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期股联动”出现背离 商品内外承压反弹乏力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作者:叶苗
2011年06月09日08:18
“期股联动”出现背离 商品内外承压反弹乏力

  A股的资源板块刚刚有点起色,期货市场的相关品种却反弹乏力,近日出现的这一现象,与此前“期股联动”的传统走势出现了背离。昨日,股市中的有色板块整体上扬,但沪铜、沪铝、沪锌均有所回落。同时,这一现象也在农产品(000061)中出现。业内人士表示,商品的反弹

势头近期有所走弱,是因为基本面支撑减弱,国内紧缩预期仍在持续,欧美经济状况也不理想,“内外承压”下商品对于相关资源板块推动有限。但也有专家表示,各品种之间或将分化,届时对于相关股票的刺激也不尽相同。

  “期股联动”效应减弱

  昨日A股有色金属板块总体上涨,涨幅达到了1.29%,其中钢研高纳(300034)(300034,股吧)、中国铝业(601600)(601600,股吧)涨停,云南锗业(002428)(002428,股吧)、广晟有色(600259)(600259,股吧)、云铝股份(000807)(000807,股吧)、焦作万方(000612)(000612,股吧)等股票也有一定涨幅。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几日大涨的伦铝和沪铝期货效应显现,铝业股呈现全面走高的格局。但昨日沪铝本身却走势疲软,主力合约收盘下跌0.09%,收出了六个交易日以来的第一根阴线,持仓排名也显示主力空方继续加码空单,期股同步上涨的好戏没有上演。另外,沪铜、沪锌也呈现下挫,而相关股票的表现也较为平淡。

  在农产品方面,金健米业(600127)(600127,股吧)涨势凶猛,收盘上涨4%,隆平高科(000998)(000998,股吧)也有所上涨,但早籼稻期货下跌0.04%,近期一直呈现下跌趋势。

  “股市可能更多是轮动炒作,而期货则更多体现了基本面,”海通期货投资咨询部陶金峰表示,这段时间股市略有回暖,因此各个板块都有所表现,这其中受到价格推动的因素可能少于资金推动的因素。而商品期货毕竟还是以供需关系为主导,尽管铜的金融属性较大,但铝锌铅等品种都是以商品属性为主。期股之间出现阶段性脱钩也是正常的。

  陶金峰表示,商品期货近期反弹力度变弱,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国内紧缩预期仍在,市场对近期加息的预期比较强,说明目前货币紧缩预期还较为强烈;二是欧美经济复苏状况并不理想,各项经济数据说明商品需求支撑并不强劲。唯一对商品暂时有利的是美元依然维持弱势。

  另外,金属、钢材等工业品目前都处于销售旺季的晚期,随着夏天的到来,工业品的淡季也将随之而来,届时需求角度的压力会更大。

  “整体商品处于投鼠忌器的状态,”陶金峰表示,商品多方一旦发动行情,目前会面临较大的现货套保压力,以及投机空方的强烈打压。因此“涨不上,跌不下”是当前的合理状态,对于相关资源板块的影响自然会减弱。

  各品种走势或有分化

  “事实上,现在铜的下游需求还可以,”上海中期分析师方俊峰表示,即便现在整体金属走势处于疲软状态,但是股市资源板块的“故事”还是要从多个角度来看的。以有色为例,铜企业和锌铝企业的状况就不尽相同。铜目前的成本仍在3000-4000美元,而价格却维持在9000美元附近,因此有自有铜矿的企业的生产利润还是极高的;而锌的成本就达到17000元,国内期货价格也就刚刚超过17000元,加之库存很高,锌生产企业的状况就不甚理想;铝则是因为“电荒”题材提振,近期走出了一波行情,但未来对企业的影响还难以预料。

  业内人士表示,“期股联动”的实质是在于期货价格对于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有时候市场会有效地体现出这一点,而有时候由于某个市场处于特殊时期或氛围差异较大,那么就会出现差异,这种差异事实上也正是相关股票的投资机会所在。

  量化宽松前景难料 大宗商品或剧烈波动

  美国有没有可能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成为困扰近期大宗商品走势的最重要因素,毕竟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QE2)下大宗商品成为了大赢家。可以预期的是,不管美国会否彻底退出量化宽松政策,都将给市场带来剧烈波动。

  统计显示,自去年11月美联储实施QE2以来,美国标普500指数已经上涨超过10%,大宗商品指数增幅为16%,而美元兑欧元则下跌5.3%。去年11月,美联储出台了规模达6000亿美元的第二轮资产购买计划该计划定于本月底到期。

  其实,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本周二已经发出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尽管经济数据走软,但美联储不打算放松货币政策。伯南克认为,美国经济“看上去正在以一种温和的速度”复苏。在这种背景下,货币政策不可能是一种万灵药。

  伯南克此番言论将浇灭市场此前对于美联储可能会出台QE3的预期。不过,伯南克也表示,美联储更有可能通过延长其所持有资产的时间来应对经济低迷,而不是购入更多的资产。“尽管美国经济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但实际产出较潜能仍有很大差距,因此,我们仍需要适应性的货币政策。”他表示,“在出现一段就业创造更为强劲的持续时期之前,我们不能认为复苏已真正确立。”

  对于伯南克的表态,国内市场看法分歧严重。格林期货研发总监李永民认为,美元影响面太大,目前美元已经贬值很多,如果继续推出QE3,会导致美元进一步贬值甚至引起美元信任危机,美国还要考虑到美元继续贬值可能会影响到美元的权威地位。即便后期推出,也将困难重重。

  银河期货首席宏观经济顾问付鹏认为,从伯南克的讲话内容来看,伯南克承认了美国经济成长低于潜在趋势,仍然需要宽松政策,美国经济增幅低于预期,而且多个数据暗示就业市场近几个月丧失了部分动能,必须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状况,预计QE3还是需要的。

  值得注意的是,多位分析师强调,不管美联储未来是否会采取措施进一步QE3,美联储已经表示将继续努力维持资产负债表不会因为前期购买债券的自然到期而逐步缩小。果真如此,这其实就是一次隐含的QE3。这些观点也与高盛的观点一致,即QE2结束后联储会继续将收益用于再投资。

  显然,美国宽松政策对于全球流动性控制至关重要,继续推出将使得全球通胀更加恶劣。但是,如果美国确实停止了国债购买计划等量化宽松措施,势必影响美国经济复苏。而由于缺乏进一步的刺激措施,美国经济今年下半年也将再次陷入衰退,拖累全球经济复苏。

  全球最大外汇对冲基金FX Concepts创始人约翰·泰勒(John Taylor)就表示,将在未来几日买进美元。“经济将陷入衰退周期,因政府将削减财政支出,QE2也将结束,所有这些告诉我们经济复苏的盛宴就要结束了,"末日"即将来临。”

  基于此逻辑,美国标普公司近期的一份报告中称,政府政策意外转向或银行业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经济突然减速,并推动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挫。预计目前每磅1.20美元的铝价最低可能跌至每磅65至70美分,而目前每磅4.10美元的铜价最低可能跌至每磅1.50至1.75美元。

  力拓执行长对铝前景看法谨慎

  受库存高企影响,力拓执行长对铝的中期前景看法仍谨慎。

  综合媒体6月9日报道,全球矿业巨擘力拓执行长Jacynthe Cote周二表示,公司预期各行业铝需求旺盛,不过仍对中期前景看法谨慎,因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铝库存居于高位。

  该执行长称,欧元区债务问题、美国失业率、中国通胀以及日本经济复苏步伐均令铝需求近期前景蒙阴。

  Cote表示,她对长期走势看法偏多,我们还是要谨慎看待。经济复苏并不会是一帆风顺,总会有磕磕绊绊。

  她称,除经济担忧外,LME铝库存居于高位,一旦利率上调,这些铝便会重返市场,这亦令人担心。若利率上调,融资成本也将攀升,再长期存储铝就不再划算。

  全球农产品价格短期或继续走高

  联合国粮农组织7日发布的最新一期《粮食展望》报告表示,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全球农产品(000061)价格可能会普遍走高。库存的大幅下降以及大部分作物增产幅度有限,都对价格构成支撑。

  报告预测,今年全球谷物产量将达到23.15亿吨,比去年增长3.5%,但较2009年下降1%。

  报告说,国际粮食价格在年初飙升到2007年至2008年粮食危机时的极高水平,之后出现小幅回落。今年5月份全球食品价格指数为232点,环比下降1%,但同比上升37%。

  报告分析指出,5月份全球食品价格指数环比略降的主要原因是,国际谷物和食糖价格下跌抵消了肉类和奶制品价格的上涨。同时,国际肉类价格指数在今年5月创下183点的新高,而且进口需求强劲和出口供应量有限的市场行情表明,其价格将在今后数个月继续保持坚挺。(李静)

  国内粮价涨势趋弱

  本报讯 (记者李静)昨日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发布的监测显示,5月国内粮食价格整体继续上涨,但是涨势趋弱。分析称,粮食价格继续上涨一方面受到宏观经济影响;另一方面受到不利天气条件影响,市场预期变化,资本加大对粮食市场的炒作力度影响。

  上述监测显示,国内原粮小麦价格已连续两个月环比下降;稻谷和玉米价格继续上涨,而稻谷、玉米实际价格的上涨为当前秋粮生产的稳定提供了基本动力。

  东方艾格分析师马文峰表示,预计随着夏粮大量上市,国内小麦市场价格将出现一定幅度回落。国庆后秋粮(玉米和稻谷)继续上市,粮食供应会进一步充裕,届时东北、长江流域的秋粮主产区价格会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部分地区的价格可能回落到最低收购价水平的附近。

  铜价将在年底突破每吨1.2万美元

  北京时间周四凌晨消息 巴克莱资本有色金属分析师斯尼古拉斯-诺登在纽约召开的由《金属导报》主办的全球铜市场研讨会上称铜价将在2011年底上涨至每吨12000美元,理由包括来自中国的需求增强、供应紧张以及投资需求。

  他表示,“我们认为基本面因素,比如来自中国的需求复苏以及供应短缺,将推动铜价向每吨1.2万美元迈进并达到这一水平。”

  诺登指出,“中国政府为控制通货膨胀而减少了信贷,这在今年上半年给铜消费企业带来冲击,中国铜进口也大幅减少。铜消费企业库存急剧下降并开始采取现用现买策略。”

  他表示,“由于国内库存大幅下降,中国将被迫在国际市场购买铜。我们预计中国铜进口量将从七月份开始稳步提高。”

  铜需求的增强以及全球铜供应的紧张将导致铜价创下历史新高。

  诺登表示,“投资需求也将为铜价的上涨提供强劲的动力。” (明煜)

  螺纹钢现上市以来最大期现价差 钢企套保策略需调整

  从2009年3月螺纹钢上市一直到2011年初,螺纹钢主力合约基本上保持着与现货高升水的状态,这也为钢厂参与卖出保值提供了极好的投资机会。然而,今年以来现货长期升水成为市场常态。以北京、上海市场现货市场与期货价格价差来看,5月份北京市场三级螺纹钢与期货(RB指数)价差最大的时候达到了400点,上海市场现货与期货的价差最大也达到100点,创下了螺纹钢期货上市以来最大的期现价差。

  现货升水的走势充分表明现货价格更多由钢铁的产业因素来决定,而期货价格则体现了更多的金融因素。从目前螺纹钢供需基本面来看,钢厂依然在力挺出厂价格,除6月份宝钢保持平盘外,其他钢厂如鞍钢、武钢均上调了出厂价格。建筑钢材方面,沙钢5月份两次上调出厂价格累计达到180元/吨,大部分钢厂均在上调出厂价格。较低的库存水平也使得经销商并不急于降价销售,因此现货价格一直较为坚挺。

  而期货价格则体现了更多宏观预期的影响。目前世界宏观经济环境依然存着较多不确定因素,而中国采取紧缩宏观政策,市场担心欧美日等国经济增速下滑导致需求减弱,中国从紧的宏观政策也导致经济增速减缓。宏观上的不明朗直接制约了螺纹钢期货价格,从而导致期现价差不断扩大。

  对于市场出现的新环境,企业需要一些新思路和策略来面对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出现的变化。

  首先,钢铁生产企业需要调整期货套期保值策略来面对现货高升水的局面:

  一方面,钢材期货贴水,将不利于钢材企业利用简单套保理论来进行卖出保值,而必须加入企业对未来宏观经济、行业的判断。另一方面,钢材期货贴水,将阻止部分企业介入钢材期货的步伐,部分企业由于监管的要求,甚至从此将离开期货市场。此外,钢材期货贴水,也对企业套保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当期货价格远远低于现货价格的时候,企业应当扭转对期货只能卖、不能买的偏见,并从制度上保证企业套保团队可以进行买入交易的操作。最后,钢材期货贴水,也对钢材企业的套保团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适应这种新的局面,需要企业套保团队从信息搜集、分析、制定套保策略、风险控制等方面做出调整,对套保团队来讲也是一次新的挑战。

  其次,贸易企业可以多采取虚拟库存来降低现货的库存风险。目前,很多钢铁贸易商由于对不确定的宏观政策担忧及资金的压力导致不敢在现货市场上囤货。在这种环境下,合理利用期货市场进行虚拟库存的管理更为迫切。一方面,期货的虚拟库存可以利用资金杠杆降低资金风险,另一方面,目前期货价格贴水也给企业提供了采购的机会。因此贸易企业应该更多利用期货市场来进行虚拟库存降低现货风险,同时如果市场后期出现上涨也能获取一定的利润。 (作者系银河期货分析师)

  焦炭弱势盘整未改 或将继续向下试探2300元

  昨日,焦炭主力1109合约以2338元/吨的当日最高价开盘,全日维持区间盘整格局,盘中最高2338元/吨,最低2320元/吨,以2326元/吨收盘,较上一日结算价跌5元/吨,成交量7924手,持仓量14088手,减784手。

  现货市场方面,昨日天津港(600717)(600717,股吧)一级冶金焦含税价2150元/吨,较前一日持平,连云港(601008)(601008,股吧)一级冶金焦含税价每吨2120元至2180元,较前一日持平。山西地区焦炭现货市场运行平稳,主流山西焦炭报价维持平稳。

  目前,山西地区焦化企业目前仍维持适当限产比例,大中型焦化企业产能利用率较高,小型焦化企业限产幅度维持在五成左右,焦化企业库存压力不大,限电题材的持续对于焦炭的利好已结束。从盘面来看,昨日焦炭主力1109合约继续小幅回落,成交量能继续维持萎靡态势,K线形态始终受制于均线系统,维持偏空思路。今日或将继续向下试探2300元/吨的整数关口。(作者系上海中期分析师)

  需求疲软 棉价走低(期市点睛)

  6月8日,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大幅下跌,主力1201合约收于每吨24445元,跌幅达2.12%。市场人士指出,棉花期货下跌直接受到国际棉花价格跌停影响。

  上海中期期货分析师见惊雷昨日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棉花市场近期出口数据持续不佳,这是由于目前美棉价格太高,没有价格优势,其他国家不愿意进口。以国内市场来看,当前美棉到港价已经在每吨3万元以上,而国内棉花价格却只有每吨2.5万元左右,所以进口自然少了。”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至5月26日美陆地棉净签约连续10周为负数。市场还担心美国农业部在月度供需报告中下调美国棉花出口的预期,这将反映需求的疲弱。

  针对国内棉花市场,见惊雷指出:“6月8日,国内棉价下跌主要受到国际棉价拖累,但相对国际市场,现在国内棉花市场较抗跌,因此郑棉下跌空间有限。”

  见惊雷指出,现在国内棉花价格已经有所企稳,但从基本面来看,下游需求还没有恢复到旺销水平,“前几日,期货价格的平稳已经帮助下游需求转旺,但市场信心仍旧不足,导致需求和价格的反复。”

  海通期货分析师陈栋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棉花需求的相对疲软可能一直要维持至年末。”

  “棉价下跌对下游纺织企业影响很大。特别是对之前囤了很多棉花的企业,棉价下跌必然要引起棉纱下跌,企业就面临库存损失,利润压缩,囤得越多,亏得越狠。目前,绝大多数纺织企业为规避棉花价格波动风险,采取了原材料随用随买的消极方式,但棉花、纱线价格保持下跌趋势将导致整个产业链产品销售不畅,企业经营困难。”陈栋表示,7、8、9月天气因素将成为多头炒作热点,但受需求疲软以及流动性趋紧的利空拖累,郑棉1109合约或将维持低位震荡。

  见惊雷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企业仍会保持谨慎心态,而郑棉1109合约也将在每吨24000元至每吨28000元之间震荡。

  追随玉米涨势 美豆粕走势上扬

  追随了玉米的涨势,在供应吃紧的局面下,播种面积和产量存在不确定性。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粕期货8日收高,CBOT 7月豆粕期货收涨1.2%,报收于372.80美元/短吨。

  分析师表示,需求强劲和有利的供应前景为玉米期货注入了上行动能,近月7月合约盘中一度触及30美分的涨停限制。极度吃紧的年末供应预期继续支持价格,因为吃紧的供应令2011年的收成不存在任何出错的空间。供应前景提高了播种面积减少和减产会进一步削弱供求平衡的风险。

  美国农业部(USDA)有可能适度上调季末库存预期,预计美国大豆季末供应为1.73亿蒲式耳。农业部将于美东时间9日8:30发布供需报告。分析师预计2011/2012供需前景不会出现重大变化。豆粕期货与大豆期货一同上扬,因运输能力降低和密苏里河流域的洪水可能导致部分压榨厂关闭,供应吃紧忧虑为豆粕提供了额外支持。

  大连豆粕期货8日高开回落。主力1201合约收于3363元/吨,下跌3元/吨。尽管美盘大幅反弹,但昨日连豆粕并未跟随上涨,整体高开低走。生猪及禽类养殖利润持续上升,但由于存栏处于低位,因此豆粕需求尚未能有效启动,令期价上涨乏力。不过豆粕价格处于低位,令下行空间十分有限。隔夜美豆粕震荡收高,预计近期连豆粕将维持谨慎偏多运行。

  从时间点看,6月份为美国大豆播种的关键月份,市场进行天气炒作的热情较高,能否刺激6月份豆粕价格走高目前仍存疑。目前大豆基本面相对偏空,豆粕库存充裕,需求并为全面转为旺盛,因此豆粕期价上行每每受阻。

  季节性缺口促国储玉米成交上升

  昨日,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及其联网市场举行移库玉米(含中央储备)竞价销售交易会。本次计划销售玉米595163吨,实际成交177009吨,成交率29.74%,成交均价1910元/吨。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本次玉米成交比率逼近30%,已经是近期连续第三次成交率增加,前两次的成交比率分别为22.9%及24.04%。

  据记者了解,往年7—9月份,都是国内玉米市场供求缺口逐渐扩大的时期。近几年来,随着山东、河南等地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发展,对当地玉米需求数量不断增加,黄淮、江淮流域玉米产量已经难以满足当地玉米需求。因此,山东等地的玉米深加工企业需要从东北地区采购玉米。

  “当前,大连、锦州等港口玉米价格居高不下,贸易商看涨心态浓厚,这和国内市场预计后期需求增加有关系。”大连一贸易商夏庆辉认为。据介绍,目前东北港口玉米价格居高不下,昨日,大连、锦州及鲅鱼圈等地港口玉米库存虽然已经逼近200万吨,但港口平仓价格仍维持在2250—2260元/吨。山东、河北等地用粮企业从成本核算上会考虑购买国储移库玉米。昨日,山东、重庆及贵州等地玉米全部成交,河北、重庆等地成交比率分别高达39.15%和68.31%,基本可以验证销区玉米开始呈现供给紧张态势。

  对于后市,夏庆辉表示,随着国内季节性供给缺口的来临,山东、河北等地玉米企业对东北地区玉米需求数量仍会继续上升。预计国储跨省移库玉米成交比率可能继续上升,国内玉米现货价格短期内难以下跌。

  秋作争地玉米“力压”大豆

  目前,我国东北地区等春播玉米主产区已结束玉米播种工作,玉米正处在出苗生长阶段,播种面积已经确定。同时,夏播玉米主产区如河南、河北、山东大部的轮种工作也基本结束。各地反馈的情况以及有关市场机构调研的情况显示,全国春播玉米和夏播玉米面积均呈现增长态势,其中在东北地区,由于玉米的比价效益较高,农民纷纷在原来的大豆地里改种玉米。在秋季作物适播期内,玉米在农作物的争地“竞赛”中占据优势。

  辽宁、吉林是我国传统的春玉米播种区,今年虽然受到了低温、潮湿天气的影响,但玉米播种还算顺利,部分地区玉米播种后出现了粉籽现象,造成玉米出苗不齐,农民利用进入6月后的晴好天气及时进行了补种。有机构预计,今年辽宁玉米播种面积将达到210.2万公顷,比去年增加5.84万公顷,提高了2.86%;吉林作为我国最适宜玉米生长的地区,今年播种面积将达到306.5万公顷,比去年增加9.95万公顷,提高了3.36%。

  从吉林玉米播种情况来看,白城地区玉米播种面积增加较多,而在往年,这里主要种植各种杂粮和向日葵(300111)。据了解,当地近几年除种植绿豆收益较好外,农民种植其他杂粮如高梁等,收益均不如玉米,因此,今年白城很多农民选择种植玉米和绿豆。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我国传统大豆主产区,今年黑龙江省玉米播种面积增幅很大。当前市场预计黑龙江玉米播种面积为471.1万公顷,比去年增加了45.6万公顷,提高了10.72%,其中三江平原地区大豆改种玉米较为普遍。虽然黑龙江部分地区较为寒冷,年平均积温达不到玉米生长的要求,气候条件并不适宜玉米种植,但由于近年玉米价格一直呈现平稳上涨态势,加上大豆销售不畅,价格偏低,农民改种玉米的愿望较为强烈。去年由于气温偏低,客观条件限制了农民改种,今年天气条件有所改善,加上生长期较短的早熟玉米品种被大量开发出来,农民纷纷弃种大豆改种玉米。业内人士告诉期货日报记者,辽宁、吉林种植的玉米品种生长期在120—130天,黑龙江种植的早熟玉米品种生长期仅为110天左右。

  东北地区大豆种植受到玉米的“挤兑”,这种情况今年在夏播玉米区也正在上演。当前河南农村集市玉米收购价达1.09元/斤,不但高于小麦0.04元/斤,而且玉米的种植收益也高于大豆及其他农作物。因此,在今年小麦尚未收割前,河南尤其是豫北地区的农民早已把玉米套种在麦田里,其他作物基本不考虑。在河北和山东,虽然棉价高企让种棉农民收益较好,但由于种植玉米省时省力,部分农民还是将棉田改种小麦和玉米。目前山东玉米深加工企业众多,当地对玉米的需求很旺,并从河南、河北大量调入玉米来满足当地需求,玉米的比价优势正在逐渐改变山东、河北等地农民的种植习惯与模式,农业生产结构也正在发生较大的变化。相关机构的玉米种植情况调查显示,今年河南玉米播种面积增加10万公顷,产量将增加50万吨;河北播种面积增加7万公顷,产量将增加29万吨。

  全国范围来看,今年玉米播种面积在3200万公顷左右,比去年增加118万公顷,在后期天气条件良好的前提下,预计今年玉米产量将达到16491万吨,将比去年增加610万吨。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相关部门应适时引导和提醒农民注意价格下跌的风险,同时要发挥大连玉米期货市场的价格引导作用,指导农业生产。

(责任编辑:姜炯)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