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中港台

香港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和启示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09年11月30日16:14
  自从全球金融危机出现以来,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各种措施来抵制金融危机对其经济的影响。我国香港也不例外。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面对这次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香港特区政府是如何应对的呢?对国内有何借鉴意义呢?以下就从多个方面来一一解读。

  稳金融

  这次金融危机,首先冲击的就是香港的金融系统。我们知道,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金融业是香港的支柱产业。危机来临后,整个金融体系受到很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际炒家的炒作影响了港币的稳定。香港实行的是联系汇率,港元与美元挂钩。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国际炒家是赌港元贬值,采用的手法是同时沽空港元和港股。这次国际炒家采取的炒作手法则正好相反,是同时买入港元和港股,赌的是港元升值。其次,银行的非传统金融服务需求急降,非利息收入大减,金融创新受到很大限制。与内地银行不同的是,香港银行的盈利当中,非息差收入占比颇高,有50%-65%之强。受累于金融危机,各大银行纷纷调整金融理财业务,拖累盈利大幅倒退。最具代表性的是雷曼迷你债券事件,涉及金额高达156.43亿港元,波及中银香港,东亚银行,花旗银行等20家银行和金融机构,购买人数超过4.3万人。再次,整个银行体系的风险大幅提高。受财务出现危机等传言影响,香港东亚银行连续两天出现挤兑事件。受此事件影响,东亚银行股价在当天午后开市即急挫11%,收市亦跌近7%。

  香港政府对症下药,果断出台政策,给市场打气。针对国际炒家对港元的炒作,金管局直接入市干预,多次向市场注资,保证了港元的稳定。自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港元对美元一直保持在7.7比1这一水平以上。为稳定香港银行体系香港政府于2008年10月14日宣布,运用外汇基金为香港所有持牌银行存户提供百分之百存款保障,保障期是到2010年年底,保证了政策的持续性,恢复了市场信心。关于雷曼迷你债券事件,港府最终与银行公会达成协议,银行回购至少60%面值的迷你债券,大约有2.9万名持有这种债券的投资者有资格获得补偿,使得这次事件得到一个比较好的解决。

  启示,1.货币稳定是前提。2.解决金融系统的关键在于充足的流动性。3充足的外汇储备是杀手锏,财大气才粗,对香港这样的小型经济体尤为重要。4.存款保证,维护民众信心。

  撑企业

  金融危机当中,受到冲击最大的其实并不是金融行业,而是那些中小企业。对于大多数财力有限又无抵押品的中小企业来说,融资问题向来是个“老大难”。金融危机发生以后,问题更加严重,很多银行为了保证资本的充足率以及降低呆坏账比率的考虑,往往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而另一方面,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明显不足,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产生大量积压。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最终导致大批的中小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危机发生当月,香港已有50家港企申请清盘,平均每天有3家企业倒闭。

  针对中小企业的这些实际困难,特区政府出台了针对性及可操作性非常强的具体措施。一个是中小企业信贷保证计划。政府为银行发放给中小企业的担保,保证额为获批贷款额的50%,最高金额为600万港元。另一个是特别信贷保证计划。具体做法也可以说是上一保证计划的加强版,即政府提供80%的信贷保证,最高金额为1200万港元。在这一计划下,特区政府的信贷保证总承担额达到1000亿港元。有效的缓解中小企业在融资和资金流方面的压力,其作用获得业界的充分的肯定。

  启示:1.良好的公司治理是后盾。2.撑住中小企业将有效的防治危机的扩散。中小企业解决了大量人员的就业问题,如果中小企业出现问题,将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3.撑企业首先要解决流动性问题,要做到有的放矢。4.撑企业需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通过市场的手段来支持企业的实际问题,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鼓励企业自救,而不是盲目的施救。

  1 保就业

  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对香港的就业市场的冲击非同一般。由于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出现负增长,大量金融、服务以及转口贸易企业大规模裁员现象出现。以金融业为例,金融海啸爆发5个月,银行业已裁员1220人。数据统计,2009年3月失业率升至5.2%,失业人数增至18.72万人,创38个月来新高。

  面对这一情况,特区政府出台一系列保证就业的措施,具体有以下几点:

  1.推动公用事业,首先就是以港珠澳大桥建设为代表的十大工程建设,未来十年增加5.5万个就业岗位。其次是增聘7700名公务员。香港是典型的“小政府,大市场”,香港人口超过七百万,公务员人数为十六万四千,公务员占人口比例2.3%。即每50人养活1.15个公务员。自从97年香港回归以来,一直在缩减公务员规模,而这次出现金融海啸,特区政府反其道而行之,大规模增聘公务员。再次就是政府新增4000个临时岗位。这几项措施即可增加6万多个就业机会。

  2.拨款提供就业及培训机会。推行楼宇维修支援计划,加速旧区重建。政府与香港房屋协会及市区重建局合作,以10亿元推行为期两年的“楼宇更新大行动”,估计在两年内为建筑业创造约10000个就业机会。增加培训及入职机会,鼓励市民免费再培训,香港持续进修基金获得12亿元的额外注资,人均年度进修金达到一万元港元。推出首份大学生毕业见习计划,见习计划主要针对当年度毕业的香港大学生。如果他们留在香港工作,政府会给每月2000港元的资助,而如果到内地工作,政府会提供每月3000港元的资助。大约有4000多名大学生将会因此受益。

  启示:1.保就业,保持消费信心。工作有保障了,民众才敢消费,有消费经济才能有起色。2.防止金融危机成为政治危机。要避免由于经济危机而转化为政治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都是很好的教训。3.保就业要有针对性,鼓励自我增值。

  纾民困

  香港特别注重照顾中间层和弱势群体。面向中产阶级,出台了以下措施:1.总额为47亿港元的电费补贴,向每个电力住宅用户户口提供1800港元的电费补贴。2.宽免09/10年度差响(类似于物业税),总额达到84亿港元。3.减免个人所得税,香港08/09年度工资的基本免税额是10万8000元。

  面向弱势群体也有相应的措施:1.向月收入一万元以下居民强积金(强积金制度为香港的养老保险制度)账户打入6000港元。2.发放额外一个月的综缓金(直接补贴)。3.为公屋居民代缴两个月的租金。

  启示:1.大胆采用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同时严守财政纪律。保证当年支出不超过GDP总额的20%。2.具有前瞻性,未雨绸缪,有足够的力度及针对性。尤其是面向弱势群体,并没有等到他们困难真正出现时才伸出援手,而是对症下药,直接给予他们最需要的帮助,解决最基本的民生问题。3.从救助到自助,体现香港的核心价值。

  面对这次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香港特区政府以保证就业,保证民生,保住根本,保住信心为宗旨,多管齐下,收到了明显效果。同时对我们内地也有不少借鉴意义。这里笔者想引用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的首席研究主任王春新博士的话作为结语:“危难是政治,危中有机是永恒的智慧,灵活应变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责任编辑:董丽玲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