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打造“金融达沃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软”着陆(图)

  在上海加速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日程表上,软实力建设开始提升至又一高度华盖图

  早报记者黄武锋

  如果把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比作研发一台超级计算机,规划中的“陆家嘴金融城”是计算机的“硬件”,那么相关的配套政策、服务、人才、文化、环境等因素就可看作是系统正常运营必不可少的各项“软件”。

  在上海加速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日程表上,伴随着金融要素市场等硬指标日趋完备,软实力建设开始提升至又一高度,一系列与之紧密相连的事件陆续浮出水面。


  2007年9月18日,“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领导小组”正式成立,韩正担任组长;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国际咨询委员会、国内专家委员会同时浮出。

  2007年10月,被誉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智囊”的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揭牌成立。当年12月,专业金融争议解决机构上海金融仲裁院也正式在陆家嘴成立。

  前奏已然敲响。2008年5月9日,以“世界格局中的中国金融”为主题,首届“陆家嘴论坛”在上海拉开帷幕。世界各国金融界领袖、顶级专家学者将悉数来到黄浦江畔,聚焦次贷危机下的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从“沙龙”到“论坛”

  东园路36号B幢,这处位于陆家嘴心脏地带、东方明珠与海洋水族馆之间的闹中取静的场所,已见证了上海提升软实力的诸多努力。从2007年10月开始,每逢月中,上海滩的部分金融机构高层就会在此会聚,其中不乏朱民、史达德、高西庆、吴晓灵和吴敬链等诸多国内外金融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都是为“陆家嘴金融家沙龙”而来,作为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组织的金融界高端精英人士日常交流平台,该沙龙已成功举办七期,其日程表更是已排至2009年3月。

  但“智囊”的心思显然不止于此,“陆家嘴论坛秘书处”这块牌子今年初就悄然出现在了这幢别墅的大门口。“在研究院成立时,我们就有举办大型论坛的构想,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需要与之对应的学术氛围。”据陆家嘴论坛的最初倡议者之一、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张春介绍,当初之所以选择论坛这种形式,主要源于其操作性较强。而且国内并没有知名的高端金融领域专业论坛,借助这一国际性的金融论坛也能更好推广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形象。

  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朱晓明眼中,“陆家嘴论坛”这一大论坛将与小规模、高频度的“中欧陆家嘴金融家沙龙”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他期望“小论坛预演大论坛的精彩、大论坛演绎小论坛的精华”。

  “简言之,沙龙着重于深入探讨具体问题,寻求解决方案,而论坛则主要是对发展趋势的预测。”作为中欧方面具体操办此次论坛的代表,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刘胜军进一步解释,在陆家嘴金融家沙龙,主讲人一般只用一半时间来讲,剩余时间则更多的是用来互动。“我们更多的期望是通过此途径来建立属于金融人自己的圈子,形成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必不可少的金融文化环境。”

  据其透露,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已建立了包括吴敬琏、许小年、张春、王建铆、丁远、许定波、许斌、张逸民、朱煜、赵欣舸等知名教授在内的一支实力雄厚的经济学金融学教授队伍,在此基础上,又聘请了吴晓灵、项俊波、高西庆、朱民、李剑阁、屠光绍、王华庆、郑杨、方星海等多位著名金融专家担任金融学兼职教授。

  金融“达沃斯”

  “我们希望"陆家嘴论坛"能打造成国内最权威的国际性金融论坛,致力于加强中国与世界金融体系的双向融合,深化中国金融改革,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在日前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表示。

  与其所言对应的是,此次论坛规格之高。论坛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和上海市政府联合主办,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和上海市市长韩正担任首届论坛联合主席。参会人士囊括中国几大金融监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和世界知名的金融机构高层。

  方星海透露,首届论坛的主题是“世界格局中的中国金融”。大会主议题聚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金融深化改革、世界眼中的中国金融、全球金融市场新展望、上海如何加快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等。此外,在12个分议题中则将广泛探讨中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全球外汇储备管理新挑战、人民币汇率改革和资本账下可兑换、金融改革中的利率市场化、金融混业经营与监管等内容。其中,美国财政部主管国际业务的副财长大卫?麦考密克将介绍此次美国次贷危机所产生的金融风险对世界的影响,其中包括对中国的影响。这无疑将为走在进一步深化改革路上的中国金融业和正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积累防范金融风险的经验。

  据介绍,作为一个金融领域的专业性论坛,“陆家嘴论坛”的目标是成为我国金融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论坛和世界上少数几个最有影响力的经济金融论坛之一。论坛将每年举办一次,每次确定一个主题。

  “通过5~10年的努力,伴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中国金融在世界影响力提升,我们希望把"陆家嘴论坛"发展成像"达沃斯论坛"那样国际知名的论坛。”方星海表示。

  在学界人士看来,如果一定要设定一个参照物,“陆家嘴论坛”称为“金融达沃斯”更为合适。

  上海求“变”

  所有动作的背后,在学界人士看来则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思路的一种变化。

  “不论你建设多少高楼,设备多先进,但没有相配套的"软件",就不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潘英丽的理解是,软实力应主要包括制度、文化和人才等几个主要方面,内容涵盖配套法律政策、司法、执法水平,完善配套服务、文化包容性、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机制等多重因素。而这些对上海甚至对全国而言都是“软肋”。

  这一点显然也为上海市政府所认同。2007年底到任的主管金融的副市长屠光绍在来到上海后,进行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调研、调研、再调研。既具有金融专业知识、又有在中央监管机构工作经历的他,被各界认为是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最佳人选。他在日前的一个内部座谈会也谈到,在上海金融要素市场已基本建立后,目前的主要工作还是应该加强软实力建设。而“陆家嘴论坛”就是体现这样一转变的标志性事件。

  相关数据足以支撑上海这一转变。最新统计显示,2007年全年,上海证券市场股票成交总额达到30.5万亿元,约占全国的2/3,位居亚洲第2位、世界第7位;沪市总市值则达到27万亿元,约占全国市场的83%,位居亚洲第2位、世界第6位,提前达到上海国际融中心建设“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上海各类金融机构总数也已达858家,资本市场的长足发展,已让上海初步成为了国内资本市场中心。此外,全国性的货币市场、黄金市场、外汇市场、商品期货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产权市场等也已在上海“落地开花”。

  “实际上上海并不需要急,只要把握目前的优势,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仅是时间问题。”张春指出。

  尽管如此,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然加速。按照“5年打基础,10年建框架,20年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三步走战略,上海目前已处于打完基础建框架的阶段。

  上海的另一种变化还体现在各级政府官员对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思想转变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中央、地方及市场主体形成合力,服务全国,这已渐成共识。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银监局局长阎庆民今年两会期间上交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几点建议的提案》也提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仍面临一系列挑战,需要国家从政策和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推进,以提高中国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同时,他建议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研究,考虑在国务院层面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国内金融资源的布局,对香港、上海、北京、天津、深圳等国内金融发达城市的定位进行协调安排,对金融中心建设的配套支持措施进行综合平衡,并认为可以考虑在上海试点金融业税收制度改革,税负偏高令上海金融业趋于单调。

  “年收入10万美元的跨国金融机构专业人员,在中国内地的纳税额是在美国的1.5倍,是香港的2倍。”阎庆民注意到,这已经使得不少高端金融人才对来上海望而却步。在个人所得税之外,营业税也成为阻碍不少金融机构入驻上海的门槛。目前,内地征收的营业税是针对企业营业额的5%来征收的。而境外征税则依据扣除成本、管理费等之后的净利润。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在成立专门学术机构、培养人才上迈出实质性步伐,上海市日前还开始了对金融服务的规范。上海市金融办日前就透露,近期上海市金融党委、金融办将制定《上海市金融(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窗口服务规范》,试图以行业规范形式提高金融业的整体水平,“以应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要求”。

  戴着“镣铐”起舞

  “汇聚全球精英的陆家嘴论坛就是上海乃至全国借助外脑求解金融难题、寻找金融突破的最好平台。”潘英丽认为,同时,国际性的“陆家嘴论坛”也将大大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知名度。

  在她看来,上海已经不能再单纯依靠等待中央政策优惠来发展。中央有中央的考虑,上海应该着力把已有的金融要素市场做大做强,同时不断完善金融“软环境”。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张春等学者及政府人士的认同,“上海要在世界金融市场急剧变化和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稳步推进的背景下寻求突破。”

  她的建议是,首先,上海要成为人民币市场的金融中心,才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国际金融中心。而目前在人民币金融市场领域,上海的金融衍生品创新和研发还是软肋。在现阶段,尽管金融衍生产品依然需要中央审批,但上海应该鼓励企业创新的机制,鼓励企业内在创新去研发市场有需求而又风险可控的产品,设计出较易得到监管部门批准,而且也易为投资者接受的人民币衍生产品。

  其二,还是软实力建设???上海应该加大信用评估体系建设,扶植中介机构发展,可以通过合资或者独资引进国外领先的中介机构,培育优秀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级机构的发展。

  如何解决日渐增多的金融纠纷也是部分学者关注的问题。目前的情况是,上海的期货公司碰到什么合同纠纷都选择到香港、新加坡等地去仲裁或司法途径解决,这显然不利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为此,张春和潘英丽不约而同的建议是成立专门的“金融法庭”,与去年12月成立的“金融仲裁院”形成完整的金融纠纷解决体系。

  在具体行动方面,依据上海金融办最新一期金融系统信息,上海将争取在中央层面建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推进机制,在浦东扩大银行、证券、保险业等金融机构及法律、会计、审计、咨询等中介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力度,继续引导外资法人银行、保险机构落户浦东,大力引进国际著名投行机构和战略投资者,鼓励与中资合资入股;支持上证所筹建国际板,吸引境外企业在沪发行股票和债券;研究在上海开展人民币国际结算试点,开展小额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研究推动上海原油期货市场建设;积极推动建立专门的金融法庭。

  最新的消息是,《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草案)》已初步拟定,进入了征求意见阶段,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将有章可循。
(责任编辑:贾海滨)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沙龙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