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产业经济 > 科技·媒体·电信

当3D来敲门

来源:《环球企业家》 作者:贺昊勋 朱旭冬
2010年02月23日17:02

  即便没有《阿凡达》效应,利润日趋微薄的消费电子公司也都意识到,救赎之道并不仅仅在于硬件提升,而是提供全新体验

  2010年1月31日,英超强队曼联做客酋长球场挑战宿敌阿森纳。疯狂的球迷坐满现场的69000个座位,场外挤在电视机前收看直播的球迷更不计其数。不同

以往,这一次有很多场外球迷通过电视“进入”球场,因为英国卫星电视服务提供商天空广播公司(Sky Broadcasting)旗下的天空电视台(Sky TV)在英国和爱尔兰境内的9间酒吧通过3D电视进行了全球首场3D直播。

  为了让观看3D直播的观众有更好的体验,天空电视台为这场比赛同时传输两组信号,一组提供给传统用户,另一组专供3D用户,分别由两套不同的解说团队、摄制团队和制作团队来完成同一场比赛的转播。天空体育运营总监达伦·朗(Darren Long)将3D技术称为电视领域的革命性突破,是从黑白到彩色之后的又一次跨越。

  在此之前,全世界已深陷自1950年代和1970年代之后的第三次3D热潮。2009年初,美国NFL橄榄球总决赛“超级碗”的中场广告是英特尔支持的3D百事饮料广告和梦工厂新片《怪物大战外星人》预告片,百事还为此提前在全美各地免费发放了1.25亿副立体眼镜。将3D推向大众并形成小高潮的时刻是2009和2010年相交时,《阿凡达》的上映和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上3D主题的爆发使这个尚未成熟的技术成为最流行的概念。

  与发生于1950年代和1970年代的前两次3D热潮不同的是,21世纪的3D技术强调的是让观众身处其中的沉浸式体验,而非让人感到突兀或刻意的立体特效镜头。效果的提升、技术的改进(尤其是芯片处理能力的提升)和成本的下降使3D具备了大规模商业化的潜力。

  专业平面显示器市场调研和咨询公司Display Search在2010年1月发布的《3D显示技术及市场预测报告》中表示,包括3D电视、3D电脑等在内的全球3D显示市场整体销量将从2008年的70万台和9.02亿美元增长到2018年的1.96亿台和220亿美元。其中3D电视市场将从2009年的20万台增长到2018年的6400万台和170亿美元。在2018年,3D手机将达到7100万台,成为数量最多的3D显示技术载体,3D显示器和笔记本也将分别达到1000万台和1770万台。

  从略显遥远的2018年回到现在。

  《阿凡达》的巨大成功宣告了美国在电影屏幕上的3D领先,而在更小一些的屏幕上,日本的 和松下等,韩国的LG和三星等,台湾的宏碁和华硕等众多主流亚洲消费电子品牌正围绕3D展开新一轮大战。从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手机等显示端,到蓝光DVD播放器、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内容制作和播放工具,以及电视网络等内容传输方,与人们生活中的图像相关的一切都在3D化。

  “我上一次被问到‘什么时候大众能接受’这个问题是在LCD普及之前,当时大家都觉得它肯定比CRT好。”宏碁笔记本事业部主管安得烈· 泰麦尔(Andre Tegtmeier)对《环球企业家》表示。“基于现在的技术,3D普及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已经有内容和软件等很多不同领域的人进来。技术的有趣性就在于你不知道它的创新能力到底有多强,除了现在的视觉上的好看,将来还会有很好用的3D地图和GPS等应用。现在显然还是3D的起步开发期。”

  视觉盛宴

  今年的CES上,展出3D电视的厂商门前都大排长龙。索尼、松下、东芝、三菱、夏普、三星、LG和飞利浦等大牌厂商都将自己的3D电视及其感官体验打造得无与伦比,希望能让人相信这就是电视的未来,并愿意为之掏钱。耐心等待的人们则体验到超大屏幕、艺术级的音响系统和无比高清且立体生动的图像,并为之激动不已。

  看上去皆大欢喜—所有电视厂商都在电视显示技术上投入大量资金,现在它们迫切希望看到创新和回报,CES上的万众瞩目和各种分析调研机构对3D前景给出的极大乐观数据都让其倍感兴奋鼓舞。但在眼花缭乱的4天展览和还只是预测的远大前程之外,3D电视要成为真正的主流产品,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从技术上说,电视信号从模拟转向数字给3D电视发展提供了基础,数字技术可以让工程师更精确地控制制造3D图像的步骤。LCD与等离子屏幕间的竞争也有益于3D。比如,LCD可通过增加每秒帧频来提高图像清晰度,这种原理就可应用在更复杂的3D成像中。索尼的LCD电视的帧频就是一般同类产品的2倍,尽管这在2D成像中对图像质量改善并不明显,但呈现3D图像时至关重要。

  长期主推等离子电视的松下也试图抓住这个行业变革机会,它们认为这种色彩更鲜艳、对比度更强、响应速度更快的屏幕比LCD更适合3D。在2009年10月的日本电子展(CEATEC)上,其展出了一台50英寸等离子3D电视原型,到2010年1月的CES,更拿出惊人的长约3.4米、高1.8米的152英寸全球最大3D电视,并被认为是表现最出色的3D电视厂商。松下电器总裁大坪文雄表示,松下目前会把大多数精力放在大屏幕的3D电视研发上,但今后也会在小一点的3D电视,甚至移动3D视频观看设备等领域进行创新。其存储设备事业战略室室长、3D团队负责人小冢雅之则表示,直到3D电视销量占其全部电视销量的一半才能视为成功。

  相比两家在清晰度和屏幕大小上做文章的同行,东芝推出的“Cell Regza”3D电视(美国市场叫“Cell TV”)在创新上更为激进:不仅拥有东芝、索尼和IBM联合开发的Cell芯片(数据处理能力是普通电脑的10倍),能将2D内容转换成3D,还有蓝光光驱、1TB内置硬盘和WiFi,扩充了互联网及家庭内网功能,被认为是东芝对“下一代电视”想象的集中体现。

  对日系厂商而言,想赶超在消费电子大潮中以价格优势后来居上的韩系厂商,并与韩系和来自中国大陆及台湾的竞争对手拉开距离,目前还处在比技术和抢市场阶段的3D电视是其最好机会。但对方同样虎视眈眈。虽然超薄LCD电视目前仍给三星和LG带来巨大利润,价格的逐渐走低和竞争的日趋激烈,已迫使它们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就在索尼宣布与通过《阿凡达》一举成名的美国3D技术公司RealD合作后不久,全球最大电视制造商三星也在2010年1月宣告与之合作开发3D电视,将电影院的高画质3D影像体验带入家庭。

  除了各大品牌,美国低价电视厂商Vizio和中国的TCL、海信都在CES上展出了自己的3D电视。Vizio和TCL都有在2010年开始生产3D电视的计划,Vizio CEO王蔚(William Wang)更表示,3D技术并没有那么难。

  众多厂商的蜂拥而至表明硬件并不是难点,3D主流化真正的关键在于产业链的整体成熟度和内容上的支持。目前,LG已和韩国数字卫星广播公司Skylife达成战略合作协议,LG总裁兼CTO白宇铉(Paik Woo-hyun)表示该协议有助于划定3D图像的技术、设备和播出内容的标准。

  在美国,其最大的卫星电视服务提供商DirectTV与松下合作,计划在2010年6月开设两个3D频道和一个3D点播频道,迪士尼旗下的体育频道ESPN则宣布将在今年开设3D体育频道,在夏天世界杯时转播开幕赛和其它24场比赛,第一年至少转播85场体育比赛。索尼与Discovery Communications和IMAX成立了合资公司,在2011年开设利用其众多电影和电视节目内容的全天候3D频道。Discovery参与的合资公司和ESPN已开始和美国主流电视网商谈合作,这两家公司都曾是高清电视的推动者。

  必须指出的是,这些目前尚不存在的3D节目和频道都不是高清。播放3D电视节目需要的数据量比普通高清电视节目大,传输带宽要求是普通2D视频的两倍。以有线电视和卫星服务目前的带宽而言,要传输3D节目就必须牺牲画面质量,最终得到的清晰度可能只有高清的一半。因此,无论是在3D频道尚未开播的现在,还是短时期内,真正能播放全高清3D视频的只有蓝光播放器。索尼已确认PS3可以通过软件更新,支持3D游戏和蓝光3D影片等内容,在CES上,更展出了包括《阿凡达》、《Super Stardust HD》、《GT赛车》等多款开发中的PS3 3D游戏。能身历其境地玩《使命召唤》和《最终幻想》这样的游戏,仅仅是想到就足以让一干铁杆游戏玩家疯狂。

  蓝光光盘协会(Blu-ray Disc Association)已在2009年12月推出蓝光3D(Blu-ray 3D)标准,确保所有蓝光3D播放机和电影都能达到每只眼睛1080p的全高清分辨率。对这个标准最为拥戴的当属松下,因为其在2009年4月推出的全高清3D(Full HD 3D)摄影机拥有两个1080p的镜头,分别代表人的左右眼,这比仅采用一台1080p全高清摄像机拍摄之后再区分左右眼更能呈现出好的3D效果。据松下表示,这种拍摄方法在3D领域独一无二,并是“唯一被电影工作室所接受的”。但目前尚无明确的3D传输标准,欧洲的数字视讯广播研究项目组织(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 Project)在2010年1月刚举行第一场小组会议讨论3D相关标准。

  索尼在蓝光标准上的积累、松下在3D拍摄领域的先锋角色,以及它们与电视内容制作和传播网络的合作都是三星和LG等韩系厂商所欠缺的。这种对内容和产业链其它环节的深入使日系厂商可以摆脱电视机硬件价格战,从内容和标准两个层面树立竞争壁垒并形成利润来源,这正是它们急于将3D发展成大趋势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不能率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消费需求,藉此在市场上迅速树立起3D及自己在其中的地位,韩系等其它电视厂商就会上位,届时这个新市场可能再次陷入日系厂商并不擅长的价格战,而最终的结局是整个行业利润变得非常有限。

  难以消化的大餐

  在1955年一部叫《度蜜月的人》(Honeymooners)的美国电视剧中,小气节俭的男主角对妻子说,自己之所以不买新电视,是因为在等待3D。现在3D电视已经出现,这个巴士司机必须准备新的理由来搪塞妻子,而这并不难找。

  首当其冲的是价格。LG已在韩国销售了约半年的47英寸3D LCD电视价格是同尺寸产品的2倍。据业内人士估计,3D电视不会比目前高端的高清平板电视贵很多,但仍在2000美元以上,还有人估计不会低于3000美元。尽管松下认为消费者并不会对3D电视和普通电视价格的差距感到惊奇,在经济危机尚未走远、厉行节约刚刚松动的现在,有多少人会对如此高端的产品动心,仍然是一个大胆的赌博。调研公司In-Stat的数据显示,虽有64%的被调查者对在家观看3D电视节目感兴趣,但只有25%的人愿意购买比普通电视更昂贵的3D电视。

  3D电视的昂贵在于处理3D数据和信息的处理器必须非常强大,且通常需要专门的眼镜来分离左右眼看到的影像,然后在大脑中重现立体图像。使用眼镜的优点在于显示器所需处理数据最多只是2D普通影像的2倍,易于呈现高清、精细的画面效果,可以改变视角,并且能直接沿用2D屏幕面板或稍做改变即可,支持3D时增加的成本很少。

  利用眼镜呈现3D效果的方法有主动式快门眼镜(active shutter glasses)和偏光眼镜(polarizing glasses)两种,索尼和松下选择的是前者,三星和LG两者都有涉及。相比需要充电且售价昂贵的主动式快门眼镜—其单副成本从50美元到100美元以上不等,索尼高层曾表示可能对与其3D电视配套的眼镜额外收取200美元—偏光眼镜单副生产成本不到5美元,但清晰度逊于前者,且显示器上所贴的偏光膜价值不菲,40英寸左右的屏幕就在200美元以上。一般3D电视会配送2副眼镜,但如果还需要更多,就需要额外掏钱。

  抛开价格因素,佩戴眼镜容易让人感觉不舒适,并阻碍了人与人的交流,不需要眼镜的3D电视显然更好。现在,NEC和日立正在开发无需眼镜的3D显示器,在今年的CES上,三星、英特尔和第一次参展的中国TCL等都展出了相关产品。不过,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裸眼3D电视成本更贵,分辨率也不高,而且观众需要按照一定的距离直接面对电视,否则3D感就会消失。虽然普遍认为最终裸眼3D显示会成为主流,时间上却没有共识。RealD的联合创始人兼总裁约书亚·格雷尔(Joshua Greer)认为可能在2至3年后,一些业内人士则认为需要5到10年才能在大众市场普及。

  即便解决了上述问题,3D电视仍面临内容瓶颈,包括相应的录制设备、拍摄成本和悬而未决的传输标准。在科技界,技术领先于内容并不少见,乐观者将这描述为先有高速公路,人们才能充分理解汽车的便利,并更乐意购买汽车。但现在3D电视的情况类似于高速公路就在眼前,但汽车的速度仍停留在60码左右。而且,就像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一样,现在拥有3D电视的人也少得可怜。调研咨询公司iSuppli的一位分析师预计,2010年将售出的3500万台平板电视中估计只有1%至2%可观看3D内容。

  但这些问题都没有动摇电视厂商和那些看好3D的内容制作和传播方的信心。时代华纳旗下Warner Bros. Technical Operations负责技术的副总裁温蒂·艾尔丝沃斯(Wendy Aylsworth)道出所有押注3D的公司的心声:“制作室能卖出更多内容、电视厂商能卖出更多电视,而发行方得到更多观众。”

  目前,三星、LG、现代IT(Hyundai IT)和三菱电子(Mitsubishi Electric)等都已发布多款所谓的“准备好的3D电视”(3-D ready TV)—因为还没有3D频道,现在的3D电视只能从蓝光DVD、游戏软件等外来媒介中读取3D内容,并播放一般的2D内容。几年前,在高清节目为数不多的情况下,欧洲曾经依靠“准备好的高清电视”(HD Ready TV)概念先行普及了高清。

  当完全3D的内容稀缺时,一个自然的思路是将2D图像转换成3D。东芝和三星都有能进行这种转换的电视,并都声称自己的产品将采用具备独特算法的专利处理器。但东芝强调其Cell Regza所能转化和提供的是有限的3D内容,而三星CES上展出的产品不仅某些场景没有立体感,而且在画面移动过快时会出现重影。三星使用的是由美国DDD公司研发的TriDef芯片,其工作原理是用识别软件分析物体的颜色和形状,从而判断其深度距离并添加进去。比如,枪口一般比持枪者离观众更近,而当软件无法判断时就不增加深度。

  一些要求较高的人并不推崇这种技术,LG负责高级技术的高级副总裁Nandhu Nandhakumar表示在看过真正的3D内容后,很容易发现这种转换的漏洞,因此LG在内容上坚持完全3D。梦工厂著名的3D技术首领菲尔·“3D队长”·麦克纳利(Phil "Captain 3D" McNally)也表示从2D转换到3D非常困难,他从没看过效果足够好的转换版本。

  2010年夏天之后,消费者可供选择的3D电视和节目都会逐渐多起来,但在今明两年购买3D电视仍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超前高端消费。这是拥护3D的厂商与消费者在面对这个新维度时心态上的最大差距。前者希望这能成为广泛推动电视、蓝光播放器和各种内容销售的下一个科技突破,就像当年高清所起到的升级作用一样。《阿凡达》巨大的示范作用和3D观感本身的优越性使这些公司认为,让幻想和现实都以IMAX 3D的方式上演最让人心动。如果有人对此提出质疑,他们会举出高清电视的例子—1990年底的人们也认为自己的电视已经足够好,高清是多此一举,但现在大多人都拥有或希望拥有高清平板电视。

  但正因为很多人是在最近几年才购买高清平板电视,无论是从产品生命周期还是使用心理预期上,都很难接受短时间内再次花费很多钱升级到下一代3D技术上。而对尚未普及高清的地区和人们而言,3D电视似乎又过于超前。在这个消费电子更新速度越来越疯狂的时代,3D电视就像摆在已经有些消化不良的消费者面前的又一道大餐。

  如果能作为日常家电而非奢侈品,99%的人都愿意在家里复制《阿凡达》的观感。现在对3D电视充满兴趣的是,还只是对价格不敏感但对技术敏感的少数人群,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价格的走低,3D电视将进入更多客厅,当工薪阶层也愿意购买时,意味着3D电视价格已降到合理范围,并解决了内容问题。就像高清的普及花了近10年—Discovery在2002年推出高清频道,但是直到7年后,高清电视年销售量才达到3000万台—3D的进化曲线也可能需要同样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更多3D

  如果电视厂商希望将3D体验带进客厅,笔记本电脑厂商则希望人们随时随地3D,并产生更好的交互体验。

  今年春节后,宏碁将在中国大陆推出其第一款可观看3D内容的笔记本电脑Aspire 5738DG。尽管15.6英寸的笔记本电脑并非中国市场的主流机型,宏碁笔记本事业部主管安得烈·泰麦尔对本刊表示,大屏幕更适合欣赏3D内容。这款2009年10月先在海外上市的3D笔记本反响不错,梦工厂在一场有关3D电影的展示会上展出了这台电脑,宏碁董事长王振堂也有出席。

  两年半以前,宏碁和纬创就开始研发3D笔记本,最终的解决方案是在一款已有机型的屏幕上贴一层偏光膜,然后由美国3D技术公司DDD研发的TriDef芯片和将2D内容转换成3D,最后配以偏光眼镜,用户就能体验到3D效果。依靠改造后的屏幕和特殊芯片、软件,宏碁这款电脑能使照片、电影、动画和游戏等3D化,本刊记者在体验时发现,其所呈现的3D画质对普通消费者而言已足够清晰,使用Google Earth查看3D城市时能感觉自己真的在其中行走。

  Aspire 5738DG由台湾纬创资通代工。纬创在2008年12月底入股DDD,并用132.2万美元特许权使用费获得其在笔记本电脑与液晶电视上的3D显示技术。据了解,戴尔、惠普、联想、索尼都与纬创有3D项目的合作,纬创高管表示,现在家用3D显示技术比以前更便宜,效果也更好,已到“黄金时间”。

  “电脑速度越来越快,上网和文字处理只占其效能的10%,3D笔记本就是家庭娱乐、影音和电脑的结合。以前计算速度不够快,制作和播放3D内容都有困难,但现在来做完全不用花更多成本,那你说3D笔记本会不会出现?出现以后大家会不会喜欢?”宏碁董事长王振堂对《环球企业家》表示。

  据了解,2009年Aspire 5738DG在新西兰发售时建议价格约折合为1400多美元,在台湾售价为37800台币(约合1200美元左右),相比同规格的非3D笔记本贵5000台币,因为宏碁在调查过200名消费者后发现,其认为合理的差价在5331台币。现在,这款笔记本在美国的售价为780美元,仅比普通笔记本贵200美元左右。

  宏碁并不是第一家推出3D笔记本的电脑厂商。早在2003年,夏普在2003年就发布了渲染能力和Aspire 5738DG几乎相同的3D笔记本电脑Actius RD3D,价格高达3300美元,定位于建筑师、汽车设计者和生物技术研究人员等专业人士。夏普的3D笔记本并没有引起广泛关注,甚至因为其3D特效显示容易引起头晕,在2006年被《PC World》杂志评为“史上25款最差科技产品”之一,几年后夏普就中断了这款笔记本的开发。

  除了宏碁,一度表示不会跟进3D电脑的华硕也在2009年11月推出自己的3D笔记本G51J 3D。这款标价1700美元的笔记本非常注重游戏功能,采用NVIDIA的3D Vision主动式快门眼镜,画面比使用偏光眼镜的宏碁更清晰生动,对游戏玩家有很大吸引力,但也极大提高制造成本。在泰麦尔看来,主动式快门眼镜和偏光眼镜不会直接竞争,因为现阶段面对不同市场,前者较容易吸引高端客户,后者主要面对普通消费者。

  事实上,宏碁并不准备通过这款3D电脑提升总体销量,而只是想在“正确的时候提供合适的产品”。其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艾仁思(Oliver Ahrens)对本刊表示,现在的3D笔记本只是第一步,需要到技术更成熟、内容更丰富的两三年之后才能实现商业化的量产。

  3D内容缺乏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目前并没有多少可以拍摄3D图像的设备,尤其是对大众消费而言。如果普通人也能通过照相机和摄像机制作出3D内容,将极大提升对3D显示设备的需求。富士(Fujifilm)在2009年发布了一款3D照相机,但复杂的使用和600美元的价格注定只有3D和摄影狂热爱好者会感兴趣。

  在中国,也有公司在从事3D摄播设备的研发,成立于2007年的深圳掌网立体时代视讯技术有限公司就将在2010年3、4月推出全球首款3D立体防抖照相机,售价将在2000元人民币之内。

  这已是掌网立体推出的第二款3D照相机,2008年底的第一款产品因分辨率过低,为模拟左右眼而采用类似望远镜的双镜头造型而惨遭滑铁卢。这次失败给掌网立体带来两个重要信息:人们对3D产品非常感兴趣,但产品形态和价格不能太超前,领先半年即可。在3D照相机之外,掌网立体还将推出全球第一台3D移动电视,7寸的屏幕分辨率为800×400,在时速不超过300公里时能接收电视信号。将在今年开通3D频道的英国的天空广播公司已在和掌网立体商谈订购每月10万台3D移动电视事宜,虽仍在谈判中,但掌网立体对这笔交易非常有信心,因为目前他们是天空广播的唯一选择。

  但掌网立体的目标并不是成为3D摄播设备制造商。它销售的是芯片和技术,而非制造,其推出的产品都由其它工厂代工。掌网立体真正的竞争力在于其领先的3D拍摄、播放实时同步技术,能在拍摄之后立刻在照相机和摄像机上展示出3D效果的图像。这种实时立体成像芯片是3D照相机和摄像机中的关键技术,类似于联发科的芯片解决方案在手机制造中的位置。目前掌网立体的产品还是面向大众市场的720p,更专业的1080p的芯片正在开发中,有望于今年6月上市。

  其CEO李炜对《环球企业家》表示,已将自己的3D摄像机技术授权给全球排名第五的某DV厂商,其它排名靠前的厂商也都在接触中。李希望专利授权获得的收入能占到总收入的60%,并预计2010年的专利授权收入在200万美元左右。未来3至5年内掌网立体都不会自建工厂,在没有足够的销量之前,自己生产所需要的大投入和精细管理都是入不敷出的巨大成本。虽然中国3D市场还远未撬动,其销售主要面对国外市场,掌网立体已在心中设定好2013年上市的里程碑,目前正在与风险投资商接触。相比索尼、松下和三星等国外实力雄厚的厂商,这家60多人的公司自认为优势在于从一开始就全力开发3D,没有2D时代的负担。

  想在3D时代赢得先机,并从各个角度寻求机会的公司远不止上述提到的这些。摩托罗拉机顶盒业务部门已开发出解决3D电视字幕问题的专利技术,美国专业3D摄像机研发公司3ality Digital Systems正在与一家初创企业合作开发3D导航软件。如果2009年是3D元年,李炜将2010年称为3D业务年,2011和2012年是3D发展年,到2013年就可以进入3D收获年。按照这个时间表,我们不仅已经一只脚跨过3D门槛,另一只脚也已抬起。

  

责任编辑:克伟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