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中心 > 营销管理 > 营销

“书店”的未来

2011年11月07日09:55
来源:第一财经周刊

  光合作用书店歇业的消息传出,舆论顿时哗然。其位于北京高端商业区新光天地的店面,如今已被漂亮的墙面广告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在这片商场如战场的无情之地,如同每个店铺的更替,实体书店所面临的经营困局,亦被包装得得体而平静。

  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

国营销部主管孙瑞岑眼里,光合作用书店是一个可复制的模式,并不像三联书店和万圣书园有它们各自特殊的资源禀赋。换句话说,光合作用的倒下,让民营书店失去了信念。

  在《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对实体书店经营者的走访中,面对“第三极”和“光合作用”相继离去,他们表现出普遍的乐观,认为出于对纸质的喜好,人们不会让实体书店消失。但无情的事实和书店报表上的数字让人不能不怀疑:这会不会是爱书人的一厢情愿?越来越多的书店反而把书作为一种附属物,大搞文化沙龙和咖啡馆,这是否将成为实体书店存在的唯一出路?

  国学大师陈寅恪在悼念王国维的挽词序言中写道:“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此话稍微改一改,完全贴合爱书人看到书店举步维艰的心情。

  痛苦归痛苦,有些话也许不中听,但一针见血。就像浙江省首家民营学术专业类书店“枫林晚”的创始人朱升华对记者说的:“90%的民营书店,其运营模式让它们已经没有存在的理由,因为它们的功能已经被替代。”

  生机勃勃的社区小书店

  冯同生的小书店“同生书话”开在北京南部的亦庄,书店规模很小,店面约50平方米,所售图书以社科类文史书为主,门类单一加之精确控制存书量,冯同生不用电脑或增加人工,凭记性便对每本书的去向了然。因为是面向社区的小书店,办会员卡、借阅等服务便从几年来的经营摸索中生发出来。

  “年轻人看书快,1本1天收1元钱,老年人看书慢,就不按天计算,而是半年收50元,或者更少。开书店得转变观念,像70年代那样经历了一个阅读饥渴期的人排着长队买书的情况,只属于那个年代,今天开小书店就要做一些很实际的服务。”

  冯同生起先计划与人合伙,但俩人理念不同,“合伙人要开个图书超市,我只想开个小而精的书店,规模严格控制,因为好书总共就那么多,不需要开多大。”朋友大而全的图书超市在6月关张了,冯同生的书店却经过几年摸索,有了固定读者。

  “读者是周边小区的住户,多是理工科出身的中层以上管理者,有一定购买力和判断力,因为当年的教育分科所限,理工科出身的人,阅读上格外偏向补充人文知识。”冯同生说。

  在他看来,书店经营者选的书与读者的阅读口味一直是“相互靠”的关系,在这个磨合的过程中建立信赖。“今天,没有什么书是非要到什么书店购买不可的,但一些住在北城的读者会走老远过来买书,我想是因为认同和支持的心理吧。”谈到网络书店在价格上的优势,冯同生认为:“折扣不是影响购买的决定性因素,我给读者的折扣是8.5折,按说没有竞争优势,但实际的情况是只要书的版本好,在读者的能力承受范围内,他们仍会在实体店买书。”

  受访时,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施宏俊也对社区书店抱比较乐观的态度,“书店的卖场功能已经不存,但社区书店的优势在于其提供的阅读空间和交往空间,而这种功能,正是目前的社会比较需要的。”

  适当的规模、精细的定位,虽位于冷清地段,买卖倒也做得颇富生趣,大概是社区型小书店的理想状态。与之相对的,一些志在“杀入”商业区的实体书店,所面临的经营上的问题要庞杂、艰巨得多。

  “多元化”拯救未来?

  比早先 “风入松”、“第三极”的关张在业内激起的反应更强烈,人们对光合作用的惋惜之意,夹杂着行业性的危机之叹。“不体面的哄抢,这样的结尾太惨烈。”“时尚廊”书店总经理许志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家像闻到了整个行业死亡的味道,它不应当用这样的方式来结束。”

  孙瑞岑也慨叹,光合作用的存在,曾经确乎是一个行业内的励志典范。

  “实际上,我们看到光合作用五道口店后期已经越来越不像个书店了,一层基本是卖生活杂货:笔记本、杯子等等,看得出他们曾以各种办法挣扎了至少两年。”孙瑞岑说,“小书店除了卖书,也经营其他项目,有些是以多元化的经营吸引读者和消费者,有些则是为了拉扯一下卖书的利润。”

  “书店最主要还是看客流和人气。”蓝狮子读书会总经理楼江强调,经营实体书店,不能再像传统书店那样光靠卖书。“我们的读书会有论坛、沙龙等各种公益活动。书店和读书会联动,比如利用蓝狮子签约作者资源,举办讲座。此外,还有一些互动性较强的活动——每周有相亲活动,放映小众电影等等,以此带活书店的人气。”

  通过活动吸引关注,建立作者与读者互动的平台,是聚合人气的主要办法。新的问题在于,培养和寻找既了解图书内容,又有一定见解和活动策划能力,并能将服务细化的员工是一大难题。凤凰壹力文化传播公司副总经理、“字里行间”书店总经理陈绍敏说:“这是一个漫长的转型过程,书店在转型,相应地对店员的要求比以往更高。”

  除了借助活动聚合人气,延展书店的经营项目仍是众多实体书店的普遍做法。位于北京高端商业区世贸天街的“时尚廊”书店定位以设计类、艺术类图书和外文及港台版图书为主,充满时尚感和艺文气息的店面空间、与设计类图书相匹配的富有设计感的生活杂货的销售和定期举办的沙龙、讲座,使“时尚廊”渐渐成为城市青年淘店、聚会和日常休闲的首选。

  “书店+咖啡馆+沙龙+购物”的书店文化,使阅读活动变得轻松、时尚。这样的模式将为越来越多书店经营者采用。

  推行会员制的“字里行间”书店是凤凰壹力文化传播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谈到开书店的初衷,陈绍敏说:“我们最早做图书批发,后来做出版,开书店是为了建立一个零售终端,从上到下整合业内资源。”出于对实体书店的特殊情结,尝试一些更有活力的图书零售经营模式。记者了解到,“字里行间”的会费包括688元年费的Booker和1888元年费的Funer,针对两个级别的会员,提供8.5折和7.8折的购书优惠,和20杯、60杯咖啡,除此之外,还包括新书阅读服务、会员借书服务、图书预约定制、藏书采购、会员二手书的寄销等服务。

  要卖书,更要有人来读书

  对于爱书人,在实体书店提供的多元化服务中,核心功能仍是选书的功能。

  “我去书店,不一定是为书店的环境,而是书店的选择功能,比如万圣,我看重的是它可以帮助我选书,从书籍的筛选能力到摆放的巧思,包括偏门一点的书都能够找到,似乎要买的书去这一个书店就能够买齐,而不必跑很多家,所以选书的功能是小书店的核心。在选书方面,万圣为读者提供的服务更实际。”孙瑞岑说。

  随机的受访者中,SOHO一族吴艳如也表达了对实体书店选书功能的看重。吴艳如认为:“实体书店的消失,是那些缺乏独立选书能力的普通读者最大的损失,因为对于有独立判断力的人而言,无论去实体书店还是网购,都会有自己的判断力,而缺乏判断力的人会被网络促销搞晕。”

  吴艳如告诉记者,自己是一个不甘心只读经典书的人,而乐于读一些新近的作品,但新书出得太多,书评又不大可靠,到一个经常买书的地方选书就方便得多,“因为那些书是书店配书的人精选过的。在这样的书店买书,有一种认同感,尽管这种认同感很抽象,但会让人觉得温暖。”

  而在实体书店服务多元化的趋势下,如何明确书店选书这一核心功能?

  有8000位会员的蓝狮子书店,以做原创财经图书和提供商业阅读服务为主,运作采用会员制的形式。据楼江介绍,蓝狮子举办的公益活动、商业活动的信息会定点推送给会员,为他们定制适合他们的讲座活动或者书籍。一些活动只向会员开放。

  枫林晚书店是浙江省首家民营学术专业类书店,在国内图书零售市场已有一定影响力。书店以经营人文社科以及文史古籍类学术书籍为主,读者群定位在具有较高学历的大学生、高校教师以及文化工作者群体,一些专业性太强的书在别的书店找不到,在这里总能找到。选书功能同样是枫林晚书店经营看重的价值。

  围绕特定的读者群,书店创办了“枫林晚学术讲堂”,邀请著名学者在枫林晚书店做主题演讲,著名学者汪丁丁、陈子善、陈嘉映、朱学勤、周其仁、陈思和,著名作家莫言、余华、陈忠实等都到访过枫林晚。除了在活动中坚守自身的文化品格,近年来,枫林晚书店探索针对读者的服务模式,也极具启发价值。采访中, 枫林晚书店的创始人朱升华透露:“2009年,我们经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型,就是企业文化服务。阿里巴巴、网易一些网站都是我们的客户,但具体怎么操作的,由于枫林晚是现在的先行者,所以不能多说。”

  此外,针对实体书店的规模问题,朱升华强调:“民营书店千万不能追求大而全,而是要追求小而美。光合作用也是咖啡馆和书店等结合得很好的。但过去两年,扩张得太厉害了。门店一下子到了30个,在房租那么高的情况下,当然压力不堪重负。现在的年轻人,网络构成了他们的世界,怎么吸引他们到书店买书?这是民营书店面临的最大课题。”

(责任编辑:廖一宁)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