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隐忧加快经济刺激计划“退出”
每经记者聂伟柱发自北京
经济尚未走出危机的边缘,资产泡沫的风险已在蓄势。
在昨日召开的2009北京国际金融论坛上,来自各国的金融领袖普遍对经济刺激计划可能带来的通胀隐忧表示担心。各国央行注入的大量流动性,推高了资产价格,资产泡沫的迹象已经显现。
流动性泛滥成灾
“这样过大的流动性问题已经成为国际性的问题,我们已经看到了印度通货膨胀和新兴市场泡沫的出现。”欧洲50国集团主席埃德蒙·阿尔方戴利表示,举例而言,巴西资本流入已经成为了巨大的挑战。
陷入经济危机以后,各国普遍采取了经济刺激计划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时间,央行向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以刺激经济。
“各国在财政和货币方面的刺激是非常大的。”阿根廷前财长、哈佛大学教授多明戈·卡瓦罗表示,在1929~1933年期间,当时刺激政策只占GDP的8%;类似的刺激在1993~1995年的时候也是占GDP的7%。而现在的刺激政策占GDP的24%。
世界的流动性在过去的一两年内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此种增长引发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
“这是经济真正的风险。”美国第一信托首席经济学家布莱恩·韦斯伯利表示,美国乃至世界普遍面临两种风险,其一高刺激、通货膨胀似的货币政策;其二,永久增加政府支出的风险。
巴基斯坦国家银行行长塞德·萨利姆·拉贾说:“通货膨胀显然是一个风险,通货膨胀对美元的汇率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为这对美元市场非常重要,这种非常低的利率结果会使货币扩张,从定量的角度来看,通过货币政策来实现货币扩张。”
退出时机的选择
在经济出现企稳迹象的同时,对于通货膨胀的担忧开始蔓延开来。经济刺激计划的“退出”问题,成为引人关注的猜想。
欧洲50国集团主席埃德蒙·阿尔方戴利表示:“目前,政策制定者和央行面对着一个困境,即短期和长期的困境。”
如果各国政府过早“退出”经济刺激计划,很有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再次发生衰退;但如果过迟“退出”则会引发通货膨胀,那将又会造成另外一场金融危机。
而来自官方的消息证明“退出”不在当下。近日结束的APEC峰会和G20央行行长和财长会议上,各国均表示目前不会“退出”经济刺激计划。
“持续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能会带来各种级别资产的泡沫出现,但是短期货币紧缩的压力还存在。”埃德蒙·阿尔方戴利认为,尽管刺激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可能带来资产泡沫的出现,但改变当前政策还太早,我们的目的是促进经济恢复,而不是阻止。
事实上,说到底,就是一个时机的选择问题。
对于这个时机选择的问题,巴基斯坦前总理肖卡特·阿齐兹给出了三个“退出”的指标,失业率、消费者信心以及经济增长率。他表示,当这三个指标得到提高和改善的时候,就知道世界经济改善了。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上网从搜狗开始
进口商品吸收国内“纯购买力”,恰恰有利于抑制通胀。
搜狐财经社区话题
不知道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是哪部分人的CPI,反正和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