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 孙晓旭
一季报披露工作将于明天正式开始,市场忧心的上市公司业绩增速下滑将首次通过数据形象地展现在投资者面前。
目前,已发布业绩预告的86家公司中,可比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幅为170%。
预报情况好于预期
“中国经济增长的拐点已过,已经处于向下周期的边缘。”申银万国日前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直观呈现出了A股市场的尴尬。目前,类似言论已非盛世危言。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头两个月的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下降了20个百分点,即便剔除石化及炼焦业,其他行业的增速也只有30%。
基于上述数据的研究报告层出不穷,矛头均指向次贷危机中的中国经济。对于A股能否在宏观环境变化中自保,市场信心日益动摇。
明日,日照港(600017)和金宇集团(600201)将发布其2008年一季报,从而拉开沪深两市一季报披露的大幕。幕布背后,是A股市场万众瞩目的上市公司受宏观经济影响情况,也是用以衡量目前市场下跌程度的重要指标。
目前,从已经吹响的前奏来看,即将开场的大戏并不像一出“悲剧”。Wind资讯统计显示,已预告一季度业绩的86家上市公司中,可供比较的83家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96.25亿元,同比增幅为170%。
与其2007年一季报净利润同比增幅328%相比,上述数字明显下降。不过,与同期工业企业利润增长情况相比,上市公司的优势依然明显。
“市场的预期已经非常悲观了,将来出台的数据未必比想象中坏。”德邦证券分析师古敬东对一季报情况表示乐观。
“负面因素已消化”
古敬东相对乐观的态度进一步可以延伸至对目前市场形势的判断上。与多数立足于宏观经济和股票策略的分析师相同,他认为,目前上证指数累计44%的跌幅已经能够消化市场的悲观预期。“站在6000点和3000点,上市公司业绩增速下降的影响显然是不一样的。”
3月初,蓝筹股估值合理论一度广受分析人士认同。东方证券分析师宁冬莉就认为,在当时点位下,蓝筹股的股价已经比较合理,能够为市场提供业绩支撑。
眼下,上证指数与当时相比又跌去了将近千点,蓝筹合理论也同步演变为了蓝筹低估论,所谓“合理不等于就要买入”的尴尬似乎也不复存在。
“目前股价的估值已经很便宜。”基于业绩增长因素,中信证券首个转身唱多称,以目前的价格买入,到年末获得20%的投资赢利是可期的。
对此,古敬东还补充了一条:机构投资者目前继续大举杀跌的风险正在加大。判断的依据是,对于大资金而言,其重大买卖决策起码要求股指波动500点左右,而上证指数再跌500点就将失守2007年“2?27”调整的高点。
目前,上证指数已经累计下跌44%,跌幅相对于境外地区股市在牛市中的调整也属罕见,仅次于台湾地区股市1986年至1990年的股市上涨过程中45.7%的调整幅度。
关键要看金融股
事实上,对于股市现阶段的下跌,证监会三大指定信心披露媒体已态度鲜明地表示,非理性暴跌难以长久。而在古敬东看来,一旦一季报整体情况确实好于市场预期,非理性情绪将得到纠正。
眼下,能够实践这一期待的市场自身力量非金融股莫属。
“银行一季报盈利增长将远超预期,行业平均同比增速可望在60%以上。”国泰君安银行业首席分析师伍永刚预测,招商银行、深发展、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和工商银行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均有望达到100%。
与此同时,不可否认的是,一季报并不能代表全年。目前,高盛中国首席策略师邓体顺已经将A股盈利增速下调到了15%至20%。
古敬东也提醒投资者,尽管情况相对乐观,但对一季报影响下的市场形势不可过分乐观。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