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证券频道 > 上市公司 > 中国平安巨额融资惹争议 > 中国平安增发最新进展

1200亿再融资 平安大小股东今日“决”战

    可能中国平安自己也没想到,一份尚未正式交到监管层的再融资计划,一夜之间引爆了市场积郁已久的因次债危机、巨额现售股解禁、紧缩预期等因素而导致的资金流失恐慌,脆弱的信心似乎在瞬间崩塌,市场哀鸿遍野,满目疮痍。

  股民愤慨控诉、机构忧心反对、媒体口诛笔伐、业内学者秉笔直书,大有将平安再融资方案扼杀于萌芽之势。

  然后我们惊讶地发现,在总攻战役即将打响之际,战斗双方的力量对比似乎早已悄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坚决反对的声音正在消散,中国平安的胜算正在增加。这是为什么?或许是因为时间的推移,伴着“两会”的春风,平安给市场所带来的“伤痛”正渐渐康复;或许是管理层呵护股市的真情感动了市场,投资者的心态重新变得乐观而宽容;或许是平安高层不辞辛苦、不厌其烦、耐心地沟通与解释,温暖了市场各方,使之由愤怒转为理解;或许……

  通过观察、采访,记者发现,决战前夕,包括平安、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中小散户的态度似乎都已发生了微妙变化。但是,谁胜谁负,不到最后一刻我们都无法看到。

  

  继1月初国航成功捣局东航的股东大会之后,又一场精彩的股东大会战役将在今日打响,对象正是引发了A股市场一场 “血案”的中国平安史无前例的1200亿元再融资方案。某种程度上,这场众人瞩目的股东大会,已不仅仅是在表决平安的再融资,而是事关整个资本市场,关系到现在,关系到未来。

  按相关规定,中国平安这次再融资方案将进行分类,需要赞成票数分别占参与投票的全体股东三分之二以上、A股股东三分之二以上和H股股东三分之二以上,全部通过才算通过。

  昨日,在股东大会会场??深圳观澜镇平安金融学校,中国平安的工作人员正严阵以待、紧锣密鼓地进行会场布置和接待工作。在宾馆的接待名单上,记者发现马明哲、张子欣、梁家驹等相关“重要人物”已提前入住金融学校内宾馆。

  记者寻机与平安董秘办一位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当被问及对此次再融资表决通过的把握有多大时,该工作人员微笑回答:“但愿能顺利通过吧,当然,不到最后一分钟,我们无法知道最终结果,毕竟,这次股东大会需要采用分类表决的方式,我们明天需要开3场会,要3场投票表决结果的支持率都占到三分之二以上,才算是成功了,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但是,我们在前期已经做了大量的沟通交流工作,并且是富有成效的,坚信我们的努力会得到回报!”

  实战预测

  3场表决 搞定“小非”是关键

   根据中国平安本周一公布的再融资公告显示,3月5日中国平安将在深圳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内资股类别股东会议、外资股类别股东会议等三个关键会议,有表决权的全体股东可以现场及网络两种方式进行投票,“2/3”将是再融资方案通过的关键线。

   H股股东:缺乏反对理由

  事实上,明眼人一眼就看得出来,H股股东出手制止再融资的概率几乎是不存在的,因为融资是在A股市场,H股股东投反对票似乎缺乏合乎逻辑的解释;“虽然H股股东也要参与投票,不过,因为这次融资是在A股市场,H股股东投反对票的驱动因素并不明显。”一位相关人士分析认为。在他看来,A股股东的投票结果更为关键。

   3持股公司:支持无悬念

  一位熟悉中国平安股权架构的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在中国平安47.86亿股的A股总股本中,两家员工持股公司新豪时投资、景傲实业与一家高管持股公司江南实业合计持有约8亿股,而“小非”则持有约27亿股,两方相加起来就有35亿股,占到中国平安A股总股本的70%以上。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平安的董事会已经全票通过了再融资计划,而中国平安的多个董事席位来自于新豪时投资、景傲实业及江南实业,这3家持股公司对中国平安再融资议案投支持票,已无悬念。

   “小非”:支持问题不大

  也就是说,在再融资计划能否通过这个问题上,中国平安只要搞掂“小非”就等于胜券在握。目前,无论是从董秘办人员的表态中,还是从平安“小非”的现实情况来看,占到董事会一边的可能性都更大一些。

  事实上,“小非”赞成与否,是对中国平安再融资“收益与摊薄”的一次博弈。假设中国平安这笔巨额再融资将用于海外收购,其产生的收益有望提升中国平安的整体竞争力。倘若不考虑上述提升因素,那么,这次再融资将会摊薄平安的每股收益和估值。

  即使站在抛售者的角度来看,投赞成票或许对其解禁期后高价抛售更有益,而长期持有者支持中国平安“走出去”长期战略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更何况,刚刚解禁的“小非”中的战略配售者中,不乏与平安同一战壕的坚定“兄弟”,如泰康人寿(持股2000万)、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持股1500万)、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持股1000万股)、中国再保险集团(持股1000万股)等保险公司。整体看,经过平安管理层长达一个半月的“说服动员”,“小非”站到董事会这边应不是什么大问题。

  中国平安选择在3月5日召开股东大会,距公告日相差45天,超过《公司法》所要求的15天。安信证券报告认为,这与3月3日该公司将有31亿股开始上市流通有关,此举表明公司管理层并不认为“小非”上市会对再融资构成负面影响,对股价较有信心。这还没包括刚刚解禁的战略配售部分的股权,其中不乏看好平安再融资的泰康人寿保险、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中国人民财产保险、中国再保险集团等保险公司,以及易方达、鹏华、嘉实和博时等4家为社保基金持股平安的基金。前日,该部分“小非”可以说是平稳上市,虽然表现有点低调,但看不出太大的压力。

  然而,昨日该股却似乎有点招架不住,一路走低,报收于67.10元,跌幅达4.29%,不知这会不会影响流通股东们今日表决的心情。

  各方态度

  机构投资者:由反对趋向暧昧

   近日,本报记者先后与多家持股平安的基金公司等机构的相关人士进行交流,当被问及会对今日的再融资表决投赞成票抑或是反对票时,各机构均以问题比较敏感不便透露或还没最终讨论决定等为由,不予明确答复,甚至干脆明确表示拒绝回答这个问题的也不乏其人。

   态度暧昧 但继续在抛售

  值得一提的是,交流中,也有基金经理向本报记者透露,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平安与他们进行了积极的沟通,他们的意见依然是如此巨大的融资额是不可取的,希望最终的融资方案能寻求一个市场各方的平衡。有的基金经理坦言,他们在沟通过程中,曾向平安管理层建议,通过适当的方式,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参与增发,从而尽量化解对市场资金面的压力,确保控制在市场的可承受范围之内。

  但无论如何,“问题敏感”也好,“不便透露”也罢,相关机构对决战打响前如此讳莫如深的态度无疑是让人费解的,这与平安刚刚抛出再融资方案时,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大声呼吁、坚决反对并明确表示将不参与增发的明朗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有趣的是,记者发现,尽管时至今日,机构言语间对平安再融资的态度已由先前的明朗转为暧昧,但从行动上,似乎基金还是 “从一而终”的,继续选择用脚投票。

  数据显示,在中国平安发布巨额融资消息的当天,股价从98.21元应声跌停至88.39元,当天的券基账户共215个,尚掌有其流通盘市值的44.61%。但是,到了2月29日收盘,券基账户总数降到196个,占41.54%。从昨日平安的市场表现来看,似乎基金对其依然是“言行不一”,继续抛售,不知道今日的投票中,这些机构最终如何抉择,我们拭目以待。

   机构受困“利益链”约束?

  值得注意的是,采访中,有券商人士指出,众基金的态度其实也是比较好理解的。一方面,作为A股市场一家非常有号召力的保险巨头,在以马明哲为代表的平安高层团队的诚意交流和沟通下,无论在感情上还是理智上,基金对平安的认同度和对该公司融资后发展前景的乐观程度都应该会有所增加,转而理解至少不再坚决反对平安的再融资,也是比较正常的。

  另一方面,或许也是更重要的层面,与股改投票类似,这其中不排除有着利益上千丝万缕的联系。平安作为集保险、银行、证券等一体的大型金融集团,有着大笔的资金可以用来进行资本市场的投资。在资本市场上,不同主体间的“互相帮助”、“抱团取暖”也是非常常见的。例如,在股改投票时,为了让股改方案顺利过关,各上市公司使尽浑身解数,与基金、保险等各大机构沟通,以相互业务上的关联为理由,比如,某上市公司是该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大客户,以此为由“要求”对方在二级市场上购买自己的股票,随后参加股改投票,让股改方案顺利高票通过。这种操作模式,其实是业内公开的秘密。

  与此类似,在诸如再融资的表决上,或许基金公司自身也会有利益上的考量,毕竟,保险资金也是可以投资于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的。当然,时至今日,开放式基金的购买主体已变成了个人投资者,机构所占的比例在逐步缩小,但不能由此排除这种可能性,只是程度大小不同而已。

  中小散户:坚决反对但自认势单力薄

   近期,对于上市公司再融资,广大中小散户的反应可以用群情激愤来概括。无论是哪家上市公司,一有再融资的风除草动,都毫无例外地成了众矢之的。一度,这样一个帖子在论坛上广泛流传??加油不加中石油!存钱不存浦发行!保险不买平安!手机不用联通!足见广大投资者对“圈钱”的反感与痛恨。

  中国平安再融资决战前夜,本报记者再度采访了为数不少的中小散户,这其中,绝大部分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中国平安的巨额再融资是一种恶意的圈钱行为,坚决反对。但是,当被问及对这次表决结果持何预期时,大部分人的回答是,我们反对归反对,但通过的几率应该是比较大的,毕竟我们散户的力量太薄弱了,我们的反对不足以扭转大局。

  有受访者表示,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再融资方案在股东大会表决通过后,监管层能把把关,或者平安自己调整一下方案,不要一下子从市场上抽走那么多血,不要把原本已很脆弱的市场彻底击垮。也有“善良”的小股东向本报记者表示:“再融资对平安本身来说是好事,对他们的长远发展有好处,我是信任他们的股东,但我最想知道平安到底要拿这笔钱来做什么用?未来的收益有保障吗?但愿平安的管理层要好好用这笔钱,不要让我们这些小股东失望!”

  有资深市场人士表示,不得不承认,虽然投资者的主要目的是赚钱,但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是非常单纯而可爱的,虽然人数众多,但在资金数量、信息渠道、投资技巧等方面处于弱势,在股市搏杀中易受伤害。

  未来走势

  未来一两个月或有抛售压力

   至于中国平安券基账户数目的减少和持股比例的下降问题,有业内人士解释说,可能一些机构在力图主动规避由平安的再融资表决和巨额“小非”解禁所带来的短期抛售压力。东方证券研究所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预计,该股在一至两个月内可能有抛售压力。

  该报告指出,一方面,本期解禁的20家战略投资者中,有7家有望成为解禁后长期稳定持股的股东,其他13家机构的2.2亿股则可能抛售;50家国内限售流通股股东中,估计有9家有望长期持股,其余41家持有的约10亿股则可能抛售。也就是说,总计约有12.2亿股可能在短期内抛售,对应市值约为850亿元。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平安流通市值的增加,基金对其配置,将因此而提高590亿元左右。综合起来,中国平安筹码的供给大于需求约260亿元,相当于该股1月份成交额500亿元的50%左右。

  因此,东方证券估计,中国平安解禁后可能将承受1个月左右的压力期,但在对国内保险行业前景乐观、并中长期看好中国平安的基本面走势和公司投资价值的情况下,如果股价继续下跌就是买入良机,给予“买入”评级。

  巨额融资将用在哪里?

   据悉,此前包括董事长马明哲在内的中国平安高层团队兵分京沪两路,集中拜访当地各大基金公司,出访主要目的是进行切实有效地沟通交流,介绍中国平安战略构想、阐述寿险业务对于中国平安的重要性和初步解释“天量”再融资的用途。

  用途一:收购优良资产

  有报道称,中国平安在和基金公司的沟通中透露,所筹资金的一个重要用途是收购境内外优良资产,虽未透露具体目标,但表示将选择与中国平安主营业务相关、具有良好成长性和能带来协同效应的项目。中国平安未透露收购项目的净资产收益率,但表示收购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不低于15%。

  用途二:全国铺设网点

  对于所筹资金用于充实资金本,中国平安解释称,在净资产规模方面,它和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均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中国平安旗下养老金公司在全国铺设网点需要相当大规模的资本金支持;另外,着重提升企业年金业务是中国平安未来的一个增长亮点。

  深度分析

  平安再融资 市场为何不安?

   中国平安的再融资之所以引发“血案”,令整个市场不安,综合业界看法,担忧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刚上市就急于再融资。中国平安2007年3月1日上市,IPO募资近400亿元,至2008年1月21日,上市不足一年,即要融资1200亿。

  点评:1200亿元是什么概念?是首发募资的3倍,接近中石油的668亿元和中国神华665.8亿元IPO的总和,是A股2007年IPO总和4771亿元的四分之一还多。如果上市公司都像这样巨额再融资,市场即使有再多钱也会被抽干,何况当前的市场并不“富裕”。

  第二,巨大的限售股解禁压力。3月3日,中国平安的解禁规模高达31.2亿股,至此,该公司流通A股增加至39.25亿股。

  点评:公司三季报显示,中国平安流通A股8.05亿股,以此计算,3月3日出现了流通股规模4倍于此前的一个 “新平安”。市场拿什么来宠爱如此的一个庞然大物?

  第三,没有具体公布再融资用途。已经公开的报告称“为了适应金融业全面开放和保险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增强公司实力,为业务高速发展提供资本支持,公司拟申请增发A股”。

  点评:没有公布具体的再融资项目,投资者失去方向。另外,即使海外抄底,人生地不熟,胜算到底有多大?毕竟,高调出海的QDII折戟而归、中投抄底黑石的惨败,都让投资者心有余悸。

  第四,技术上空头趋势明显,投资者望而却步。在过去的数月里,中国平安走势一直疲软,股价已从最高时的149.28元,一路探至昨日的67.10元。

  点评:上证指数分别于去年11月底和12月中旬探到4800点左右低点,其后回升,1月11日已经反弹到接近5500点。在此期间,平安却呈现缓慢下降趋势,面对至今仍看不到走稳迹象的平安,投资者很想知道:调整的底线在哪里?

  第五,只在A股再融资,不向H股融资。本次巨额再融资,无论是增发还是债券,全部面向A股市场。

  点评:在多年的“墙内开花墙外香”之后,即使上市后两度分红,但内地市场的投资者付出无疑仍远多于回报;更何况,在汇控次贷深陷之际,更让人不安。毕竟,上市公司在A股市场高价融资,在H股市场低价增持,利用巨大的价差为大股东“套现”的操作并不少见。

  中国平安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是中国第一家以保险为核心的,融证券、信托、银行、资产管理、企业年金等多元金融业务为一体的紧密、高效、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公司成立于1988年,总部位于深圳。2004年6月和2007年3月,公司先后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份名称“中国平安”,香港联合交易所股票代码为2318;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为601318。

  华尔街守则

  华尔街一个公认的守则就是:保护最弱小的投资者,也就是保护整个华尔街。道理很简单,如果最弱小的投资者都得到了保护,那么就会有足够多的投资者愿意承担这个风险,去促进这个市场的发展,才可能有活跃的融资活动。在次贷危机深深打击了金融市场整体信心、紧缩预期抑制市场信心、限售股解禁高潮惊涛拍岸般地让市场信心严重受挫的背景下,中国平安巨额再融资成为了市场信心崩塌的火药桶。市场信心不是万能的,但没有信心却也是万万不能的,最近的走势再度验明了这样一个道理。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李瑞)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