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 中国经济复苏之路 > 中国组合拳防经济下滑 > 提振消费 > 首批消费金融公司获批筹建 三银行试点 > 消费金融公司试点评论

消费金融公司虽“破冰”难“融冰”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10年01月12日10:29

  消费金融公司虽“破冰”难“融冰”

  专家指出,消费金融公司成立的理论意义大于实践意义,其为拉动消费提供的帮助有多大尚不明朗

  ■本报记者 王丽娟 马会

  上周,银监会发布消息称,已正式批准北京银行中国银行、成都银行作为主要出资人,分别在北京、

上海、成都筹建消费金融公司。这标志着消费金融公司这种在西方市场经济中已存在了400年之久的金融业态终于在中国“破冰”。

  以拉动消费为卖点的消费金融公司一经提出便备受关注,尤其在今年“调结构”的大背景下“出生”,更是吸引目光无数。不过,有业内专家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消费金融公司成立的理论意义大于实践意义,其为拉动消费提供的帮助有多大尚不明朗。

  三家先行

  去年7月,银监会发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计划在北京、天津、上海、成都四地进行首批试点。经过近半年的筹备,京沪蓉三地的试点机构先行启动。

  北京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由北京银行独资设立,预计今年上半年正式开业,注册资本金拟为3亿元人民币。北京银行相关人士表示,消费金融公司在个人信贷领域,具有与信用卡业务、商业银行个贷业务三分天下的重要地位,市场份额接近30%。

  中国银行联合百联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陆家嘴金融发展有限公司在上海市设立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拟为5亿元。其中,中国银行出资2.55亿元,占比51%;百联集团出资1.5亿元,占比30%;陆家嘴金融发展控股公司出资0.95亿元,占19%。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有望7月份正式营业。

  成都银行联合马来西亚丰隆银行在成都市设立四川锦程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3.2亿元人民币,成都银行和马来西亚丰隆银行分别持有51%和49%的股份。成都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筹备组相关负责人回复本报记者称:“公司将立即启动成立程序,并按银监会相关规定做好开业准备工作,争取尽早报批,尽早申请开业。”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指出,天津市设立消费金融公司的申请正在审批之中。有消息称,捷克的PPF集团和海航集团在天津竞争消费金融公司牌照。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消费金融公司具有单笔授信额度小、审批速度快、无需抵押担保、服务方式灵活等独特优势,相比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更专业。同时,以中低收入者为目标客户,更能与银行形成错位竞争。

  提振消费任重道远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在消费金融公司设计之初就指出,设立这样一类新型金融机构,是促进我国经济从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的需要。

  “如何拉动内需是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迫切问题。目前在居民收入无法大幅提高的情况下,消费信贷无疑是刺激消费增长的重要杠杆。消费金融公司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形成成熟经营模式,从经验上看,能够满足低收入群体的金融消费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将成为我国金融领域新的‘蓝海’。”郭田勇说。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则认为,消费金融公司的成立是我国向调结构方向做的又一次尝试,对消费拉动作用有多大还需看机构的创新能力和消费者的接受能力。

  据了解,试点期间消费金融公司授信额度的上限是客户月收入的5倍,主要向消费者提供两类消费贷款:一是耐用消费品贷款,包括家用电器、手机、电脑、家具等;二是一般消费贷款,如教育、装修、婚庆、旅游等。而这些消费需求依靠信用卡业务和银行个贷业务基本可以实现。

  成都银行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指出,消费金融公司贷款业务与银行无担保贷款业务的不同之处在于消费金融公司贷款可以通过消费现场驻点进行申请,无论是申请手续还是申请时间都更为便捷。同时,银行的无担保贷款是向贷款者提供现金,而消费金融公司则是提供消费融资。

  不断创新是关键

  首批试点的三家消费金融公司,有两家是城商行筹划组建的,成都银行则是引入外资战略投资者。

  “在申报成立消费金融公司上,小银行比大银行的积极性更高,因为大型银行不会太在意这点市场。”郭田勇称。

  曾刚认为,小银行在业务领域发展上经验不足,而大银行会做得更好一些。成都银行引进外资有很大好处,可以从风险控制、治理经营、产品设计等多方面提供经验。

  “产品可以做得更细,不同产品的贷款可以设立不同的免息期,针对不同的消费活动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务,消费金融公司必须发挥其专业化的优势才能得以长足发展。”曾刚说。

  从国际经验来看,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机构主体乃至消费金融公司的发起机构往往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美国,提供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有商业银行、财务公司、信用合作机构、储蓄和贷款协会,甚至一些大型零售商、石油公司(加油站)等都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消费信贷业务。

  郭田勇认为,多元化的消费信贷机构不仅有效促进了市场竞争,也使消费者有更多选择,更适应消费金融多样化、短期化、小额化的特点。

  

责任编辑:侯力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