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际财经 > 中国与世界

中欧开展空间技术合作提高气候监测水平(图)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7月05日15:23
全球气候变化警钟长鸣

  新华网上海7月5日电(记者朱小龙 喻菲 吴宇)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与欧盟正在加强空间研究领域的合作,努力改进气候监测水平,提高自然灾害管理能力。

  在上海世博会欧盟馆举办的“让我们拥抱太空”主题活动上,欧盟委员会太空研究发展组主任 布劳克斯说:“空气污染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希望中欧能够加强合作,采取各种方式改进空气质量监测水平,共同造福人类生活。”

  据悉,中国科技部和欧洲空间局正在开展中国在地球观测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龙计划”。合作内容包括科学研究、数据共享、技术培训和学者交流等多个方面。

  布劳克斯说,欧盟与中国在空间研究领域开展合作源于两方面考虑:一是中国拥有许多欧盟所没有的资源,中国的诸多卫星能够提供大量的重要数据;另外,不同背景的中欧科学家共同合作能够实现知识互补。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张鹏博士说:“在"龙计划"框架内,中国正和欧盟开展卫星大气遥感研究合作。目前可以把中欧卫星资料综合起来,用于大气监测。此研究居于国际前沿,可以为环保部门提供参考信息,也有利于长期评估温室气体的变化过程。”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研究员高志海说,在自然灾害监测方面,中欧空间研究领域的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他透露,四川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欧盟方面及时向中国提供了灾情监测数据,有力地支持了灾后救援和重建工作。他希望双方今后通过空间数据应用,对地震和水灾等自然灾害进行监测评估,进一步提高灾害管理水平。

  欧洲空间局国际关系主任库克指出,欧盟和中国在空间研究领域开展了大量的深度技术合作,对话与交流不断推进。他强调,目前双方在空间拥有许多卫星,并且掌握了大量的监测数据。因此,今后双方将加强数据分析能力,以便跟踪大气演变过程,提高自然灾害监控能力。

  北京大学教授朴世龙说,2010年4月,北京大学和欧盟启动了一项旨在探明全球碳源、碳汇分布的项目,这一项目将于2013年结束。朴世龙说,此项目的开展对有效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减小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掌握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数据,也就是全世界的“碳家底”。

  人类工业活动排放出大量的碳。其中,被陆地生态系统吸收的一部分碳,科学界称之为陆地碳汇。 朴世龙说:“前期项目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碳汇能力并不比欧美国家差。我们能够抵消28%至37%的工业碳排放量,这个数值显著地高于欧洲的7%至12%,与美国的数值相近。”

  他说,中欧开展的这项研究结论不仅能回答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到底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吸收或抵消温室气体排放这一问题,还能为世界各国制定温室气体减排政策提供科学参考。
(责任编辑:钟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