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张燕辉摄 仲春的柴达木盆地,顶着高原强紫外线的灼热和漫天的戈壁风沙,成片的梭梭林萌动欲发,盆地内高速公路、重点工业建设项目的工地上已是如火如荼。
3月19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青海省政府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发布《青海省柴达木循环
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的消息,这意味着享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的资源开发上升为了国家战略,同时,也意味着我国面积最大的循环经济试验区进入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阶段。
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无论国家层面还是青海省历届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柴达木的开发。无数来自五湖四海但最终都被称为“柴达木人”的各类专业人才,一代接一代把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奉献给了这片土地,他们从地窝子起步,一步一步探索,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终于摸索出了一条适合于这片土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之路。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构建以盐湖化工为核心的六大循环经济主导产业体系,形成资源、产业和产品多层面联动发展的循环型产业格局,争取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废水、废气、废渣等“零”排放或者是最少的排放——这是《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对“聚宝盆”开发方向的准确定位,也是50多年来柴达木开发历史和经验的总结。
半个世纪 三次开发
位于青藏高原北部边缘、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内的柴达木盆地,因资源富集而被誉为“聚宝盆”,区域内分布有丰富的盐湖、油气、有色金属、煤炭及其他非金属矿产资源。
截至2008年的地质勘测资料显示,盆地中已发现矿产86种,产地1050处,其中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7种,其保有资源储量潜在经济价值超过了17万亿元,占青海省资源总价值的95%,占全国的13%;2009年,柴达木盆地所在的海西州完成工业增加值205.92亿元,占青海全省当年工业增加值的近一半,同时,科技部和工信部于去年分别将该州列为了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全国首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这样一组数字及其反映出的成绩之中,凝聚着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代柴达木人的心血。
1950年6月,新中国的第一支勘察队开进了柴达木盆地,形成了《柴达木东部调查资料》成果;1954年6月,国家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地质局等部委组织了13个地质考察队,到盆地西部勘察,在茫崖西部发现了18个可能储油构造和9处油苗,肯定了盆地
中石油发展的前景,同年,党和政府组织筑路大军修建青藏、青新公路,打开了通向盆地的交通。
1955年,柴达木盆地中的第一个工业企业——青海石油勘探局成立,此后,勘探石油的队伍不断壮大。通过勘察,先后发现了石油、天然气、硼砂、石棉等64种矿产并初步探明了储量,“聚宝盆”的称呼逐渐叫响。
这一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以石油为中心的工业矿产开发掀起了柴达木盆地的第一次开发热潮。
然而,由于历史因素和资源勘探、开发技术水平的制约,60年代中期,柴达木资源开发在经历短暂的辉煌之后陷入了沉寂。
1978年以后,随着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柴达木资源开发迎来了第二个春天。“七五”、“八五”、“九五”计划期间,国家在柴达木安排的锡铁山铅锌矿、青海钾肥一期工程、茫崖石棉矿扩建工程、青海石油三项工程等重点项目全部建成投产,柴达木盆地逐渐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经济发展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其国内生产总值“七五”期间年均增长14.84%,“八五”期间年均增长23.63%,“九五”期间年均增长15.84%。这一速度高于青海省和全国的同期平均水平。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柴达木盆地低水平、粗加工和以原材料生产为主的工业生产模式逐步显现出了其局限性,在产业结构矛盾日益凸显、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柴达木工业经济一度陷入发展低谷,大中型企业普遍出现经营困难。
如何转变开发思路,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在更高水平上实施资源转换、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成了柴达木再次面临的迫切现实问题。
在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声中,柴达木盆地迎来第三次开发热潮,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青海省决策层对柴达木的开发形成了一个新的思路:围绕资源禀赋特点,加快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发展循环经济。
“三次开发”准确定位
上世纪90年代末,青海逐步确立了“大力发展水电、石油天然气、盐湖化工、有色金属四大支柱产业和积极发展冶金、建材、医药、农畜产品加工四大优势产业,对轻纺、机械化工业进行战略改组,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业发展思路。
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柴达木盆地走上了一条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有色金属和煤化工等特色产业的新路子,资源开发在“量”和“质”上均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2001年,作为唯一的产业化项目,
盐湖集团百万吨钾肥项目被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首批十大重点工程,2003年,投资25.8亿元的该项工程基本建成,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七个拥有百万吨钾肥生产能力的国家,同时奠定柴达木盐湖化工产业发展的基础。
之后几年,围绕柴达木特色资源,青海省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
西部矿业格尔木冶炼基地、
中信国安年产3.5万吨碳酸锂和5万吨硼酸项目、青海中浩天然气公司投资25.3亿元建设的我国最大规模的甲醇生产线和青海碱业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相继在柴达木落户。柴达木以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开采为主的能源工业、以盐湖开发为主的盐化工业、以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采掘为主的冶金采选业和以焦化为主的煤化工业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2005年10月,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被列入首批13个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之一。
2005年底和2007年底,青海盐湖集团以氯化钾综合利用为主的一期项目和以氯化钠综合利用为主的二期项目先后正式开工建设;2009年,整体引进加拿大一家公司的设备、技术和人才,以金属镁一体化项目为主的三期项目开工建设,从而正式拉开了中国盐湖资源开发向循环型化工产业集群发展的序幕。
据盐湖集团董事会秘书吴文好介绍,青海盐湖集团盐湖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全部建成以后,将形成尿素、PVC、氢氧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钾等完备的基础化工产品和碳酸锂、氢氧化镁、金属镁等高端产品,同时,通过与该地区天然气、煤化工资源的结合,这里将被打造成中国最大的无机盐和有机盐化工基地。
截至2010年2月底,计划总投资600亿元的青海盐湖集团综合利用一、二、三期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125亿元。
与此同时,刚刚过去的2009年,青海中信国安和青海锂业在东、西台吉乃尔盐湖投资建设的碳酸锂工业化项目也先后突破技术难题实现规模化生产,当年,柴达木盆地实现碳酸锂产量超过6000吨。
丰富的资源优势和日益改善的投资环境赢得了大量资本的青睐,据统计,西部大开发以来,柴达木盆地吸引投资金额超过了1000亿元。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张献新说,随着开发思路的转变和循环发展理念的实践,柴达木经济结构调整和项目建设已经取得成效,盆地中资源开发型工业体系开始由单纯的出售资源向初加工和精深加工转变,工业产业链逐步延伸,产品的附加值逐步提高,开发水平也逐步开始向规模化、产业化和综合利用方向发展。
《规划》促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闭合”
通过多年来的实践和“三次开发”的推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逐步形成了以“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永续发展”为主线的开发模式,在发展思路、产业规划和项目布局上更加系统和完善。
张献新说,自试验区被列为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以来,青海省政府先后邀请一批国内循环经济专家学者、政府领导和国内其他试验区代表,举办了“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专题研讨会”、“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论坛”等一系列研讨活动,并相继编制完成了《柴达木地区循环经济试验区实施方案》《柴达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和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四个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等几十个规划,总体上形成了比较系统、切实可行的发展方案和措施。
为了攻克发展中面临的技术瓶颈,在青海省内重点企业和科研单位进行重点项目、难点工艺技术攻关的同时,青海省与中科院等有关方面合作,于2007年组建了中国柴达木循环经济研究院,搭建起了一个政府、科研单位和企业共同合作的科技支撑平台,使得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并实现了科技研发成果的产业化。
目前,不仅盐湖金属镁一体化开发技术、盐湖提锂技术已基本攻克并形成产业化,而且,部分中小企业在废水、尾矿二次利用方面也探索出了一批工艺技术,取得了成功经验,产业链纵向的延伸和融合技术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
围绕优势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培育特色产业,沿着这一思路,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立5年来,以盆地内现有的石油天然气化工、盐湖化工、有色金属、煤炭等工业为基础,以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结合油气、煤炭、有色、黑色、非金属矿产资源延伸和扩展产业链,已初步搭建起了“油气--盐化工”、“煤--焦--盐化工”、“煤化工--盐化工--建材”、“有色金属--天然气--盐化工”和“铁矿--焦炭--钢铁”五大循环产业链基本架构。
当此之际,国务院又批准了《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提出了国家对加快试验区发展的十大支持政策,其中包括在不降低技术水平和环保标准的前提下,对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和延伸产业链的配套项目,可适当地放宽准入条件。
同时,对试验区的机场、铁路、给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给予支持;对急需解决的公共技术、延长产业链的关键技术给予研发经费的支持;对试验区用于循环经济产业化项目的天然气优先保障资源配额;加强规划水利枢纽、绿洲灌区改造、节水农业项目建设和适用于试验区的一些价格、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措施也首次以非常具体的形式在《规划》得以明确。
这些政策的实施将极大改善试验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为柴达木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同时,也将极大促进试验区资源、产业、产品和企业间的相互融合和衔接,填平补齐循环经济产业链,使试验区内“一区四园”和五大产业链构成的大循环经济圈在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上实现完全“闭合”。
[背景资料] “聚宝盆”里几多宝? 地处青藏高原北部边缘、西依阿尔金山、北临
祁连山脉的柴达木盆地,总面积逾22万平方公里,因区域内盐湖资源异常丰富而得名“柴达木”--蒙古语意为“盐泽”。这里分布着各种卤水湖、半干枯及干枯盐湖,其中地表卤水湖33个,已探明各种可溶盐储量3430亿吨。
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地质科学勘探工作的开展,盆地中先后发现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等各类矿产86种,矿产资源储量潜在经济价值记录日益刷新。据最新的地质统计资料显示,目前这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占全国的13%,故又有“聚宝盆”之称。
丰富的资源为盆地中现代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青海省资源转换战略的确立,柴达木盆地资源型工业经济日新月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9年,盆地中工业增加值完成205.92亿元,占青海全省工业增加值的近一半。
然而,有关专家表示,由于受制于地质勘探水平的限制,盆地中矿产资源“家底不清”仍然限制了盆地工业经济的发展。据了解,截至目前,整个盆地的地质勘探率只有8%。那么,“聚宝盆”中究竟蕴藏着多少“宝”呢?
今天,在柴达木盆地中的都兰县宗加镇境内,一道长2公里左右,宽约70米的“贝壳梁”古生物遗存依然在讲述着这个古老盆地亿万年来沧海桑田的变迁--地质科学研究表明,柴达木盆地地质时期为古海环境,古生代以来复杂的地质构造运动在盆地内形成了多样的地层关系,同时也为孕育丰富的各类矿产资源提供了充分条件。
科学研究结果只为进一步发掘“聚宝盆”的资源潜力提供了一个依据和新的希望,至于这个“希望”到底能带来多大的惊喜,只有在加快提升盆地地质勘探率的过程中才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