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深度阅读

“碳金融”的“货币战争”(图)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2010年01月18日01:10
李俊辰

  
  雪一片一片一片,轻轻飘落在哥本哈根的大街小巷。正如童话般的虚无结局一样,气候峰会的争吵声沉寂下来后,有关拯救全球变暖的世界性努力似也成了个大水晶球,前景莫测。

  在英国,加大对清洁能源领域的投入当然是布朗在2010年大选前的重点话题和承诺的重点之一。布朗在2009年底发表讲话说,英国经济的最坏时期已经过去,2010年英国经济将缓慢复苏。他表示相信,清洁能源机制将会使更多小企业逐渐兴旺起来。

  不过,应该说哥本哈根谈判的主题其实不是全球变暖,而是——钱,现金。希拉里是如此戏剧性地将现金重重地“落”在桌子上——在2020年之前,建立一个每年1000亿美元的气候援助基金。这其中包括布朗承诺但是还没有“到手”的15亿英镑,以及之后增加到的60亿英镑。这就是西方世界的童话糖果——用以说服发展中国家尽力维持类似《京都议定书》的协议,并愿意在透明性方面接受国际核查。

  12年前,世人已意识到,非得要采取一些办法来对付这样一个代价昂贵的问题不可了,但经济学的分析清楚地显示,从根本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比接受气温升高代价要大得多。即使《京都议定书》被完全执行了,作用也不大。联合国气候变化专家小组有关报告的主要作者之一的汤姆·威格(虽然他最近饱受操纵温度数据的丑闻困扰)来设计的一个模型显示,预计到2100年上升的2.1C的气温会由此协定而降低为1.9C。换言之,地球在2094年发生的气温上升将会推迟到2100年。

  《京都议定书》并没有防止全球变暖,只是仅仅换得了6年的缓冲时间。

  美国为了自身的利益,拒绝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可是,仅美国阻挠《京都议定书》所带来的代价,就将比解决最紧迫的健康问题——向全社会提供清洁的饮用水和卫生设备——要高得多。这些措施每年将使200万人免于死亡,还能使5亿人摆脱重病的折磨。这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如果该协定执行无效话,由此支付的代价会达到1万亿美元,这将是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清洁饮用水和卫生设备费用的5倍。而与此相对应的是,目前全球每年的援助预算大约为500亿美元。

  不能遗漏的是,始终还有另一种声音。以日常的观察和直观感觉,客观地说,科学界目前的共识可能有点偏激,而且缺乏足够的依据。稳妥一点的说法似乎应该是——人类活动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这里面有三个关键词,即“可能”、“重要原因(而非主要原因)”和“之一”。所以,这一种声音认为,目前的研究成果恐怕最多也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而现在各种媒体舆论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宣传口号是,温室气体的过多排放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其实,绿色植被的大面积减少至少也可能是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俄罗斯媒体披露的所谓的虚假气候记录造成了“气候门”,又为这种怀疑增添了一点依据。还有一点,那就是2010年以来持续肆虐北半球的寒流以及由此造成各国疲于应付的漫天积雪。

  而多数人关注的,还有是否现在还有正确气温记录数据的存在。这个数字来源于HadCRUT,英国气象局哈德利中心和英国东安吉利尔大学CRU的统称,他们的数字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向全球发布的主要标准,也是最负盛名的气温记录,也是哥本哈根会议的基础。

  不过,对发达国家来说,所有的这些都不重要,现在真正重要的,是全球正面对一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金融博弈”——“碳金融”。而这次,欧美又似握有胜券。

  从狭义上说,“碳金融”是提供给购买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的资源,广义则泛指气候变化的市场化解决方案。在全球碳市场,有一种是以配额为基础的交易,即欧盟、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和英国等排放交易市场创造的碳排放许可权;另一种是以项目为基础的减排量交易,通过清洁发展机制、联合履行以及其他减排义务获得的减排信用交易额。2007年碳交易量从2006年的16亿吨跃升到27亿吨,成交额的增长从220亿欧元上升到400亿欧元,2008年上半年全球碳交易市场总值甚至就与2007年全年持平。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为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

  如果说,世界上有最后一棵树是西方国家所不愿意砍掉的,那就是“摇钱树”,而现在,“碳金融”正是西方国家最新掌控的那棵摇钱树。所有的西方“巨大政治机构”都在支持它,他们的政府税收和规范有别,因此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等着用它来向发展中国家施压。

  这是一场在全球范围内购买和销售二氧化碳排放权的博弈,粗略估计,每年的规模约在万亿美元以上。这确实是实实在在的利益之争,更确切地说,是一场“碳金融”的“货币战争”。因为我们每次开车,坐飞机,支付电费单或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无不涉及二氧化碳的排放。

  这场博弈能有双赢吗?世人都在瞪大眼睛探寻可能的答案。

  (作者系欧金伦敦首席经济学家)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刘玉洲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