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经济茶座

徘徊于官商结合道路上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2010年07月31日10:15

  徘徊于官商结合道路上

  他们的成就和软肋同样明显。他们歌颂改革,但是改革又让他们带上镣铐;他们热爱市场,但又容易被市场之中无厘头的冷箭所伤;他们脱胎于制度,却要像神话中的珀尔修斯一样试图摆脱宙斯的阴影

  文/陆新之

  说来也邪门,几年来,几乎

年年都是企业家的多事之秋。做得不好的企业,会遭遇裁员门、维权门;生意不错的大亨,又很容易在公共话题上惹来是非、激起公愤。由捐款门到最近的“学历门”和“复出门”,商场上的名人们总是很容易受伤。翻开《中国企业家黑皮书》,作者和12个知名企业家的深入对话,给社会提供了更加详细的观察标本。

  任何一个人都很容易犯下矫枉过正的毛病,就像人的眼睛长在身体前面,当我们朝前面看去,必然要丢失背后的风景,当我们朝左边看去,必然要丢失右边的风景。人总是一个有限的人。这是《中国企业家黑皮书》作者苏小和的亲身感受。

  苏小和对于自由市场的推崇,到达了得罪商人们的地步,所以,本书之中的任志强、柳传志、张树新和王中军等10人,都与寻常文本有很大区别。当然,有两位倒是比较保持一贯的感觉,他们是田溯宁和冯仑。前者是因为太少发言,故此本色登场。而冯仑作为有四套语言系统的“神人”,苏小和也只能捕获其中一个化身。

  平日里,任志强的面孔生硬而不近人情,只要他出面,必是说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话;柳传志在企业界的形象已经固化,就像家族中供奉的长老照片,教父的权威与地位无可置疑;冯仑用一张风牛马的笑脸试图掩盖一切,就算有人说他笑里藏刀也找不到证据;王中军的淡定中略显一些拘谨,似乎想向所有人展示华谊兄弟在娱乐产业能千秋万代的证据;张树新已淡出江湖,但是江湖还有她的传说……中国企业家已然脸谱化了。在各种数据下,他们脸谱化程度如此之重,甚至都异化成一副扑克牌,以致于人们已经习惯了在不了解他们时就赞美他们或向他们开炮,无论是肯定还是批评都每每失去准星。

  “说实话,人们的愤怒事实上抬举了任志强。在当下一大串牛气冲天的房地产公司中,华远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企业。从规模上看,华远地产进入不了房地产企业的前50名;从产权上看,华远地产到今天为止仍然是一家由北京市西城区主管的国有企业。我的意思是说,任志强的企业规模太小,他左右不了中国房市的大局,甚至连搅浑北京房市的能力也没有;而国有企业的制度安排,表明任志强的个人财富,主要还是靠工资和奖金,尽管他在自己的子公司里可能做了一些产权改革的尝试,但华远地产总体国有体制不变,下面再怎么修改,也不过是一种变相的‘联产承包’。也就是说,跟潘石屹、黄如论、杨国强、杨慧妍、朱孟依这些地产大佬相比,任志强撑死了也就算一种‘小富即安’,他不是那种富可敌国的商人,按当下的体制来看,任志强最多也就是一个比较富裕的、北京市面上爱侃大山的‘小处长’。”

  难得作者有这样举笔如刀又能切中肯綮的评论。

  重庆出版社推出本书的时候,笔者执笔之际,正值世界杯曲终人散。这次盛事,大家没有发现本届涌现了光芒耀眼的巨星,反而是章鱼保罗哥一举成名,人气极旺。这个水族馆精心打造的神奇生物,猜赛果能够八连捷,看起来技惊四座,但换算成机会率,胜负皆是1/2,连中八元,机会率是1/2的8次方,等于1/256。固然困难,但绝非什么离奇事。

  统计一下,中国的企业家,能够混出来,有个名头的,能够做成事情的,都是经历千难万险的。其成功几率都远远低于1/256。其实不要说256个,即使是2560个商人之中,有一个能够在商场上存活下来,还能赚点钱,就很不容易了。换句话说,这帮我们在媒体上能够看得见名字,能够谈起自己八九位数字以上身家的商人们,都是人精,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比猜中八场赛果的章鱼保罗哥厉害得多。

  其实,我们所看见的,这一批企业家,他们的成就和他们的软肋同样明显,同样真实得让人震惊。他们歌颂改革,但是改革又让他们带上镣铐;他们热爱市场,但又容易被市场之中无厘头的冷箭所伤;他们脱胎于制度,却要像神话中的珀尔修斯一样试图摆脱宙斯的阴影。

  白天,他们慷慨激扬,晚上,面对官商双轨的跑道他们需要思考。一边是现有轨道的牵制,一边是他们期待的康庄大道,但却荒草丛生,他们也常不知何去何从,在两种价值观的博弈中,他们边跑边思考,以致于他们自己都会发现自己有人格分裂的特征,只是大家都在沉睡中,没有人会在意他们的思考。所以,太多的人只见得他们白天的脸谱而忽略他们真实的灵魂。而他们则在保留脸谱的同时,一直在修炼,在与自己的探讨、搏击中寻找和塑造一个更丰富的灵魂。

  本书作者说他注意到,中国的企业家很累,既要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还要应对政府管理的不确定性。笔者见过很多企业家在和政府官员打交道时,一副毕恭毕敬、点头哈腰的样子,也看见他们背地里骂娘,说在中国做生意真是难;笔者见过企业家热衷于显摆自己和官员的良好关系,也看见有的企业家一旦发现官员倒台唯恐避之不及。“最有企业家特征”的温州商人也与官员“觥筹交错”了。有人说,“官”拥有的资源太多了,且只有他们有,所以企业和“官”结合才能也肯定能更好地生存。

  作者也深感不忿,他认为,中国当代企业家都是开放社会的产物,没有3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今天的企业家们一个也不会出现。但是,当这些企业家拥有了财富之后,有相当一批人似乎成了开放社会的敌人。

  诚然,我们不能简单地取笑乃至谴责这种夹缝中寻求空间的企业家,把社会出现的种种问题都归罪于他们,煽动一种仇富情绪。寻找一种杀富济贫的简单的公平,无疑是更不足取的选择,等于是开历史的倒车。经济学的常识告诉我们,企业家既是市场分工的原动力,也是市场分工的结果。越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企业家越醒目,越是企业家辈出的国家,市场经济越发达,社会的整体福祉也更高。

  中国企业家与西方企业家面临着不同的制度背景和诚信环境,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在中国交易费用过高,而在西方交易费用相对较低。在中国,当企业家尤其是成功的企业家,综合风险积累越来越大。如何摆脱行政资源导向的商业体制,如何建立一个精英与大众良好的沟通方法,如何为更多的中小商人提供足够的机会让他们成长为值得尊敬的企业家,都是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无法回避的难题。

  当然,本书中,包括作者在内的13人都没有“对公司作为一个人文组织、而不仅仅是一个盈利机构,如何在社会中存在”提出有更多更有可行性的谋划。作者推崇市场经济,坚信所有制产权改造几乎能解决所有当下问题,却对市场经济的支持系统,如独立的司法、对规则的遵守、独立的审计,以及政治体制的基础支撑,没有涉及太多。

  (作者为独立书评人,亨通堂文化机构创办人)

  《中国企业家黑皮书》

  作者:苏小和,重庆出版社,2010年5月版

  从洋务运动开始,100多年之间,中国企业的商业模式一直是在官商结合的道路上徘徊。商场和官场之间,有一条看得见的发财当官的通道。企业究竟应该由谁来办?私人,还是政府;官僚,还是商人?中国企业发展的路径、轨迹,事实上与中国的制度变迁一直正相关。

  

(责任编辑:单秀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