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待金钱的态度太容易走向极端。或者顶礼膜拜、或者视为粪土。还是博多·舍费尔的教导颇有见地:我们追求财务自由并不是因为崇拜金钱,而是因为不愿做金钱的奴隶;不是为了享受奢华,而是为了让自己和家人获得舒适而有尊严的生活。
博多·舍费尔愿意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告诉你如何创造一个平凡人的财富神话。如果你能体会到他理财的精髓,那么卡奴、房奴等这些消极的标签都没有机会再在你身上出现。因为舍费尔自己就曾经债务缠身,财务困境曾经让26岁的他几近绝望,但小时候的梦想时刻激荡着他的内心——在30岁的时候变成百万富翁。
如果说,青木昌彦是从宏观经济角度来解释财富与幸福的关系,那么舍费尔则更加关注于个人如何理财才能创造幸福感。
这是一个鲜为人注意的观点。在之前的大部分理财著作中,人们太关注金钱本身的意义,而忽略了金钱只是实现幸福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舍费尔帮我们树立起了理财的价值观,接着,他帮我们寻找一个合适的方法论。而且这个方法论不需要你有多高的起点,哪怕你跟26岁的舍费尔一样债务缠身,你也可能在未来的10年积累起客观的财富。
比如,他告诉你如何投资股票,在似乎复杂的股市中应该如何保持一颗清醒的心,他理性地告诉你,股票永远胜过货币,因为经济总是在向前发展的,而货币则随时都可能缩水。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理财方法,比如找到一个良好的导师与他保持联系,带着开放的心态观察你的生活,甚至包括教导你如何分享财富等等。
最后,舍费尔还是以一种最为简单的方法告诉你财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比如慈善事业,他像一个基督教传教士一样告诉你,挣钱是个伟大的行为,把财富传播给世界是更伟大的行为。只有在这个理想的支撑下,你的生活才充满乐趣与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