方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河北津西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韩敬远和其控股的中国东方集团2007年频繁见诸报端,最先源于韩敬远和第二大股东陈宁宁的股权争夺战,至陈将手中股份转卖给安赛乐米塔尔告一段落。

而实际上好戏还在后头??2007年12月13日,安赛乐米塔尔与韩敬远签署了一份股东协议,将使米塔尔最终增持中国东方股份至73.13%,从而有望成为首家控股中资钢企的外资企业。

  改制显身手

  实际上,实业出身的韩敬远并非资本运作的生手,这一点从其旗下的中国东方集团系国企改制而来,并赴港上市可窥一斑??河北津西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津西钢铁厂原由天津市经贸委和迁西县在河北唐山合资建成,该企业多年亏损。1992年,韩敬远走马上任后扭亏为盈。其后历经股改并在2002年12月向陈宁宁旗下香港嘉鑫定向增发6490万股新股,成为外资企业。2003年,中国东方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在百慕达注册成立,并在香港上市。韩敬远及员工实际持有45.8%的上市公司股份。

  对于津西钢铁国企变私营,至今猜疑未断。不过,韩敬远对此倒是很坦然。他回忆道:“关于国企改制那一段,我现在最感激的是当时最让我头疼的一个人。当时所有的材料都要上报,总共有几麻袋,但监管人丝毫不怕麻烦,硬逼着我们将那些麻袋里面的材料理清楚并存档。而随后我们的改制一直被这位监管人严厉监管。这就使得津西股份在组建、委托持股、股权托管、股权转让、境外上市时,均获得了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从而杜绝了国资流失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经过当地专门调查组调查,韩敬远不存在侵吞国资问题。韩敬远度过了他人生面临的最大劫难,靠的是之前的细心谨慎和出手大方。

  实业家还是资本家?

  有意思的是,津西钢铁的员工评价韩敬远是个钢铁实业家,而中国东方内部员工则认为,韩敬远其实是个资本运作高手。

  尽管韩敬远一再强调当初与陈宁宁合作,正是看中了其铁矿石资源和资本运作能力。“我只会做钢厂,资本市场那一套,我看得不大懂。所以希望找到一个对这一块比较专业的人进行合作。”韩敬远说。

  实际上,从津西钢铁厂到中国东方,从联手“钢铁公主”陈宁宁到结缘全球最大钢铁企业安赛乐米塔尔,一步步都没有脱离韩敬远的掌控。

  “尽管我和米塔尔签署了协议,但目前仍是我控股,米塔尔要想进一步控股,还要看它开出的收购条件能给公司带来多大利益,我希望中国东方未来成为中国H型钢龙头企业。”到了此时,自称不懂资本市场的韩敬远又开始盘点手中的股权了,即使是米塔尔,他也不会轻易妥协。他要为中国东方争取到更丰厚的技术、资金和资源。

  

  陈久霖回首

  本报记者 王冰凝 北京报道

   油价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记不起那个人。当王赐安突然打电话代表那个人表达对朋友们的问候时,很多人才突然省悟:中航油前首席执行官,那个以自己的悲剧论证原油期货风险的人,他的故事已经过去了3年多。

  王赐安是那个人的辩护律师,他说那个人目前已改为监外服刑。他在新加坡一切安好。他在努力学习提升。虽然他没有透露未来的计划,但经过如此波折,他将变得更加成熟勇敢。

  没出来之前,那个人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他在2004年涉足石油期权交易,还没花上一年时间,他就导致5.5亿美元巨额亏损。他差一点摧毁了一家公司,也差一点摧毁了一个行当,更为严重的是,他一度令国人对石油期货、期权交易侧目。

  然而石油支撑的世界还在运转,油价不断地上涨,人们在不停地预测:下一站,100美元?120美元?或者更高。那个人的祖国也不能从高油价的危机中全身而退。油荒导致了心慌。“严峻的石油危机已经到来”,人们说。曾让那个人在国际石油市场一败涂地的期货期权交易,再次被专家们提上议事日程。

   “中国因为在国际石油市场较少涉足期货交易,更严禁期权交易,只能不断地接受新的高油价,而高油价只能由欧美发达国家主导控制,从未参与的中国尽管是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但却没有丝毫的话语权。”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率先提出这一观点。

  而在那个失败者看来,中国不应被中航油事件的阴影所笼罩,因为中国的石油期货交易迟早要做,中国越早参与就可能越早拿到话语权。

   那个人曾经是一个胜利者,他以风险投资起家,创造了“七年奇迹”和“四次豪赌”。他曾使中航油从一家小公司成为新加坡大型上市公司,到2003年,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净资产已经超过1亿美元,总资产达到30亿美元。但是那个人太“好赌”,他从2004年起擅自从事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当时正值石油期货价格迅速攀升之时,他在初期小有斩获之后迅速出现亏损。到2004年末石油期货价格迅速攀升之时,那个人做出错误判断,出售大量看涨期权(即所谓卖空),最终导致5.5亿美元的巨额亏损。

   中国政府原本因监管不便不支持石油期货交易,那个人坏了这个规矩,他导致的巨额亏损更使人们对石油期货、期权交易更加避恐不及。

  然而那个人相信,相关部门如果放大了中航油事件的影响,反而会束缚中国海外上市公司的发展。

   “目前国际油价很大程度上受到世界石油市场上的期货、期权的影响,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中国不可能一直回避期货、期权交易,但是世界石油期货市场的规则是由欧美发达国家主导制定,中国不参与就永远没有话语权,只能一直追随别人制定好的游戏规则,而在高油价下,追随的代价就是付出更多资金买油。”他说。

  那个人栽倒在石油期权交易上的悲剧故事源于其自身性格以及对石油期权交易操控能力和经验不足,但国内相关部门风险管理和危机管理能力不足则直接促成了这桩悲剧,并使其被数倍扩大。

  尽管相关部门始终认为,那个人是在未经国家有关机构批准的情况下擅自从事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但他却告诉记者,中航油从事石油衍生品亏损并不是违规操作,是经过董事会以及相关部门批准的。

   他坚持认为国企管理的松散滞后无限扩大了自己的过错。“中航油已经形成账面亏损1.8亿美元之前,我已经求助集团公司,但当时主要领导正在休假,竟然要等其回来处理,之后集团公司管理层又在救与不救间反复徘徊,但期权交易市场每拖一天,增加的损失都不计其数,就这样,中航油的亏损面被放大逾三倍。”他对此愤懑不已。

  那个失败者为此付出的代价是进入牢笼、失去自由。他曾多次感叹命运多舛,感慨国际油市就像大海一样,潮起又潮落,而只有充分了解它的人才能够操纵它。

   然而在中国,既没有政府的正面支持,又没有经验丰富的“舵手”,面临国际油价疯狂飙升,我们还要在国际油市中随波逐流多久?还要付多少的学费?

  那个人叫陈久霖。他做了错事,却可能正在探索一条正确的路。他既不是先驱,也不是先烈,他只是那个不幸的探路者。他只是不甘心。人们或许会忘记那个人,但愿我们不要忘记“石油之路”上的一个个错误。

  

  陈峰(陈峰新闻,陈峰说吧)

  “海航教父”进退有道

  本报记者 王潇雨 北京报道

  平安夜华灯璀璨,大新华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新华航空)正式运营近一个月,在国家大剧院的庆典活动上终于完成了它的挂牌仪式。而作为海航集团的董事长,以及海航麾下大新华航空的首任董事长??54岁的陈峰又一次站在了新的事业起点上。

  告别海航

  11月1日,陈峰突然公开宣布辞去海航集团直属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航)董事长之职,一时间引发了种种猜测。

  有媒体将陈峰称为“海航教父”,可见他在海航的地位非比寻常。有传言描述:在公司里,如果陈峰走进一部电梯,其他的人就会自动退出来,这在海航是不成文的规矩。

  陈峰用了14年,带领海航从“买半只飞机翅膀都不够”的1000万起家,充分利用各种融资手段,将资产规模放大近5000倍,一举成为中国第四大航空集团。

  在不同的场合,陈峰曾经多次发出感慨“搞航空公司是走上了不归路”,“我每时每刻都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但是当历史把你推到一个位置的时候,你必须把自己舍掉,无路可走也得去”。

  据海航员工回忆,陈峰在2000年时曾经提出一个“379计划”,提出海航要在“3年之内造就中国品牌企业,7年之内造就亚洲品牌企业,9年之内造就国际品牌企业”。

  第一个目标早已经达成,正在向第二个、第三个目标迈进之时,按照规范,陈峰选择了离开。

  履职“大新华”

  11月29日,当陈峰带着他那招牌式的微笑出现在众多记者面前时,他的身份已经转变为大新华航空董事长。不过,陈峰打造世界级航空企业的梦想始终没有动摇。

   “大新华航空将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打造一家世界级航空企业,创建一个世界级的企业品牌。”相比给海航订下的9年,这个计划显然更具难度。但陈峰通过宣誓般的陈述,表明了他的决心。

   性格内敛,深谙资本运作之道的陈峰早在几年前,就已经默默地开始了谋篇布局。他拟定了“大新华”战略的三步走计划:第一阶段,从2002年起,实现旗下4家航空子公司海南航空、新华航空、山西航空、长安航空的合并运行;第二阶段,正式挂牌成立新华航空集团;第三阶段,大新华航空争取早日上市。

  如今,计划已经进行到第二阶段。按照陈峰的构想,海航集团将打造一个包括专业化航空企业、机场集团、酒店集团在内门类齐全、分工明确的现代航空企业群。大新华航空未来将成为这个庞大的航空产业群的核心,陈峰正在践行将其打造成一家世界级航空企业的5年目标。

  

  姜俊贤:

  烤熟的鸭子也会飞

  本报记者 贾华杰 北京报道

   “老字号”全聚德掌门人姜俊贤称得上是2007年资本江湖上的一大红人。因为这一国有企业历经辗转终于得以登陆资本市场,成就了姜俊贤人生的得意往事。不过,投资客都明白的是,姜俊贤虽成名于资本市场,但脱不了全聚德上市本身的强烈行政色彩。

  2007年,内地餐饮企业竞相上市,而政府对全聚德等“老字号”企业宠爱倍加,已有143年历史传承、至今依然生意红火的全聚德理所当然地成为国资寄望的资本整合平台之一。

  另一方面,如果全聚德背后的大股东真的打定主意,放弃集约发展为店铺的全面扩张,重视资本市场轻公司治理,理论上存在把全聚德做成“注水鸭”的可能。而这一切并不是姜俊贤本人能掌控的,这也映射出中国传统餐饮连锁业态的些许无奈。

  疯狂的鸭子

  1993年投身全聚德的姜俊贤,开始将连锁理念引入到实践中。经过半年多的准备,全聚德在1994年上半年开始正式涉足特许连锁领域。

  而关于姜俊贤的“连锁梦想”,业内有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

  1988年姜俊贤赴美考察,住在一家连锁酒店,打开国门不过十年的国人对国外的一切都很新鲜。“为什么自己是老板,却要把酒店交给别人管,把钱分给别人?”姜俊贤对特许连锁充满了好奇,并了解了特许连锁模式。

  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个“连锁梦想”促成了全聚德的上市??

  2007年12月27日,全聚德澄清相关传闻,表示其大股东北京首旅集团在3月个内将不考虑相关的注资行为。在此前,市场传言首旅将把东来顺连锁餐饮企业注入全聚德。12月28日,全聚德开盘后涨停,上演岁末疯狂。

   这已不是全聚德第一次引起资本市场的关注了。全聚德新股申购中签率仅为0.0377%,超额申购达2651倍,即1200多万元资金才能中上一签,冻结的资金达9000亿元。

     而在此前的11月20日,全聚德的上市首日,股票开盘即被临停,大涨271.38%,4日内换手率超过200%。在这种形势下,“餐饮第一店”之称呼的全聚德自然备受关注。

   全聚德掌门人姜俊贤认为,全聚德有引以为豪的文化属性、道德口碑和旅游资源。近3年来,全聚德的餐饮销售收入逐年上升,分别为3.62亿、4.49亿、5.2亿。对此,姜俊贤将原因诠释为和平门店和前门店等主力店盈利上升拉动。

  另外在2006年,姜俊贤旗下13家子(分)公司中,有6家亏损,而到2007年一季度,只有北京丰泽园学院路店和中软大厦店还在亏损。

  避当“注水鸭”

  上市后,低调的姜俊贤被推着走上了前台。姜曾底气十足地说:“全聚德3年内各类连锁企业超100家。”

   当时就有投资者戏称:“全聚德的扩张思\]路听起来像是玩积木,有加大注水的嫌疑。”而对于上述说法,姜俊贤认为,管理绩效优异从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全聚德的资金压力。

   众所周知,2002年,全聚德曾兵败广州,就是因为当地的加盟商用广东的湖鸭冒充北京填鸭。如何防止类似的漏洞再出现,是姜俊贤亟待解决的问题,其急于扩张背后的隐患可见一斑。

  还有餐饮专家指出:“全聚德现在还是只对加盟店进行技术培训而不参与企业的具体管理,这种模式也让不少潜在投资者敬而远之。”

   对此,财经评论家东方愚认为:“姜俊贤处在一个尴尬位置上。就算姜俊贤意识到了全聚德商业模式的麻烦,但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也是一个被动者,全聚德在行政因素助推下走上上市和扩张路是不可能回头的。”

   还有一个不好的消息是,有中信证券研究员分析,2006年全聚德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1.23亿元,而由于刻意去扩张,全聚德2007年净现金流将为负9869万元。

(责任编辑:田瑛)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韩敬远 | 米塔尔 | 陈宁宁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