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公司报道 > 要闻快报

重组新规还原壳资源本质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于萍
2011年09月29日00:24

  炒作ST公司的壳资源,一直是A股市场资本玩家的拿手好戏。不过,在9月份正式实施重组新规后,虚假重组、单纯“炒壳”的戏码已经越来越难上演。监管部门对借壳上市进行了一系列量化规定,借壳门槛有所提高,借壳资产的质量更有保证。壳资源炒作价值的下降,换来的是壳资

源上市渠道本质的回归,其含金量有所提升。

  由于缺乏有效的退市制度,A股市场中有一大批“名存实亡”的ST上市公司,它们的主业已经基本停滞,只留下“空壳”期待有重组方能够注入新的资产,实现华丽变身。相应地,一批不具备主板上市资格的公司也希望借由“买壳”的方式,实施并购或资产置换等形式的重组,从而走间接上市的“捷径”。如此,ST公司兼具了借壳上市渠道和重组预期炒作的双重价值。

  事实上,的确有不少曾经的ST公司在资产重组之后“改头换面”,拥有了巨大的升值潜力。今年就有恒逸石化中航电子新华联国海证券金科股份等多家公司成功借壳。但同时,也有一批公司的重组尝试悄然失败。有些ST公司甚至经历了不止一个重组方案,重组事宜连年推进,却总是“无疾而终”。ST宝龙*ST吉药在近期都公告中止资产重组。其中,*ST吉药已是四年内的第六次重组尝试,最终方案还是宣告搁浅。

  重组方案屡屡折戟,却丝毫无损二级市场对于重组潜力股的炒作热情。8月10日*ST盛润在宣布重组预案后,股价随即开始飙升,连拉十余个涨停板。中期净资产仅为-5458万元的*ST吉药在筹划重组停牌前,也经历了一波上涨,撬动起十多亿的市值规模。从基本面上看,本来没有投资价值的“垃圾”股票,正是由于壳资源的重组炒作意义而实现了股价飙升。

  从一个个“妖股”的表现中不难看出,二级市场对于“壳”炒作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壳”作为上市渠道的本质。事实上,借壳上市是成熟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方式之一。此次监管部门对借壳上市进行量化管理,是在借鉴成熟市场监管理念和经验的基础上,统筹平衡借壳上市与IPO监管效率间的关系。

  根据重组新规,不仅要求拟借壳对应的经营实体持续经营时间超过三年,而且要求最近两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2000万元。这个标准已经和IPO“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正数且累计超过3000万元”十分接近。如此一来,一些规模较小、盈利能力不稳定的企业将难以通过买壳来实现上市的梦想,而最终实现借壳上市的公司质量将得到一定保障。

  显然,由于新规提高了重组门槛,资本市场中一些操纵壳公司重组的投机行为将会被遏制,借壳上市将逐步趋于理性和平衡。与此同时,对于一些较为劣质的ST壳资源的盲目炒作也会逐步降温,市场将重新回到对壳资源本身和注入资产质量的关注上。

  目前来看,A股市场的ST公司盈利能力虽不强,但市值规模依然十分可观,有逾八成ST公司市值规模在10亿元以上,这就意味着重组方需要提供相当规模的资产才能匹配得上壳资源。再加上监管部门对于借壳的原则重在规范和引导,借壳标准与IPO趋同,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虚假借壳重组案例的反复发生。如果借壳公司都能保持持续经营、有稳定盈利,这对于二级市场上广大中小投资者而言也将是福音。

(责任编辑:谢伟)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