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人物 > 商界面孔 > 李开复、牛根生、俞敏洪:我们的创业与奋斗

李开复、牛根生、俞敏洪:我们的创业与奋斗

来源:搜狐财经 作者:张翼
2010年05月20日18:15
搜狐企业家月度访谈(之五)

  编者按:

  5月15日,杭州,中国计量学院体育场,新东方2010 “梦想之旅”中国大学生励志公益讲座暨“搜狐企业家论坛走进高校”活动现场,李开复、牛根生、俞敏洪三位企业家激情开讲,来自杭州10余所高校的6000多名大学生聆听了演讲。

  本场讲座既是新东方2010“梦想之旅”的压轴大戏,又是杭州新东方学校五周年庆典系列活动之一,也是“大学生创业创新论坛暨浙江省第七届‘挑战杯’赛博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开幕式的组成部分。

  围绕“创业创新”话题,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蒙牛乳业创始人牛根生、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三人轮番上台、激昂演讲,并与6000多名大学生进行了互动,现场气氛火爆、沸腾。

现场气氛火爆
搜狐企业家论坛走进高校 现场气氛火爆

  李开复牛根生俞敏洪:我们的创业与奋斗

  李开复:给予青年人的四个“忠告”

  主持人:现在请出第一位演讲嘉宾,他曾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他于2009年9月在北京创立了创新工场帮助中国青年实现创业梦想,致力于为中国打造一批新一代的高科技企业,他就是李开复先生,掌声有请!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

  李开复:首先我很高兴能来到杭州与在座的大学生朋友们做这样的一个交流。去年9月我从微软辞职后,在北京创立了创新工场帮助中国青年实现创业梦想,致力于为中国打造一批新一代的高科技企业,因此,我认为我才会有资格来做这样一个关于创业的讲座。我曾经做过教授,后陆续就职于三个科技公司,一直到现在的自主创业,我为认为从始至终我的职业生涯都围绕着创新这个理念,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4个陪伴着我走过20多年职业生涯的核心理念。

  创新就是打破成规

  人们往往习惯用过去的方式去做新的事情,这也是人们往往不能跳出框框、及时创新的原因。曾经因为人们习惯于驾驭马车,而控制马的是缰绳,所以世界上的第一辆汽车没有方向盘,而是一个缰绳。这是一种僵化思维,我们要打破这种思维,才能有所创新。

  例如,100年前,无线通信的发明使得人们能够远距离的交换信息,在当时被称为了不起的发明。之后人们不间断的致力于把通讯设备的体积缩小,所以在100年后的今天我们每个人才会拥有了手机。这在100年前是无法想象的。在这过程中,有一位科学家提出了打破成规的解决方案,使接收器小巧而廉价,收音机便诞生了。这就是通过打破成规的方式实现的。

  回顾历史,创新周期是非常漫长的,但在今天创新的周期缩短了。所以如何创新、打破成规就变得越发的重要。

  什么束缚了我们的思想?首先是今天的教育或者可以说是东方的教育。所有事物非黑即白、非此即彼。固然,传道授业解惑是对的。但这样的思维已经过时了,孩子要拥有新的思维,要敢于打破成规敢于追问为什么。所以我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在接受家长老师教导时能够多问自己一个为什么,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思考这个问题。这不是对长辈的不尊重,而是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非黑即白的,我们应该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我在做博士论文的过程中就是这样告诉自己:不是为了获得优秀论文这个结果,而是在为了学习如何独立思考去奋斗。这样一个思想的过程,就是一种学习思考的能力,是打破成规最重要的一个基础。

  在今天的教育里,思考比传道更重要,鼓励新鲜观点要比解惑更重要。所有的事物都不是只有一个答案。例如在微软公司的面试题中,常会出现类似“下水道的盖子为什么是圆的?”这样的问题。提问的目的就是要考察面试者是否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答案代表了一个严谨、合理、有想象力的思考的过程,那么就能够说明面试者符合这样的能力要求。我在女儿的辩论赛中鼓励她加入到与她的立场对立的一方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学会创造价值

  打破成规的时候往往是科学的创新,是从突破思维的方式来看问题的,但不应只谈论科学的创新,而一定是有需求、应用性更强的创新。所谓的创造价值就是为用户创造价值,创造用户需要的价值,商业经济方面能够全新的价值。很多非常理论性的创新,社会可能需要,但是它却带来不了利润与价值。企业界鼓励的创新不是科学的创新,而是一种技术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甚至是整合的创新

  谷歌的创新就是把信息检索领域的这种理论用到了互联网,把互联网的索引与定型运行、信息索引,这几个领域整合起来。这种创新得不了诺贝尔奖,但是方便了广大用户。

  外国人总认为中国缺乏创新,我不这样看。中国的很多公司,我认为他们是创新的,他们可能没有一个基础的、科学的巨大的创新,但是他们创造了商业价值。他们的商业模式,获得了巨大价值,并且这些公司能够虚心学习,专注于用户,才能打败那些强大的竞争对手。真正有价值的创新,不只是拍脑袋,不只是科学创新,而是把用户至上作为企业的价值观。

  在创新工场,我们贯彻始终的是用户至上的战略思维,创新工场的墙上高高挂起的照片是我们用户的照片。我们希望每个员工时刻记得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这些用户创造价值,我们深度研究每个市场,市场里面的用户。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才能创造更多价值,而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用户的声音非常重要,我们不仅要解决用户今天的问题,更要深度地理解用户未来的需求、市场的走势,才能确保需求到位、产品到位。这就是创新工场希望创造价值,把用户放到第一位的工作。

  在这点上我给大家的建议是一定要找一个值得学习的公司去实习,毕业生成功进入创新工场的共关键是每一位都有暑期的实习经验。据我观察:在一流公司暑期实习的同学,会比功课好而没有实习过的人更优秀。所以不要荒废了暑期时间,抓住机会去一流企业实习,相信一定会受益匪浅。

  追随内心 倾听自己的声音

  如果我做的是一份我所喜爱的工作,那么在我的生活中无时无刻都会在思考着这份工作,这样的状态下,一个人不想成功都很难。

  读书期间,我一直认为自己喜欢法学。进了哥伦比亚大学的课堂才发现,法学对我来讲实在太枯燥。我非常感谢哥伦比亚大学允许学生更换专业这一政策,于是我便旁听了七八门不同专业的课程,最后选择了我最感兴趣的计算机科学系。如果说过去这些年有了一点成就,很大程度上要感谢我当时有足够勇气去追随我内心的声音,去读我有激情,有兴趣的专业,而不是读那些,我觉得很枯燥,不适合我的专业。

  谈到创业,我觉得追随内心很重要。如果没有对某一件事情充满激情,就不应该创业,绝对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有一位伟大的创业者,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伟大的创业者,他们的共同特点不是兴趣,不是深度了解,而是真正的痴迷。创新工厂来过一位同学,他来自一个不很出名的高校,但是他凭借自制的mp3、凭借他的激情感动了每一个人,之后他被录用了,现在他做的非常出色。在创新工场,我们希望让每一个创业者,每一个工程师都能够做他们内心想做的事情。未来我们也会更多地器重那些有点子的创业者,那些有破釜沉舟激情的创业者。

  天赋就是兴趣,兴趣就是天赋。我之所以会对计算机产生兴趣源于周围同学的夸奖,人都是喜欢被夸奖的。为什么天赋等于兴趣?如果你对某个专业有天赋就会获得更多夸奖,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兴趣。同样,如果对某方面很有兴趣,总是愿意去思考,那么久而久之也会成为天赋。

  所以各位同学,要把握大学的时光,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因为当找到兴趣的时候,成功才会加倍。现在就行动起来,使每一天的生活美好而有意义。

  不怕失败

  创业的过程充满荆棘,失败的概率非常之大。你需要做什么?你需要有毅力,需要执著,需要真抓实干

  这个社会有时候并不是那么包容失败,有时候当我们失败了以后,来自社会的偏见会带来更多的压力。一位教授谈到:人生中有着一面砖墙,在我们的奔跑中会撞上它,但我们跑步是要走到一个目标,砖墙的存在不是一种阻挡,而是在测试我们是不是真的想达到目标

  乔布斯在苹果公司的时候曾经被董事会解雇,后来自己的创业也失败了,可以想象对他的打击程度,但是对于他来说所撞到的那片砖墙并没有堵挡他,最后他回到了苹果公司,今天把苹果公司带到了一个新的辉煌。我相信,今年我们可以看到苹果公司将会超越微软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IT公司。乔布斯之所以能够创造这样的奇迹,就是他足够执著、不怕失败。

  这位教授还谈到:当砖墙多次挡住你的时候,其实你不是白费了工夫,因为你已经得到了珍贵的礼物,这个礼物就是你的经验,这个礼物就是你的学习。我也想和同学们分享一句话,挫折并不是惩罚,千万不要把碰到的挫折当作惩罚,我们应该把挫折当作一个学习的体验和经验。

  我在读博士的时候,给一群高中生讲课,非常有挑战性。当时我认为自己一定是一个潜在的好老师,可是学生给我的评语非常惨不忍睹,我就感觉非常失败。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适合教书。但我依旧告诉自己,一定要去好好的学,于是我便开始求教于我认为非常好的老师。这样的努力学习之下,我才克服了自己的缺点。失败、挫折对我来说不是一种惩罚,而是一个学习的经验。

  我对各位同学的建议是不要害怕失败,大学时期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因为失败的成本是最低的,学校期间的失败都是可以被容忍和接受的,进入了企业以后,每一件事情都是工作,都是业绩,那个时候环境反而不是那么容易做尝试,挫折和失败反而可能会更大。

  虽然不要怕失败,但是还是应该给自己最多的成功的概率,毕业就创业的成功率几乎是零。做一个有价值的高科技公司是一个崇高的梦想,我鼓励大家有这样的梦想,但不必一步达到,不妨去一个公司参与创业,去学习,之后再主导创业。

  打破成规的胆识,创造价值的理想,追寻内心的执著,还有不怕失败的胸怀。从最年轻的副教授到最年长的创业者,我走过的路一直是这四个理念引领着我。希望这四个理念也能够陪伴大家,走出一条创新、创业之路。

  现场提问:如果我明年要创业的话,从现在开始我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准备?

  李开复:如果是普通服务业,要进行实习。毕业之前把所有创业需要的技能知识都学会,比如经营管理、财务知识等等。另外,我不认为大学刚毕业就去创办高科技企业是明智的。如果你要做一个相对复杂的,尤其是高科技的创业的话,我给你的建议在大学时期多参加社团,多参加创新创业比赛,然后暑期的时候找一个心仪的公司去工作,确定下来具体的目标。毕业的时候,还是不要主导创业,毕业的时候先去参与创业或者先就业,给自己至少两三年时间,吸收足够多的知识,这样的话创业成功的概率才更高。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单秀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