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超级大盘股中国建筑在计入指数后出现了暴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石油第二”。事实上,自从IPO重启以来,新股虽然上市首日遭遇爆炒,但之后大都走上了连续下跌之路。被称为大盘“风向标”的新股集体不振是否意味着市场开始转向呢?
中国建筑上市以来的种种表现都令人联想到了中国石油:7月29日是中国建筑的上市首日,当日上证综指创下了9个月来的最大跌幅,并且大盘的反弹势头也由此走到了尽头。
对于中国建筑未来的走势,不少业内分析人士也表示担忧。东海证券分析师吴晓峰认为,“正是由于该股是大盘股,因此未来启动步伐可能会较为缓慢。”而更多的分析人士则因为新股的集体暴跌而对大盘的未来表示忧虑。
与中国建筑的命运相似,大部分新股上市后都出现了连续暴跌。IPO重启第一股桂林三金上周出现了连续三日跳水,上周五27.81的收盘价与上市首日39元的最高价相比跌去了三分之一。主板市场IPO第一股四川成渝上周五7.01元的收盘价,相比上市首日15.25元的最高价,跌幅达54%。
“新股重启以来,大部分股票的上市都参杂了价格爆炒导致的泡沫,它们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从而回归到真正合理的价格。”深圳一家券商投行人士告诉记者,“从历史情况来看,现今正是新股进行资产价格自我调整的时间段,大盘所受影响也会更加明显。”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资本市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姚铮也指出,“使得新股上市泡沫泛滥的主要原因,便是流通股数量有限,人为造成的资源稀缺、供不应求的假象,从而为二级市场炒作提供了空间。”
“新股能否企稳是大盘能否摆脱调整的标志之一。”上海一家券商集合理财投资经理告诉记者,“如果新股仍然成为众多机构打压的对象,那么大盘的调整可能会演变成一场中长期战役。”民族证券分析师徐一钉更是指出,A股在抵抗性反弹后还将震荡盘跌,跌破3000点只是时间问题。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