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产业经济 > 水价上涨——多个城市自来水价格上调 > 水价上涨评论

水价隐性成本该公之于众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0年06月10日10:22
  据新华报业网报道,国家发改委就近期社会关注的水价成本问题,在网上进行答问,其中提到“有媒体报道地方物价部门对水价成本公开试点持反对意见,情况并不属实……

  此前,有报道说,发改委要推进水价成本公开化改革。自来水公司方面都表示赞成水价成本透明公开,而地方物价部门则持反对意见,因为水价中有很大比例成本不宜公开,例如本应该政府承担的管网投资,转嫁到了水价中;又如政府的一些不合理的行政性收费,附加在水价中。对此,业内人士列举了15项不应该附加在水价的成本项目。

  人们一直以为,水价上调,自来水厂是最大获利者。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发改委要公开水价成本,自来水公司赞成,物价部门却反对。这真是 奇 了 怪 , 收 取 费 用 的 一 方 不 着急,监管物价的部门倒急了。或许发改委在网上的“辟谣”具有逻辑上可信度,但推高水价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制度如何完善才能够避免水价继续无理由飙升,仍是人们非常关注的焦点。

  尽管“15项附加成本”没有披露,但可以想象,这“5项附加成本”是资源费成本、输配成本和污水处理成本之外的开支。这其中少部分属于供水企业的利润,更多的可能假借供水企业的名义收取的让消费者来承担的不明不白的费用。本来,老百姓对于近年来资源价格屡次上调早有心理准备,如果水价上调的理由透明充分,多数人还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水价成本成了一笔糊涂账,水价中附加了太多不合理的收费项目,老百姓自然就会感到愤怒。而水价成本不透明的背景下,站在消费者利益对立面的供水企业自然要“代人受过”。

  毫无疑问,公共自来水供给属准公共产品范畴,理应由政府财政资金承担其中的绝大多数成本。但如果一个 本 来 不 该 存 在 暴 利 的 产 品 , 有“15项附加成本”,这就必然使得自来水供应脱离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唯一能显示其属性的,可能只剩下能负载起既得利益者攫取不当利益的载体。可以说,自来水定价过程和成本测算的暗箱操作,已然让供水服务演变成为地方行政部门免责甚至是获利的工具,公共资源配置的扭曲程度令人震惊。试想,连相对成本低廉的自来水中,都插满了权力的吸管,我们怎么能企盼着诸如居高不下的房价、药价、油价,有一天能够让老百姓真正不再难以重负。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李瑞)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