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 农地入市之惑-搜狐新视角经济学人月度论坛 > 专家学者详解农地入市

黄小虎:现在依然是农村支持城市 穷人补贴富人

来源:搜狐财经
2010年01月28日14:51

  究竟招拍挂的土地出让模式是否需要调整?农地入市能解决什么问题,又将带来哪些问题?农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的土地制度是否需要进行双轨制改革?1月28日,新视角搜狐经济学人月度论坛之“农地入市之惑”齐聚研究土地制度的资深专家进行了深入讨论和剖析,为土地制度把脉。以下是搜狐财经现场报道:

  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黄小虎先生;

    我今天要讲的跟我们会议的题目有关系,涉及到农地,但是又不仅仅局限于农地。我想讲这样几层意思,第一,我们从表面现象来看,当前的土地问题大家议论比较多的主要有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耕地占用失控,保护不住。

  第二,征地过程当中侵害农民的利益。

  第三,城市外延扩展,土地的粗放利用。

  第四,城市地价飞涨,中低收入者的住房比较困难。

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黄小虎(摄影:李琳琳)
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黄小虎(摄影:李琳琳)

  现在议论比较多的土地问题表面现象来看主要是这些问题,随着事情的发展还会有新的问题出来。

    就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判断,就城乡关系来看,我们现在依然是农村支持城市,当然如果要展开来讲可能还需要有很多的数据来支撑、来分析。从城市的内部来看,至少在房地产这个问题上叫做“穷人补贴富人”,因为投资、投机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把房价抬高以后,等于为卖而买,倒手之间就赚了钱,赚了谁的钱呢?赚的是穷人的钱。

    这两个情况,城乡关系和城市内部的关系,目前把它再提高来看,就是我们目前发展方式、发展模式存在这一问题。由此我们可以深刻的理解,十六大以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统筹发展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是有很现实的、很强烈的针对性的。

  第二个我想讲讲,我们这些问题的原因不是单一的,是综合性的体制原因造成的。

    第一,我们的政府职能依然承担着发展经济责任,这是跟世界上其他政府不一样。

    第二,干部体制,当然这个干部体制是服从于这个职能。发展经济上要有政绩。

    第三,我们财政的分配,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形成目前这样一个格局,使得地方在发展过程当中面临着很多资金没有来源的问题。

    第四,我们的投资和融资体制。

    第五,土地管理体制。

    我的看法,至少是这五个方面共同造成了我们目前的发展模式,所以原因很复杂,不是单一因素。

  由此我们还可以得出一个判断,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虽然说我们已经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但是要仔细分析起来,我们这个体制还在转型的过程当中,实际还没有完成。

  第三个问题,土地管理体制的主要问题。

    政府搞经济,干部要抓发展,财税钱不够,投融资体制要有银行要有政府的信用或者土地做担保,土地管理体制本身又适应了这样一种需求,我认为主要在两点上:

    第一,我们长期实行的国家垄断建设用地的一级市场,这是过去我们作为一个部门政策,全国执行的。

    第二,经营性用地一律招拍挂。

    这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地方政府在土地上的这些行为并没有违法,作为地方来看是很理性的一种行为,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就依赖土地财政,这是一种理性的行为。导致这样一种非理性的发展,根本的原因是制度性的原因,包括我们土地制度。

    土地制度我认为支撑了这样的发展模式的两大支柱:一个叫做国家垄断一级市场,一个叫做经营性用地一律招拍挂。用这两点来衡量地方政府有什么错呢?没有错。他们会去征农民的土地,回过头来招拍挂嘛。

  这两大支柱现在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来了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要建立集体建设用地的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尽管开的口子很小,但是我们从三中全会的精神来看,应该说方向是更加明确了。过去是笼统的讲城乡统筹、笼统的讲城市要支持农村,现在进一步提到了要在土地这个问题上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而且等于把国家垄断一级市场这块坚冰打破了,没有全打碎,但是打破了一点。但是下一步改革的道路应当说还很漫长。

  最后我想讲一点看法,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道路十分漫长。我们发展方式转变是需要经济实力支撑的,要冷静的、客观的来看我们中国怎样走出一条透支未来的发展路子。某些程度上也有它的不得已而为之,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可能走西方发达国家那种从全世界集中资源来发展自己的路子,我们走不通这个路子。怎么办呢?只能是煎饼卷大拇指自己吃自己。

    实际上就是农民、农村在承担了我们这样的发展,他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来支撑着我们这样一个发展。问题就在于,这个模式你现在还能走下去吗?假定说我们过去取得了各种成绩,这个做法有它的历史合理性,但是现在我们还能再走下去吗?这个问题恐怕再认识上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

  第二,综合配套改革可能涉及到我们刚才提到的这五个方面的制度,要深入再探讨的话,可能还有很多问题我们刚才没有提到的,还需要艰难的探索。

    第三,怎样改?我个人也没有一个很自信的意见,我只觉得方向是明确的,必须要改。而且必须要综合配套改革,单纯的从土地制度入手,如果我们的政府职能不转变、干部考核制度不改变、财政体制不改变,土地的改革能不能推动啊,我有很大的疑问。

    但是另一方面我也觉得,由于我们现在这种模式搞不下去了,能否考虑从土地制度入手,我们就形成一个倒逼机制,就是不能再从农民那拿地了,我们已经提出来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了,既然提出来了就贯彻下去,形成一个倒逼机制,逼着财政体制也得想法调整,逼着干部考核办法改变,能不能行?我觉得可以这么吆喝,作为我们搞研究的也就吆喝吆喝,能不能成还需要政治家们去决断。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如确需使用稿件或者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046。

责任编辑:钟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