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产业经济 > 能源·电力 > 煤炭 > 山西煤炭业大重组——煤老板成历史 > 煤炭业重组最新评论

煤官“赶考”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李宾
2009年11月07日11:04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的大院很有些花园式的味道,各色各样的植物和花卉高高低低的分布在各处,两栋办公大楼掩映在秋天的花草之中,走在其中,让人感觉十分宁静。

  但这个今年2月份刚刚从省煤炭工业局升格的部门在这个秋天注定无法宁静,它是一场涉及整个山西浩大运动的指挥中枢所在地,这个运动的目标是要把山西境内符合条件的民营中小煤矿全部进行整合重组,并入几个省属国有煤炭集团以及符合条件的各级别并购主体中。其他的煤矿则统统关闭。

  从一开始这似乎就是一场胜负已定的棋局,但其中的博弈、争夺却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是艰难甚至惨烈的。煤炭厅的一位相关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他希望等整合完成了再接受媒体的采访,因为“领导们都下去督察了”。

  攻坚时刻

  10月20日,牛立东回到临汾市已经是午夜12点半了,作为临汾市煤炭工业局的局长,他现在的行程异常忙碌和繁杂,以这一日为例,他上午在太原参加规划会议,下午赶到临汾下辖的翼城县协调当地的煤炭重组事宜,又不得不在半夜回到临汾准备参加第二天召开的“煤焦领域反腐专项工作会议”。这样的日子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不出意外的话,还会持续几个月。

  这是山西省煤炭系统官员目前普遍的生活状态。因为按照省里规定的时间表,离此次煤炭整合运动的最终验收日已经不多了,按照省政府的最新指示,各地的整合重组要在10月25日之前,完成正式协议的签订,“如果完不成,当地官员可能会被要求承担责任。”一位消息人士说。截至10月24日,山西煤炭工业厅发布的数据称,重组煤矿签约率达97.9%。

  而这已经不是省政府第一次调整最后期限了,在上一次的时间表中是这样规定的:“兼并主体与被兼并方、控股企业与被控股方、收购单位与被收购方都要在9月底全部完成正式协议签订,10月底基本完成主体企业到位和证照过户换发工作,11月份全部通过验收。”

  那个时间表没有实现,因为直到国庆节来临,正式协议的签订在各个地区还很寥寥,“主体企业和煤老板之间关于采矿权价款、资产评估价值以及补偿标准的心理价位相差悬殊。大多无法达成正式转让协议。”太原中吕律师事务所主任高剑生告诉记者。

  而10月底的最终期限仍然无法实现,记者在山西调查得知,除了长治、吕梁、晋城等几个地区进展较快外,其他很多地方的整合谈判还处于僵持和焦灼状态。

  严重分歧

  官员们在焦急的撮合主体企业和被整合煤矿能尽早签订最终协议,但是双方各自认可的转让补偿价格之间的差距却并不容易缩小。

  主体企业和被并购煤矿双方的分歧集中在最终转让价格上,据记者了解,最终转让价格包括三部分——资源补偿价款、固定资产评估价款以及其他补偿。

  作为正式协议的核心部分之一,被兼并重组煤矿采矿权补偿价款的确定是省政府在去年83号文件中明确规定了的——以2006年2月28日山西省政府公布的《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办法》(下称《办法》)作为分水岭,对被兼并重组煤矿实行两个不同的补偿标准,被兼并重组煤矿在《办法》实施前缴纳的,主体企业应按原价款的2倍给予经济补偿,或折价入股;如果是《办法》实施后缴纳的,则只按原价款的1.5倍给予经济补偿,或折价入股。

  而这种定价也正是被很多煤矿老板所不认同的。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是那些首批缴纳资源价款的煤老板,而是通过个人转让得来的煤矿,前几年随着国内煤炭价格一路飙升,煤矿的转让价格自然水涨船高。“我们通过市场价买来的煤矿,却要被按照政府定的价收回,这非常不合理。煤炭价格翻了三番,资源价款补偿理应也翻三番。”一位来自浙江的煤老板告诉记者。

  这样的诉求不被山西省政府所接受,其明确表示自己确定的资源采矿权补偿标准是合理的,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实际上,如果仔细推敲起来,省政府83号文件所确定的采矿权补偿标准和前不久国家十四个部委发布的《关于深化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是有些抵触的。”一位参与谈判的法律人士告诉记者。

  按照《指导意见》第16条规定:“要按照国土资源部矿业权价款评估有关工作规定和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发布的《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评估和确定煤炭资源价款。”而现在山西省采取的是“一刀切”式的补偿定价方式。

  另一个让煤老板们闹心的问题是,钱到底什么时候能够拿到手。而现在看来,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人测算,此次整合重组,主体企业需要支付的补偿金在3000亿元左右。

  尽管山西省规定,各类金融机构应积极支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在金融资源投放决策时,优先给予兼并重组企业信贷支持,对其贷款授信和不良债务回购等予以优惠。还提出了税收优惠、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等办法,但有山西省银行机构的负责人表示,他们并不会对整合重组放宽贷款条件。

  所以如何解决巨额资金来源就成了主体企业头疼的大事,10月19日,隶属焦煤集团的西山煤电就发行了总额为30亿元的公司债券。

  “一般马上就能付款的主体企业很少,”一位参与谈判的律师告诉记者,“协议中约定的资金支付期限一般为一到两年。”

  “只要煤矿开始生产了,资金就会源源不断了。”牛立东对此显得比较乐观。

  然而,正式协议的签署仍然进度快慢不一。有的将正式协议的签署分为两步走,先说服双方签署采矿权转让协议,至于资产评估和补偿价款则留待后续慢慢谈,基本一次性解决了问题;有的则苦口婆心说服煤老板并入整合主体企业;运气更好的则碰上了“识时务”的煤老板,已经对经营煤矿失去信心,直接签字了事。

  “县政府只能努力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说服并购主体企业适当提高补偿标准,一方面让煤老板们接受政府规定的采矿权补偿价格。”临汾市汾西县安监局的郭局长对记者说。

  但还是有很多的煤老板正在做最后的挣扎,“翼城到现在一个正式协议都没签,是最让人头疼的一个县。”11月4日牛局长在早餐的时候和前来开会的同事们交流道。

  看来这将是一场持久战。

  先保证过冬

  “现在人们见了我只问一句话,今年冬天取暖用煤怎么办,有问题吗?”郭荣平有些疲惫地笑着说,他是临汾市汾西县的煤炭局长,在一场大雪、气温骤降之后,怎么保证今年冬天全县的取暖用煤问题显得更加的紧迫了。

  而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如果不完成正式协议的签订,就无法更改证照,复工生产也就无从谈起,现在山西很多地区一个尴尬的现象是,除了国有大矿,当地的其他煤矿都无法生产,用煤还需从其他地区的国有煤矿甚至外省运来。

  让郭荣平稍稍宽心的是,汾西县的煤炭整合工作是整个临汾地区进展最快的,最终整合保留的5个煤矿中,已经有4个和前来整合的主体企业——山西煤炭运销集团(下称“运销集团”)签署了采矿权转让协议,“到现在运销集团已经派人对其中3个被批准的过渡性生产矿井进行了入驻,顺利的话,11月10日就能进行生产了。”

  当然,这样的顺利是以运销集团先行向县政府交了1.5亿元保证金为前提。“我们只能以县政府的信誉让煤老板放心。”

  但是除了保留的5个煤矿,汾西县还有9个政策性关闭矿井,对于他们的损失如何补偿县政府也还没有什么成形的想法和方案,“根据省里的规定,对于关闭矿井由当地政府给予适当的补偿,什么是适当,很难讲。”县政府一位官员说,“况且,对于我们这个国家级贫困县来说,怎么可能筹得到钱给煤老板呢?”

  按照县政府的想法,希望主体企业能承担这部分补偿款,但作为主体企业代表的汾西煤气化公司总经理秦仰华对此显得非常为难和困惑。他向记者表示,事实上双方还没有对这个问题进行过多少沟通,“集团公司对于资金的使用很严格,这是很困难的事情。”

  和汾西县类似,全省很多地方签订的正式转让协议均不完整,把棘手的问题留给了后续的谈判。“协议会注明‘以补充协议为准’,补偿标准‘根据县政府文件’。”

  “政府部门要的是结果,至于具体怎么谈判则不是主要的。”临汾市一位官员对记者说。他所说的结果主要是指正式协议的签署,因为这是后续的主体名称变更、复工手续办理以及接下来技术改造等一系列工作的起点。

  留待解决的难题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很多地方煤矿之前都和当地村镇的居民有一定形式的协议,为村民们提供一定的福利,比如临汾翼城县的上交村煤矿,就需要每年免费向每个村民提供半吨煤,这是为了补偿煤矿开采给当地造成的生态和资源破坏,但是现在煤矿一直在停工,“不生产的话肯定就没有煤可分了”。

  而当地村民原来大多在矿上工作,这几年煤矿一直停工,使得大家没有了工作和打工收入。就算是整合之后,新进驻的国有大矿会不会继续聘用这些村民还是个未知数,另外,原来和煤老板约定的那些利益,国有大矿会不会继续提供,村民们都没有信心。

  “听说被阳煤集团整合后,矿工的年纪最大不能超过45岁。这让我怎么办呢!”一位村民抱怨说,他今年49岁了,在当地的煤矿上已经工作了20多年。面对即将到来的新矿主,他显得惶惶不安。

  对于地方各个县市政府来说,整合之后如何保证地方的财政收入是另外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毕竟对于山西的很多地方来说,煤炭仍然是他们唯一可倚靠的资源,而一旦自己脚下的煤炭都被同煤集团、焦煤集团、煤炭运销集团等几个巨无霸收走,地方的利益以及用煤需求自然难以保证。“到时候人家分公司的老板至少和我们的县长是一个级别的,怎么敢要求人家什么?”吕梁市孝义县的一位官员说。

  孝义就一直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属于山西焦煤集团的汾西矿业集团在孝义县有5个主力大矿,但是这些年来只是在孝义设立有分公司,总部却位于晋中的介休市,这导致孝义的煤炭被开采,而税收却被交到了介休市。“每年有4个亿。”这次整合能否解决这样的地方利益纷争还不好说。

  按照山西省政府的规定,为了保证地方的税收收入不受影响,新整合的煤矿要在当地注册成立子公司,以保证把税收留在当地。

  但各地对于所生产煤炭的支配权则是显然被削弱了。正因如此,各地均在努力的保留和争取几个地方所属的整合主体,牛立东介绍说,临汾市就让每个县保留了一个地方主体。

  而下游的产业链也难以避免的受到了整合行动的影响,以煤炭为原料的深加工行业正处在金融危机和没有廉价煤源的困苦之中,“现在大家都在限产,”一家焦化厂的副总告诉记者,“整合完成后,恐怕再也买不到小煤矿生产的低价煤了。下一步需要整合可能就是我们了。”

  

责任编辑:单秀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