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中心 > 营销管理 > 营销

电视是如何被釜底抽薪的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商业评论》 作者:吴伯凡
2011年10月26日09:43

  上一次看到张朝阳并交谈是在2002年,中国互联网最寒冷的时节。那时的他颇有些灰头土脸,早已失去了谈互联网的未来的兴致。前几天在北京电视台的演播室见到他,发现他的神气活现中已脱去了刚刚出道时的轻浮和飘忽。现在他有理由自信。虽然搜狐微博难见起色,却赢得了一片意想不到的发展空间——网络视频。我说:“网络视频你们现在已经排名第三了。”“过时了。最新调查显示,我们已经超过土豆,稳居第二了。也许过不了多久,我们就成为第一。”

  按张的说法,搜狐网络视频的超速发展归功于他大力倡导的打击盗版的行动。“不打击盗版,网络视频对电视形成不了威胁。”这个逻辑不容易理解,但的确是对的。打击盗版的结果,是搜狐获得了独家播映权和分销权。这样就可能从源头上把电视台堵死,或者在与电视台的竞争中获得主动权。其背后是资本的力量。搜狐可以用140万元一集购买电视剧,因为处于开拓期的网络可以调动资本,承担得起“战略性亏损”,而电视台是守业期,承担不起或者不愿意承担。长此以往,电视台只能“播剩下的”。

  最重要的是,即使网站与电视台同步播出,观众也会大量流向网络视频。电视是一种对人进行“双规”的媒体——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地点接受信息。哪怕是像电视剧这样没有时效性的内容,人们也必须以“双规”的方式来消费。而网络视频却将电视的这种信息霸权,连同与信息霸权密切相关的“黄金时间”轻而易举地消解了。观众知道,“黄金”只是对电视台的广告收益而言,对于观众自己来说,“我方便的时间才是黄金时间”。作为电视的两大支柱节目之一的电视剧,就这样被网络视频鲸吞或蚕食。

  另一类支柱节目是电视新闻。其头号敌人是微博。当人们通过微博,不用被“双规”,而是随时随地接收并发送新闻,进而分享感受和评论时,人们就离开3米远的大屏幕,转而追捧25厘米远的小屏幕了。

  由此可见,电视的衰落之势已无可挽救。有调查显示,2001年,北京市居民的电视开机率接近100%,在其后的7年间,也只下降了30%,但在2009到2011年之间出现了骤降,目前北京市居民的电视开机率只有30%。在被问及是否常看电视时,“只看个别节目”、“很少看电视”、“好久没看电视”是常见的回答。

  与此相对照的,是网络视频近两年来的高速发展:网络视频的流量以超过50%的速度增长,2011年第二季度,网络视频的广告收入同比增长94%。随着带宽成本的降低和网络视频终端设备发展,网络视频的消费还将快速增长。曾经作为最重要的家电的电视机,正在沦为可有可无的摆设,或偶尔充当网络终端和DVD的显示设备,电视作为一种独立的媒体形态,也许不会很快消失,但在被迅速边缘化。

  预言家的话即使说对了,也还是在撒谎,因为他只是碰巧说出了一件发生在未来的事,但他本人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并没有坚实的理由让自己相信那事一定会发生。10多年前就有人预言,随着互联网的到来,电视这种媒体会很快消失。但在互联网进入中国10年间,电视并未显示出颓势,甚至在某段时间,电视出现空前的繁荣。当人们对这个预言已经有些淡忘或不在意的时候,电视媒体突然显露出死期将至的明显迹象。

(责任编辑:廖一宁)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