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左右间财经评论 > 转轨专区

地方国有企业如何“走出去”

  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着眼国家经济全局作出的重要决策。地方国有企业作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的重要力量,积极“走出去”融入全球经济,既符合企业的内在发展需要,也是践行国家和地方战略的应有之举。

那么,地方国企如何“走出去”?

  近几年,重庆国企系统一直走在国企改革探索前沿,其整体上市、打造重庆企业名片、打造重庆企业家名片等举措都蕴涵了“引进来,走出去”的全方位开放精神。中国经济时报为此专题采访了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国资委主任崔坚。

  从国家和地方大局着眼把握“走出去”战略

  中国经济时报:最近听一些国企老总说,重庆国资系统在酝酿一个“走出去”战略,这让人联想到薄熙来同志到重庆以后用开放推动重庆改革发展的思路。具体到你们,有什么系统的思路呢?

  崔坚:国企“走出去”,不能忘了这个“国”字,要充分体现国家政策导向和战略意图。作为地方国企,还得考虑地方的宏观经济大局。具体讲:

  一是有利于实现国家和地方资源战略的要优先介入。关系国家和地方经济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资源、能源领域,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短缺资源和稀缺资源领域,要主动出击,优先介入。要通过海外并购、协议采购、联合开发、项目置换等多种方式,进入海外资源市场,获取全球资源配置的主动权,提高资源占有度,保证资源供给量,维护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长期安全。

  二是有利于推动地方支柱产业发展的要优先布局。涉及地方支柱产业发展的原材料供给、物流配送及研发、生产、营销体系拓展等领域的项目,要重点策划,优先布局。要依托海外产业市场、资本市场等,综合实施合资、独资、购买、重组等手段,增强产业集团在全球产业资源配置中的主导权,推动产业集团调整产业链、优化价值链、拓展营销网、完善信息链、降低物流、能耗和管理成本等。

  三是有利于密切经贸和外交关系的要优先进入。有利于深化或改善外交关系,有利于密切经贸关系,有利于增强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的海外市场,如非洲、中东、亚太市场等,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优先进入。要根据海外市场的需求和政治、经济状况,结合企业的行业特点和规模实力,通过产品输出、技术输出、管理输出、资金输出等方式,参与资源加工、农业开发等,通过修桥筑路、开设学校医院、投资办厂等渠道,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共赢互利关系,实现国家和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路径选择要与企业实力相匹配

  中国经济时报:企业总归要发展要赢利,作为一个内陆城市,您觉得你们的企业怎么“走出去”才能首先保证自己的发展?

  崔坚:路径的选择事关“走出去”的成败。企业要基于对自身的特点和整体实力的综合判断,量身裁衣,量力而行,选择一条符合企业实际的有效路径。

  一要坚持差异化原则。企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各种要素的不同,决定了企业“走出去”路径的差异性。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二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坚持走海外产业发展的传统路径,通过产业布局、基地建设、市场和服务体系延伸等方式,融入全球产业体系,提高产业的国际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国际证券市场、金融市场、产交市场等各种要素市场的作用,闯出“走出去”战略的新路子。如符合海外上市的地方国有企业,可以尝试通过海外资本市场融入全球经济。规模实力强的企业可以依托海外证券市场,通过股权收购、参股或控股海外上市公司实现“走出去”。还可以通过其他国际市场,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产权、技术和人才资源等。

  三是要坚持内外市场均衡。企业产业、资金、人力等资源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配置权重,也是选择“走出去”路径必须统筹考虑的问题。要紧扣企业“走出去”的战略目标,以坚持均衡发展的原则有效调控。以进入、占有国际能源市场、稀缺资源市场为目标的企业,要敢于拿出“舍内抢外”的勇气,全力践行国家和地方战略;以解决自身发展瓶颈为目标的企业,如解决原材料的海外供给、解决核心技术等,要坚持“稳内先外”的原则,通过“走出去”抓紧解决;以市场向海外延伸为目的的企业,要坚持“内外并行”,如投资建厂、收购兼并、增设营销网络等,要以市场为导向,可内的不能急于向外。

  战术运用要与市场机制相融合

  崔坚:从战术层面讲,国际形势复杂,市场变幻难测。企业要灵敏洞察,巧用各种战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要善于借力出击。要借助国家和地方商务部门的对外合作网络和中介机构的信息渠道,选择最佳的出击路径和合作伙伴。借助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和对华友好人士的影响力,海外战略投资者、世界500强和中央大集团的竞争力,提高“走出去”的效率,实现风险递延。借助海外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业务人员的各种资源优势,加快拓展海外市场。借助驻外使馆、友好组织等,帮助解决海外经营中遇到的经济、法律、劳务等一系列纠纷。

  二要善于借势推动。要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政府领导人出访的重要机遇,积极开展经济外交,扩大海外业务范围,提高国际影响力,促进国际化经营。充分利用海外市场的经济发展周期和利率、税率的波动,利用海外企业生产经营的趋势变化,找准最佳的介入时机。充分利用国家对非洲、东南亚、中亚、南太平洋等地区国家的优惠贷款和项目援建给企业带来的重要契机,积极实施对外承包或投资经营。要充分利用国家在世界各地建立的良好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合作关系,发挥政府的协调功能,为企业“走出去”搭建良好的经营平台和创造宽松的商业环境。

  三要善于借桥铺路。要善于借助海外资本市场,通过海外上市、参股或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等方式,进入海外市场。善于借助海外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通过收购债权进而实现债权转股权。善于通过控制海外企业能源、原材料等供应链的关键部位,核心技术、物流配送等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为实施对外并购争取主动。

  风险可控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基本前提

  中国经济时报:目前从国家层面,防范借“走出去”资金外逃上也是一个没有完全解决的课题,从国企来讲,更不能排除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你们打算怎么样来防范呢?

  崔坚:风险可控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基本前提。要把风险防范贯穿于“走出去”的全过程。

  一要加强决策风险防范。要建立海外投资风险的评估机制,在实施市场开发、项目投资前,要对海外市场的经济、政治状况、市场环境及投资优惠政策等进行综合评估。要借助大型国际投资咨询公司和律师事务所的专业力量,加强对海外企业信息的收集和政策法律的咨询,降低决策风险。要建立海外投资决策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产品的市场趋势、价格走向和主要竞争对手的跟踪分析,限制盲目经营和短期行为。要在实施重大国际投资、并购、合资合作前,加强对海外市场政策制度、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研究,建立交易合同审核制度,减少因政策法律问题带来的决策风险。要通过签订双边或多边投资保护协议,减少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化解投资争议。要探索推行行业多元化和国家地区多元化,分散并降低单个业务风险形成的总体风险水平。

  二是加强经营风险防范。要探索与海外原材料供应商签订长期供货协议、与营运商建立价格补充机制等方式,规避原材料价格波动给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要通过开展套期保值或提高产品首付款比例等措施,规避由于汇率、利率变化给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要建立健全海外项目经营预警机制和商品行情的监控机制,及时识别风险、量化风险、监控风险,把经营风险损失降到最低。要充分利用好保险手段,通过实施出口信用保险,化解收汇风险,确保企业的经营安全。

  三是加强管理风险防范。要探索建立全球现金管理系统?GCM?,实现现金管理系统功能的网络化,严格监控海外资金的流转与调动。要完善海外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监事会外部监督,增强董事会独立性,明确董事会和高层由母公司委派。要探索建立良性竞争机制和与绩效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海外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要实施海外企业定期汇报制度,加强对经营过程的监控。要实施灵活的海外经营策略,既避免管得太死而影响海外企业的正常经营,又防止放任海外企业自行决策投资行为造成的投资失控。

(责任编辑:黄珂)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崔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