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财经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基金:A股今天若高开不能买

2011年12月01日09:42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柯智华
“政策利好不改熊市格局,市场仍将较长时间处于筑底期”
“政策利好不改熊市格局,市场仍将较长时间处于筑底期”

  中国三年来首次下调存准率,多数基金经理认为,今日股市会有反弹;但绝不会追高买入,因为熊市远还没结束。昨日,沪指大跌3.24%。

  一位阳光私募人几天前清仓A股,昨天在暴跌中“抄底”买了点股票。

  但他同

时说,昨天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今日股市若明显反弹,他将立即抛售股票。原因是,政策利好不改熊市格局。

  “熊市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会立刻结束。”一位公募基金经理在听到存准率下调后,也如此表示。

  多数基金经理都相信,今日股市会有反弹,但多数人也表示,如果股市今日高开,绝不会追高买入,因为熊市远还没有结束。(研判>>>全球央行救市 报复性反弹概率几何

  公募高仓迎暴跌

  昨天,上证指数单日下跌3.24%,创业板跌幅达4.79%,B股指数更是暴跌逾6%。

  上海多个私募人士表示,近期已清仓股票,损失不大。一家阳光私募人士更是明确表示:“我们三四个星期前清仓了,最近一直没有做了。”

  一位接受采访的阳光私募人士则称,公司不会空仓,一般最少也保持两成仓位,以防踏空,但出于对熊市的谨慎,持股较为集中,也多数集中在确定性较高的消费股上。

  但公募基金则因为仓位较高,损失较大。德圣基金研究中心11月24日仓位测算数据显示,上周偏股方向基金平均仓位相比前一周有较明显回升。可比主动股票基金加权平均仓位为82.04%,相比前周回升0.84%;偏股混合型基金加权平均仓位为76.13%,相比前周回升0.63%;配置混合型基金加权平均仓位69.02%,相比前周回升0.59%。

  从昨天的公募基金净值表现来看,公募基金损失也比较大,多数跌幅在3%上下。中邮核心优选股票基金的跌幅高达4.06%。

  对于昨日A股暴跌,市场有诸多传闻。但多数公募基金经理和私募基金经理都不认同高盛的邮件、国际板等传闻,是A股暴跌的主要原因。

  诺德成长、诺德价值基金经理胡志伟分析认为,昨天在信息层面没有突出的负面新闻,对市场可能产生影响的信息总体上也不外欧债危机以及中东局势不稳、11月信贷、PMI数据可能低于预期、大盘股将要发行等老生常谈的内容。

  胡志伟说:“我们更倾向于理解为在经济缺乏亮点、政策态势不明朗、资金季节性紧张的背景下,市场负面情绪的一次集中宣泄。”

  大成精选基金经理、大成新锐产业股票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刘安田认为,A股、B股集体暴跌,反映了海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

  刘安田称,昨天大跌的主要国内因素有二:一是经济增速的持续回落,根据11月中旬最新的发电量数据,目前经济发生比较大的下滑;二是11月份信贷低于预期。而B股暴跌跟国际资本撤出亚洲有一定关系,并向A股传导恐慌情绪,从而与A股形成联动。

  “警惕政策虚假利好”

  让各基金经理感到意外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央行)于昨天晚间宣布,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上投摩根认为,央行调降存准率在市场预期中,但时间上比预期有所提前,此举有利缓解目前外汇占款下滑及银行流动性紧张问题,说明货币政策正在转向放松方向,但速度不会很快,短期对市场将起到正面作用。

  不过,上述短期利好政策出台后,多数基金经理都没打算加仓。

  机构一致预期,国内企业盈利增速的下调幅度持续加大,不论是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收入和利润的大幅下滑,还是反映中小企业景气的11月汇丰PMI初值落入50下方,都加剧了市场对经济下滑和业绩恶化的担忧。

  此外,基金经理们还担忧,年底资金面紧张局面仍将继续。

  泰达宏利基金公司投研人士认为,受欧债危机影响,海外银行资金紧张,从而加快从A股抽离资金以维持自身流动性稳定。另外,年底国内各大公司有资金回笼需求,市场流动性较紧张,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及票据贴现利率近期的持续上涨,充分反映了这一问题。

  “如果早晨股市低开,可以买点抢反弹,如果市场高开,就要谨慎一点了,过几天看看再说。”一位公募基金经理说道。

  深圳一公募基金经理认为,下一阶段A股市场没有明显趋势机会,市场仍会在一段时间内追逐防御性品种和政策扶持的行业,如商业零售、食品饮料、电子信息和铁路货车运输等板块。而一位阳光私募基金经理则明确表示“不能买”。他认为,要警惕政策出台的虚假利好。

  “年底了,大盘股发行持续不断,有东吴证券新华保险,而为了赶在今年年底之前过会,各公司都使出各种招数上会,证监会都忙到一天审核7家公司了,融资需求巨大。12月份,还有巨额大小非解禁,减持压力也很大。”

  该私募人士称,除非监管部门暂缓新股发行,否则资金面紧张局面不会改观。他判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从目前官员们的公开表态来看,政策基调基本确定了,货币政策只会微调,房地产调控不放松。因此,现在任何反弹都只是假象,需要警惕机构趁机大举抛售。”

  “兔尾”遭遇“熊尾” 下跌趋势难改

  “黑色星期三”的出现,虽有些莫名其妙,但细想之下仍有一些原因,如年底扩容加速、国际板等利空消息,无可否认,A股单日的恐慌暴跌很大程度上是由内生性因素驱动,这种由企业盈利下行、资本外流等基本面利空所构成的做空动能短期内恰恰通过政策微调难以对冲。目前A股的整体格局属于典型的“熊市末期”特征,不过,昨日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举动,短期肯定会引发一定幅度的反弹。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超预期下调存准率,本身就有经济下滑超预期的可能存在,故短线反弹依然难改市场下行的趋势。

  热钱外流并非“危言耸听”

  1月汇丰PMI指数进一步确认了上市公司利润进入“双杀”周期、外汇占款三年多来首次负增长所引发的思考不仅仅是热钱外流,更深层次的是对宏观经济以及人民币汇率出现阶段性拐点的担忧。昨日1年期人民币NDF报价为6.38,高于6.348的即期汇率,显示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开始抬头。而周三跌幅最大的分类指数是B股指数,B股的估值低于A股又无扩容压力,但却出现恐慌性抛售,很大程度上也是缘于资本外流的担忧。过去10年,除了2007年12月由于次贷危机出现一次月度负增长外,外汇占款月度数据的波动中枢一直保持在2000亿元以上。11月外汇占款的负增长,当然有全球经济下滑导致的贸易顺差下降和新增实际利用外资的收窄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热钱和避险资本流出,结合目前国内经济所面临的转型压力,这很可能是拐点。

  年底政策利好已兑现

  近期高层明确表态地产调控仍会持续,对于调结构所带来的阵痛已有充分准备。未来“去地产化”以及“产业多元化”将是经济发展的主线,从转型迫切性的角度出发,地产调控是刮骨疗伤,但必须进行。那么短期的阵痛在所难免,地产、银行、钢铁、水泥、建筑等一系列与楼市调控关联最为密切的权重板块未来的业绩压力可想而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仍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稳健在于增加了前瞻性、灵活性以及针对性,这点从10月以来的货币微调中已可看出,而财政的积极政策已经在小微企业的结构性减税上有所体现,即便央行超预期下调存准率,相信也是权宜之计,主要是为了对冲热钱的大幅流出。而上述政策松动对于外部经营环境恶化的相关企业而言,起到的是中药温补的疗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难以立竿见影。相比之下,未来两个季度将是上市公司盈利加速回落的阶段,这种盈利周期性下行的趋势非一般政策所能扭转。

  国内外“黑天鹅”不少

  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国内外“黑天鹅”出现的概率不容忽视。今明两年地方债务到期总额约4.6万亿元,面临集中偿付的需求,目前我国债务占GDP约60%,虽然整体可控,但每个省份的情况差距较大,不排除局部出现偿付困难,加之今年底和明年初是“涉房”信托的集中清算期,上述信托实际投向地产的规模难以统计,一旦楼市调控深化,会否重演温州民间融资式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仍属未知。而银行恰恰对这部分资金的风险预计并不充分。国外方面,欧债危机进入“高潮”,从希腊等边缘国家逐渐蔓延至意大利、西班牙等核心国家。虽然欧盟各国财长达成3个一致,但并未涉及到问题根源,欧洲陷入经济衰退已经在所难免。美元指数日益逼近前期高点,未来仍然有可能维持强势,这也进一步印证了资金回流美元进行避险的趋势,利空A股。

  熊市末期特征渐显

  由上述基本面担忧所引发的“蝴蝶效应”恰恰是熊市末期的典型特征,尽管央行超预期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但反弹过后A股难免还会步入寻底阶段。虽然期间政策转向以及保增长等积极信号会不断涌现,但不足以对冲企业利润小周期衰退的趋势力量。事实上,每一次底部的诞生不是简单的政策利好,而是积极政策累加效应以及利空逐渐透支的反复博弈下所产生,换而言之,目前A股积极信号的累加效应尚不够“火候”,而空头最后一轮反扑偶露峥嵘,还未到“强弩之末”的阶段。(东方证券 魏颖捷)

(责任编辑:姜炯)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