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本报数据中心统计,截至2008年3月4日,两市已披露2007年年报的250家上市公司中,有20家公司同时提出了再融资预案;而去年同期只有9家,即使披露2006年报的全部1500家上市公司中,提出再融资计划的也只不过有29家。
这一数据表明,今年上市公司对再融资渴求大大高于去年。
业绩增长拉动再融资需求 伴随着行业景气的提升,更多的上市公司希望能够在二级市场融得资金继续投入新的项目,由此进行规模扩张。
从拟进行再融资公司的盈利状况来看,绝大多数公司在2007年实现了净利润的大幅度增长,其中
长力股份净利润增长达到335.18%,
新乡化纤净利润增长258.29%,
英力特净利润增长211.06%,
山西焦化、
科陆电子、
美的电器增长超过100%;但也有部分公司的净利润增幅处于下降状态。
上述20家已公布再融资计划的公司涉及金融、房地产、石油化工、机械设备仪表、医药、交通运输仓储业等多个行业。从各行业中上市公司数量来看,对融资需求最为迫切的行业是石油化工和机械设备仪表制造业,由于行业净利润增长较快,资金需求量大,这两个行业也是历年来再融资高发行业。
从再融资方式来看,20家公司中,绝大多数公司拟采取的融资方式为公开增发,有11家;
三花股份、山西焦化、科陆电子三家公司拟向特定投资者定向增发;
开元控股、英力特、
安泰集团、
长园新材、
泰豪科技五家公司则公布了配股预案;另外,
康美药业拟公开发行9000万份分离交易可转债。
能否实施不确定性增大 尽管年报同时披露再融资的上市公司较去年有所增加,但从去年再融资预案的实施情况看,2006年年报同时披露的再融资预案在目前已经实施的仅有18家,而预案遭遇变更、暂缓、取消、否决或审核未能通过的也不在少数。例如
ST一投再融资预案的部分子议案即遭到股东大会否决;
雅戈尔和
特变电工审核未能通过;
霞客环保公开发行3800万股的再融资项目最终被取消。
今年年报披露同时推出的再融资预案存在的变数更大。
福耀玻璃在2月29日发布公告称,在充分考虑中小股东利益,并兼顾股东和公司之间利益平衡以及当前市场环境后,决定取消再融资计划的议案。此前,福耀玻璃在2月25日公布的年报中称,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亿股,若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07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并已实施该分配方案,则计划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2亿股。募集资金计划投入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玻璃研究院技术改造等八个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金额为38.75亿元。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接连不断的巨额再融资及传言一直挑战投资者的心理底线,在积弱的市场行情下,反对情绪有所增加,这加大了再融资能否实施的风险。
市场反应强烈 从预案涉及的再融资金额来看,现有20家拟进行再融资的上市公司融资总额将达到625.3亿元。其中,
浦发银行2月28日披露,公司拟公开增发8亿股,增发的发行价格不低于公告招股意向书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或前一个交易日均价。按公司10送3的送股除权之后,以40元价格计算,融资规模大约为246亿元,成为年报同时披露再融资的最高额度。
而在年报期间,
中国平安高达1200亿元的天量再融资更成为市场不能承受之重。1月21日,平安发布再融资公告称,拟申请增发不超过12亿股A股股票,并发行不超过412亿元分离交易可转债。两者相加,再融资规模接近1200亿元。方案公布当日,上证指数下跌279.44点,跌幅5.14%,中国平安A股跌停,H股跌幅达6.33%。不过,昨天中国平安召开的股东大会通过了上述巨额再融资方案。
理性看待再融资 再融资是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主要途径,事实上,进行再融资的公司往往也是业绩较好,盈利能力较强的公司。提出巨额再融资计划的中国平安预计2007年度全年净利润比上年度增长100%以上。
上市公司通过再融资做大做强,推动企业发展的案例并不鲜见。不过,再融资毕竟是上市公司要求股东追加投资的行为,申银万国研究所市场研究部总经理桂浩明认为,只有再融资计划的提出不会导致公司股票明显下跌、再融资本身能够给股东带来切实利益、再融资的实施对于整个市场的稳定有积极作用,才能受到投资者的欢迎。
为了提高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拟进行再融资的上市公司往往同时推出高比例的分配预案。从本报的统计来看,除开元控股无分配方案外,此次年报提出再融资预案的公司还都伴随着较高比例的分红送转。2005年和2006年仅10派1元(含税)的山西焦化,在2007年年报中推出10转增10的高送转预案。此外,康美药业、安泰集团、美的电器、福耀玻璃、
招商地产等都推出了每10股合计送转5股以上的高送转方案,
新安股份则拟10派6元(含税)。
业内人士认为,投资者需要理性面对当前市场的高额再融资需求,关注再融资募集的资金将投向的项目是否具有较好的盈利前景。对处于行业景气高峰的再融资公司则应保持谨慎,因为再融资项目是根据目前行业景气做出的盈利预期,而一旦未来行业环境变化,项目的盈利预期可能会大打折扣。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田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