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深度阅读

除了房子,宅基地还换来什么?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于10月12日在北京闭幕,城乡一体化及农村宅基地问题成为本次会议的热点问题,而天津作为“宅基地换房”的先行者瞬间成为全国媒体关注的焦点。自2005年下半年开始,天津就酝酿着一场自上而下的土地变革。

围绕破解土地和资金约束的难题,在广泛征求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提出以“宅基地换房”的方式推进小城镇建设,试点范围涉及津郊18万农民。

  农民的宅基地换来的是什么样的楼房?生活方式有着怎样的转变?新的土地政策能否真正平衡政府、企业、农民之间的利益?这项改革除了换来了一套楼房,究竟还给百姓、政府以及当地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变化?带着如上种种疑问,记者上周走访了津郊率先开始试点的“三镇”(大良镇、华明镇、小站镇)“两村”(南北辛庄村、后蒲棒村)的部分镇村。

  因地而变的 居住环境

  在天津市发改委印制的一本名为“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探索”的手册里,给予“宅基地换房”这样的定义:在国家现行政策的框架内,以不减少耕地为前提,高标准规划、设计和建设一批现代化、有特色、适于产业聚集和生态宜居的新型小城镇。农民以其宅基地,按照规定的置换标准无偿换取小城镇中的一套住宅,迁入小城镇居住。农民原有的宅基地统一组织整理复耕。

  在土生土长的华明镇北坨村村民崔先生看来,家乡这几年的变化是天翻地覆的,这样的变革速度对于年过花甲的他来说还是首次经历。“仅在五年前,这里还遍布着低矮的平房,交通不便、污水横流,周边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农田、荒地。”

  如今,这里是一个让城市都有点逊色的现代化新型小城镇,相比木秀园和越秀园,这里的小区规模更大,风格更统一。灰、白、红色相间的楼群,小高层和普通楼房错落有致,连小区的名字都充满了诗意:逸园、达园、厚园、泽园、坤园、德园、禾园……这样的小区共有13个。

  干净整洁的马路上,随处可见果皮箱和环卫工人。路牌、交通指示图和信号灯等设施齐备,超市、快餐厅、幼儿园等服务场所一应俱全,景观步行街和小广场让村民有了休闲、遛弯的好去处。更让人惊讶的是,镇子的马路上还穿行着现代化的电瓶代步车,村民招手即停,免费乘坐。

  于老汉和老伴儿吃完午饭后从迁入不久的厚园新居走下楼,他们不用再如往年一样拿着锄头去地里挥汗如雨,于老汉戴上“塑篱监理员” 的红袖箍,轻快地跨上自行车上班而去,他下午的工作是监察小镇步行街景观带的篱笆。目送着于老汉离开后,老伴儿和事先约好的邻居一道漫步到小区门口,片刻之后乘上一辆代步电瓶车去市场买菜。

  因地而变的 生活方式

  从低矮的平房到宽敞明亮的楼房,无论适应与否,村民的生活方式都在实实在在的转变。

  在华明镇怀园小区5号楼一村民的家中,宽敞明亮的客厅装修得现代、气派。室内电视、冰箱、空调、太阳能热水器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这位村民表示:“种了一辈子地,自己从没想到能住进这样一套120平方米的大房子。以前烧柴做饭烟熏火燎,现在用上燃气了,干净不说,洗澡、供暖也都方便多了。”

  武清区位于京津之间的黄金地带,城区距北京、天津港各71公里。大良镇和“两村”均位于这里。

  走在被大良镇老百姓称为“政府大道”的廊良公路上,每一个初到这里的人都会被镇政府办公楼对面那27栋白色的6层住宅楼所吸引。这就是接纳大良村民迁入的木秀园小区。小区内楼群建筑风格统一,几乎每座楼前的空地上都晾晒着村民们的玉米棒子和玉米粒,金黄色成了小区主色调,农家味儿十足。

  距离大良镇60公里外,朱下庄街道南北辛庄村为村民准备的“新居”名为越秀园。同样是整齐划一的楼群,新颖别致的绿化,部分楼前还停放着私家车。

  生活方式改变了,居民的精神面貌也有了提高。大良镇分管土地的副镇长张树山坚信环境能改变人,许多农民搬进楼房后,“精气神都不一样了。以前家家烧柴火,人人灰头土脸的,现在都用天然气,夏天在街上你再也看不见光膀子的人”。

  当然,原来的平房也有让人怀念的东西。“以前能在自家小院里种点儿菜,想吃了就过去拔,现在得天天上菜场去买。”在大良镇木秀园新家已生活了8个多月,老郭对这点至今不习惯。

  因地而变的 谋生手段

  生活方式的转变还只是习惯问题,但“吃饭”问题才是农民们最关心的。是不是农民离开土地就没了谋生手段?对这个问题,农民们看法不一。

  “别看我岁数大,但脑袋瓜儿活络,要是不观念转变,老想靠土地吃饭,什么时候能住上楼房啊。”家住南北辛庄村越秀园的高大妈这句话代表了不少“新农民”的声音。

  持同样观点的农民在东丽区华明镇也不在少数。走进华明镇的各个小区,随处可见村民家窗户上的“超市”、“理发”、“诊所”、“裁剪”、“小学生辅导班”等字样。原来的农民经过转变,成了“售货员”、“理发师”、“医生”、“裁缝”和“老师”。

  在达园小区经营一家小超市的年轻业主称:“进楼后没了土地,就想着学点手艺开店赚钱。最后在家人帮助下开了这家小超市,开张好几个月了,收入不多但稳定。以后要是积蓄多了,打算开个网吧,投资创业肯定有风险,但年轻人要敢闯才能有出息。”

  大良村的村民或自发或在政府支持下开始了与新职业的接触。木秀园里的清洁工都是大良村村民,老郭也是其中一员。“每天也不累,打扫打扫卫生,一个月能拿300块钱。”说起自己的新工作,老郭觉得还不错。而在小区里的服务中心,记者见到一位人称“四爷”的看门人,他戴着老花镜,面前摆着一摞报纸,虽然耳朵有点背,但并不影响他的这项除看门外每个月能额外赚100块钱的工作。

  但这都不是主要的,更主要的是,政府在规划中早就提到,未来村里会有工业园区,这里将是村民谋求新职业的主要场所。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