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机构

为何肥水总流外人田?且看高盛如何在华捞钱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0年05月14日14:27
  今日有消息称泰康人寿部分股权或将易手,接手者为高盛旗下的投资机构。当年凯雷在太保上市中大赚一笔,而通过投资上市前 西部矿业海普瑞等中国公司股权屡获暴利的高盛这次也许又可以像凯雷一样在中国保险业大捞一笔。:300亿美元资产估值10亿贱卖高盛或在华又捞一笔

  前不久,即4月16日,农行宣布IPO承销团名单之后的第二天,作为农行H股承销商之一的高盛集团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起诉,指控高盛集团及其副总裁托尔雷在一项次贷相关金融产品上涉嫌欺诈投资者,造成投资者损失超过10亿美元。

  虽然官司缠身,却无碍高盛首季大赚33亿美元。身陷“欺诈门”的高盛,今年第一季度盈利33亿美元,几乎比去年翻了一倍。高盛财报显示,第一季度公司每股利润高达5.59美元,营业利润为127.8亿美元,大大超过此前分析师预期。这也是高盛自1999年上市以来最赚钱的一个季度之一,仅次于去年第四季度创下的盈利47.9亿美元纪录。:官司缠身无碍高盛首季大赚33亿美元

  高盛的高额利润中,其在中国的业务功不可没。 中国到处都有高盛的影子,高盛在中国的股票和债务资本市场中已经建立起非常强大的业务网络。

  1984年高盛在香港设亚太地区总部,又于1994年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开设代表处,正式进驻中国内地市场。此后,高盛在中国逐步建立起强大的国际投资银行业务分支机构,以为中国政府和国内占据行业领导地位的大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名义进行渗透。

  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高盛是如何在华捞钱的。

  路径一:入股大型企业

  高盛在中国开展业务以来,入股了中国石化、中粮集团等多家大型企业。其中比较受关注的有以下几个案例:

  西部矿业

  4年前,高盛以每股3元的价格受让3205万股 西部矿业股份(2007年经转增股本后增至1.92亿股)。2007年, 西部矿业上市,股价最高达68.5元,高盛一面吹嘘 西部矿业大蓝筹,一面分批次套现。

  2009年1月13日, 西部矿业公告称,发起人股东Goldman Sachs Strategic Investments(Delaware) L.L.C.(高盛集团全资控股子公司)于2008年8月7日至2009年1月9日,通过竞价交易出售公司7804万股,占总股本3.27%。减持后,高盛集团仍持有 西部矿业1.14亿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4.79%。据交易期间的股价测算,高盛在二级市场套现至少4.14亿元,最高9.55亿元,平均套现6.85亿元。

  仅三年时间, 西部矿业成为高盛的摇钱树。 西部矿业2007年上市之初,业绩每股0.81元。高盛以9615万元入股,在鼓吹大蓝筹上市后套现70亿元。两年后, 西部矿业业绩只有每股0.02元。然而2009年中期,高盛已悄悄退出了 西部矿业前十大流通股东行列。:高盛悄然套现 西部矿业给警示

  双汇发展

  高盛是通过极其复杂的股权关系直接和间接的持有 双汇发展股权的。2006年4月,罗特克斯有限公司购买了双汇集团100%股权,从而间接持股 双汇发展35.71%股权。当年5月,罗特克斯又从 双汇发展二股东手中收购了25%股权,持有 双汇发展股权比例升至60.71%,成为 双汇发展的实际控制人,其中高盛间接持有 双汇发展股权约为31%。

  截至2009年年末, 双汇发展股东资料显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罗特克斯公司,该公司是 双汇发展控股股东河南双汇实业集团背后的惟一股东,其通过双汇实业集团间接持有公司30.27%的股权。此外,罗特克斯公司还直接持有 双汇发展21.19%的股权,综合计算,罗特克斯共计持有公司51.46%的股权。

  而罗特克斯的股东资料显示,该公司是一家专门为参与双汇集团股权转让项目而根据国际惯例在香港新注册成立的项目公司。高盛策略投资(亚洲)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罗特克斯51%的股权,鼎晖Shine有限公司持有其49%股权。高盛集团拥有前者100%的股权,鼎晖中国成长基金II拥有后者100%的股权,而本身高盛集团和鼎晖中国成长基金II背后同样也有着极其复杂的股权结构。

  也就是说,高盛所持 双汇发展股权,最初由其所持罗特克斯股权决定。但到了2007年10月,事件发生变化,高盛和鼎晖决定,由其共同控制的罗特克斯与同受其共同控制的“Shine B”及Shine B境外下属公司进行内部重组。在复杂的内部重组完成,高盛和鼎晖不再直接持有罗特克斯股权,而是通过Shine B间接持有罗特克斯有限公司权益。

  也正是在这次重组中,高盛所持 双汇发展的股权生变。根据 双汇发展的公告,ShineB2007年10月的股东名单上,除了高盛和鼎晖,还多了两张陌生面孔,合计持股20%,高盛持股仅剩下30%。但对于两位新股东,公告并未解释是何方神圣。

  到了2009年11月5日,高盛再度出手减持 双汇发展。将持有的一半股权让与他人,接手者是鼎晖投资的下属公司。至此,高盛间接持有的 双汇发展股份比例降至约7.72%。

  如果不是看了 双汇发展公布的《关于2007年年度报告和2008年年度报告的更正公告》,可能少有投资者知道,高盛间接持有的 双汇发展股份比例,已经从31%骤降至约7.71%。

  一边是高盛在“悄然”减持,另一边 双汇发展却因此而涉嫌虚假陈述。在境外注册控股股东曲线入驻获取中国企业控制权,股权运作以牟利,如法炮制,高盛在蒙牛乳业和雨润都有相同的足迹。: 双汇发展重组进程耐人寻味股权关系复杂弊端渐显

  工行股份

  2006年4月,在工行H股上市前,高盛集团斥资25.822亿美元认购工行164.76亿股份。 2006年1月份的股东权利协议中规定,高盛所持有工行的股份将分别于2009年4月28日和2009年10月20日解禁。

  高盛所持约30亿股工商银行股份,在解除禁售约1个月后,正式在2008年6月1日配售。配股价介于每股4.8至4.9港元之间。高盛这次套现最多148.6亿港元,按照高盛入股的成本价1.22港元计算,持仓3年净赚110亿港元。

  高盛这批股份的禁售期原应于2009年4月28日届满。不过在年初时与工行达成协议,将其中八成股份自愿延长期限至2010年4月,而剩下的两成约32亿股则维持原约定。在4月底时曾传出,高盛打算以高逾一成的折让价配售 工行股份。前天正式配售,股价折让已大幅收窄,多等一个月,高盛较安联及美国运通4月底时的减持,足足多赚了27%。

  而09年的3月,工行与高盛签订了新的锁定承诺,即高盛在2010年4月28日之前,将不会变现其持有工行股权的80%。 :高盛抛售30亿股工行H股套现工行未予置评、高盛所持 工行股份解禁无资金压力抛售可能性不大

  海普瑞

  148元的发行价让前不久刚刚发行的 海普瑞坐上了IPO第一高价股的位置。究竟是谁推高了 海普瑞的股价?高盛的身影又显现其中。 海普瑞招股书显示,公司第三大股东为GS Pharma,持有公司4500万股,占比12.5%,平均持股成本约为1.57元/股。而GS Pharma系高盛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以148元的发行价计算,高盛将浮盈65.89亿元。详细

  路径二:兜售金融衍生品

  高盛在华金融衍生品业务中比较著名的是,中航油在高盛子公司向其出售复杂陌生的衍生工具中巨亏。巨亏主要是因J.Aron公司的误导而在期权交易中蒙受巨额损失。

  从2003年12月31日到2004年1月31日,中航油亏损1100万美元,主要就来源于在石油期权交易中输给了交易对手高盛的J.Aron公司。由于不希望让“账面亏损变成实际亏损”,中航油总裁陈久霖在咨询公司专业人员、高盛能源贸易子公司——J. Aron公司以及三井能源风险管理公司之后,决定将盘位“后挪”。

  由此,中航油与高盛的J. Aron公司于2004年1月和6月签署了两份协议。2004年1月26日,中航油与交易对手高盛的J. Aron公司签署了第一份重组协议,双方同意结束前面的期权交易而重签一份更大的合约。根据协议,中航油在平仓后,买进了更大的卖出期权。但自2004年1月签署重组协议至当年6月,油价并未如中航油预期的下跌,反而一涨再涨。到二季度,因期货产生的亏损已高达3000万美元。中航油再次选择“后挪”,在6月28日同交易对手J. Aron公司签订第二份重组协议,风险成倍扩大。

  2005年2月期的《中国企业家》封面文章《谁搞垮了中国航油?》中,当事人陈久霖回答记者提问时谈到:“近年来,国际资本长期觊觎我国企业,尤其是能源企业和海外中资企业;国际竞争对手一直有意挤压中资企业。一个明显的例证就是,日本三井、美国高盛公司等先是给中航油"放账"操作期权,即在一定金额范围内不用收取保证金;后又允许挪移盘位,对挪移盘位的风险也没有说明。后来等到油价冲到历史高点时,突然取消放账、提高保证金比例,逼迫中航油斩仓。”

  路径三:中国A股、H股上市业务

  为更好地中国开展本土A股上市业务,2004年12月,高盛专门成立合资公司—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总的来说,高盛的内地投行业务分为:IPO及其后续证券(包括增发、债券等)发行、债券发行、收购兼并等。其中,IPO项目共有32家。但定位高端、政策倾斜等原因让高盛的内地IPO数量依旧停留在3家:宁波银行(002142.SZ)、中国平安(601318.SH)与招商证券(600999.SH)。

  其余的IPO项目则集中在香港市场,规模最大的是中国银行(03988.HK)111.9亿美元的IPO。而此次农行IPO项目,高盛虽无缘其A股发行,但还是挤入了H股的承销团名单。

  参与农行IPO已是高盛参与5家国有银行上市计划的第4宗,此前,高盛在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的上市过程中均扮演重要角色并获利巨大。

  农行上市承销团名单高盛榜上有名

  据路透社4月26日引述接近农行IPO的消息人士表示,“农行IPO原定是三季度完成,但现在突然提速,争取7月份完成,5月份上报材料,即"红鲱鱼"招股书(不含发行定价的初步招股书)。”此前,农行于4月14日对外公布了“A+H”的IPO选秀名单。承销团名单包括:中金公司、中信证券、银河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共同协助农行完成A股发行上市相关工作;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中金公司、德意志银行、麦格理则参与H股发行。“虽然并未敲定主承销商由谁担任,但外界一直看好中金和高盛。”一位投行人士说。详细

  路径四:主导中资公司海外股票发售

  除了A股和H股的上市,还有在美国主板以及二板市场的上市项目。

  由于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规模都较大,高盛在32次IPO中大部分处于联席保荐人地位。

  在过去的十年中,主导中资公司海外股票发售:中国移动通信于1997年进行的首次公开招股发售,筹资40亿美元,随后在2000年10月进行了后续股票发售交易(筹资69亿美元)及可转换债券发售交易;中国石油、中国银行(香港)、平安保险先后进行的首次公开招股发售中高盛扮演重要角色;参与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A股公司中兴通讯4亿美元的香港首次公开招股发售。2005年,高盛还成功完成了交通银行22亿美元的海外上市项目以及中国石油后续股票发售,筹资27亿美元。

  路径五:参与在中国的重大并购案

  高盛以金融顾问角色多次参与在中国的重大并购案,如日产向东风汽车投资10亿美元案;戴姆勒-克莱斯勒向北汽投资11亿美元案;TCL与汤姆逊成立中国合资企业;汇丰银行收购交通银行20%股权案以及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部等等。

  路径六:承销中国主权债券

  除了IPO,高盛的投行业务中较为抢眼的,当属它在1997年,也是开展投行业务的第一年,就成为中国财政部发行5亿美元全球债券的副承销商。其后,高盛更是承担了4次中国主权债券的发行。

  路径七:养猪

  高盛不放弃任何一次在中国赚钱的机会,2008年,金融危机刚过,高盛近期斥资2亿~3亿美元“养猪”,企图渗透中国养殖业的整条产业链,处心积虑的闯入中国农a>产品市场。:高盛养猪:产业链竞争新模式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思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