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 国进民退,中国“国有化”高调疾行 > 国进民退独家分析

张燎:国进民退没红头文件 “去民营化”心照不宣

来源:搜狐财经
2009年11月13日16:48

  今年前三季度以来,伴随中国应对经济危机的一系列政策调整,航空、钢铁、地产、煤炭以及交通等多个领域再次出现经济资源向国有企业集中回流的现象,伴随这轮国进民退趋势,未来中国经济 发展改革方向将往何处去?日前,天则经济研究所举办了《“国进民退”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研讨会,对此进行了深入讨论和剖析。以下是搜狐财经的独家报道:

  上海济邦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燎:我以前是做银行的,在商业银行工作。而且有一段时间负责中小企业的融资。刚才提到的有两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一个是现在村镇银行的发展,其实在之前,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有信用合作社,包括我所在的城市上海,上海都有合作经营经销社,大概100多家,后来在02年还是03变成了上海城市合作银行,现在又变成了上海城市银行。就是说,对中小企业比较了解的,其实是小型的金融机构,但是把它变成大银行了,它的整个的操作程序已经使他们不可能像原来的合作社一样对周边的企业那么了解。现在又提村镇银行、社区银行、小银行,我觉得,如果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我就提这样一个事实。

  这是一个,另外关于小企业贷款难,应对措施是小企业改变和改善治理的企业结构,我觉得从服务业的角度说的话,金融机构是一个服务业,我给你提供金融机构,我赚你的钱,这是我的业务。你是我的客户,我如果说是一个面向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你是中小企业,我作为从基本的营销来说的话,我应该去适应你,适应市场,使我的整个的运作能够赢得客户、市场的欢迎,适应它的特点,而不是要求它,比如说,你要把报表搞好,你要建立关键的制度。你在小的时候,我就这么个特点,你如果金融机构有本事,你的目标市场是这样的,那从微观的厂商的角度来说,你应该使你的信贷人员有一种能够辨识小企业,三表没有,你人知道的信用。

  其实在我们了解的一些文献,国内的成功经验,包括我们历史上这些钱庄,包括现在江浙一带、华东一带,他们要过报表吗?他们不凭报表,他们为什么敢放款给中小企业。就是他们使用了一套能够针对市场特点,市场的特性的一套技术和方法,我觉得这个很有效,这个是生存之道,这个是应该的行为。而不是说,我是大银行了,而你是小企业,你要加强治理结构,你要把报表搞规范,我觉得这是店大欺客的行为。

  我看在座的都是学者专家,我是搞咨询的,叫济邦咨询公司,我们参与的国内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的公私合作的咨询非常多,涉及到子行业很多,从7、8年前大力鼓励市场化改革,到现在有很多争议,刚才哪个专家提到的,自来水每天都是头条,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水价涨价是什么原因了,卖给外资还是什么原因?反正这方面的局势确实比较复杂。

  如果说上午是摆事实的话,我想上午发言。我有很多事实,我觉得包括我们搞决策的传统来看,大家确实不太重视数据的积累,包括国家也不支持这种理念。在行业里面搞数据和研究比较持久和比较好的,就是PE和VC那个行业,它做得不错,它不断在这个行业里面办会议,办刊做得不错。但是在基础设施的市场化方面一直没有合作,我们上次还一直留心在做这么几个,但是由于资源和能力,还做得不够。所以我们看,以我们接触的这样一些情况来看,我觉得可以下一个判断,就是说最近的一两年,我觉得我从事这个行业,基础设施公共事业里面,国有经济和政府经济非常强势,它确实是在取代原来我们已经推行几年的民营化和公私合作的这样一个势头。我当时那篇文章里面也提到了,好多的例子,不是道听途说的,是我在做咨询的时候碰到的。

  比方说各地的高速公路,各地的高速公路,这些高速公路的投资人明确地告诉我,你到各个省的交通厅去,是不可能有高速公路给民营企业的,没有红头文件,刚才说有红头文件系统地组织国进民退,我说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而且不需要这个,也可以实现这样一种方式。就是大家心照不宣的。高速公路你是拿不到,也没有这样的文件。但是把高速公路给民企或者是外资,这个已经没有了,而且民企、外资里通过一些企业,可能拿到一些,但是你在商业银行贷款,非常困难,几乎是贷不了款,就是你拿到了经营权,这在很多银行,如果是一个央企,或者国企的话,非常容易。但是你如果是民企的话,你肯定拿不到,这个不是道听途说的,包括我原来的同事告诉我,的确是这样的,内部的指导意见就是这样的。

  有指导意见的。是文件和内部的文件,但是正式的政府文件不会有。它可以作为信贷指导意见,银行系统里面的,这是有的。

  高速公路包括上海,上海2000年到02年左右,大概有包括现在已经被捉进监狱里面的周正毅、张荣坤贷款建路搞好了,当然出了那样的事情,被抓起来了。但是还有一些民营企业,包括对上海熟悉一点的,辛庄到高山的高速公路现在经营的非常好。上海的官员,包括我想出过事的地方政府都是有一个基本的理念,就是怕被人泼脏水,我宁公勿失,我宁愿跟国企打交道,我也不会跟民营企业打交道。这个是非常明确的。

  另外说燃气,我们说中石油下面有一家燃气公司,这个是中石油管道局下面的一个人做的燃气,叫昆仑燃气,现在昆仑燃气在全国各地攻城掠地。包括新奥燃气现在已经拿了订单了,但是昆仑燃气就跟省政府谈,你们让新奥燃气停了,我们进来。所以那个省政府就让我们做又可以让昆仑燃气进来,又不至于让新奥燃气全部出去,让我们写这样一篇文章。我知道现在昆仑燃气在新奥的总部旁边也在建一个燃气总部。

  02年开始,大规模的引入社会资本,但是现在,包括民资和外资,但是现在这个已经停了,争议很大。地方政府现在也嗅出味道了,上面中央政府都不吭声,原来他们推荐的项目现在纷纷停下来了。我们知道07年底之后,国内的供水项目拿出来的已经很少很少,拿出来做民营化、股权转让这种的很少。只有一些污水处理厂,由于地方政府没有资金,还在用BOT的方式在引进非政府的资本,但是已经进入自来水公司供水企业的,也是非常困难。一涨水价,它就受置疑。说前面几个月一直有媒体在攻击这个问题,看,脏水都是外资进来惹的祸,这个是行业里面非常具体的,包括工商联下面都有很多的讨论,我在这儿就不多说了。我在这儿的判断是,这个例子就不再讲了,其实这些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现在为什么碰到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为什么逐渐地退出,我认为也是跟对基础设施公用服务这样一个行业,它的一个公私合作的基础是这么定性的。

  其实在座刚才有很多的专家,你们都是经济学家,可能有好多经济学家认为,私有物品由私人部门提供理所应当,公共部门进来,国有企业进来确实没道理。但是在公共物品上,是否有私人机制,我认为专家学者也是有分歧的。我这个人的认识观察,我是觉得公共物品和个人物品的私人分歧是存在的,也是有它的效果的。为什么中国在过去的将近10年时间里面有这种机制,我个人认为倒不是政府提供的私人机制对效率提高有多大帮助,我自己观察,压根他们不是这样想的,是他们缺钱。他们缺钱,在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上,有一种效果,比如说带融资的这些“PPP模式”是可以带来新增资本的,在这个地方恰恰迎合了当时地方政府缺资金的一个问题,它的新资金的一个需求,由于这一点,引进了私人提供机制。而不是着眼于效率,没有,我几乎没有观察到哪个政府是关心效率在引进公司合作机制。还有一种原因我认为是政治上的追求,觉得这个东西改革,为改革而改革,为创新而创新。怎么创新呢?上面鼓励BOT,BOC,我们这个地方也搞一个,多好。这两个原因是主要的,为什么中国的公私合作机制还能够出现,我认为是这样。

  说到这儿,其实我们也能够理解了,由于中国在主事者这方面,他们没有接受公共物品的私人机制,是合理的,是有效率的,或者说效率提高是最主要的目标。所以说,我发现,像这样一个行业在目前这样一个大的要应对危机,要发挥主导力量的争议下面,我觉得毫无疑问地变成了政府要长驱直入要把民营企业清除出去的。自来水本来就是公共行业,它就是公益品。这个可能不向生产钮扣的,咱们还可以争一争,这个没什么可以争的。公共物品在整个生存环境里面面临的生存的困境,应该是更明显的。

  另外,我再谈一个就是国有和社会资本的一些区别,包括我自己觉得这中间有很多模糊的东西。社会资本,中国有一个名词叫做社会资本模糊。这个社会资本翻译成英文就很难翻译,这个东西在中文是什么呢?比如说首创,咱们北京有一个企业叫首创,首创有一个首创股份上市公司,它做水的这方面的投资包括服务,它是国有控股的,但是我们的想法,应该是国有资本,或者是国有控股的企业,它到地方上去投一个BOT,用BOT的方式建一个污水处理厂,或者跟地方政府的国资委合资去做一个供水企业的股份,你说这个叫做什么,我们叫做社会资本。如果翻译成英文叫做私人资本,它又不是私人资本。但是它的价值判断,它的投资管理,我觉得它跟私人资本也没有太大的差异,这个很复杂。而且引出来的一个问题,我就跟我同事讨论,如果在这种情况下,首创去投一个BOT项目,你说它算不算PPP。因为一个P是政府是毫无疑问,另一个P是公私合作的,那这个P就是首创怎么理解这个P了,我有很多困惑。

  再一个,比如说中交股份,大型央企,它到一个地方去,说湖南省交通厅,我要给你投资120亿投资高速公路,收费的,采用BOT销售模式,你说这个算什么,算不算私人资本。你说这种东西有两张面孔。它跟地方政府谈的时候,它给自己叫做社会资本,它的所有的行为其实就是一个私人资本。但是回过头来跟中央政府,跟李荣融讲的就是,我是另外一张面孔了。所以我觉得它很巧妙应该说左右逢源,比其他的市场主体更有优势。

  我自己观察我这个服务的行业问题为什么这么多?就是因为政府没有打心里面没有拥抱这个理念,没有说要提高效率,我要解决公共物品供给的不足,同时我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调动民间的资源,给民间的资本和资源提供成长的空间,整个他们不是这样的,就是一个问题的根源之一。

  再一个,我觉得中国在搞PPP的时候,其实政府的专业能力有非常重大的缺陷。因为在其他的竞争性行业里面,政府的监管相对来说要清晰和容易一些。我的产品质量,出来,出来产品服务之后,大家来比较,在这方面,我只要把安全,产品质量等一些,环保等等的这些管好,那我政府的监管。价格是市场决定的。所以说,竞争性行业的政府监管,我个人认为是比较容易一些。这是我的看法。但是公用设施基础监管比较复杂,因为它是一个自然垄断行业,你如果引进私人机制,它就是一个国有企业,你让它涨价,涨多少价,公平公正,不要让大众受到自然垄断企业的损害,那也要进行有效的监管,这个监管就不是简单的质量的问题了,包括价格。而恰恰在这些方面,中国的各级政府一直缺乏数据的积累,监管的专业人员和力量包括技术,所以说,这个问题在公私合作机制引入的时候,问题就更加复杂了。

  一方面市场开放了,私人资本进来了。但是监管体系还是原来的落后技术。原来都是国有企业,肉烂在锅里,亏了也好,赢了也好,谁也不知道。如果真出现危机了,我就换人。现在不行了,现在有公私合作技术,有合同,有制约,而且现在又涉及大众,有服务,服务的提供商只有一家、两家,监管能力很差的政府应该更慌张,应该说更尴尬。一方面民众讲,就像自来水,为什么涨价涨的那么快,为什么要涨价。企业就说,我这个亏的很厉害,为什么不涨,不涨我活不下去了,不涨银行要逼债,不涨就会影响水质呀。其实就是政府的监管。

  无论是原来的国有企业,还是变成现在的私人资产的混合所有制的情况,由于没有把监管体系建立起来,所以它现在回过头来才想到,还不如回到以前,我用政府直接控制它,那就好了,我就是政府管理扔钱,现在我想补贴它都不敢补贴,一补贴,从政治上是站不住脚,但是其实,换一个想法来说的话,你有透明的监管,透明的监管数据,你对它补贴,由于价格受管制的价格和刚性的服务成本在这儿,如果有透明的价格监管数据,你也有这个能力,能够给公众讲清楚,这样的服务提供商,无论是国有的,私有的,还是民营的,都是可以的。我觉得用政府控股的办法来掩盖政府的监管理念监管能力不足的一个短腿,我觉得可能是这个原因。

  (本文由天则经济研究所提供)

  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如确需使用稿件或者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7314。

责任编辑:克伟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