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左右间财经评论 > 大势前沿

宏观调控宜以静制动

  温彬

  [ 面对可能出现的“滞胀”局面,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开始举棋不定,因此,我国的货币政策应静观其变,相机抉择,以静制动,努力实现经济软着陆 ]

  随着上半年宏观经济金融运行数据的陆续出台,人们开始对下半年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产生了较大意见分歧。

一方从宏观角度出发,认为通胀压力不容乐观,应继续坚持从紧的货币政策,通过加息和人民币升值的手段消除通胀预期;另一方则从我国微观经济主体出发,认为受需求减少、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出口型企业面临经营困境,部分企业的停产或倒闭导致隐形失业问题显现,因此,宏观调控应该有所调整。

  上述两种观点之所以有分歧,说到底还是政府宏观调控目标在通胀率和经济发展之间如何取舍。目前,全球经济可能陷入“滞胀”,致使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左右为难。综合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内外形势,笔者认为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应在坚持从紧货币政策基调不变的情况下,静观其变、以静制动,努力实现经济软着陆。

  全球经济将陷入滞胀

  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渐露疲态。原本多数人以为次贷危机将在今年下半年出现转机,然而最近美国两“房”危机以及IndyMac银行倒闭,使这种乐观的估计彻底无望。

  美国国家商业经济学协会(NABE)于7月20日公布了对101位来自美国企业和行业协会的经济学家的调查,其中44%的人预测下半年美国GDP增速按年率计算在1%以上,45%认为增长缓慢处于0~1%之间,10%预测将不增反降。

  更为重要的是,美国金融机构被次贷危机所拖累不得不采取信贷紧缩措施,从而制约了投资和消费的增长,这又将进一步加剧美国房贷市场的恶化,加速美国经济的衰退。不仅如此,今年以来美国通胀率持续攀升,6月份达到4.9%,创下自1991年5月以来的历史新高。面对可能出现的“滞胀”局面,布什政府采取了减税等积极的财政政策试图提振疲弱的美国经济,但效果并不显著。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似乎也失去了目标,陷入迷茫,提高利率打压通胀恐伤害经济增长,而用更低的利率来刺激经济又可能导致通胀恶化。

  与历次全球经济上升周期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不同,2003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中新兴市场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由于自身市场空间有限,因此其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对美、欧等发达国家的出口,因此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与发达国家的“脱钩”。发达国家一旦出现经济衰退,会导致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进口减少,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高速增长也往往会难以为继。而且,在当前全球能源和粮食价格暴涨的情况下,新兴市场经济体通胀也更加严重,今后可能出现低增长和高通胀并存的增长局面。

  我国经济增长态势喜忧参半

  今年上半年我国宏观调控成效显现,GDP增长稳步回落,上半年同比增长10.4%,保持两位数,避免了经济硬着陆,为继续坚持从紧的货币政策留下余地。6月份CPI同比上涨7.1%,环比下降0.2%,开始从高位回落,但进一步上行的压力仍在。而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作用开始显现,今年上半年,我国累计实现贸易顺差990.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8%。在外需下降的同时,内需保持旺盛,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402亿元,同比增长26.3%,比上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043亿元,同比增长21.4%,比上年同期加快6.0个百分点。内需增强有助于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向上的势头。

  当前,无论是大型国企还是中小民营企业,普遍感到经营的压力。一方面物价的持续上涨不仅表现在消费领域,在生产领域也非常显著。今年6月份PPI上涨8.8%,创下自1996年以来的历史新高。生产成本的提高和需求的减少使企业未来盈利能力降低。今年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0944亿元,同比增长20.9%,比上年同期回落21.2个百分点。虽然剔除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后,其他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8.4%,同比加快7.6个百分点,但这是政府通过价格管制致使利润在不同行业之间重新分配的结果。由于近几年我国在很多行业产能扩张过快,持续的通胀和紧缩必然导致众多行业和企业盈利水平下降甚至亏损。

  另一方面压力来自人民币的加速升值。2007年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6.59%,接近2007年的全年升值6.89%。在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外需减少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人民币的加速升值将对出口依赖型行业和企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总之,从微观层面来看,虽然我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开始显现,但也要警惕宏观调控对某些产业产生实质性伤害,避免在结构调整过程中,殃及那些有竞争力和需要扶植的企业。

  以静制动,实现经济软着陆

  目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阶段,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强劲,但同时也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的压力,因此实行紧缩政策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

  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各国的经济周期趋于同步,因此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相互牵制、独立性相对降低。对当前中国而言,应紧盯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实行跟随战略,避免成为世界经济衰退的埋单者。面对可能出现的“滞胀”局面,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开始举棋不定,因此,我国的货币政策应静观其变,相机抉择,以静制动,努力实现经济软着陆。

  那么,在坚持从紧货币政策基调不变的情况下,如何以静制动呢?我认为以下两点至关重要:

  一是保持现有利率水平不变。今年以来,由于央行实行严格的信贷额度控制,对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抑制作用显著。同时,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上浮也起到了通过加息抑制投资需求的效果。在2007年的6次加息中,由于最后1次没有上调5年期以上贷款利率,因此如果央行今年加息,将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严重的打击。数据显示,6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8.2%,涨幅比上月低1个百分点,价格与上月持平,环比涨幅自去年10月逐步放缓以来首次出现零增长。目前房地产市场供求基本平衡,这是一种有利于宏观经济稳定的最佳状态。

  二是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最近,关于央行通过加快人民币汇率升值来抑制输入型通胀的主张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我认为,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只能是停留在书本上的学术研究,不能作为政策实践;同时,人民币汇率还有多少升值空间,也不能依赖NDF市场的预期,对能否抑制通胀更主要还是要关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出口竞争力提高、贸易顺差持续扩大,主要是劳动生产率提高和部分要素价格低估两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出口型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要求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但因要素价格低估而导致的出口产品价格具有竞争力则不应成为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的基础。因为一旦生产要素价格提高就会导致出口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下降。目前,随着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刚性上升,加上未来成品油和电力价格面临调整的压力,我国企业出口竞争力将因生产成本上升而出现下降。因此,我判断人民币升值幅度已经基本接近因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应升值部分。1美元兑6.5~6.8元人民币将是未来两年内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合理水平,建议央行入市干预,打破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避免把本应作为提高一国出口竞争力最后手段的汇率变成压垮中国出口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

  (作者为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

  

(责任编辑:钟慧)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