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中国金融观察 > 金融聚焦

次贷变色龙:美国证监会调查评级三巨头

  近日,三大评级机构??惠誉(Fitch Inc)、标普(Standard&Poor’s)和穆迪(Moody's Investors Service Inc.)??遭遇“调查门”风波。6月3日,美国证监会公共事务办公室副主任约翰?海恩(John Heine)称:“美国证监会正在对三大评级机构进行调查,但是现在还不能断言此次调查的发现或者结果。

  尽管权威的调查结果尚未出炉,但是美国证监会已经向信用评级机构举起了“大刀阔斧”。

  美国证监会三管齐下

  “此次证监会的检查主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方面评级机构是否为了得出更好看的评级结果,而背离其评级的方法和规程;”美国证监会主席克利斯托夫?考克斯(Christopher Cox)表示,“另一方面评级机构是否按照既定的制度管理其内部评级与商业业务之间的利益冲突。”

  其实美国证监会关注的两个问题都与评级机构的收费方式有关系。因为目前通行的模式是??债券产品的评级费用由债券发行方负担,而且,评级机构还可能在债券发行后得到一部分提成。这就难怪评级机构的中立性遭到质疑。

  台湾省金鼎证券资深副总储蓉就曾指出,由于某一评级机构的评级方法可能对某种债券产品架构特?有利,而赋予较高的评级,使得发行人利用此种特点可以任意选择对自己产品有利的评级机构,以取得较好的发行条件。

  纽约州检察长Andrew M. Cuomo早在去年就开始了次贷危机相关的法律调查,他同样看到了目前发行方付费所带来的风险,他提出建议:评级机构每个季度公布他们新接受的评级业务以及该阶段完成的评级,这样投资者就能了解更多的信息作为投资参考。

  为了得出可靠的结论,美国证监会成立了40余人的调查队伍,审查三大评级机构内部与次贷衍生品相关的所有文件记录和邮件,此外,公开披露的评级信息和结构性金融产品的评级历史均被列入审查范围。

  在今年4月底美国参议院召开的听证会上,克利斯托夫?考克斯明确提出了三项改革措施??强化信用评级机构的可靠、透明和竞争。

  美国证监会希望在未来扩充评级机构信息披露的内容,具体包括财产抵押债券的抵押资产情况、评级所用的数学模型等等,那么投资者通过评级机构公布的这些数据和评级方法,能够自己测算出投资意见,并且清楚理解不同类型的证券化产品之间评级区别,不会过分依赖于评级机构,从而达到评级透明的宗旨。

  在维护评级的可靠性方面,美国证监会在未来的规定中,可能会要求评级机构更多的披露其评级结果和过程,并公布其债券评级中潜在的利益冲突,各机构还必须每年提交机构内部的工作报告,阐述一年来的业务进展和评级调整。

  对于打破三大评级机构的垄断,引入竞争机制,美国证监会更是意志坚决。

  “证监会有望出台新政,确保所有的评级机构都可以得到评级所需的基础信息,因此,无论评级机构采取何种盈利模式,证券发行方付费或者投资者付费,都不会影响其获取足够的基础信息。鉴于目前证券发行方付费的方式占据主导,该新政将有利于创造公平的竞争,其他机构尽管未接受发行方聘请,但是他们有权力得到信息并主动提供证券化产品评级。” 克利斯托夫?考克斯说。

  评级机构系列“出尔反尔”

  惠誉的总裁及首席执行官Stephen W. Joynt坦承:“尽管我们知道次级贷款存在着巨大风险,但是我们没有预料到美国住房市场会发生如此急剧的下滑,更没有想到随着住房市场的不景气,借贷人的行为会发生惊人的转变,我们也非常惊讶次贷危机波及的范围之广。”

  面对几千亿的次贷损失,投资者和监管者的怒火并不会因评级机构的简单解释而熄灭。他们愤怒的原因不是评级机构缺乏远见,而是一系列的“出尔反尔”。

  次贷危机的初现端倪是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e)的破产。这家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曾于去年2月13日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不过并未引起重视,直到新世纪金融公司在4月2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才察觉到次贷市场的暗潮涌动,开始将新发行次级债产品的评级调低。

  自2007年7月份之后,评级机构的反应加剧,三大评级机构大手笔地调低了几乎所有次级债产品的评级。仅在7月10日一天,被穆迪下调评级的次债证券就超过400种,标普则以迅雷之势在随后的两天,调低了大部分此类证券的评级。

  此番毫无预警的大规模评级下调,发动了次贷危机的引擎,将次债衍生品的投资者推向了巨额减记资产的深渊。

  伴随支撑全球资本市场半边天的跨国银行、投行的次贷相关损失相继浮出水面,对评级机构的口诛笔伐此起彼伏,美国证监会、欧盟委员会等无法坐视不管,在去年夏天相继表示对信用评级机构行为的关切或进行调查。

  然而,黑暗远未结束。

  惠誉在2007年底又下调了一批次贷衍生品的评级,这些评级都是一年前由惠誉新鲜出炉的,今年2月,所有2006年到2007年一季度的评级全部被更改,无一例外的被下调。

  穆迪也于今年2月上演了大逆转,次贷产品的评级中,2006年的53.7%和2007年的39.2%被大打折扣。

  标普的次贷评级产品同样难逃此劫,今年3月,八成以上的相关评级被标普主动下调。

  恶性循环下,今年一季度,次贷危机愈演愈烈。

  美国证监会显然注意到了信用评级机构的“信用缺失”,克利斯托夫?考克斯指出:“2002年到2006年,房价持续上涨确保了次贷证券化产品的优良表现,回报甚至超过评级机构的预测。2007年中期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房价下跌致使次级贷款的违约率陡然上升,某种程度上,也促使了评级机构重新评估次级贷款的RMBS和CDO两种衍生品。最终,他们下调了原来的评级。”

  华尔街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陷入危机,犹如美国金融系统的大动脉破裂失血,对美国政府的触动极大。除了美联储出手相救之外,美国参议院举行了专门的听证会讨论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中扮演的角色,美国证监会则痛下决心彻查三大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中是否有失责或者失误并提出行业整改的意见。

  投资者与监管方的双重要求

  不过,让评级机构为次贷危机买单似乎有些不公。

  “好比政府计划在华盛顿建一栋高楼,却任命一家私人公司来定义高楼的标准,那么高楼究竟应该是5层还是10层呢?”纽约某投资公司结构性金融部门的Arturo Cifuentes博士如此比喻现在金融市场的状况。

  在他看来,久负盛名的3A债券中的评级符号“AAA”仅仅是评级机构自创的,在这套评级体系,每个符号的定义由评级机构来定义而非权威的政府监管部门,但是,美国乃至全球的金融监管部门都将这一系列符号作为制定某些监管标准的指标,例如美国有规定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表的评级不能低于“BBB”,但是具体什么样的资产才够“BBB”的级别呢?

  于是,监管部门的监管标准是严格的,但是其衡量金融机构稳定性的指标却是不稳定的,因为这些符号的含义是由三大评级机构各自决定的,更直接的说,评级机构有权随时更改评级符号代表的信用风险大小。

  信用评级机构在美国拥有近1个世纪的历史,长期以来信用评级行业以自律监管为主。1975年美国实施了全国认可的统计评级机构制度即NRSRO,至今,合格的NRSRO仅有9家,但是标普、惠誉和穆迪三大评级机构处于绝对垄断。

  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报告,在世界上所有参与信用评级的银行和公司中,标普的客户是37%的银行和66%的公司,惠誉涵盖了27%的银行和8%的公司,穆迪则为80%的银行和78%的公司提供评级。

  2006年9月之前,证监会都无权对信用评级机构指手画脚。美国参议院通过的《信用评级机构改革法》规定,由美国证监会对信用评级机构进行直接监管。

  Arturo Cifuentes博士对三大评级机构的特权以及监管的缺失发出了疑问,“评级机构既要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又要符合监管者的要求,这本身就存在矛盾。”

  他认为,最初评级机构的出现只是单纯为了给投资者提供有用的信用风险信息,后来,监管者将这些评级上升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标准,规定某类投资者可以投资哪一级别的金融产品,或者禁止某些投资者购买某些级别的证券,问题就随之而来,投资者和监管者不具备完全一致的利益诉求,评级机构的工作就很难保持中立和客观。

  纽约时间6月11日,美国证监会将有可能发布正式的评级机构监管方案,可以预见,信用评级机构的整改势在必行。

  

(责任编辑:贾海滨)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