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借力奥运——“中国制造”新舞台 > 中国制造业行业现状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一条不太起眼的新闻,让人生出几分感慨: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的上海漕河泾开发区,7月9日有12家中外资企业项目同时落户。

  这个20年前以中外合资微电子工业区为核心扩大起来的开发区,曾是上海改革开放的标志之一。
有意思的是,20年前,漕河泾引进的跨国企业多为制造型的工厂;而现在,进入这里的12个项目却是研发中心、企业总部和创新型公司。类似上海漕河泾开发区这样的转变,也出现在中国沿海许多开发区,昔日的制造加工区有向“世界实验室”和“区域大脑”转变的迹象。

  这个转变让人产生许多联想。

  中国经济正面临诸多挑战。为了扩大就业,我们需要大量中小型制造型企业。但是,因为人民币升值、能源等生产资源的紧缺和成本上升、宏观调控、节能减排等综合原因,众多中小企业面临进退维谷的困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迫在眉睫。这样的转型或有诸多路径,但是,家门口的外资企业的转型本身,也值得我们借鉴。

  就在我们不断地扩大出口企业并为海外订单纷至沓来而欢欣鼓舞的时候,外资企业的以产品抢占中国市场份额的策略却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把研发中心搬到了中国,外企“中国研发潮”一浪高过一浪。

  有数据显示,2001年前,外企中国研发中心不超过200家,可是,到2007年已超过1000家。在2005年至2009年的投资计划中,约61.8%的跨国企业把中国作为首选的研发投资目的国,超过了美国(41.2%)和印度(29.4%)。

  外企研发中心大举进入中国,有政策的吸引,但更多因素是跨国公司的方向性选择,他们看到了中国更优质、更庞大的智力资源??人才!有跨国公司作过对比,在中国用一个博士,工资成本仅为美国的1/4,而效率却是美国的6倍。这种投入产出比,让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加快了吸引中国人才的步伐。以微软为例,中国研发集团的近期目标规模就是8000人,微软Vista等操作系统就有中国研发人员的贡献。

  我们应该为这样的“中国智造”感到光荣,但是,仅有这一点是不是还不够?我们中国的企业能不能有更多的“智造”,而不仅仅是“制造”?我们常说,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面对自身丰富的人才资源,我们不能自己把自己定位在“中国制造”和“世界工厂”上,而必须有所跳跃,向以人才、技术进步为核心的“中国智造”转变。

  这个转变肯定会有些痛苦,可能时间也会较长,但是,对于长远的发展而言,这是值得的。长期以来,“中国制造”让全球受其恩惠。现在,我们需要信心,在不远的将来,中国企业的“智造”也将惠及华夏甚至惠及全球,只要我们有足够的眼光、魄力,并且抓住机遇。

  (责任编辑:陈叶军(实习))
(责任编辑:单秀巧)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