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公司报道 > 要闻快报

吸金上市公司 阳光集团上演另类财技

来源:中国经营报
2010年01月09日17:22

  张景宇

  登陆A股市场已有十年的江苏阳光(600220.SH)似乎与赚钱无缘。

  1999年,当这家国内知名的毛纺织企业上市时,它的净资产只有10.66亿元,营业收入5.21亿元,净利润1.14亿元。十年之后,尽管这家企业净资产增长至32.2亿元,营业收入达到33亿元,分别增

长了3倍和6倍,然而合并报表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却仅有1.47亿元,增长幅度只有20%左右。

  在上市公司业绩长期低位徘徊的同时,大股东阳光集团这些年却发展得顺风顺水,净资产从1999年的5亿多元增长到40多亿元。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236亿元,利税22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正是上市公司的不断输血,成就了阳光集团的辉煌,这其中不仅有阳光股份的功劳,还有“无名英雄”*ST生物(000518.SH)的一份。

  江苏阳光成现金奶牛

  如果说江苏阳光不赚钱,实在有些冤枉。

  2008年底财报显示,该公司毛纺、面料、服装三项主营的营业利润合计高达4.17亿元。遗憾的是,伴随高额利润而来的还有巨额银行贷款带来的利息支出,2008年销售收入33亿元的江苏阳光银行短期贷款18亿元,仅此一项当年便支出财务费用1.32亿元。

  江苏阳光需要如此庞大的银行借款吗?对此,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公司董秘办公室,工作人员称“这属于企业正常经营所需”。那么,果真如此吗?

  以2004年为例,该公司流动负债23.5亿元,其中短期借款12.8亿元,而事实上,这些资金中有相当一部分被注入到旗下子公司——阳光置业,进行房地产投资,后者占用上市公司资金4.56亿元。据测算,自2003年5月江苏阳光从大股东手中收购阳光置业算起,累计投入超过6亿元,帮助其成为一家总资产超过12亿元的优质房企。

  就在阳光置业利用上市公司注入资金大肆圈地且房地产市场价格飙升之际,江苏阳光却又于2004年8月28日将这家公司通过资产置换方式,重新转回给大股东阳光集团。2009年10月,阳光集团资本市场再度出手,收购*ST申龙,其拟注入资产便是阳光置业。此时,这家当年注册资本仅有6000万元的小公司,已经成长为江苏房地产开发20强,排名第7位。

  阳光集团用了一个很巧妙的办法,规避了直接挪用上市公司资金的监管。

  同样的情节仍在江苏阳光身上上演。从2008年开始,江苏阳光在原有毛纺、多晶硅主营之外,又开辟了新领域——热电。这一次,阳光集团再次操刀。2008年11月至2009年7月,上市公司先后四次发布收购公告,分别出资1.26亿元、1.92亿元、2.16亿元和1.16亿元,收购阳光集团所属的新桥、璜塘、大丰及云亭四家热电厂,总计金额6.49亿元。

  这些交易再次受到投资者的质疑。以大丰热电厂为例,记者发现该公司截至2009年6月30日,其经审计的净资产仅为1.96亿元,然而在评估机构的评估后,却将这家主营业务2008年亏损1710万元的公司评估增值2000万元,以2.16亿元的价格转给上市公司。

  更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本身已经“债台高筑”每年要支付大量利息的江苏阳光,竟然还对外委托贷款。资料显示,2007年12月14日,江苏阳光曾委托贷款3.6亿元给江阴顺丰生态园林有限公司;2008年1月28日,江苏阳光委托贷款4亿元给江阴市新桥镇投资有限公司,两笔贷款的担保人均是阳光集团。

  对此,著名财务打假人士夏草怀疑,总额7.6亿元的委托贷款真正使用者很可能就是阳光集团自己。新桥镇投资是阳光集团曾经的大股东自不必说,顺丰生态园林有限公司与阳光集团的关联关系也在公告发出两个月后,在《新华日报》的某篇报道中不经意间“泄露”谜底,该报道中称:“阳光集团先后投资6亿多元建成了占地2万余亩的阳光生态农林园、澄丰生态农林园、顺丰生态园。”

  隐身控制*ST生物?

  注册地同在江苏省江阴市的*ST生物,近几年的日子也不好过。从2007年开始,该公司已经连续两年亏损,2009年三季度虽然总资产高达7.48亿元,但净利润仅有219万元,如果不是靠着600多万元的投资收益,难逃再次亏损的厄运。

  然而,在自身连年亏损,账上仅有几千万元流动资金的情况下(2008年年报货币资金6469万元),*ST生物竟然也做对外委托贷款。公告显示,2008年6月27日,*ST生物通过银行向江阴中盛服饰有限公司提供贷款人民币5000万元,贷款年利率10%;2009年2月20日,委托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江阴支行贷款6000万元给江西高峰生态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委托贷款期限为一年,年利率6%。签署两份协议时,*ST生物报告期内分别负债1.06亿元和1.6亿元。

  《中国经营报》记者通过公开资料发现,上述贷款的最终使用人同样是阳光集团。其中,江西高峰生态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7月7日,由阳光集团与全南县天龙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注册资金1.2亿元;而江阴中盛服饰有限公司则是阳光集团旗下的牛仔服装基地,投资金额1050万美元。

  尽管为阳光集团提供大量贷款,*ST生物从未公开与其存在关联关系。不过,该公司前法人代表、董事长汪建平的履历却揭示了与阳光集团的联系。在其2002年开始担任*ST生物董事长之前,汪建平曾任阳光集团副总经理。事实上,*ST生物的公司名也可以说是拜阳光集团所赐。2001年*ST生物以3.1亿元的价格从阳光集团收购北京四环生物制品厂100%股权,而当时四环生物制品厂的净资产仅有1.47亿元。

  一面是子上市公司业绩长期低位徘徊,一面是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获得大量低成本资金而迅速成长,阳光集团成为民营企业资本运作的一个典型案例。复旦大学会计学系主任吕长江在《民营上市公司所有权安排与掏空行为——基于阳光集团的案例研究》中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源于上市公司投票权与现金流量权分离产生的代理问题。对于阳光集团而言,将资源留在上市公司再投资的收益,远小于利益侵占后转移资源再投资的收益,最终产生掏空行为。

  

责任编辑:单秀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