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周其仁:通胀没有那么多类别 货币超发是根源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1年07月19日07:46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周其仁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周其仁

  物价总水平上涨是因为流通中钱的总量太多,超过了商品和服务供给的可能。如果仅仅大力打压高价,抑制通胀就难以期望好效果。

  通胀是流通中的货币相对于生产供给增长过多。分出诸如输入型通胀、成本推动型通胀等类别,不但逻辑上讲不通,还可能分散治理通胀的注意力和关注点。所以,治理通胀的政策指向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坚决而稳妥地收缩货币、增加生产。

  有人问:那些高得离谱的物价,难道不要管一管吗?有这样的疑问,于是治通胀就有另外一个政策指向,即管制物价。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限价、限购、说服,以及对通胀时期的涨价行为给予公众舆论方面的压力。

  治理通胀的货币指向和价格指向,究竟有什么分别呢?在日常生活里,人们常常通过物价的上升才感到存在通胀。没有买家相争的行为,断无涨价的结果。买家拿什么互相竞争?就是竞相出价,也就是看谁出的钞票多。这样看,单一商品之价上升,是竞相购买、志在必得的购买力太旺;一连串商品之价上升,是竞购这一连串商品的买家们出价过高;物价总水平上涨,则是因为流通中钱的总量太多,超过了商品和服务供给的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钱多于物,其价必高。

  也是说,高价背后总有钱多的影子。无论如何,离开了钱多的推动,不可能有高物价。钱多为源,才生出高价之水;钱多为本,才长出通胀之木。因此,如果仅仅大力打压高价,抑制通胀就难以期望好效果。

  其实,货币推动物价高涨,从来不是“平推”也就是说,货币供应增加一倍,不是所有物价都会上涨一倍。在货币推动下,物价会“鼓包”,即一些物价涨得飞快,另一些物价却变动平缓、甚至还有下降。通胀改变了相对价格,最后再推高物价总水平。

  高价“鼓包”还有一个成因,就是借贷到手或赚到手的收入,集中于某个投资的方向。由于投资空间狭窄、从众心理流行,追涨杀跌唯恐被落下,就容易出现因投放集中而形成的高价“鼓包”。而凡决定大手“投资”却又无需对投资结果真正负责的场合,乱“投资”蔚然成风。傻钱集中导致高价“鼓包”,也不是罕见的事儿。

  市场上冒出的高价,一般是需求集中,但商品与服务的供给却存在严重障碍。这些供给障碍五花八门,有的因需求过于急促而起,例如非典时期的醋和口罩,说要一起要,厂家全力开工也赶不及,加设备要等时间。有的是体制性限制,比如我们这个在国际上争取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无论公益用地还是商业经营用地,一律通过政府征地,指标不够,惟有把地价活活憋高。(本报记者 罗 彦整理)

  搜狐财经注:人民币汇率及超发问题延伸分析

  1、人民币为什么会超发?

  周其仁:这些年来,我国货币运动两个圈。首当其冲第一个圈,是出口导向战略带来越积越多的顺差,数万亿美元的外汇由企业和居民卖给商业银行,后者又把绝大部分外汇卖给央行,转为国家外汇储备。在这个圈圈里,央行大手购汇,把基础货币源源不断地"泵"入商业银行系统。商业银行再积极从事货币创造,构造货币运动的第二圈。两个货币圈互为表里、相得益彰,练就了惊人庞大的市场流动性。讲到底,这其实就是国民经济过度依赖出口、过度依赖投资的货币表现。[详细]

  2、动用基础货币购汇,每位持币人都在给央行缴税

  周其仁:基础货币是央行的负债。这就带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央行的负债从财政上看是什么性质?从道理上讲,央行是国家机关,因此央行负债当然也就是国家负债。但是在实际上,央行负债与一般国家负债大相径庭。随便问一句吧,你我什么时候见过政府向人代会报告央行的负债状况的?国债情况总是要报告的,人大也照例要审议。但是央行负债——譬如那日长夜大,现今已过22万亿美元之巨的“外汇占款”——究竟有谁认真地把它看作公共债务的一个组成部分呢? [详细]

  3、解决之道:政府入市购汇,必须用真金白银,而不能靠央行印钞

  周其仁:政府入市购汇,必须受其预算收入的硬约束,用真金白银,而不能靠央行的基础货币。个人观点,这样形成的汇率,才是所谓的"均衡汇率",才对经济的正常运行有益无害。

  政府可不可以入市大手购汇呢?可以的,因为政府也需要保有外汇来履行自己的某些职责。譬如政府要向国际市场采购,没有外汇在手,老外怕是不认账的。国家借了外债,政府也要拥有适量的外汇储备,才能及时偿债。还有就是为了实现某种政策目标,政府通过买卖外汇,实施对汇价的干预。[详细]

  4、国家财政拿出钱来把央行基础货币替换下来

  周其仁:骤眼看去,在维系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稳定这件事情上,国家财政是拿不出钱来把央行的基础货币替换下来的。原因简单:增速连年远高于经济增长的财政收入,却怎么也赶不过财政支出的增长。说来不容易相信,超高速经济增长的中国,在财政上多少年都是赤字。

  财政预算不够,还有第二条筹资通道。大家知道,我国财政性资源并不限于预算收入,尚有大量国有资源的权益,如国企利润中应归国家股东分配的部分。粗粗看去,把国有权益纳入财政购汇基金,潜力还真的不小。[详细]

  更多内容请阅读周其仁教授汇率与货币系列评论

(责任编辑:刘玉洲)

 

今日财经热点
今日财经热点
财经热点
·石油三巨头海外投资超4000亿 三分之二项目亏损
·单身的女纸都在攒钱买房 中国迎来第四次单身潮
·震惊!铁路荣升最亏损行业!白花花银子流到哪了?
·听证专业户胡丽天:作为儿女 都应该听政府的话
·默多克国会听证在即 离辞职一步之遥
·印度“吸血鬼”:男子抽妻子血喝了3年
·武汉一城管遭殴 被当街扒裤(图)
·任志强:都说猪肉推高CPI,其实猪是通胀的受害者
·湖北一男子地窖囚禁两少女做性奴终审被判死刑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