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民生杂谈

80万农民转化的背后:农民大幅减少 粮食何以增产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0年02月10日13:29
 农民大量减少,粮食却连续六年增产。80万农民转化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刚刚过去的2009年,江苏农业好戏连台:粮食连续六年持续增产的同时,农民通过售粮比上一年增收30亿元,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提前一年实现全面小康。然而令人奇怪的现象是:在粮食大幅增产、农民受益的身后,大量的农民却在无声无息地消失中。据统计,去年一年江苏转移农村劳动力80万人……这些消失的农民去哪了?他们能够彻底摆脱农民的身份吗?
  这是2009年8月15日,福建省建阳市溪源村种粮大户许春玉在粮食收购点卖粮。新华社记者张国俊摄

  农民大幅减少,粮食何以连续六年大丰收?

  为何农民减少了,粮食反而能够增产?江苏省农委主任吴沛良指着一组数据告诉记者:2009年江苏新增高效农业面积287万亩,高效农业占耕地面积比重突破30%;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依法登记数和出资总额位居全国第一,参加各类农民合作组织的农户比重达到36%……“土地集约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农民连续减少而粮食却持续增产的主要原因。”

  连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总理总会强调“要坚持和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而对江苏来说,节约用地有着更深刻的意义。作为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江苏以占全国1%的土地,养活了全国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2%的产值。“江苏人多地少,平均每人不到一分耕地,因此,对土地集约化的要求更高。如果一人一分地种,每个人都会很穷,但如果一人种一亩,其他9人干别的,大家都会富。”吴主任向记者打了一个简单的比方。

  农业大县东海县农业人口有90余万,但四成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土地被大量“闲置”。近年来,该县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带动了种植大户、各类合作组织的蓬勃发展。八成村民与合作社的农机大户签订转租合同,建立机械化作业示范区。白塔埠镇新元村的承包人张雷告诉记者:“我把这些土地承包过来,进行土地集约化生产,这样一来,村里的大型机械不仅能派上用场,节约了人力、物力,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消失的农民,去哪了?

  少数的农民去集约化种地,那多数的农民去哪了?要回答这个问题,不能不提到二十年前轰动全国的“苏南模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苏南地区利用邻近上海的优势,大力发展社队工业,从而不仅成功地实现了百万农民的非农化转移,而且在“以工建镇”的政策下,大批小城镇迅速兴起,出现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为特征的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独特景观。

  江苏小城镇的发展有目共睹。在苏南小城镇的带动下,更多的苏中、苏北人由农民变成了市民,彻底摆脱了土地的束缚。

  隆冬时节,在苏北的沭阳农村采访,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高效农业产业园里欢声笑语,各式蔬菜瓜果飘香四里……“我喜欢在小城镇生活,这里环境好,生活压力小,幸福指数很高。”采访中,多年在大城市漂泊的刘伟告诉记者。去年,刘伟回到自己所在的城镇后就没再离开,他现在上班的鼎丰鞋业有限公司每年能产室内拖鞋和粘胶鞋200万双,他的月工资可达3800元。

  多年前,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就深刻地指出,“小城镇是城乡的纽带,是城乡发展的必要环节,又是一个调节城乡人口的蓄水池。”江苏小城镇的建设为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范本。

责任编辑:丁芃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