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新股发行速度如此之快,或与管理层导向有关。“通过增加市场容量,从而抑制热钱流入。”
“最怕就是今天的这种市场情况,上午高开,下午大跌。”12月27日,一家深圳券商的高级策略分析师告诉记者。
央行启动年内第二次加息,受此影响,12月27日,上证综指小幅高开,相对来说加息构成利好的银行、保险板块成为领涨的主力。而午盘之后市场风云突变,上证综指冲高回落,而中小盘个股更是大幅杀跌跳水。
最终上证综指失守2800点,当日下跌53.76点,收报2781.40点,下跌1.90%。而深成指更是下跌了2.02%,收报12303.19点。
意料之中的加息与出乎意料的时点,市场在2010年的最后几个交易日突然打破了围绕2800点的平衡,而市场分歧也开始变得明显起来。“我认为加息是短多中空,短期来看是靴子落地了,中期来看,还会有靴子。”上述券商策略分析师告诉记者。
而令市场担忧的另一方面,是新股发行的骤然加快。仅12月份就有29只新股上市, 11月份这一数字同样为29只,而10月份上市的新股仅为21只。
“准备金抽血,新股发行抽血,大小非抽血,再加上加息造成的流动性紧张,我对明年市场的看法是‘猴市’,会是一个震荡的格局。”上海一家私募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进入加息通道?
12月25日晚间,央行发布通知,决定自2010年12月2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5个百分点。
这是今年以来的第二次加息,而距离上次加息的时间仅有两个月。在众多券商研究机构看来,此次加息基本可以确定央行进入加息通道。
12月27日当天,A股板块尽绿,通信、外贸、交通工具、农林牧渔等板块领跌,而相对受益加息的银行、保险板块,则跌幅相对较低,其中银行板块下跌1.15%,保险板块下跌1.52%。煤炭石油等抗通胀的板块,跌幅也相对较小,为1.18%。
从资金流量来看,A股当日资金净流出68.24亿元,医药、机械、交通等板块成为市场失血的重灾区,其中医药板块资金净流出5.43亿元。仅有煤炭石油和房地产板块,呈现资金净流入。
相比10月20日的央行年内首度加息,此次市场对加息的反应则更为敏感。
10月20日市场在央行加息宣布之后,尚有0.07%的微涨,而此次加息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则出现了中小盘恐慌性抛售的局面。
这很大程度上源于中期来看,加息的靴子远未落地。
国泰君安在其报告中表示,预计到2011年中之前,仍有2次的加息。“从通胀来看,根据我们的预测,CPI的下降要等到2011年下半年之后,因而未来半年仍处于加息周期,或再有2次加息可能。而本次加息也完全确认了加息周期的启动,而绝非2004年那样的单纯一次加息。”
国信证券亦表示,对于解决政府最为关心的通胀问题,“本次加息仅是补课,但远不足够。”
在其看来,通胀最终解决在于货币规模、实际利率水平的合理化,“随着CPI运行水平的上升,虽然名义利率上调两次,但是负实际利率的情况在加剧,预计明年名义利率仍将上行100-125个基点,以保证负实际利率的情况不再恶化。”
后市资金面堪忧?
国泰金马稳健回报基金基金经理程洲表示,本次加息是在央行明确表示“两难”和央行手段主要用来控制“核心通胀”之后做出的,再加上本次加息的时点最终落在了2010年,明年开始所有的房贷利率都将有所调整,配合近期房地产价格继续上涨的态势,“我们认为本次加息有相当大的部分是控制通胀预期以及针对资产价格的。”
程洲亦表示,“由于加息属于靴子落地的性质,风格转化有可能会提前,但此期间市场不见得会整体上涨。”
而华富基金方面也表示,此次加息仍然是非对称的,贷款上调25-26bp;而存款上调25-35bp,从而避免大幅提高融资成本,由于活期存款未加,银行的息差总体是上升的,对银行权重股的负面影响很小。
在华富基金看来,从数据看通胀高峰已过,此次加息后,减弱了明年一季度加息的概率,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利空释放后,明年一季度的市场环境较为宽松,未来市场有望迎来一轮上升行情。前期受压制的周期类股大蓝筹股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但相比之下,私募机构的观点则颇为谨慎。
对本次加息,重阳投资表示,加息表明通胀压力依然较大,公开市场操作功能依然瘫痪。
在其看来,在本轮调控的政策工具选择上,央行重准备金率而轻利率,其主要考虑是时间换空间,希望通过准备金率和其他多种手段在2011年初使通胀得到有效控制。“届时通胀预期下降,央票一二级市场利差回落,届时加息的压力自然减轻。这种做法的成败取决于通胀走势,如果CPI在2011年一季度继续走高,预计央行将继续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