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12”地震灾难一周年之际,搜狐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搜狐公益携手最佳企业公众形象评委会举办搜狐“中国民间公益力量的未来”论坛,探讨灾难救助与中国民间公益力量的发展与未来。以下是搜狐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发自现场的报道:
公益时报社长刘京:在国外公益组织有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做专业的事情,主要是政府花钱来购买服务。中国恰恰是反了,公益组织拿着钱购买政府的服务,因为政府在打理款项的时候,尤其是到了基层,都是公务员把这个事都做了。
刘京:公益组织之间的合作也非常重要,很多公募基金会接到了很多的善款,但是严格讲,公益组织就是打理善款的。但是中国的公益组织,因为中国这么一个特殊的背景,包括红十字会、其他的公募基金会,拿到善款以后从上到下并没有能力说把这么多的钱都花下去,一部分是按照国家的要求,要交给民政部或者是地方政府去花。
还有大量的在手头也积压了很多。刚才讲得最好的一点是公益组织之间的合作,大家不问这个公司有多少资产,问你是不是在中国自投的,在哪个部委。我在
深圳,能不能在红十字会下面做一个分公司,在其他的县城做一个分公司,使整个的市场发展非常快。
刘京:大家可以借鉴其他的商业运作,比如说红十字会或者是其他大的公募基金会。像红十字会基金会那样的,让很多的专业草根组织做专业的事情,这可能会对整个公益组织的发展好一些。因为公益时报跟其他的基金会可能还有所不一样,对整个公益组织了解的比较多,尤其是很多草根的一些组织,也做过很多的论坛,在大家一块探讨公益事业,或者是做公益论坛的时候,几乎是忆苦思甜,都是生存非常的艰难。很多的草根组织要做,一定要得到大的公募公益组织和强势的基金会的支持,才能把善款打理得非常到位。这是市场的机制,在政府的宏观引导下大家怎么才能做得更好一点。
(责任编辑:田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