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高盛再陷“欺诈门” > 高盛欺诈门分析评论

“高盛欺诈门”凸显衍生金融品监管难题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年04月20日09:14
  近日,美国证监会(SEC)正式向纽约南区法院以涉嫌金融欺诈对高盛公司及高盛舞弊案的核心人物、被告人托雷提出民事诉讼。

  据悉,SEC指控高盛2007年在一宗合成债务抵押证券交易中存在欺诈和背信行为。这份22页的起诉书认为:高盛在开发这一合成CDO的基础资产本由鲍尔森公司参与挑选,高盛公司却对投资者知情不报;高盛利用ACA品牌,给投资人造成“独立第三方”挑选基础资产的假象;对ACA公司隐瞒鲍尔森公司做空真相,使ACA相信鲍尔森公司与投资者利益正相关;高盛明知美国房地产市场即将崩溃,却不惜与投资者下相反的赌注来盈利。

  对于高盛被指控欺诈问题,市场普遍认为在SEC已掌握的证据面前,高盛的辩解显得无力。然而,4月19日高盛发表的声明表示,SEC的诉讼更像是一场闹剧,而远非造成金融危机的确凿证据,并认为SEC要么混淆了现金CDO和合成CDO间的区别,要么就是混淆视听的模糊指控;同时,高盛认为虽然是次交易获得1500万美元佣金,但高盛最终与ACA和IKB一起做多而在交易中损失9000万美元——高盛也是损失者,且不可能自欺欺人。

  当前美国SEC与高盛间的这场指控与反指控的博弈,本质上是如何对是次加速全球金融危机的场外金融衍生品进行的一场监管边界的博弈,最近以来欧美等政府提出了加强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的要求。

  虽然诸如CDO、CDS等金融衍生品属于市场化的风险管控工具和手段,是一种市场化的风险配置和发现机制;但其场外交易的模式确实存在明显的信息欺诈、背信等诸多风险可能。因此,科学合理地加强场外金融衍生品监管是必要的。然而,若以干预市场正常交易,甚至为金融衍生品交易设置市场交易障碍的所谓监管则是要不得的。

  从目前信息看,市场与监管的边界似乎变得越来越模糊。SEC与高盛提供的相关讯息都显示,起诉的标的是一款带有CDS功能的合成CDO产品。严格地讲,对于参与该合成CDO博弈的双方而言,都应该是专业的风险管控专家,双方博弈的前提本身就是基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和判研能力。毕竟,若金融衍生工具的买卖双方都具有对等的信息对称性,那么这种金融衍生产品和工具也就缺乏存在的前提(谁掌握的信息充分谁就更能准确地为风险定价,从而获得收益)。

  从这个角度上讲,若SEC仅依据把高盛未能告知鲍尔森公司参与对赌并挑选基础证券诠释为高盛欺诈则存在过度干预市场、混淆市场与监管边界的嫌疑;而高盛的反驳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毕竟,高盛未能告知投资者的信息并不对基础资产本身的风险敞口具有直接的正向关联,即鲍尔森公司的参与并不会直接改变该基础资产的风险敞口,而且鲍尔森公司参与对赌否并不直接构成投资者投资该合成CDO的决定性因素,否则的话该CDO就无法嫁接CDS工具。 我们认为,对于金融衍生品监管,监管部门首先要做的是为场外衍生品交易的参与方设置风险准入门槛,避免非专业的风险投资者或缺乏相应风险可承载能力的投资者盲目进入复杂的场外衍生品交易市场进行单纯的炒作。事实上,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恰恰是非专业风险投资者进入复杂的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投资而加剧风险的力度。同时,监管部门需要认真研究当前活跃各类金融市场的场外衍生品工具和产品,对于具备标准化的场外金融衍生工具,应该力促其场外交易场内化,通过标准化的合约科学合理地框定欺诈与正常的市场不对称交易边界。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克伟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